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宣超 《水泥工程》2024,37(2):73-74
水泥生产中,生料的稳定给料和准确计量对系统生产效率和熟料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在研究生料计量系统工艺和装备的基础上,介绍了由低空间稳流给料装置、科氏力计量秤和控制系统构成的生料计量系统,系统安装空间灵活、给料稳定、计量精准,对提高水泥质量和生产效率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甘本德  邓书卷 《水泥》2009,(9):56-57
1 喂料系统工艺配置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南阳分公司1号回转窑生料喂料系统是由稳流称重仓、(预)给料部分(电动调节阀)、计量部分(皮带秤)及电气控制部分组成的单回路调节系统(见图1)。  相似文献   

3.
周啸 《水泥科技》2005,(1):33-35
入窑生料稳定给料与准确计量是新型干法生产线实现优质低耗的重要环节。各企业对此十分关注。因而在均化库、均化库卸料、生料稳流仓、计量秤及自动控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们结合开发KXT(S)科氏力生料秤工作,对生料稳流计量系统做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KXT(S)科氏力秤计量与控制系统,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系统流程如图1示:  相似文献   

4.
孙秉礼 《水泥》1994,(1):29-33
根据入窑生料给料计量的重要作用,介绍分析国内外生料粉给料计量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从而论述和推荐我国生料粉给料计量装置的首选方案,同时对生料粉给料计量两种工艺系统进行比较,以根据生产规模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生料预成形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0前言细磨后的生料由于具有过多的表面能,有自动聚集的倾向,从而使其在干法窑预热带向烧成带运行过程中会成团结块。对熟料的稳定形成,水泥熟料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俄罗斯研究人员发明的生料预成形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新型干法生产过程中,物料在预热器内被逐级加热,随着物料温度的升高,物料的自粘性和热塑性也相应提高(见表1)。生料预成形技术就是利用生料的这一特性,在物料入窑时(此时物料在预热器内被加热至750℃~800℃)。在一定的压力下将其制成10mm一15rum的粒状物料,这种成形技术制得的物料颗粒与传统成球…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多数干法、半干法、立窑和立波尔窑水泥厂的生料喂料,煤粉喂料和粉煤灰喂料都选用传统陈旧的钢仓。螺旋喂料机、叶轮结料机和冲量流量计等设备组成的工艺流程,因而无法保证入窑生料给料的均匀、稳定和及时调节。SJC-Ⅱ型锁风计量喂料仓集锁风、稳流、调节、计量等多功能为一体,是机电仪一体化的专利产品,由于平面接触锁风,因而它的锁风性能优于叶轮给料机;刚性稳流,线性平滑调节,足螺旋喂料机所望尘莫及的;在极好的稳流状态下进行计量,因而计量准确可靠。同时还具有搅拌、破拱性能,运行时动力消耗少,无故障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7.
齐跃 《水泥》2007,(1):54-56
固体物料流量计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位置小,无动力传动系统,密闭性好,流量范围较大(国产流量计可达600t/h),而且价格较便宜,在入窑生料计量中有较多应用。尽管受物料本身物性变化(如水分、充气状态等)和给料状态(如给料仓内压力的波动)的影响,流量计动态计量精度仅能达到2%-3%,但只要选择合适的工艺和设备,制定满足实际需要的使用和标定制度,就可以完全满足入窑生料流量计量和控制的需要。笔者在此就以某新建2500t/d生产线采用的德国申克DLD5型流量计的安装、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魏铸  刘刚 《四川水泥》2000,(2):15-16
1 概述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粉体物料的稳定给料一直被视为生产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水泥工业而言,生料、煤粉及水泥的稳流给料,目前大多数采用叶轮给料机、螺旋给料机等装置。叶轮给料机的稳料、锁风效果不太理想,特别是安装在库底或大仓下  相似文献   

9.
生料预湿成球已成为立窑水泥厂重要的工艺手段。但由于其系统越来越复杂,设备价格昂贵,安装空间及条件要求较高,使一些水泥厂望而却步。我厂的简易预湿成球装置是在老生产线上将设备稍加改造而成的。对一些既想改造成球系统,又缺乏资金和改造空间的水泥厂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见图)。我厂为φ2.5×9米塔式机立窑,入窑生料经库下控制与稳流,以比较稳定的物料流经生料提升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目前几种常用的入窑生料计量控制系统的优劣,针对5 000t/d及以上大型熟料生产线入窑生料计量与定量给料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入窑生料计量与定量给料系统——轮辐转子式入窑生料计量与定量给料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工艺特点、组成结构及其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