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记忆的延伸、隐约的联想--广州骑楼建筑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劲  赵文斌 《新建筑》2000,(2):16-17
岭南建筑以独特的个性和回归自然的意境著称。广州地区特有的气候与文化 ,产生了“骑楼”这种建筑形式。对在旧城改造过程中 ,骑楼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骑楼是产生于近代的一种多功能的建筑空间,融合了传统居住建筑与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的空间特色,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最高效率地满足了商业和居住、人行交通等功能需要。骑楼建筑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以及台湾地区,岭南的骑楼适应了多雨、炎热的自然气候和繁荣的小商品市场的人文环境,其分布的密度和建设规模都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3.
万黎萍 《广东建材》2010,26(8):157-160
本文在简叙了岭南建筑的发展后,以岭南园林的代表作清晖园为例子,比较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的特色,从而总结岭南园林建筑的特色。然后针对两个现代居住建筑,深圳万科第五园与广州清华坊,进行分析与比较,探讨岭南建筑在现代居住建筑中的影响,分析本土文化上的缺失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黄海峰 《山西建筑》2010,36(4):46-47
解读了哲学诠释学,分析了近代岭南骑楼的演变过程,从哲学诠释学视角探讨了岭南骑楼的历史文化价值,以提高人们对岭南骑楼的认识,进而在现实中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好这一近代建筑的奇葩。  相似文献   

5.
骑楼作为近代岭南地区的商业建筑类型,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该文以北海市珠海路骑楼为例,通过对骑楼建筑立面形态构成的划分,然后分析骑楼单体与骑楼群体立面形态构成元素,归纳珠海路骑楼建筑立面形态特征,对北海珠海路骑楼的研究与保护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岭南园林的生态理论代表着岭南地区的建筑文化环境和地域传统。文章首先简述了广东四大名园独特的设计理念,从平面布局、空间组织、体型处理、建筑风格和功能组合等方面分折其造园手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代建筑对传统岭南园林的借鉴,特别是在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和现代园林酒家规划设计中的有机运用。  相似文献   

7.
岭南园林的生态理论代表着岭南地区的建筑文化环境和地域传统。文章首先简述了广东四大名园独特的设计理念,从平面布局、空间组织、体形处理、建筑风格和功能组合等方面分析其造园手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代建筑对传统岭南园林的借鉴,特别是在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和现代园林酒家规划设计中的有机运用。  相似文献   

8.
骑楼是岭南地区典型建筑形式,本文通过介绍百色对骑楼沿街立面、屋顶、廊部立柱等的改造,为岭南地区骑楼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骑楼是岭南地区典型建筑形式,本文通过介绍百色对骑楼沿街立面、屋顶、廊部立柱等的改造,为岭南地区骑楼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广州和厦门位于我国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二者分别为岭南地区和闽南地区的代表城市,在近代殖民历史、商贸传统、地方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地的近代骑楼街道及骑楼建筑在产生时间和表现形式上有诸多共同点,却有着更多差异之处。文章通过广州及厦门两地近代骑楼街道及骑楼建筑的比较研究,并对相似性及差异性存在的内在原因的探究分析,对于理解近代中国城市建筑的嬗变,把握两地城市典型街道建筑——骑楼建筑与骑楼建筑的形成、发展、特征及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瑜  肖大威  倪红  Ni Hong 《新建筑》2009,(5):121-124
岭南居住文化中与气候环境的适应,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以及人居环境的务实,体现了朴素的生态观,是岭南居住文化之生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岭南居住文化的生态精神,解析岭南居住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以及有效的生态处理手法,以期为岭南居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岭南传统民居建筑数字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探讨用BIM技术构建岭南传统民居建筑的三维数字化信息模型的新方式。岭南传统民居三维数字化信息模型的构建,需要获得现存岭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基础数字化信息,对获取现存岭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数字化信息途径的分析和研究,形成了两种岭南传统民居建筑数字化信息模型构建的方式,其中一种用全息影像测绘仪实测传统民居构建岭南传统民居建筑数据信息化模型的方式,是一种构建BIM数字化信息模型的逆向建模方式,对于古建筑、传统民居、保护建筑等类型的建筑数字化建设有明显的优势。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用BIM技术构建的岭南传统民居建筑的三维数字化信息模型将有更广泛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冯原 《时代建筑》2011,(3):68-71
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位于新城市中轴线上的一系列标志性建筑群相继落成,代表了广州加速迈入国际化都市行列的新城市形象。新建筑的形象生产在新世纪的大众政治格局中有所创新,却并未脱离城市的历史脉络。文章从"全球时间"、"南大门"和"岭南想象"三个概念入手解析这批新建筑的符号象征意义,并揭示影响当代中国建筑生产的心理动因和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4.
整体卫浴应用于住宅建筑尚具有一定难度,起因于卫浴前期设计、现行工程施工做法和整体卫浴产品本身的特点因素.整体卫浴经历了50年的发展,因其可见的产品模式、标准化设计和批量生产,在宾馆、酒店、公寓、度假村、医院等地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住宅建筑的设计并不针对固定应用对象,设计者采用通常的布局和做法,住宅建筑限制了整体卫浴的应用;用户的个性化也影响了整体卫浴的应用.整体卫浴在住宅建筑中的推广,首先要从设计开始考虑衔接,其次生产厂家通过人文关怀为用户服务.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Z1)
Regional culture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shows distinct features since it was born in the local outstan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tudy on local architecture is significant for the dominant expression of regional culture, protection of local environment, and echoing with the them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mutual infl uence and evolu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style of loc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explored the reasons for the weakening of local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specified the signifi cance of promoting local style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By studying the infl uence of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istic environment on architectural style along the northern foot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the paper explored the express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with Xian Garden(Xi'an Yuanzi) as an example, and aimed at giving useful help to the dominant express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n modern residential buildings.  相似文献   

16.
谢浩 《住宅科技》2013,(12):27-29
岭南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文章首先分析岭南古村落的总体布局特征;接着探讨典型岭南民居的气候设计经验,具体梳理了竹筒屋、西关大屋、骑楼和围龙屋的布局特点和建造形式,从建筑总体布局到个体建筑空间的节能处理上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岭南民居建筑经验和设计理念,呼吁要重视气候设计,特别是岭南建筑中在布局方面的一些生态节能精髓,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借鉴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南宁骑楼街区的历史渊源及现状,并对南宁骑楼街区做了现场调研,深入研究分析了南宁骑楼街区整体风貌及建筑单体的立面特征,总结性地提出了对城市传统风貌保护和继承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骑楼作为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近代民居形式之一,在当地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海口骑楼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在夏季典型性气候条件下对该建筑进行了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强度、平均辐射温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传统骑楼2层部分的热舒适性较差、骑楼内部的整体通风状况也不是太好.这与当地强烈的太阳辐射与错综复杂的建筑布局有一定的关系.经过分析可知通过减小骑楼2层空间的进深、加设通风井、增强外围护结构(尤其是屋顶)的隔热性能可有效改善骑楼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这对于减少夏季空调开启时间、减少空调能耗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传统庭院的生态设计大多遵循朴素的自然规律,并在长期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来满足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性需求。论文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借助数字技术对庭院空间布局、比例尺度对风环境的影响,及生态缓冲空间对热环境的影响展开模拟分析,清晰还原与再现传统庭院的生态效应和作用机理,以期重新认识和评价江南传统庭院的生态价值,审视其热工状况与环境适应性,这对节约能源,改善建筑热工状况,提高环境舒适度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北方洼淀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突出的建筑雨洪适应性特征。本文以白洋淀传统民居建筑为例,对其选址与规模特征、平面布局、立面类型、建筑结构及其细部展开研究,探索了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智慧,丰富了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的研究维度。在设立雄安新区的背景下,对白洋淀建筑气候适应性展开研究,可以对白洋淀建筑遗产保护和新区建筑营造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