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建筑设计实例,探讨了建筑总体规划、造型、外维护、屋顶、新能源等方面的绿色节能设计,以及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结合建筑设计实例,探讨了建筑总体规划、造型、外维护、屋顶、新能源等方面的绿色节能设计,以及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刘存发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3,(23):60-61
提倡绿色建筑节能设计首先要重视设计节能。所谓设计节能,顾名思义就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以节能作为指导规划的终极目标和设计原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从整体背景上为建筑节能提供必要的前提保障。就目前来说,影响绿色环境的因素有两点,分别是太阳的辐射和空气的流动两个因素,因此,在建筑节能中要通过设计降低太阳辐射程度和辐射时间,增强建筑自然通风效果。本文将从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缓和日渐紧张的人口和资源矛盾,提高资源使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策略,必须要走绿色环保性建筑的道路。本文就绿色建筑的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缓和日渐紧张的人口和资源矛盾,提高资源使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策略,必须要走绿色环保性建筑的道路。本文就绿色建筑的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策略上充分挖掘,给使用者创造一个健康、舒适、温馨而又节能的工作环境,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当前发展绿色建筑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保护能源迫在眉捷。绿色节能建筑是通过环境与建筑体系之间的关系,使建筑体系减小对环境的破坏。本文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为能够设计出更多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策略上充分挖掘,给使用者创造一个健康、舒适、温馨而又节能的工作环境,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当前发展绿色建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30年,建筑与环境的研究随时代不断前进,从低能耗建筑到零能耗建筑;从建成环境影响到全寿命周期评价从形体环境到人居环境……,发展正经历着前进方向上根本性的变革。无论是全球还是局部,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承载能力成为衡量发展潜力的主要指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工作、居住、活动空间,节俭使用有限资源与能源的绿色建筑,将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住宅建筑能耗计算与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建筑能耗平衡的计算方法,分析住宅建筑使用过程的节能效果,从而定量评价建筑节能,为建筑节能控制提供了计算方法,并提出节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国内外建筑节能趋势及发展现状入手,选择某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学校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实际调查审计了该院校在运行中的建筑能耗情况;根据调查审计结果,分析院校建筑能耗构成和特点及高能耗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该院校自身特点,结合综合节能的思想,从节能改造内容、流程、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具体有效的节能措施,达到节能的目的,并给同类大型建筑节能问题提供理论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针对雾霾天气的问题,分析了中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讨论了推广绿色建筑的方式和途径,扩大了绿色建筑的内涵,对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1/3.居住建筑占建筑开发项目的比例较大,从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两方面阐述了居住建筑在节能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了调研、测试和EnergyPlus软件模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西安市某大型商场空调系统能耗作了研究分析。通过测试对室内外温度以及制冷机冷冻水、冷却水温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商场中各楼层存在着温度分布不均匀现象。随着楼层升高,每层的室内温度也升高。同时对机组测试中还发现,冷机处于部分负荷状态下运行,制冷机低效运行。最后通过模拟结果提出了几项节能措施并对其节能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在城市更新和改造中,如何对待现有的旧建筑是当前建筑设计的热点问题。伴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许多历史和文化建筑正在被新建筑取代。通过对2010年绿色建筑竞赛获奖项目:长沙火车南站改造中被动式节能设计的分析,总结了被动式设计在旧建筑改造中可尝试的多种手段。通过模拟分析,发现在大进深的废旧建筑改造中,调整建筑整体布局能有效提升其通风效果与遮阳效能;同时围护结构的改造能有效改善建筑遮阳并降低夏季室内气温。 相似文献
18.
19.
实施"中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是有效推动中国建筑建造与运行绿色转型的主要途径。为此,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建筑能效提升路线图和支撑体系。根据中国国情,探索性开发了愿景牵引法来设定中国建筑能效提升路线图,并通过较大规模的机构问卷调查法识别了建筑能效提升的影响因素和问题与障碍;通过较大范围的德尔菲专家问卷法明确了建筑能效提升的主要驱动力及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基本形成了包括新建和既有公共建筑、新建和既有居住建筑共4类建筑的能效提升路线图和梯度、主要参数指标;能效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驱动力;主要解决方案在内的中国建筑能效提升体系。本文重点论述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及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地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的逐步建立及完善,用能定额标准的编制及超定额加价制度的建立将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广西自2007年以来逐步建立的大型公建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工作基础,基于用能定额标准制定的角度,对主要类型的大型公共建筑的二次分类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已有能源审计数据的分析整理及研究后,笔者认为,广西大型商务办公建筑可不进行二次分类;大型商场建筑可分为大型超市、百货店、购物中心3类;大型宾馆饭店建筑可分为二星级及二星级以下、三星、四星及五星级3类;大型医疗卫生建筑可分为二级及二级以下、三级2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