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文章从移动网络演进分析入手,提出移动通信更趋向是一种接入方式,而核心网络趋向与固定网络的融合.核心网络逐渐向承载层、控制层、业务层分离方向演进,并指出移动网络可能的演进途径和每个运营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演进的路标.  相似文献   

2.
全业务网络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营商获得全业务牌照后获得了在固定、移动和融合三个方面同时发展的业务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建设成本上的新挑战。无论是依托固网建设移动网还是以移动网络为基础建设全业务网络对于全业务运营商来说支持全业务的融合的网络架构终将是必然之选网络的演进会是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3.
罗茜文 《移动通信》2009,33(19):67-69
全球移动通信网络从2008年起全面向3G网络过渡,2009年3G演进网络HSPA+、CDMAEV—DO、LTE的商用步伐开始加快。在中国,虽然三大运营商是从2009年年初才开始正式部署3G网络,但三家运营商的3G网络目前都已经进入HSPA/EV—DO阶段。带宽的增加、速率的提高,为三大运营商提供了全业务运营的基础,全业务的开展又必然会促进3G移动通信网络的进一步演进。三大运营商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和移动通信演进策略。为未来LTE和HSPA+/CDMAEV—DoB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4.
孙鹏飞 《通信电源技术》2016,(4):183-184,229
文中结合运营商的全业务承载战略,研究分析了中国移动全业务承载网的技术演进和建设策略,对于现有网络向全业务承载网的演进提供了指引,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向承载多种业务的城域传送网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信业的重组,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形成目前电信、联通、移动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移动作为全业务运营商,面对这种业务类型的变化,如何在已有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演进从而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是目前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结合网络目前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全业务对城域传送网络的影响,提出在全业务运营时城域传送网络技术的选择和演进路线.  相似文献   

6.
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角色转换问题,分析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特征与电信网络的运营状况。着重研究运营商在通信产业链中的角色转换方向,即从信息传输管道提供商向全业务运营商转变。最后,从网络融合演进与业务平台部署两个方面给出了运营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专家按语     
电信行业重组、3G牌照发放后,国内三家电信运营商迈入全业务运营时代。各运营商均需从只提供固定或移动单一业务的运营模式,向提供固定和移动相融合业务的运营模式转型,业务融合对通信网络特别是核心网络提出新的需求,运营商需将现有分离的或单一的核心网络演进成为支持多种接入方式、提供融合业务的网络。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应用是电信运营商和最终用户共同关注的领域,而基于先进电信技术的新一代电信业务网络将成为电信运营商在今后融合的市场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爱立信致力于推动固定移动融合的下一代多媒体电信的基础结构向前演进.IMS是实现丰富业务的技术基础框架之一.爱立信的IMS网络方案涵盖固定网络、宽带网络、电视网络,是一套最适应运营商向全业务运营商演进的网络基础架构.最后介绍了爱立信在网络融合、业务融合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随着传送网络在数智化时代向云网融合和智能化运维的演进,运营商对网络在面向新一代全业务承载的运维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网络监测和运维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智能化运维正在被广泛应用于运营商网络演进和价值挖掘,以提高网络的效率和性能,实现基于感知网络的数智化运维。文章旨在探讨在IPv6+应用感知网络等面向未来的全业务场景下,如何建设可控网络感知的可视化网络监测系统,以实现新一代网络的用户业务感知,为网络提供更加可靠、稳定和智能的运维保障。  相似文献   

10.
浅析固定电话网向下一代网络(NGN)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一代网络(NGN)是目前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NGN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业务的优势以及网络融合带来网络建设运营维护成本降低的优势.传统固定电话网向NGN的演进通常分3个阶段和3个层面.3个阶段分别是从local交换网络层面上的演进,从长途网络层面上的演进,从网络接入层上的演进;3个层面分别是从local交换网络层面上的演进,从长途网络层面上的演进,从网络接入层上的演进.固定电话网如何向NGN演进是固定电话网运营商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固定通信网络向IMS网络演进的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通信网络向全IP化驱动下,话音业务网适用全IP化运营和业务发展而向IMS(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演进.通过对IMS技术特征分析,提出IMS网络承接固网话音通信业务和满足视频通信业务需求的部署以及固网网络演进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刘丽莉 《通信技术》2011,44(1):121-122,125
电信IP城域网络面临从原先单一承载普通上网数据业务转向真正的"三重播放"即语音、视频、数据等全业务的承载上。三重播放业务引发电信IP城域网络高效承载全业务的迫切需求。从引入适合三重播放业务特点的以太网承载IP报文(IPoE)认证方式,从接入层到业务控制层采用优化的分布式用户策略,在二层汇聚网引入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等3个方面对电信全业务网络承载架构的演进思路进行探讨,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鉴 《通信技术》2009,42(12):137-139
分析研究了当前典型通信网络传送技术的主要特点和问题,提出了未来栅格通信网络传送层技术应该具有的主要特征,重点阐述了栅格通信网络传送层技术实现中的几点设想,包括:网络传送方式的应用设想、网络安全与传送网间的关系设想、应用与网络传送间的感知设想、栅格化应用中传送与业务的"分离"关系设想等。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网络能力提供形式单一、动态性差、效能低、运维僵化以及难以适应未来复杂场景下专业化、个性化业务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全维可定义网络能力。基于“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开放网络各层能力,实现通信主体、网络功能、网络资源、安全等全维度网络能力可定义,支持动态加载和演进发展。通过业务需求自映射和网络能力自组织灵活适配业务发展需求,以多种接口形式主动向终端业务输出多样化网络内生能力,自然适应未来业务的复杂不确定演进。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介绍了5G业务发展节奏及要求,然后对网络结构,包括接入层、核心汇聚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演进建议,其次对网络协议的选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演进的建议,最后,对广东联通现有城域网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智能城域网建设,给出了新型承载网与原有承载网、城域网的融合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集群通信系统沿专网与公网方向发展演进的技术趋势,结合公安调度需求研究了基于5G切片的警务集群系统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服务层、传输层、终端层、标准及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在网络组网架构方面,通过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切片传输控制信号,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切片传输业务内容,并提出集群业务软件中通信调度业务逻辑、综合业务适配和维护管理软件的模块组成,对其应用的协同算法、时延保证、安全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关键技术问题给出建议。基于多智能体控制模型提出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ple Access Edge Computing,MEC)服务器之间状态同步协调算法,为警务集群系统在5G技术体制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面向全业务的基础承载网融合组网演进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移动全业务和IP化建设背景下,提出了城域传送网、IP数据网和全业务接入网3网融合组网的演进策略和模型,并说明了相关业务开放模式。  相似文献   

18.
物联网分为感知、网络和应用3层.其中网络层是物联网成为普遍服务的基础设施,保障实现应用层与感知层之间信息的可靠传送.本文面向移动物联网业务,研究移动运营商物联网体系架构中网络层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9.
Recently, network operators started implementing traffic engineering (TE) techniques in their network. These TE techniques typically involve a single layer (for example, the IP/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layer). Although single-layer TE (STE) can improve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e.g., throughput, quality of service (QoS)), this improvement is bounded by the available capacity in that network layer. The evolution towards intelligent optical networks (IONs) allows further increasing the improvements achievable by the TE techniques, by involving more than one layer in the TE actions. Multi-layer TE (MTE) occupies network resources in a smart way and optimizes the QoS since it dynamically reconfigures the logical topology in the upper layer by properly updating the optical connections in the underlying optical layer.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 is impacted by the configuration scheme adopted by MTE.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MTE configuration scheme on the MTE behavior, and evaluate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by studying sim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from a realistic IP-over-ION net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