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网格环境中的信任评估问题是当前网格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解决网格环境中复杂动态的安全问题,模型提出了一个能广泛适用于具有高效率的网格等开放网络环境的方法.从使用推荐信任的历史窗口的角度来设计研究网格计算环境中的信任模型,根据信任模型算法算出实体的信任度,解决如何筛选出符合网格用户要求的资源节点,来完成用户提交的作业任务问题.引入树的深度遍历和广度遍历概念来解决网格用户与本虚拟组织内的网格实体以及其他虚拟组织的实体间的协同合作、共享资源的安全性和动态性问题,利用信任模型和信任评估控制机制对网格社区中的资源提供者和资源消费者实施安全保护以及对其提交任务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2.
周茜  于炯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11):4211-4214
针对可信网络不能有效处理恶意节点攻击的问题,综合考虑信任度评估的动态性和风险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信誉和风险评估的动态信任模型。该模型引入惩罚机制、风险机制和推荐实体信任度更新机制,以评估信任关系的复杂性,通过构建直接信任树以存储节点的交互关系,并采用改进的回溯法寻找最佳推荐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有效抑制恶意节点上较已有模型有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网格环境中的信任问题是网格计算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网格节点间的行为信任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文章综合考虑了信任度评估的动态性和风险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信誉和风险评估的动态信任模型。该模型引入惩罚机制、风险机制和推荐节点信任度更新机制,以评估信任关系的复杂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有效抑制恶意节点上较已有模型有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类似人际网络,网格中实体间的交互会留下相应的交互行为记录,即用于网格信任管理中行为信任评估的证据.为了保证网格中实体间互操作的交易信息安全,提出了一个实现信息隐蔽性的匿名存储模型.利用Hash函数以及非对称双重加密技术实现了实体身份与交互信息的匿名性,并设计了随机转移算法实现信息在网格系统中的匿名存储,基于伸展树结构的匿名查询实现了信息的高效检索和更新操作.模型可以有效地防止网格中的恶意实体出于报复或其它目的对交易信息的攻击和篡改,通过模型性能分析和仿真,该模型具有实用,安全,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级节点的P2P信任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海珍  陈沅涛 《计算机工程》2009,35(11):95-97,1
提出基于超级节点的P2P网络信任模型SuperTrust,其中,超级节点的信任度由群组内所有节点对其进行评价,普通节点利用本地的局部信任信息与所属群组的推荐信任信息确定目标节点的信任度,同时利用反馈信息过滤算法来过滤恶意节点提供的不公正评价。仿真结果表明,该信任模型能有效识别恶意节点,使P2P网络中的合作节点在不同的恶意节点攻击模式下具有较高的成功交易率。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型应用技术,物联网实现了迅速更新发展,在促进能源、科学技术、医疗与教育等多领域发挥着战略性作用。基于物联网应用环境的安全与信任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就既有物联网信任度评估模型效果不佳,准确性低,难以应对节点恶意行为等缺陷,制定了基于物联网节点的综合信任度评估模型。设计节点同质量服务强度评估指标,促使非入侵要素在信任度评估中的影响性有所下降;基于节点相似性、评价差异性、节点信任度值等多角度,对推荐节点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估,以此为推荐信任度权重;在此基础上,以熵为载体对直接信任度权重进行计算分析,同时对节点综合信任度值加以计算。  相似文献   

7.
针对移动自组织网络路由的可靠运行和安全保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节点信任评估模型。利用历史交互信息计算直接信任度,通过邻居节点的推荐度量值获取间接信任度。对直接和间接信任度进行权重修正后根据Dempster组合规则合成,得到节点全局信任度。利用该模型对优化链络状态路由协议的多点中继技术进行优化,设计改进的路由协议TOLSR。仿真结果表明,TOLSR协议能发现和抑制网络的自私节点和恶意节点,有效提高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可靠性,证明了该信任度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网格计算经济缺乏可靠的信任评价机制,这会影响网格资源的共享。在网格计算经济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信任评价控制模型。模型引入信任上下文的概念,通过上下文相似度估计,有效估算陌生实体的信任度,依据实际交易情况对交易实体提出激励处罚机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优于现有的信任评价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网格实体信任评价可靠性问题,降低了陌生实体的虚假服务对信任评价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P2P网络具有动态性,自组织和匿名性等特点,从而导致网络中某些节点存在恶意行为,为了保证节点能提供可靠资源和良好服务,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P2P综合信任模型,使对等节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该模型在计算直接信任度和间接信任度时引入时间衰减函数,近期的信任值衰减小,对整体信任度的影响大。通过反馈控制机制动态更新簇内节点和簇头节点的信任度,使整体信任值具有时效性,对节点信任度的评价更精确和更可靠。实验证明,该信任模型较DyTrust模型降低了节点之间的交互时延,稳定性和动态自适应性更好,检测恶意节点的能力更强,提高P2P网络的可信度,对P2P网络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首先依据新实体能力属性给出了初始信任度计算算法,然后根据实体的直接交互满意度与其他信任实体的推荐信息,设计了直接信任度和推荐信任度计算算法。综合三种信任度,提出了信任度计算模型。该模型为网络实体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信任行为的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从而减少实体交互风险,提高网络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