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页岩储层具有孔隙度低、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段发育无机孔隙、有机质孔隙和微裂缝3种孔隙类型,核磁共振测井作为岩石孔隙参数评价的一项有效技术,在该区储层孔隙度和孔隙结构的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岩心刻度测井解释的方法,通过对常规测井资料和岩心核磁共振实验数据的相关性研究,建立了焦石坝地区页岩储层的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解释模型。总孔隙度解释模型是将岩心核磁实验的总孔隙度分析结果与测井资料进行最佳深度匹配后,根据最优化数学方法,确定多元线性回归法为最佳计算方法,即总孔隙度与密度测井、声波时差、补偿中子测井进行多元线性拟合;有效孔隙度解释模型是根据岩心核磁实验的有效孔隙度与密度测井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建立根据密度测井求取有效孔隙度的关系式。孔隙度计算结果与岩心实测结果对比显示,91.7%的数据其绝对误差都小于0.5%,实现了对该区页岩储层孔隙参数的较好评价。   相似文献   

2.
在地层束缚水条件下,对页岩气储层有效孔隙度理解及测量方法尚无统一标准,由此造成同一样品的孔隙度测量结果显著差异,给储层评价带来困难。对来自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的平行岩心样品分别依据GRI和SY/T 5336—2006标准进行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测量,并配套进行岩矿组分、粘土组分和有机碳含量(TOC)测量。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认为,页岩气储层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测量结果两者相差1~3倍,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对与粘土有关的束缚水体积不同的处理方式;页岩气储层中充气孔隙度与TOC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表明有机孔隙是页岩气储层中有效孔隙的主要贡献者;束缚水孔隙与粘土矿物含量呈现良好正相关关系,表明与粘土有关的微细孔隙被束缚水占据,为无效孔隙。基于上述认识,构建了有效孔隙定量关系。同时,基于干粘土体积模型建立了总孔隙度评价方法,利用测井资料确定了实际地层的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应用表明,测井评价结果与不同实验室测定的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裂缝性储层电成像测井孔隙度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双孔介质孔隙解释模型概念,建立计算裂缝性储集层孔隙度参数(总孔隙度、基质孔隙度、孔洞孔隙度、裂缝孔隙度)的系统方法,为裂缝性储集层解释及储集类型的划分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双孔介质储层中,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定量分析储层孔隙度,确定储层孔隙类型;在利用电成像资料处理和评价裂缝性储层时,要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充分发挥常规测井探测深度深、电阻率成像测井分辨率高的特点来准确评价裂缝性储层.  相似文献   

4.
以二叠盆地米德兰次盆Wolf camp页岩为例,总结页岩油层测井评价流程、方法和应用,建立适合Wolf camp页岩的测井评价模型.以测井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分析页岩油层的矿物组成、物性特征,将页岩中有机质视为特殊矿物,应用ELANPlus模块评价页岩储层的矿物含量和孔隙度,建立矿物组分渗透率模型.以岩心分析含水饱和度刻度,确定Indonesia公式评价Wolfcamp页岩储层含水饱和度的计算参数.结合Wolfcamp页岩储层发育灰质夹层的特点,应用Passey法评价富含石英、黏土页岩和体积密度法评价富含方解石页岩总有机碳含量.以纵波时差和横波时差测井评价页岩储层弹性模量、泊松比、岩石脆性指数等力学参数,为水平井初步确定有利压裂段提供依据.利用成像测井资料、偶极声波测井资料确定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结合常规测井资料评价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大小、垂向应力及其与水平主应力的大小关系,确定水平井安全钻井方向.  相似文献   

5.
页岩储层有效性识别及物性参数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储层储集空间由孔隙和裂缝共同构成,基质孔隙非常低,只有大量发育微裂缝时才能形成有效储集层。裂缝是页岩储层产能的主控因素之一,还是运移通道、储集空间。由于裂缝的存在,使得页岩储层有效性评价和渗透率定量计算变得极为复杂。在综合分析实验室岩心测量的核磁共振、孔隙度、渗透率、裂缝饱和度等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标准T2谱进行页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识别、有效储层评价和物性参数定量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应用到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X-衍射、压汞及扫描电镜等资料,对江汉盆地丫角-新沟低凸起和陈沱口凹陷新沟嘴组页岩油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页岩油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无机孔隙(包括晶间孔、粒间孔、溶蚀孔)为主,也存在少量有机孔隙及微裂缝;区内泥质白云岩和白云岩孔渗条件最好;丫角-新沟低凸起和陈沱口凹陷页岩油储层均存在次生孔隙发育带,很好地改善了储层物性;矿物组分对丫角-新沟低凸起和陈沱口凹陷页岩油储层物性的影响存在差别,前者孔隙度与矿物组分无相关性,后者孔隙度与粘土矿物及碎屑矿物含量呈负相关性,而与白云石含量呈正相关性;区内渗透率均与碎屑矿物、粘土含量呈负相关性,与白云石含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酒泉盆地青西坳陷青南凹陷柳沟庄—窟窿山构造下沟组储层岩性主要为低孔、低渗砂砾岩类和泥云岩类,岩石矿物成分复杂、泥质含量高、黄铁矿富集、裂缝类型及组合形式复杂,属典型复杂岩性裂缝—孔隙型储层。在这类复杂岩性裂缝—孔隙型储层中,自然伽马等测井曲线不能很好指示地层中的泥质含量,常规测井资料难以准确识别地层的岩石矿物成分,单条测井曲线与岩心孔隙度之间的关联度低,采用常规的孔隙度测井计算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孔隙度计算精度远远不能满足储层评价和储量计算要求。文章利用岩心分析数据和测井信息等资料,采用3层BP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得到砂砾岩岩类和泥云岩岩类的孔隙度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储层孔隙度,其结果与岩心分析孔隙度比较,平均误差小于1.5%,能满足储量计算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见到良好效果,孔隙度计算精度明显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页岩油储层矿物组分复杂多样、矿物体积含量模型不统一、矿物组分准确定量评价困难等问题,以济阳坳陷陆相页岩油储层的岩心X衍射全岩矿物岩心分析和薄片鉴定等实验资料为基础,引入有机骨架,构建页岩油储层"双骨架"矿物组分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在经过储层三孔隙度校正之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奇异值分解最优化反演方法计算页岩油储层有机骨...  相似文献   

9.
川东北地区大安寨段地层发育泥岩、砂岩和介壳灰岩,其中介壳灰岩是研究区储层的主要岩性。研究区储层为特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微孔隙-微裂缝型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传统的双矿物模型利用岩性孔隙度测井曲线定量计算矿物成分和地层孔隙度,结果与录井描述和岩心分析结果符合较差。提出了改进的双矿物模型,利用对岩性敏感的电阻率测井曲线确定介壳灰岩和砂岩相对体积分数,根据混合矿物骨架值计算基质孔隙度。改进后的双矿物模型确定的矿物成分和基质孔隙度与录井描述和岩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对比传统双矿物模型,改进的双矿物模型是一种对该地区复杂岩性微孔隙-微裂缝储层有效实用的测井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中东×区H油田发育孔隙型生物碎屑灰岩,储集空间复杂,发育有粒间孔、生物体腔孔等原生孔隙和溶蚀孔、铸模孔等次生孔隙,次生孔隙发育情况与储层产能、渗流性能等密切相关。结合岩心及测井资料建立储集空间类型识别方法,采用高斯函数拟合成像测井孔隙度谱,得到原生和次生孔隙的截止值及占比;分析三孔隙度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响应与原生和次生孔隙占比的关系,建立了次生孔隙占比的测井计算模型。研究表明,结合储集空间类型确定成像测井孔隙度谱原生和次生孔隙截止值及占比,用于常规测井刻度,建立常规测井计算次生孔隙占比方法,2种方法计算结果相近,表明所建方法表征生物碎屑灰岩储集空间的有效性,为储集空间的定量表征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定量表征裂缝的发育程度,运用拓展的SPM软孔隙度模型,建立了适合页岩储层的岩石物理模型,并求取了裂缝型孔隙度曲线,通过FMI成像测井信息和岩心照片证实了裂缝型孔隙度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认为:SPM软孔隙度模型更适合于致密页岩储层岩石物理建模;通过岩石物理图版建立了裂缝型孔隙度与纵波速度的关系,相比于硬孔隙和基质孔隙,裂缝型孔隙体积的增加能引起纵波速度的迅速下降,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利用岩石物理图版实现裂缝型孔隙与速度的定量解释。该研究对页岩储层定量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后续可进一步研究通过地震反演预测裂缝型孔隙的横向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岩性细,孔喉结构复杂,常规测井评价方法难以准确计算有效孔隙度。为此,选取5种粘土类型共30块砂岩样品,分别测量了氦气孔隙度、不同状态下的核磁T2谱、粘土类型以及含量。通过对配套实验数据的分析,明确了粘土类型对储层核磁T2信号短横向弛豫分量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测量结果以及不同类型粘土束缚水的核磁共振弛豫时间,利用迭代法实现了研究区页岩油储层有效孔隙度的准确计算,并确定起算核磁时间为1.7 ms。该方法的计算结果得到了岩心分析数据以及实际测井资料的验证,应用效果较好,为页岩油储层有效孔隙度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合川-潼南地区茅一段泥灰岩储层纳米孔缝发育,储集空间类型复杂,传统基于岩心实验评价孔隙构成的方法耗时、覆盖率低且成本高。为了准确、连续地评价该类储层的储集空间构成,以岩心实验结果为基础,将储层中的储集空间进行分类,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孔隙在元素、核磁等特殊测井中响应特征,构建储层岩石物理模型,建立了有机质孔、黏土矿物孔等不同类型的纳米级孔隙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并对各类储集空间的贡献及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茅一段泥灰岩储集空间分为有机质孔、脆性矿物孔、黏土矿物孔和裂缝4种类型;茅一段泥灰岩以脆性矿物孔和黏土矿物孔为主,其中黏土矿物孔对有效孔隙度几乎无贡献;有机质孔与总有机碳含量具有相关性,对总孔隙度有一定贡献;裂缝对总孔隙度贡献小,但对渗透率贡献较大。研究成果对同类泥灰岩储层资源潜力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丽 《测井技术》2012,36(5):495-498
介绍了罗家地区泥页岩沉积环境与成藏特征。作为烃源岩和储集层的泥页岩是多种矿物组分的混合岩性体,其储集空间包括无机孔隙、有机孔隙和微裂缝,属于非常规特低渗透率-致密储层。利用偶极子声波测井资料,结合常规测井和岩心分析资料,定性判断泥页岩储层主要矿物成分、划分岩相类型。分岩相类型建立了岩石矿物组分百分含量解释模型。研究表明,纵横波速度比可以指示泥页岩层理、孔隙发育带及含油性特征。在罗家地区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勘探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东地区高孔隙度低渗透率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地区某油田属于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与中国常规的碳酸盐岩储层相比,该类储层具有高孔隙度、低基质渗透率、低电阻率、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隙类型多、非均质性强及测井响应复杂等特点,使得该类储层在裂缝识别、储层参数计算和流体性质判别等方面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针对该油田高孔隙度低渗透率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测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难点,以及中国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通过岩心分析、薄片资料、岩石物理实验和现场应用等资料相结合进行深入的研究,开展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高孔隙度低渗透率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火山岩储层测井裂缝参数估算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心观测和分析表明松辽盆地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为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了合理评价裂缝在连通孔隙、改善储层渗流能力的作用,以及对产能的影响,分析了裂缝的测井响应机理及特征。根据常规测井资料和岩-电实验结果,采用地层因素比值法与FMI成像测井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裂缝识别与评价;利用双侧向测井、岩心观测资料、压敏实验分析资料估算裂缝开度、裂缝孔隙度及裂缝渗透率;利用FMI与核磁测井T2分布资料,综合判断裂缝的有效性。应用所编制的裂缝识别与裂缝参数估算程序,对研究区若干井进行了解释,与岩心、试气、FMI资料对比,其解释结果合理,说明该方法适用性较好,对产能预测、合理开发方案的制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评价初期通常采用总有机碳含量、孔隙度、脆性矿物含量及含气量这4个测井计算参数对页岩气储层进行分类。随着油田高效勘探开发,特别是靶体优选及水平井压裂分段优化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储层评价标准难以满足页岩气开发区块薄靶体的设计精度以及页岩气藏立体开发的要求。从页岩气储层测井响应入手,综合考虑地质、储层、气藏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建立了基于沉积环境、岩性岩相、总有机碳含量、物性、含气性、裂缝及层理发育程度、应力状态、孔隙压力系数等参数的页岩气储层精细评价方法。依托该方法构建了浙江油田太阳浅层页岩气田页岩气储层测井精细评价标准,该标准在水平井靶体优选及压裂分段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浙江油田太阳浅层页岩气田实现高质量立体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8.
吉林油田松辽盆地南部页岩油储层具有岩性复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储层评价的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储层岩性、物性及可压裂性相关参数的精确计算。通过地层元素测井资料建立针对区域地质特点的矿物含量计算模型,可以获取页岩油储层精细岩性特征,进而开展页岩油综合评价。以吉林油田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的页岩油储层为研究主体,基于X衍射全岩分析和地层元素测井资料建立解释模型,通过最优化求解算法计算出页岩油储层主要矿物含量,开展骨架密度、孔隙度、渗透率和脆性指数等参数评价,并综合利用地层元素测井处理解释成果识别优势储层段,完成研究区青一段页岩油储层分类。结果表明,矿物含量计算结果与X衍射全岩分析结果一致性良好,利用变骨架密度计算的储层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值误差较小,通过矿物组分计算的渗透率与岩心分析值对比吻合较好,脆性指数计算结果与阵列声波反映的地层岩石力学特征一致,有效指导现场压裂,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页岩气储层与常规储层在各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页岩气测井解释评价工作显得更为复杂。通过对涪陵大安寨、焦石坝地区关键井的实际生产研究,从页岩地层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入手,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建立了总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含气量、岩石矿物组分、岩石脆性等储层参数多种解释模型,并优选出页岩储层关键评价参数的计算方法。结合研究工区的实际产剖测试资料对页岩气储层进行了测井初步综合解释评价,并讨论了测井系列的优选项目。  相似文献   

20.
将NMR资料和常规测井结合能大大提高泥质砂岩的岩石物理评价水平。NMR资料可以确定一些重要的储层性质,而在以前如果没有岩心测量资料是极难办到的。用NMR确定的储层特性包括:与矿物成分无关的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渗透率、粘土束缚水体积、泥质体积、泥质分布和Qv、结合NMR和电阻率资料,能够更好地确定地层电阻率因子和饱和度指数,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含水饱和度。通过直接比较由电阻率计算的含水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