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梁建平  张保师 《炼钢》2000,16(4):52-54
根据山西新临钢炼钢厂R6.5/12-1200板坯连铸实际生产春连铸板坯产生偏离角纵裂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连铸坯在宽面形成的偏离角凹陷的形貌和形成机理,讨论了板坯偏离角凹陷产生的原因。为了避免这类缺陷的产生,除冶炼好钢水成分、控制钢中[S]、[P]含量外,还要选择性能好、与钢种相适应的保护渣,采用弱的冷却方式并调整好结晶器的各项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何冲 《甘肃冶金》2012,(3):25-28
连铸板坯表面纵裂起因于结晶器弯月面出现坯壳厚度的不均匀性。针对河北钢铁集团金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板坯连铸机的实际生产情况,分析影响板坯表面纵裂的因素,发现连铸板坯纵裂与结晶器冷却强度、钢水成分,夹杂物含量、拉速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各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连铸板坯纵裂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连铸板坯表面纵裂起因于结晶器弯月面初生凝固坯壳厚度的不均匀性.针对酒泉钢铁公司4号连铸机的实际生产情况,分析了影响板坯表面纵裂的因素,发现连铸板坯纵裂与结晶器冷却强度、钢水成分、夹杂含量、拉坯速度、钢水过热度等诸因素密切相关.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使连铸板坯纵裂指数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5.
梁家珊 《柳钢科技》2007,(F09):264-267
根据4号板坯连铸机投产后的生产实践,分析了连铸板坯发生表面纵裂的原因,提出并实施了减少表面纵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杜松林  叶斌 《马钢技术》2000,(B05):90-93
根据马钢三钢厂板坯连铸角部纵裂漏钢的跟踪调查和对漏钢坯南的解剖分析,认为产生角部纵裂漏钢的原因是坯壳的鼓肚及角部附近的凝固缺陷,结晶器窄面足辊采用递进切入的调整方法可使角产纵裂漏钢由原来的0.73%下降为0.08%,占角部纵裂漏钢70%的窄面角部漏钢下降为0。钢中有害元素S、P影响产生角部纵裂漏钢的临界鼓肚量。S、P含量高,在较小的鼓肚量下即会发生漏钢,并讨论了拉速、铸温及二冷配水等工艺因素对角部  相似文献   

7.
连铸板坯的角部纵裂漏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松林  叶斌 《钢铁》1995,30(3):23-27
根据马钢三钢厂板坯连铸角部纵裂漏钢的跟踪调查和对漏钢坯壳的解剖分析,认为产生角部纵裂漏钢的原因是坯壳的鼓肚及角部附近的凝固缺陷。结晶器窄面足辊采用递进切入的调整方法可使角部纵裂漏钢由原来的0.73%下降为0.08%,占角部纵裂漏钢70%的窄面角部漏钢下降为0。钢中有害元素S、P影响产生角部纵裂漏钢的临界鼓肚量。S、P含量高,在较小的鼓肚量下即会发生漏钢。并讨论了拉速、铸温及二冷配水等工艺因素对角部  相似文献   

8.
对连铸板坯的纵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是结晶器内存在障碍物,引起配水冷却不均匀,钢水冷凝时铸坯断面收缩不一致,冷速快的纵裂两旁、铸坯两侧及外弧面所产生的收缩力,对内弧冷速慢的坯面形成的拉应力而使内弧坯面产生纵裂。  相似文献   

9.
针对R6.5/12—1200板坯连铸中出现的纵裂缺陷,采取降低和控制纵裂发生的措施。通过采取措施,使板坯纵裂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根据马钢近年来连铸小方坯角部纵裂的情况讨论了小方坯角部纵裂的形成机理,全面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角部纵裂的影响,为有效控制小方坯角部纵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