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影响沿线土地利用形式、用地结构乃至城市空间布局,这既来自于轨道交通自身的影响,也受作用于城市政府对站点周边用地的规划引导.以杭州地铁1号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控规对地铁站点周边用地的整体引导和分类引导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认为城市控规对站点周边用地布局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以建成区外围站点为主,站点周...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成都地铁2号线32座站点地区2012年—2019年土地利用演化情况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其站点地区土地利用演化趋势主要为单一聚集化、混合分散化。基于土地利用开发模式的不合理,尝试提出4项优化策略,以期为其他轨道交通站点土地利用的开发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4.
李宁 《云南建材》2011,(13):420-422
本文以福州地铁1号线,则徐广场站点为例,通过调查施工区交通状况和道路状况,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对道路交通状况进亍仿真分析地铁站点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交通疏解方案,并进行评价优化。建立地铁站点施工交通优化科学的解决框架,奠推广到之后开工建设的地铁站点,缓解地铁施工期间福州城区交通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地铁站点周边房地产的商业价值。但站点周边房地产的开发不同于普通房地产开发,涉及到站点的接驳、服务、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从地铁站点提高房地产开发强度、改变土地的利用性质以及提升房地产的价值三个方面分析地铁站点对周边房地产的影响,进而研究国内外城市地铁站点周边房地产开发模式,提出重庆市可采用的两种地铁站点周边房地产开发模式,即物业联合开发模式与土地圈层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市小什字站点周边房地产开发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深入挖掘地铁站点的潜在价值,为地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地铁建设的同时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率。目前结合地铁建设进行物业开发已成为越来越多城市作为改造城市的有效手段。笔者结合武汉地铁4号线站点空间布局及物业开发,通过现场调研,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地铁站点空间布局应选择与之相适宜的物业类型,以便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8.
韦晨  孙俊 《现代城市研究》2006,21(10):77-81
城市地铁施工工程涉及的站点较多、范围较广,将对城市交通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地铁建设施工前期,提前做好系统的交通组织研究,对保证施工期间的交通基本通畅、确保地铁建设顺利进行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南京市地铁二号线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的经验,对城市地铁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齐亮  王惠婷 《建筑与文化》2016,(12):214-215
本文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与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基本理论的深入理解,探讨分析TOD交通发展模式中站点周边城市空间及用地性质的最优化设计,以实现空间的集约利用,并以徐州市1号线韩山站为例进行站点周边土地开发与利用分析,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TOD背景下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开发与利用研究相关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于工程实践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地铁这一交通工具在居民日常出行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地铁站点成为了各大城市空间中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作为城市建筑中彰显城市地域特性的重要媒介.然而,众多城市中的地铁站点却面临千篇一律的尴尬境地,并没有结合城市和文化特色.文章从符号学理论出发,结合苏州姑苏区6号线地铁站点的6个设计方案,分析其设计中对符号学的运用及表达,从而探讨地铁站点的设计中对符号学理论的运用和表达方式,为地铁站点的设计创作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开发的需要、形成TOD的发展格局,从站点类型和开发圈层两个层面构建站点周边土地开发的密度分区制度,制定一套适用于不同类别地区的开发强度标准,作为土地开发容积率的控制准则。依据车站功能定位将车站划分为综合站点和一般站点两种发展区域类型;利用非参数统计学的局部线性回归法对地价和地块距站点距离两个参量进行拟合,确定轨道交通影响半径,进而将站点周边划分为三个圈层,300m以内为高密度复合开发区,300~600m之间为中密度开发区,600~1000m之间为低密度开发区,开发强度随用地与车站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商业开发应尽量建于核心圈层。应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土地开发强度与开发利润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使土地开发利润最大的最佳容积率;以政府利润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构建土地开发强度优化模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利用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沿线住宅售价和建造成本测算了各密度分区的最佳开发强度。  相似文献   

12.
张妍 《建筑与文化》2022,(11):128-130
轨道交通站点及其周边作为聚焦城市活力的区域,往往聚集着类型丰富、数量庞大的服务设施,这些设施的分布体现了地铁站点周边用地的多元化开发和其对于站点的依赖程度,同时,这些提供了不同功能的设施也是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的真实反映。本研究通过获取百度地图POI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GIS分析的方式研究苏州地铁1号线站点周边一定范围内的设施分布,分析设施的多元化、关联度以及所体现的城市功能特征,以期为城市地铁站点周边的土地开发利用与城市功能配置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6)
针对青岛地铁2号线新型结构进行介绍,此转向架主要包括:构架、轮对、悬挂、牵引、制动、管路及附件安装等部分组成。通过转向架各个部类的介绍大体阐述了此项目转向架的特点及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中州建设》2012,(21):5-5
截至10月25日,郑州地铁1号线已经全面进入了站点装修阶段。据了解,1号线一期工程现已完成车站、隧道区间主体工程,车辆段、停车场、主变电站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铺轨工程即将完工。  相似文献   

15.
TOD是城市发展的趋势,轨道交通则是TOD的主体之一,将轨道站点进行分类,根据每个类别的特征进行站点周围的用地布局,是实现TOD发展的有效途径。南宁应该借鉴香港的成熟经验来发展轨道交通及其周边土地利用,根据南宁城市总体规划可将南宁轨道交通站点分为中心与枢纽混合型、中心型、交通枢纽型和社区型,其中五里亭片区所在的广西大学站点属于社区中心型,可以广西大学站为圆心,将该片区划分为300m和600m半径的两个功能圈,布局不同的用地结构,实现TOD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4,(9)
随着当今中国城市面临的道路拥堵、流动性差、环境污染和安全等问题的愈加恶化,轨道交通环保性及便捷性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黄金发展期。ISCS作为一种分布式的、先进的控制系统,拥有众多的优越性,随着科技的发展,这项技术在我国地铁运营过程中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深圳地铁2号线为例来系统阐述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武立争 《城市建筑》2021,(8):184-186
本文采用POI数据,通过GIS软件对合肥市1、2号线站点周边的城市功能进行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与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对比研究,揭示站点周边的城市功能结构特征和其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未来地铁站点与周边土地利用之间的空间优化及TOD发展模式下的城市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轨道建设实践中,站点处于不同地段、不同车站类型、不同的用地功能组织,车站周边地块就会有不同的开发强度。本文主要采用列表对比的形式,运用国际相关理论和相关成功的经典案例对这些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主要分析这些相关因素与站点周边地块开发容积率的关系,提出了车站周边地块合理的开发强度。  相似文献   

19.
周妍  杨春燕 《重庆建筑》2023,(12):10-14
为评价中心型地铁站点地区步行空间品质及特征对其可步行性的影响,促进构建地铁周边地区宜人的步行空间。该研究以邻里环境可步行量表模型(NEWS,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Walkability Scale)为基础构建中心型地铁站点地区街道步行空间评分表,运用空间语义差异问卷调查法(n=180)及空间环境注记法,以成都地铁1号线天府三街站点地区为对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所有的指标中天府三街功能性指标评价最高,其次是安全性和舒适性,评价较高的因子主要有步行目的地距离、步行换乘公共交通便利性、指向和标识系统、街道视觉景观等。总体而言,评分表说明评价指标体系在科学化、精准化定量评价街道空间现状,以及探索已建成街道步行空间突出特点上具有可行性,可为政策制定者、城市规划者和研究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颜韬  任亮平  高宏宇 《规划师》2012,28(10):42-45
城市轨道站点周边区域作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公共活动的焦点,成为支撑现代城市运转的关键节点,其规划设计需整合土地、交通和空间等要素,以"一体化设计"思想贯穿始终。研究以北京M15号线顺义段沿线站点周边城市设计为例,分析顺义站现状问题及进行一体化设计的前提条件,从换乘系统一体化、城市空间立体化及城市功能复合化三方面进行一体化城市设计,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控制,包括图则控制和扩初设计,实现顺义站周边区域土地利用集约化,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价值与城市空间价值的综合效益,推动顺义站点周边区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