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建立复杂的载人地铁数学模型,对多种不同空调送风参数下的气流组织,运用标准???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指出地铁运行过程中车厢内气流组织达到稳定状态时送风参数、温度场、速度场及气流组织均匀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三维图展示了车厢内温度场、速度场的"静止区域"及超标区域的分布情况。车厢内温度场、速度场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存在最佳的送风风速使速度场均匀性达到最好。此次研究结果对地铁空调最优送风参数值的选取以及进一步改善气流组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车厢内空调负荷决定了列车空调机组的设计容量,目前车厢负荷通常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稳定负荷进行计算,实际上车外环境气象参数和车内载客量是实时变化的。因此,选取多个城市作为各气候区的典型城市,基于地铁列车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对不同气候区典型城市地铁列车单节车厢内空调全年动态负荷进行计算,以探索不同气候区的地铁列车单节车厢空调的负荷特性和适合相应气候区的单台热泵空调机组设计容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舒适性要求的不断,调节控制车厢内的温度并能实现车厢通风换气的空调系统,已经成为现代铁路客车必备装备,其性能还直接影响到乘客乘车舒适性。通过对CRH380A型动车组空调装置在运用检修中常出现的故障进行总结,分析其故障原因,提出了相应故障的判断处理方法,为现场快速排查及抢修空调故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人体热舒适评价一直是人体热舒适研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采用被试人员主观评价和试验测试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典型住宅空调房间内冬、夏季热舒适条件下的各参数指标,主要研究冬夏季住宅空调房间内舒适的温湿度范围、可接受的温度波动及冬季头脚垂直温差范围。结果表明:满足预测平均热感觉投票PMV在-0.5~+0.5之间的情况下,夏季舒适温度范围为25~28℃,冬季舒适温度范围为22~25℃;在夏季舒适温度范围之内,人体可接受的最大温度波动为0.6℃,可接受的最大风速为0.5m/s;在冬季舒适温度范围之内,头脚垂直温差大于3.2℃时,人体感觉舒适。该研究结果可为典型住宅空调房间热舒适性的评价提供依据,也可指导空调房间的设计以保证房间内的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地铁车厢内气流组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地铁空调车厢内气流组织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地铁车厢内气流组织模拟中如何考虑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观点,特别是对活塞风、人员密度大、湍流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以后如何进行地铁车厢内的数值模拟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如何使空调车厢中的气流组织合理化,对提高人体的热舒适性或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针对空调车厢中的气流组织,分析了该因素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的热舒适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朱能  刘珊 《制冷学报》2000,(4):64-70
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结合是一种新型的空调方式。本论述了在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结合的空调系统中,各种参数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提出基于人体热舒适性要求最合适的设计值。另外,还分析了ISO7730标准所依据的热舒适性模型在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系统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某型急救车空调车厢为例,运用热舒适性评价指标PMV(predictedmeanvote)研究了夏季车厢内卧姿伤病员的热舒适性状况。根据GJB898A-2004的方法测量不同位置(头部、腹部、腿部)的环境变量,对各变量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GB/T18049-2000确定人体代谢率和服装热阻,编写Matlab迭代程序求解服装表面温度,最后计算出PMV指标值。由计算结果分析了卧姿伤病员的热舒适性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及影响伤病员热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进伤病员热舒适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兰芳  万建武 《制冷》2013,(4):26-32
文章以PMV-PPD指标作为衡量室内热舒适的指标,以广州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对空调能耗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人体热舒适条件下,相对湿度大、温度低的室内设计参数组合需要的空调能耗比相对湿度小、温度高的室内设计参数组合需要的空调能耗小。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在相同人体热舒适条件下,室内设计参数选取的方法,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站房候车大厅的空调系统,利用CFD技术,运用商用软件Airpak,采用RNG方程模型,对其室内热舒适性进行预测。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基于人体热舒适性考虑,在非满员情况下,站房夏季空调气流组织调节方案应优先考虑变新风量方案,冬季空调气流组织调节方案应优先考虑降低供回水温度。  相似文献   

11.
目前列车空调基本上是定风量运行的,由于列车空调负荷随时间和地点变化,定风量空调系统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热舒适性,而且浪费能源。本文通过分析PMV方程的特点,提出以PMV指标作为控制变量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应用于列车空调,分析该空调系统的控制原理;通过实例计算分析,验证列车使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可行性,得到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以京广线T15次列车为例,对温度、湿度气象参数和列车空调新风负荷作了研究,得出了列车空调新风负荷和温度、湿度、时间、地区的关系。基于这个分析,认为引入新风换气机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兰州地铁提出假设模型,针对兰州地区地铁对室内温湿度的要求,分别计算送风状态点、直接蒸发冷却效率、风量等。利用兰州地区的逐时气象参数,计算开启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时间及其在夏季空调系统运行时间的占比,并对采用直接蒸发冷却系统和传统机械制冷闭式空调系统2种方案的能耗与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地铁非常适合采用直接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其开启时间占夏季空调运行总时间的41%,运行能耗约为机械制冷的1/2。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降低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应用于通信基站的送风温度,基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提出应用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直流式系统和应用露点间接-板式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循环式系统。2011年8月1—10日,对福州地区应用这2种系统的一模拟通信基站进行测试,分析机组的降温效果、系统效率评价方法及基站内温湿度分布,并对直流式系统和循环式系统的特征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2台机组的送风温度大约在室外空气湿球温度±1℃之间波动,送风的相对湿度在80%~95%之间,机组温降大约为室外空气干/湿球温度之差。  相似文献   

15.
Deoxidized-high-phosphorous (DHP) copper tubes are widely and successfully used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s as: water distribution, air-conditioning, solar heating, fuel, oil, and natural gas services and compressed air systems. In the present analysis, a failure of a copper tube composing a pneumatic system of a subway train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on-site examination, metallographic and fracture analyses. Results show that arcs coming from an exposed power cable lead to partial melting of a section of the tube, resulting in loss of pressure and interruption of the train.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过滤器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南京某地铁站空调系统过滤器清洗前、后各个房间的风量和空气温、湿度实测结果,分析了过滤器对地铁空调系统冷量的影响.实测结果表明,当空调系统冷量减小时,对过滤器进行清洗会显著增大空调系统的风量和冷量、提高空调的换热效率、有效提高了冷量的传输,并且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黄晨  李佳霖  张亚林  王昕 《制冷学报》2020,41(2):136-143
本文对某一下送下回的实际大空间建筑建立了求解室内空气垂直温度分布的多节点模型,对该建筑进行了5个不同送风量(1.5×10^4~2.5×10^4 m^3/h)和室外气象参数(28~34℃)的热环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各工况下垂直空气温度分布各温度的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6%、7%、14%、-6%和15%,各工况标准方差平均值为2.05℃。同时,本文利用所建多节点模型对大空间建筑下送风分层空调热环境受空调送风量、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影响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绘制了随室内外环境参数变化来调节空调送风量的曲线图。  相似文献   

18.
合理的室内气流组织形式对提高空调系统的舒适性、降低系统能耗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某家具汇展中心为研究对象,建立展厅室内空气流动和换热的三维紊流数学模型,采用CFD技术对侧送侧回、上送下回和上送上回3种气流组织方式条件下的温度场和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上送下回气流组织形式不但可以节省系统初投资,还可以达到更加节能的要求,是一种更为合理的气流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9.
某办公楼中庭空调系统末端形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办公楼中庭采用常规全空气空调系统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THIC)2种方案时,对室内的空调冷负荷及对应的送、回风参数进行计算和对比,进而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差异进行模拟分析,并从热舒适性、空气品质等角度对模拟结果进行讨论。结果显示,采用THIC空调方式比常规全空气空调系统的室内气流速度场、温度场更加均匀,人员活动区域的热舒适、空气品质更好,而且可以显著降低高大空间的空调区域,相对于常规全空气空调系统,可降低空调冷负荷25%左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热管对空调排风进行热回收的研究状况及应用,对RW25T型空调列车的空调系统及用于排风热回收的热管换热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用热仿真软件icepak对夏季工况进行温度场仿真模拟,通过模拟不同风速下新风预冷后的温度,得到该换热器的热回收效率及热回收量与进口风速的关系,论证了该热回收装置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