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潜艇噪声干扰器对抗主动声自导鱼雷效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主动声纳方程,分别针对无噪声干扰器干扰和存在噪声干扰器干扰两种情况,建立了鱼雷主动声自导探测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求解出在不同海况、不同潜艇舷角和不同鱼雷航深下,上述两种情况的鱼雷主动声自导探测距离,然后以鱼雷自导探测距离平均缩减量和鱼雷自导探测距离平均缩减率为标准,通过计算机仿真衡量其对抗效果,分析了鱼雷主动声自导探测距离和噪声干扰器对抗效果随海况、潜艇舷角和鱼雷航深变化的规律,这对潜艇使用噪声干扰器对抗主动声自导鱼雷的战术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频噪声干扰器干扰主动声自导鱼雷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明  初磊 《兵工学报》2010,31(3):327-330
为优化声自导鱼雷对抗高频噪声干扰器弹道的设计,通过对高频噪声干扰器干扰机理及有效方位开角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高频噪声干扰器的干扰角度和干扰距离的计算方法及模型,并运用仿真实例,计算了某特定态势下的干扰区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声自导鱼雷的反水声对抗弹道,可以提高对抗的效果。该研究成果可为潜艇的水声对抗战术及鱼雷的反水声对抗弹道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夏奎  郑援  胡先锋 《鱼雷技术》2010,18(3):236-240
目前在使用噪声干扰器进行仿真时,声纳波束旁瓣对干扰器干扰效果会产生影响,而且在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机动中一般使用平均加速度旋回模型或者先旋回后加速模型,准确度不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仿真过程中增加了声纳旁瓣对噪声干扰器的影响,改进了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机动模型,增加了潜艇变速过程中的电量消耗模型,并把潜艇的对抗时间和电量作为衡量指标,搭建了潜用干扰器对抗舰艇主动声探测仿真的框架,设计了仿真流程,仿真结果与已有试验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4.
初磊  周明  徐敬  林宗祥 《鱼雷技术》2008,16(6):63-66
通过分析噪声干扰器的干扰机理,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了鱼雷攻击仿真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了基于命中概率的回归预报公式,利用该公式,可实时计算并设定不同对抗态势下的对抗弹道参数,运用非线性规划对其进行优化,得到了不同鱼雷射距和潜艇舷角的对抗噪声干扰器的优化弹道参量,提高了鱼雷的命中概率和对抗效能,为鱼雷反水声对抗能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工程实用的分析方法,对鱼雷的作战使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潜艇使用噪声干扰器后的航向规避关系到水声对抗的效果和潜艇的规避成功概率.为了提高潜艇规避概率,该文建立了声自导鱼雷蛇行弹道搜索模型,根据噪声干扰器原理和鱼雷主动声纳探测原理,分析了潜艇在使用噪声干扰器的条件下, 潜艇目标强度和潜艇航向对鱼雷主动声纳探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潜艇在不同距离使用噪声干扰器时的最优航向(方位±舷角)随潜艇与鱼雷之间初始距离变化而不同,呈现分段变化规律,其最优舷角范围在110°~130°之间.该结果旨在为水声对抗中的潜艇机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对抗条件下火箭助飞鱼雷的射击效率,根据火箭助飞鱼雷典型对潜作战过程,以命中概率作为射击效率的评定指标建立了基于对抗的命中概率模型,研究了潜艇使用噪声干扰器对抗来袭鱼雷的对抗模型,分析了火箭助飞鱼雷反对抗策略,通过仿真计算,定量分析了主要因素对火箭助飞鱼雷命中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噪声干扰器对抗条件下,射击距离和潜艇航速是影响命中概率的主要因素,目标信息的完整程度对命中概率的影响很大,旨在为实战条件下水面舰艇部队提高使用火箭助飞鱼雷的有效性及反潜作战能力等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直升机投雷时敌潜艇采取机动规避和噪声干扰等对抗措施前提下,对直升机双机协同鱼雷攻潜过程进行了描述,建立了潜艇参数计算模型、目标机动模型和噪声干扰器干扰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几种典型情况下的直升机鱼雷攻潜效果图,对如何实施直升机双机协同鱼雷攻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脉冲多普勒引信抗有源噪声干扰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李泽  栗苹  郝新红  闫晓鹏  王建涛 《兵工学报》2015,36(6):1001-1008
为提高脉冲多普勒引信抗有源噪声干扰性能,定量研究有源噪声干扰对其作用机理,以处理增益为表征参量,基于功率谱定量研究了脉冲多普勒引信的抗有源噪声干扰性能。理论推导了在射频噪声、噪声调幅和噪声调频干扰作用下脉冲多普勒引信从接收回波至相关检测这一过程的输入、输出信干比和处理增益,获得了影响脉冲多普勒引信抗有源噪声干扰能力的信号特征参数,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定量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脉冲多普勒引信具有较强的抗有源噪声干扰能力,抗有源噪声干扰能力主要决定于脉冲占空比与多普勒滤波器带宽。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宽带噪声干扰器的干扰机理,研究了鱼雷对抗宽带噪声干扰器的技术方法,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现役第四代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普遍采用被动跟踪干扰源技术应对噪声压制性干扰,为对其进行有效对抗,研究了一种新的灵巧噪声干扰信号——扫频锯齿波信号。干扰信号通过在原有雷达回波上附加一个窄带线性调频信号产生,用较小的功率在目标回波附近产生类似高斯噪声的特性。以最小干扰距离和脱靶量为评估指标进行建模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灵巧噪声干扰能够有效干扰导引头,具有很高的功率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灵巧噪声技术在雷达干扰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体制雷达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提出了以灵巧噪声干扰为思路的干扰机设计方法,以脉冲压缩体制雷达作为干扰对象进行了灵巧噪声干扰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都验证了灵巧噪声对脉压雷达进行压制性干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噪声干扰是雷达导引头需要对付的主要干扰形式之一。在压制式噪声干扰下,导引头由主动工作模式转为向干扰源寻的(HOJ)的被动工作模式,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可以从噪声干扰中提取出角跟踪误差信号,保持对目标稳定跟踪。但是在强噪声干扰下,导引头接收机处于饱和状态,失调角及测角方差恶化,从而使其不再具有任何利用价值,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军事目标移动时需要随行掩护的问题,提出了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基于移动式干扰车(站)的干扰方法,即随行干扰技术。干扰车与目标同时移动,使得干扰车与目标同处于SAR照射区域,更加有效地实现对动目标的欺骗干扰。论述了干扰原理、干扰效果,仿真得到了比静止干扰站更加清晰的干扰图像,并且只需要较小的干扰功率。分析了平台运动对干扰效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雷达干扰装备设计定型中,选用被试装备的实际作战对象作为配试雷达来检验被试装备的干扰效果是极其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了获得对作战对象的干扰效果数据,采用替代等效推算的方法进行雷达干扰装备试验就成为目前检验干扰装备性能的主要手段。首先对雷达接收机的噪声温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噪声干扰等效温度模型,然后通过分析两部雷达在干扰条件下的噪声温度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温度的干扰距离等效推算方法,并建立了推算模型。  相似文献   

15.
某型悬浮式有源通信干扰弹由运载系统和弹载通信干扰机组成。其运载系统包括抛射系统、减旋装置、减速装置及防震装置等;弹载通信干扰机包含弹载供电组件、干扰机及功放天线等。涉及关键技术有:悬浮式通信干扰机、抗高过载技术、空中姿态稳定技术、留空式干扰天线技术,以及弹载设备供电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舰艇实施噪声干扰对抗攻击机机载火控雷达的目的,建立了舰艇RCS模型、机载火控雷达干扰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别评估了阻塞式噪声干扰和扫频式噪声干扰对抗机载火控雷达的效能,并给出了不同方向上的最小干扰距离与压制系数关系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