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学斌 《四川冶金》2008,30(2):23-25
介绍了客运专线钢轨平直度要求,常见钢轨矫直工艺,通过对钢轨矫直工艺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客运专线钢轨矫直工艺,并探讨了矫直工艺对钢轨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承同精度反才对平直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带材在轧制后进行拉弯矫直在国内正在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高精度铝板带材对平直度的要求,拉弯矫直的原理,延伸率的确定、控制与检测,并结合在设计与调试过程中的体会,分析、论述了拉弯矩直过程中各参数及设备结构对矫直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激光平直度仪在攀钢钢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华 《冶金设备》2003,(1):62-63
简要介绍了攀钢从法国引进的GEISMAR激光平直度仪的测量原理 ,并阐述了该激光平直度仪在攀钢高速铁路钢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沈继刚  李宏图 《宽厚板》2010,16(1):38-41
在简要介绍中厚板生产中出现的平直度缺陷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控制平直度缺陷的现代矫直技术和采用现代矫直技术的典型矫直机的技术结构特征。针对近期国内中厚板生产线迅猛发展的现状,列举了现代辊式矫直机在国内相关中厚板生产厂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第一台钢轨联合矫直机的主要技术性能,通过对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联合矫直钢轨时两台矫直机的同步及力能参数的关系,对联合矫直钢轨的实物质量,包括残余应力、机械性能、矫直平直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该类联合矫直机的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6.
周炳沂 《钢铁钒钛》1992,13(1):29-36
本文着重介绍采用复合矫直工艺的目的,钢轨复合矫直新工艺技术改造的设想、技术改造方案的确定、设备选择及主要技术性能、复合矫直力能参数测定分析等。从而探索我国钢轨矫直工艺发展方向,为钢轨复合矫直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铺路架桥,以提高我国钢轨钢材的矫直质量。  相似文献   

7.
8.
利用ansys workbench以及ansys/ls-dyna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60 kg/m的重轨在利用九辊水平矫直时的压下量进行分析,分别在实测值的压下量以及利用虚拟支点理论建立的理论压下量的基础上,建立了矫直规程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对两种规程下的重轨平直度、重轨纵向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横截面的应力大小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理论值矫直后的重轨平直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残余应力也有了显著的减少,并且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9.
李云武 《攀钢技术》2002,25(3):30-32
介绍了攀钢轨梁厂引进的具有平直度测量功能的双向液压矫直机的结构形式、检测原理以及相应的测量矫直工艺和平面布置情况。实践证明,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攀钢轨梁厂高速铁路用钢轨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钢轨平直度测量原理及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薛军  雷洪波  王秉喜  高航 《鞍钢技术》2014,(3):16-18,22
介绍了鞍钢05Al导电钢轨的研制,重点提出了成分控制和结晶器浸入式水口絮流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生产的导电钢轨表面质量良好,15℃时电阻率小于0.125(μΩ·m),满足了企业标准和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春龙  刘平  智建国  史凤武 《钢铁》2004,39(12):26-28,55
介绍了包钢在重轨钢生产设备和工艺方面的变化以及目前所能达到的质量水平。重点说明了在采用铁水预处理—顶底复吹转炉冶炼— L F精炼— VD真空处理—连铸工艺后 ,在钢中气体、全氧、夹杂物的控制和大方坯内部质量的控制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取得了 [H]<0 .0 0 0 2 5 %、[N]≤ 0 .0 0 4 0 %、全氧≤ 0 .0 0 2 0 %、全铝≤0 .0 0 4 %的冶金效果。比较分析了 M- EMS和 M- EMS+F- EMS电磁搅拌技术对大方坯内部质量产生的影响 ,得出两种搅拌方式下中心碳偏析指数分别为 1.19和 1.10。  相似文献   

13.
辊式水平矫直对重轨断面尺寸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剑华  吴迪  赵宪明  林刚  王永明 《钢铁》2009,44(2):40-0
 采用ANSYS/LS DYNA软件模拟了八辊复合矫直机水平矫直60 kg/m重轨过程,计算了矫直前后轨头宽度、轨底宽度和轨高的变化,并对60 kg/m重轨实际矫直前后的断面尺寸进行了测量。矫直后轨头宽度增加量在0.1~0.5 mm范围内所占比例约为82.9%,轨底宽度增加量在0.1~0.4 mm范围内所占比例约为68.6%,轨高减小量在0.2~0.6 mm范围内所占比例约为71.4%。模拟结果和实测断面尺寸的变化量基本吻合。矫直辊压下量和重轨弯曲度的减少,可以降低矫直对重轨断面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连铸生产大大提高了重轨钢的成材率,通过对炼钢和连铸过程工艺参数的优化,获得了良好的铸坯质量,所生产的钢轨具有良好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高速铁路用重轨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真实的复杂应力应变关系进行重轨矫直过程的分析,能真实反映矫直弯曲的弯矩、曲率、挠度的实际变化情况.用相同材料的反复弯曲试验确定矫直过程的应力应变关系,可解决重轨交变弯曲过程中材料特性变化所带来的问题.这一方法亦适用于其它截面的轧材.  相似文献   

16.
王代文  赵文  张建  冯伟 《鞍钢技术》2019,(4):43-48,63
针对QU100吊车轨轧制过程中头底不均匀变形严重以及冷却后弯曲度大等问题,通过对变形量分配、轧制工艺计算机仿真分析、导卫设计、冷床均匀大变形预弯和大压下量平立复合矫直工艺等进行优化,成功开发出QU100吊车轨,产品规格尺寸、表面质量和平直度等指标达到标准要求;优化后产品综合合格率达到99.12%,成材率达到92.66%。  相似文献   

17.
刘平  智建国  陈爱梅 《包钢科技》2007,33(6):18-20,39
通过采用无铝脱氧工艺,即合适的终脱氧剂和精炼造渣工艺降低钢水氧活度和全氧含量,采用VD真空强化脱气工艺降低钢中氢、氮含量,采用优质耐火材料并严格工艺操作防止大型夹杂物的带入,采用全程保护浇注和中间包冶金技术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和促使钢中夹杂物上浮排除;生产出了w[Al]≤0.004%,w[O]T≤0.002 0%,w[H]≤0.00015%,非金属夹杂物类别中A级不高于2.5级,B、C、D级不高于1.5级的高速铁路用钢.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将Si-C-Nb钢轨钢与UIC900A、U71Mn等钢轨钢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各钢种的力学性能测定和热模拟试验表明,Si-Cr-Nb钢轨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适合于全长淬火,具有较好的焊接性能.  相似文献   

19.
李平  张智  彭峰 《包钢科技》2006,32(Z1):46-47,76
对UIC60钢轨的生产进行了总结,并对钢轨性能进行了研究及评价.通过在台湾北部地区试铺,性能稳定,易于焊接,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对铁路重轨钢的热处理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数值分析。对离线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表明,距圆角表面10—18mm处存在一个冷却速度达到7—8℃/s的区域,它处在贝氏体转变的临界冷却速度附近,很容易产生非平衡的异常组织。对在线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则表明,圆角效应使圆角内部相变区的冷却速度比表面快,从而导致圆角内部的硬度高于表面,这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尽管钢轨心部总的冷却速度比表面慢,但相变区的冷却速度却有可能较快,若控制不好,甚至会在钢轨心部形成非平衡组织区域,对材料性能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