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生油、储层、运移条件、油藏类型、成藏因素等研究的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扶余油层的油气分布规律表明:该区源岩处于低熟、未熟状态,生烃能力有限,其扶余油层的原油来自三肇凹陷、宾县一王府凹陷2个生烃凹陷;分流河道砂体构成该区砂岩骨架的主体,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储集体;北东向展布的砂体与近南北向分布的断裂带为油气的侧向运移提供了疏导通道,超压提供了油气运移的动力;扶余油层发育构造、岩性-构造、岩性、构造-岩性等油气藏类型,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沉积及源储压差控制。依据研究成果预测了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长10地区为典型凹陷斜坡区有效烃源岩外成藏。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扶余油层油气来源、砂体展布、构造特征和油水分布等成藏因素的分析认为:油均来自三肇凹陷向斜区的青一段源岩;T2断层具有平面条带状特征,成藏期活动的油源断层多为密集带边界断层;扶余油层为西南保康物源影响下的河控三角洲,微相类型主要为分流河道,且垂向上发育先水退、后水进的沉积序列;油垂向分布在扶余油层顶部,受凹陷源外斜坡区供油不足的影响,油自构造低部位向高部位呈"台阶状"分布。扶余油层成藏模式为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超压作用下通过油源断层向扶余油层"倒灌"运移,然后在浮力作用下,沿着水退最大期(扶Ⅰ组底)发育的河道砂体匹配油源断层组成优势输导通道(断层密集带),远距离侧向运移,因此斜坡区油在平面上富集于断层密集带附近,垂向上位于优势输导层位之上(扶Ⅰ组)。  相似文献   

3.
在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叠合分析方法,对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及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油气主要分布于中央背斜带北部和南西斜坡区。中央背斜带北部扶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为:①断裂侧向输导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运移通道;②北部背斜构造高部位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部位。南西斜坡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为:①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油气侧向输导并聚集提供了运移通道;②反向断裂规模控制着油气富集程度。油气成藏有2种模式:①断裂侧向输导背斜构造高部位油气聚集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中央背斜带北部;②砂体侧向输导反向断裂遮挡油气聚集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南西斜坡区。  相似文献   

4.
扶余油层为大庆油田的主力产层之一,油气成藏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以松辽盆地M地区为例,通过开展油气藏解剖,明确了研究区以断块油气藏和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油源、油气运移通道以及有利圈闭是油气成藏的主要影响因素,最终建立了研究区源外和源内两种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松辽盆地肇源—太平川地区扶余油层构造特征和发育史分析、油气藏解剖和失利井分析,识别出了层状背斜、断块、断鼻、构造—断层、砂岩透镜体、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构造和岩性—断层等8种油藏类型,指出油气成藏受油源条件、有效储层、油气运移动力、油气运移通道、有效圈闭、生储盖组合和后期保存条件等7个因素控制。并归纳出5种成藏模式,即构造隆起带持续多期多向成藏模式、近源近凹顶生下储式成藏模式、深大断裂构造的多源成藏模式、斜坡带断层遮挡油气成藏模式及负向油气成藏模式。通过分析认为,油气成藏的关键时刻是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  相似文献   

6.
大庆长垣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其资源潜力大,扶余油层是下步重点勘探层位。依据烃源岩、运移通道和圈闭以及相互匹配关系,对扶余油层油藏进行精细评价。研究认为:长垣扶余油层三级构造对油气运聚具有诱导作用,北西向断裂带控制油气富集,河道砂体是油气富集的最有利储层,油气富集受油源、构造、断裂、河道砂体等要素的匹配关系控制;青一段油气通过输导断层下排至扶余油层,在势能和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北西向张性断裂与河道砂体组成的复合输导系统进行侧向运移,并在侧向运移过程中遇到油气圈闭聚集成藏;依据各油气圈闭的富集程度,将长垣扶余油层划分为4类勘探潜力区块。  相似文献   

7.
针对三肇地区不同构造单元致密油藏特征及规模存在差异的问题,通过对致密油成藏条件、成藏期剩余压力、断裂分布、砂体展布和物性特征等进行分析,建立各构造单元扶余油层致密油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明水组末期致密油充注成藏的主要动力为烃源岩大规模成熟时生烃增压所形成的剩余压力;断裂+砂体构成的立体输导体作为侧向运移的重要通道,是...  相似文献   

8.
齐家—古龙地区扶余油层成藏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余油层的油气来自于其上覆的青一段(K2qn1)泥岩,属于老储层新油藏。扶余油层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在于:敖古拉断裂对古龙凹陷生成的油气向西运移具有封堵作用;断层是油气向下运移的有利通道;青一段泥岩异常压力是油气向下排烃成藏的主要动力;储层物性控制了油藏的充满程度。  相似文献   

9.
在深入解剖两井地区断裂和储层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油藏解剖和油藏成藏条件空间配置关系,对两井地区扶余油层油运聚成藏机制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油源区内油藏运聚成藏模式为:长岭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超压作用下通过T2油源断裂向下"倒灌"运移进入扶余油层后,再在浮力作用下沿断裂、砂体向高断块圈闭进行短距离的运聚成藏。源内油成藏主要受控于:T2油源断裂控制着油运聚的部位;距离T2油源断裂的远近控制着产能的大小。油源区外油运聚成藏模式为:长岭凹陷扶余油层中的油首先经油源断裂向下"倒灌"运移至扶余油层,再在浮力作用下沿被断裂沟通的砂体侧向运移至邻凹斜坡断层—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源区外扶余油层油成藏主要受控于:位于两井古鼻状构造轴部及两翼的圈闭更易成藏;断裂展布方向控制着油气的富集。源岩、断裂和砂体的合理匹配是扶余油层成藏的关键因素。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得到油源区内T2油源断裂附近和油源区外古鼻状构造两翼运移路径附近北西向断裂、砂体均发育区应为油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致密油是典型的源下致密油藏,具有形成大规模、连续型致密油藏的有利地质条件。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及钻井资料分析统计,对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致密油烃源岩条件、沉积环境、储层特征等成藏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扶余油层致密油形成受成熟烃源岩与三角洲前缘相带控制,主要储集体为曲流河点坝砂体、分流河道砂体,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垂向错叠连片的特点。储层主要以微米—纳米孔隙为主。常规储层和致密储层的分界为孔隙度为12%、渗透率为1×10-3μm2、孔喉半径为350nm,以孔隙度为8%、渗透率为0.1×10-3μm2、孔喉半径为75nm为界将致密储层细分为Ⅰ类和Ⅱ类。扶余油层致密油藏主要成藏动力为青一段有效烃源岩的生烃增压作用,属于倒灌成藏机制,断裂是主要的运移通道,构造高部位是致密油富集场所。优质甜点区主要分布在大庆长垣、三肇凹陷中心部位,以及齐家古龙凹陷西侧。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油田成藏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摘要:在油水关系、断层发育状况和成藏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油田的成藏模式。分析认为,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油砂段内油水关系正常,不存在油水关系倒置的问题,而是具有统一的油水系统。煤层发育段地震属性特征揭示,早期解释的“大”断层为煤层反射所致,三工河组不发育规模性断层,不存在“一井一藏”的断层遮挡圈闭条件。三工河组二段上亚段和下亚段具有不同的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特征,三工河组二段上亚段油藏发育于底部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有利含油部位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油藏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中,含油成片分布。综合分析认为,莫西庄油田为一受构造和沉积微相双重控制、目前仍然处于地层掀斜后动态调整分配过程中的构造-岩性油气藏,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内部具有与上倾砂体产状一致、统一的倾斜油水界面。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成藏条件及模式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油藏解剖和油藏与成藏条件空间分布配置关系研究表明,三肇凹陷油源区内外葡萄花油层油成藏与分布主要存在4个差异。①油来源不同:油源区内葡萄花油层油直接来自下伏青山口组一段源岩;而油源区外油直接来自下伏扶杨油层。②油运移条件不同:油源区内葡萄花油层油运移动力有浮力和超压,运移距离短,途中损耗量小;而油源区外油运移动力仅有浮力,运移距离长,途中损耗量大。③油运聚成藏过程和模式不同:油源区内葡萄花油层油成藏模式为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超压和浮力的作用下,通过油源断裂向上覆葡萄花油层中运移,在油源断裂附近的断块或断层-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而油源区外油成藏过程及模式为下伏扶杨油层中已聚集的油在浮力的作用下,通过油源断裂向上部葡萄花油层调整运移,在油源断裂附近的断块或断层-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④油成藏分布的控制因素不同:油源区内葡萄花油层油成藏过程及分布主要受油源断裂分布控制;而油源区外油成藏分布主要受扶杨油层油区和油源断裂分布的共同控制。正是上述4个差异,造成油源区葡萄花油层油明显较油源区外富集。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致密油勘探已获得重大突破,但关于致密油的充注特征和成藏期次目前依然没有清楚认识。基于薄片的镜下观察和流体包裹体赋存特征,分析了不同次生矿物生长的先后顺序,建立了不同类型成岩作用以及油气充注在时间上的序列,同时依据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研究区地史、热史,分析不同区块的油气成藏期。研究表明,扶余油层致密储层主要发育压实、胶结、交代、溶蚀等成岩作用,压实作用贯穿于整个成岩作用的始末。油气在早期方解石胶结后和石英次生加大前开始充注,在石英次生加大期和长石溶蚀期间大规模充注,在晚期方解石胶结期油气充注进入尾期。液态烃在长岭凹陷区从嫩江组沉积时期至明水组沉积时期持续充注,扶新隆起区在嫩江组沉积初期充注。气态烃在隆起区为两期充注,分别为嫩江组沉积初期和四方台子—依安组沉积时期。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北部卫星油田多类型油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卫星油田是松辽盆地北部除大庆长垣以外葡萄花油层储量丰度、单井产量最高的油田。通过对油田内探井和开发井的研究分析,从生油条件、构造和断裂的形态及演化史、沉积相展布、储层特征及各开发区块油水分布特征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卫星地区的油水分布规律和油藏类型,并分析了成藏控制因素。卫星油田构造、断层、砂体的不同配置关系形成了多种油藏类型,以断层一构造油藏为主,其次是断层一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向斜区具有数量可观的油气资源,但葡萄花油层的油水分布十分复杂,其主控因素尚不清楚。利用成熟开发区详实的静态资料和开发动态资料,研究了已发现的油藏类型和分布特征,分析了石油成藏的控制因素,并探讨了富油凹陷向斜区油水分布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 1)三肇凹陷向斜区葡萄花油层的油水分布受控于由局部构造和单砂体组成的单一圈闭,在单一圈闭内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相邻的不同单一圈闭具有不同的油水分布规律; 2)单一圈闭的聚油模式及其叠加样式控制了向斜区的油气成藏与油水分布,已成藏的单一圈闭和未成藏的单一圈闭在空间上的复杂叠置最终造成了向斜区石油聚集与分布的复杂性; 3)垂向多层、平面多支的单砂体和复杂的局部构造组合形成的圈闭以及非圈闭的叠置关系是向斜区油水分布特征的主控因素。由此可见,向斜区的油藏预测需从控制油气成藏的不规则空间体的构成要素出发,即分析断裂、单砂体及二者空间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断裂密集带在油气运聚成藏中的控制作用,选取松辽盆地杏北扶余油层断裂密集带为研究对象,以三维地震为基础,结合断裂密集带平面、剖面特征,总结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断裂密集带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同时,利用油藏解剖技术,结合断裂密集带分布特征、油气分布规律及砂体分布特征,对断裂密集带在油气运聚成藏中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断裂密集带广泛分布,主要包括伸展成因机制的平行地堑带和耦合成因机制的混合式密集带;(2)横向断裂密集带的遮挡作用导致中央背斜带南部和东部缓坡带无油气富集,断裂密集带外油气主要富集在密集带边界反向断裂上盘,反向断裂断距规模越大,油气富集程度越高;(3)顺向断裂密集带边界断裂可以作为油气沿断裂走向运移的通道,受构造反转作用影响,中央背斜带发育的断裂密集带内部形成“堑中隆”构造,断裂密集带内部油气主要富集在“堑中隆”构造发育部位。  相似文献   

17.
杨大城子油层现已成为松辽盆地南部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之一。杨大城子油层油藏围绕T2断裂密集带分布,关于断裂密集带如何控制油气运移,什么样式的断裂密集带有利于油气聚集,断裂密集带什么部位有利于油气富集等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通过地震和构造资料总结断裂密集带平、剖面特征,扶新隆起带杨大城子油层主要发育4种断裂密集带,即反向断阶带、反向断阶 ̄地堑 ̄反向断阶带、反式断阶 ̄地堑 ̄顺向断阶带、反式断阶 ̄地堑 ̄地垒带。当断裂密集带与砂体方向大角度相交时,易形成岩性 ̄断层圈闭,断裂密集带两侧的地垒和反向断阶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当断裂密集带与砂体方向近平行时,断裂带主要起油气疏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田泉头组四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田泉头组四段的泥岩颜色、粒度分布、沉积构造以及生物化石、岩石类型及其组合等的研究,确认该工区泉头组四段为浅水三角洲相沉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个沉积亚相,绘制了扶余油田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据此建立了扶余油田沉积模式,研究了它的沉积演化特征,为老油区的挖潜上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