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上海相续出台了关于住宅产业化、装配整体式的政策。发展装配式住宅(建筑)是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建筑业的工业化革命。本文就以上海某住宅项目为例,详细探讨了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及施工,以供国内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上海相续出台了关于住宅产业化、装配整体式的政策。发展装配式住宅(建筑)是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建筑业的工业化革命。本文就以上海某住宅项目为例,详细探讨了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及施工,以供国内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尤其是上海地区,为实现建筑工业化发展发布各种政策,大力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此类项目对施工现场的场地平面布置有极高的要求。以上海某住宅小区项目为例,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场地平面布置重、难点和BIM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甘肃河西地区农村建筑的现状,以及我国对装配式建筑和农村发展政策规划,提出了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农村建筑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从设计、施工、生产、成本、质量、环保等方面将预制装配式结构与传统农村建筑进行了对比,验证了预制装配式结构在河西走廊农村建筑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新型村镇、搬迁安置和房屋翻新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通过对比传统建筑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特点,分析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优势,提出我国发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住宅产业化、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寒冷地区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的三板配套技术尤其是围护结构用预制外墙板技术应用难题,结合国家最新推广发展装配式建筑政策导向,分析国内外预制装配式墙板发展应用现状和不足,对比分析了除常用夹芯保温混凝土预制节能墙板外的其他4类装配式外墙板的技术特征和工程应用特点,充分考虑外墙在技术构造、材料性能、建筑热工、节能设计、结构可靠、隔音防水、防火安全和全预制化生产及100%装配化施工等方面的应用因素,率先提出在高节能率寒冷地区研发制备并推广应用预制装配式保温结构一体化墙板的技术解决路线,为当前进一步加快促进装配式建筑尤其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配套应用外墙板技术体系提供可参考借鉴性探索和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日本、美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住宅产业化中发展历程的梳理,结合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未来发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当前对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简称:装配式建筑)支持政策的陆续颁布,装配式建筑行业在中国已经发展到历史新高度。相较于传统建筑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行业仍然有许多地方需要提升,需要我们逐步去开发和完善。下面我主要就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在实施期全过程中的不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施工工艺流程,并总结了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提出了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需解决的问题,从而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上海发展建筑工业化、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三年行动规划,介绍了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城建集团、远大住工、上海万科、宝业集团等建筑企业在开展预制装配(PC)建筑技术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板接缝用密封胶的主要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通过对美国道康宁991、日本MS-2500、国产PSR991这3种接缝密封胶在上海预制装配式建筑研发中心海港试验楼上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初步得出国产PSR991密封胶完全适用于住宅产业化工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将住宅碳排放阶段分为建造阶段、使用阶段、维护阶段、拆除阶段。以预制率为36.8%的上海某项目为例,将装配式住宅生命周期碳排放和现浇住宅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装配式住宅在建造阶段、拆除阶段的碳排放量明显减少,在使用阶段、维护阶段的碳排放量则和现浇住宅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闵立  刘璐 《住宅科技》2014,(6):53-56
自21世纪起,我国的建筑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支撑着我国的房屋建设任务.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建筑业的资源浪费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大力推行装配式住宅和BIM技术.文章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BIM)以及预制装配式住宅的主要概念,并着重就BIM技术在装配式住宅全生命周期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和方式展开探讨,同时介绍了目前上海城建将BIM技术应用于预制装配式住宅全生命周期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整理近3年相关文献,发现装配式建筑发展受阻的原因是其较现浇建筑价格偏高且价格补偿机制不完善。基于产品外部性理论,分析装配式建筑价格补偿的原因;确定价格补偿原则,探讨补偿的标准,设计价格补偿机制;并就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快速高效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芮 《中国建材科技》2021,30(4):136-137
BIM技术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发展。本文基于BIM技术,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首先在系统性、动态性、协同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则下,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然后结合工程案例,运用质量管理体系对预制构件厂生产和施工现场吊装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提出碰撞检测、构件信息统计和项目进度信息等质量管理内容。  相似文献   

16.
发展预制装配化建筑是改革工程建造方式,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回顾了我国推广预制装配化建筑的进展情况,从产业基础、关键技术、标准规范、政策落实、宣传引导、职业技能培训、承包方式、监管体系等8个方面剖析了目前我国预制装配化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预制装配化建筑的对策建议,对我国发展预制装配化建筑、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化,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重新成为建筑业的热点。针对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特点,探讨将建筑信息模型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结合,解决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缺少将各阶段关联起来的关键性技术平台的问题,使各阶段、各参与方及时共享和交流信息,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以其施工周期短、减少环境负担、降低资源浪费与可靠的结构质量保证等优点备受建筑业内人士的青睐。与此同时,其建造成本相对较高、结构整体性较差且建筑缺少个性化,这也极大程度上制约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本文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我国现阶段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问题,同时提出了若干发展对策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9.
装配式建筑是推动建筑业绿色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关键,可持续性绩效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源动力。以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构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可持续性绩效的指标体系,应用 Anylogic 仿真模拟技术,在指标体系框架下建立包含经济、环境、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可持续性绩效的动态测度模型,根据模拟结果识别影响装配式建筑可持续性绩效的关键点并加以优化。研究成果可为装配式建筑可持续性绩效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为装配式建筑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