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隐形战机在现代军事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为了降低机载天线的雷达散射面积,会在天线外的天线罩上涂敷吸波材料,而吸波材料会对自身天线性能有一定影响.文章基于此问题展开研究并分析,通过CATIA建立天线罩模型以及机载平台模型并结合HFSS进行天线系统整体仿真分析,探究在天线罩外涂敷吸波材料对U/V波段天线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中心频率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目前实际工作中,很难找到一种工程实现较简单且全频段吸波性能较好的吸波材料,而多次尝试容易导致材料的浪费和工程效率的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对不同中心频率和不同阶数的切比雪夫吸波材料建模,并对其吸波特性进行分析对比,在仿真软件Ansoft HFSS进行分析,进而得到最优化的切比雪夫吸波材料,并将应用于工程实践。仿真结果表明,含碳量较高的三阶切比雪夫吸波材料是目前工程实现最容易且全频段吸波性能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3.
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薄膜作为纳米复合薄膜材料,在气体检测、应变检测、保护图涂层和吸波涂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复合薄膜在制备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缺陷,将影响复合薄膜的性能。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并定位复合薄膜内部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引入核密度估计算法的超声兰姆(Lamb)波损伤检测、定位系统装置,该系统由柔性损伤检测单元和缺陷位置显示单元组成,其中损伤检测单元由32对检测电极阵列和4个压电陶瓷(PZT)激励源构成;基于飞行时间测量,通过提取Lamb波损伤散射信号与激励信号到达各电极对的时间差,结合椭圆定位与核密度估计算法,利用上位机实现了薄膜内部多损伤检测定位及损伤的云图显示。同时,优化了损伤位置的定位算法,结果表明,改进的二维核密度估计算法提升了损伤定位的精度,其位置偏差优于8%。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加载集总电阻的宽带高吸收率超材料吸波器,并且对其进行仿真和实物测试。仿真结果显示,该超材料吸波器在8.4~13.6 GHz的频率范围内吸收率超过90%,相对吸收带宽为47.3%;在10.3~13.1 GHz频率范围内有超过99.9%的吸收率,相对吸收带宽为23.9%。在工作频段内,该吸波器对于宽入射角的入射波依旧能保持较高的吸收率,最后利用吸波器表面电流和电场分布对吸收机理进行了分析。所设计的宽带高吸收电磁超材料吸波器在X波段雷达、电磁隐身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5.
多波长边缘电场传感器参数估计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波长边缘电场传感器由于具有单边穿透、多种穿透深度及层析成像等优点,广泛用于工业过程控制中被测多层样本特性的无损测量.如何建立传感器的输出与多层特性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参数估计算法的研究难点.以三波长交叉指型边缘电场传感器为例,基于三维有限元仿真,建立了多层样本介电特性和互导电容之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参数估计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脊波变换的抗攻击数字水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波变换域不是图像轮廓边缘特征最佳表示的问题,在研究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利用脊波变换比小波变换更适合表示图像轮廓边缘特征的特性,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特性和奇偶量化算法改进脊波变换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脊波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将原始图像均匀分割,对各子块执行脊波变换,再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特性选择恰当的脊波系数,利用奇偶量化算法嵌入一维水印序列,最后作脊波反变换得到含水印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不仅具有很好的透明性,而且在抵抗攻击时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通过与小波变换算法的性能比较,本文算法在抗加噪、滤波和剪切的攻击中鲁棒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远场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场RCS测试法是室内测量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常用的方法;首先介绍了根据GJB 2038-94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Agilent8363A进行扫频时域测量的方法,通过比较金属平板及附上吸波材料后散射回波的差值,得到吸波材料的反射率,但测试过程中金属平板的摆放位置很难与入射波方向保持垂直;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测量方法,通过分析两种方法对同一吸波材料测试结果的比较,说明改进后的方法能更好地消除测试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时域有限积分计算方法和自由空间实验方法,系统地比较分析十字形超材料吸波器(CSMA)和互补十字形超材料吸波器(CCSMA)的电场极化特性,TE/TM模斜入射角敏感特性及吸波机理。CSMA和CCSMA吸波强度/反射率均可应用于TE模入射波角度传感器设计,而对TM模,CCSMA谐振峰发生明显红移,可应用于频率传感/探测器设计。将吸波体表面覆盖不同厚度的待测样品,两种模型谐振频率均随着磁导率增加而红移,CSMA吸波强度呈线性递减,且厚度越大,敏感度越高; CCSMA与磁导率没有依赖关系,仍旧保持最好吸收。  相似文献   

9.
何靖  周玲厚 《测控技术》2015,34(2):137-139
针对目标距离多基线天线阵较近条件下,平行波相位模型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对消的多基线比相测角解模糊算法.首先根据多基线天线阵的布局特点与近场目标的回波特性,建立了近场目标回波的相位模型,结合近场目标回波的特点和平行波逐次递推解模糊测角算法,推导了几何对消测角算法,并给出了算法的实现步骤.该算法具有原理简单、性能稳健的特点,解决了平行波测角算法目标近场模型失配的问题,并且同样适用目标处于远场条件下.大量的计算机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近场模型的几何对消测角算法在目标远近、静态及动态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测角性能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10.
《电子技术应用》2016,(5):97-100
基于线性波浪理论和尖波模型,分别仿真得到时变线性和非线性海面,并比较了不同海况下两种海面模型的统计特征。采用小斜率近似法求解微波段的电磁散射,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回波多普勒谱。通过采用海浪反演算法验证仿真数据,证明了该建模算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非线性海浪表现出斯托克斯波浪的典型特性,海面的非线性效应在掠入射时对多普勒谱的影响更显著,并且进行了非线性修正的海面模型的电磁散射特性与实际海况的结果更加吻合。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机车空调逆变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的是机车空调逆变电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该电源系统主要是由DC/DC的BOOST升压部分和DC/AC三相逆变部分两部分组成。DC/DC部分所得直流电压通过DC/AC部分逆变成三相交流电,供给空调机组工作。同时,为使电源系统能更可靠的运行,也设计了相应的故障检测、保护等辅助电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家烟草管理的现状,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推行“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工程”,利用条码等自动识别技术手段实时掌握全国的生产经营信息。但某卷烟厂此前的物流环节已经是“件烟成垛”运输,如何在尽可能保持原有企业管理体系的前提下,达到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要求,解决成垛卷烟的物流和信息流的交互与统一问题成为技改的核心。该项目成功的将条码识别与射频识别有机结合起来,为烟草行业信息化提供了生动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5.
16.
17.
煤矿多功能物联网读写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和结构组成,分析了物联网在煤矿中的具体应用,详细介绍了一种具有煤矿特色的多功能物联网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该读写器应用在物联网的感知层,能够进行物体识别和各类物理信号与环境参数的传送,为煤矿应用物联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感知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机械臂绝对定位精度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用激光跟踪仪标定机械臂的D-H参数、测量机械臂绝对位姿以及对机械臂的绝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的方法;用激光跟踪仪测量机械臂各个关节单独运动时得到的一系列离散点,就可确定机械臂各个关节的轴线,由此建立机械臂的D-H坐标系,并对D-H参数进行标定;然后,给出了由6D激光头位姿确定机械臂末端位姿的方法;最后,推出了由测量位姿值与命令位姿值相比较,得到机械臂绝对定位的位置和姿态偏差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迅速地完成对机械臂绝对定位精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presents a general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mplexity of classes of algorithms, so-called pVCD-method. To develop this method, all the examined families of models of empiric generalization were restricted to classes implementable on computers and, wider, by examining their partially recursive representation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algorithmic approach, the concept of Kolmogorov’ complexity of algorithm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properties or the extraction of regularities is proposed. The method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nonrandomness of the extraction of empirical regularities is based on this concep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