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阐述了岩移终止期的概念,举出四个实例说明用岩移终止期这一因素参与判断采区上部地表与覆岩内井巷稳定性的有关问题。并针对不同采区条件提出了应用时需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中国钨业》2017,(6):18-22
为了满足矿床开采的需要,布置长距离的工作面减少巷道回采工作量,提高回采效率,以内蒙古北山盘陀山钨矿南部矿段为研究背景,采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高度覆岩内部应力及地表下沉曲率的变化,研究矿层在不同工作面长度开采过程中对覆岩移动变形和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矿层开采的距离相同时,随着工作面长度的增加覆岩内部应力平均值和地表下沉量增大的幅度在逐渐减小,通过对比预测不同工作面长度对覆岩内部的扰动情况,对地表沉陷控制、建筑物保护和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到探测技术的限制,传统探测方法难以精确地获得复杂空区的实际空间分布形状,这就给技术人员对空区的后续分析和处理带来了很大困扰.为此,文中以龙桥铁矿的0~2线空区作为工程实例,采用三维激光探测系统(C-ALS)对其进行了激光扫描,在获取原始三维点云数据的基础上,借助Surpac软件建立空区三维地质模型,并得到该空区的形状、体积大小、空间位置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对空区顶板覆岩的冒落高度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区的实测高度与理论高度值基本接近,该区段空区顶板覆岩基本没有冒落.  相似文献   

5.
曹桂芳 《山西冶金》2021,44(3):138-139
针对煤矿开采导致工作面覆岩及地表地质变化问题,为解决此问题以同煤某矿工作面为例,在分析煤层、地质以及顶底板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模拟试验方式对工作面覆岩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全站测试仪对工作面地表的动态和稳态参数进行测量,为后续煤矿开采的地质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控制地表沉陷量,实现农田保护和建筑物下采煤,兖州矿区多次进行了综采放顶煤开采条件下覆岩离层注浆减沉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对离层动态发育规律进行了重点研究,其结论适合于在类似条件下的离层注浆减沉技术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7.
王志强 《山西冶金》2021,44(4):158-160
通过对大采高综放采场顶板岩层移动规律的研究,根据采场上覆岩结构及运动规律,提出了一种确定给定变形和有限变形状态下支架工作载荷和屈服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增加开采高度会大幅度增加直接顶板厚度,增大直接顶板出现大跨度悬顶硬岩的可能性.主顶板的关键层对采场覆岩结构影响显著,准确确定悬挑顶的位置、厚度和潜在最大悬挑跨度是...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岩石力学理论,结合生产实践,提出深部开采条件下岩体自重应力分布规律的特殊性及其实用价值;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对空场稳定复杂的覆岩厚度及围岩承载范围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计算模式,并以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孙文武  杨志芳 《黄金》2007,28(12):30-32
崩落采矿法是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应用较多的一种高效采矿方法,覆岩下底部放矿损失贫化大是该采矿法的一个特点.文中分析总结了覆岩下底部放矿损失贫化产生的因素,即松散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放矿口的结构及尺寸、矿体的厚度及倾角、放矿管理等,可为应用崩落采矿法矿山损失贫化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山西某煤矿153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表明,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与工作面位置的远近成反比关系,同时开采时沿倾向工作面前方煤体的塑性区宽度基本一致,同时工作面顶底板煤岩存在严重的拉破坏和剪切破坏,工作面两侧的煤壁前方处于塑性破坏区域分布范围达15 m,而且与工作面中部的煤岩屈服破坏情况相反,顶板的破坏范围比底板和煤层的范围要大。对指导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控制的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对其他类似条件的矿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激光熔覆过程多传感器实时监测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针对激光熔覆的特点,在对激光熔覆过程中等离子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集等离子体蓝紫光、可听声和电荷三路特征信号并进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实时监测方式;介绍了监测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包括传感器的选择、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等,并给出了相应的电路原理图。  相似文献   

12.
针对松散覆岩充填体的复杂情况下顶底柱回采的稳定性问题,以河北石湖金矿350 m中段3047采场顶底柱回采为依托工程,提出了利用高压注浆的方式形成人工假顶,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tiphysics,根据回采方式、采场跨度和不同厚度底柱对注浆松散覆岩胶结体假顶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不注浆预留1 m顶柱和注浆胶结厚度为10 m时,矿房周边位移量均较小,应变值趋于稳定,说明该方案在回采过程中稳定性良好,可实现顶底柱的安全高效回采,对同类矿山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阿希金矿开采技术条件及采空区分布情况,就1 385 m中段以上采空区对地表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在地表形成位移约为1 cm的影响区域,其东西范围约120 m,南北范围约400 m,主要集中在南北露天坑之间。地表岩移监测采用静力水准仪、拉线式位移计、全站仪三种手段对岩移范围进行监测,目前,该监测系统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4.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马兰矿18509综采工作面的覆岩运动、矿压显现及支架阻力等作出研究。发现当工作面推进50 m时基本顶开始出现小范围的分层破坏,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基本顶的下部形成悬臂梁结构而上部形成铰接梁结构,并对矿压步距作出分析,为矿山开采安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矿山膏体充填开采覆岩移动角的变化规律,采用FLAC3D分析软件对某矿山膏体充填开采不同因素影响下覆岩的移动变形特征进行模拟,并基于模拟结果对覆岩不同水平的移动角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充填体灰砂比越大和充填率越高,地表下沉量越小,覆岩危险变形区的发育高度也越小; 覆岩危险变形区的发育高度与充填体灰砂比之间满足指数函数关系; 覆岩移动角会随着覆岩距顶板高度的增大而近似于线性增大。结合回归分析,建立了覆岩移动角与覆岩距顶板高度、充填体灰砂比之间的关系式,进一步揭示了膏体充填开采下的覆岩移动角的变化规律,为矿山合理确定覆岩移动角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某矿山露天转房柱法地下开采为研究背景,根据现场调研获得的岩土力学参数,利用FLAC3D等软件进行三维建模[1],对倾角为40°时边坡高度为90m的地下采场上覆岩层位移与应力响应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露天终了边坡高度为90m倾角为40°时,地下开采完后采场上覆岩层受到开挖的扰动,稳定性降低,塑性区面积已经发育至坡面,整个岩体处于临界破坏状态,不利于矿山的安全稳定,因此建议该矿山露天终了边坡高度不超过90m。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永平铜矿岩移监测的布点测设方法、成果分析及边坡稳定情况进行了介绍及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杨重工 《云南冶金》1997,26(6):10-15
利用各方面的资料,论证了云锡公司老厂锡矿2-5及其附近矿体覆岩移动规律。根据多种因素选定了岩移影响范围角,为地表建筑作出安全预后和实施分期搬迁提供依据,并预计了今后岩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某金矿残矿资源回采时顶板岩移进行了监测,所测结果显示顶板岩移量随时间逐渐增大,变化趋势呈先急后缓,岩移量变缓与采区人工矿柱设置控制顶板暴露面积有关,岩移监测可为该矿残矿安全回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