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岩石晶粒的破碎,将导致扩容,并产生体积膨胀力。通过引入岩石破坏后的扩容规律,对压剪断裂核的扩容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当KⅠ<0时KⅠ,KⅡ,KⅢ地壳岩石压剪断裂核的形状方程;分析了KⅠ,KⅡ叶状压剪断裂核和KⅠ,KⅢ花蕾状压扭断裂核的形状与性状并介绍了岩石压扭直剪断裂试验和大理岩试件的破坏状况。在压剪断裂试件临破坏前切口区域的微观照片中可见岩石破碎情况,与理论分析相符。探讨了地壳岩石压剪断裂核的延深长度,并借矿床地质调查的成果加以实证。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大陆内部发生的地震属于地球板块内部地震。它的发震机制是在应力作用下,原有断层裂面端部形成特殊形状的岩石破碎区--岩石压剪断裂核而导致断层扩展。该模式已被单江震源地质遗存所证实,且理论、试验、遗存一致,微观、宏观相符。通过试验研究,取得岩石压剪强度、岩石破碎后的扩容与膨胀应力、压剪断裂判据、压剪断裂试验过程中闭合裂缝面应力向缝端转移及断裂前闭合裂缝面出现开位等系列结果。根据岩石压剪断裂核模式分析,压剪断裂核内岩石破碎先于地震发生,衍生热红外等诸多现象,在临震前显现异动。因此,板内地震的发生具有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岩石、混凝土压剪断裂判据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人们对岩石、混凝土的拉剪断裂进行了比较多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σθmaxθmax,等理论比较符合岩石,混凝土的断裂条件。但在工程中,岩体多处在压应力条件下,因而讨论岩石的压剪断裂条件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从已发表的文献[1]来看,压剪判据具有下列形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破坏准则的岩石压剪断裂判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分析压剪复合型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基础上,利用最小J2准则得到压剪裂纹的起裂角。把岩石压剪断裂问题与岩石的破坏准则联系在一起,利用岩土材料中广泛应用的Mohr-Coulumb准则和Drucker-Prager准则分别建立两个岩石压剪断裂判据。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强度准则建立的岩石压剪断裂判据比较合理;纯Ⅱ型裂纹的断裂韧度与纯Ⅰ型裂纹的断裂韧度的比值与泊松比和内摩擦角的取值有关系(纯Ⅱ型裂纹的起裂角是某个定值时),而与其他岩石力学参数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岩石压剪断裂判据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大理岩等脆性材料单边切口试件的压剪断裂试验情况。结果表明,压剪断裂判据可以用表示。文中列举了该判据在对坝踵水平裂缝等问题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土体既有裂缝的开裂问题通常被认为是拉剪应力导致,而实际工程中压实黏土多处于压剪应力状态,为探究压剪作用下压实黏土中既有裂缝的起裂机理,对压剪闭合裂缝应力场和断裂准则进行了理论分析,开展了含中心裂缝压实黏土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裂缝倾角、裂缝长度及裂缝形态对压剪断裂性状的影响,揭示了压实黏土中闭合裂缝压剪张拉断裂机理,充分...  相似文献   

8.
断裂岩石在长期地质力学作用下发生蠕变,并伴有声发射,此声发射规律可为岩石稳定性监测和预警提供有益借鉴。为了研究断裂岩石蠕剪过程的声发射特征,在法向力恒定的条件下,对巴西拉破坏和压剪破坏2种不同形式的断裂砂岩进行蠕变分级剪切试验,并运用全信息声发射信号分析仪进行实时监测,得到2种不同破坏形式的断裂岩石在不同蠕剪阶段声发射能量和蠕变剪切位移关系。同时,利用声发射定位系统对蠕剪过程中断裂岩石的双翼啮合和磨损进行定位,结合断裂面等高线图,预测断裂岩石在长期蠕剪中的破坏位置和破坏形式。试验结果表明:断裂岩石蠕剪失稳前声发射信号缺失;巴西拉破坏岩样蠕剪中后期声发射能量出现波峰,每段剪切位移加载前期能量达到局部最大值,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压剪破坏岩样蠕剪中期声发射能量出现低谷,每段剪切位移加载中期声发射能量出现局部波峰。同时,由声发射定位可知,2类断裂岩石啮合面中心部位都最先发生破坏,断裂面蠕变剪切的初期破坏具有方向性,破坏初期沿断裂面呈现带状分布并与剪切方向垂直。  相似文献   

9.
岩石压剪断裂及其强度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籍助于断裂力学的理论和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压剪断裂过程中裂纹尖端应力场的演变规律;修正了应力强度因子的有关计算式,建立了表征初裂的新的断裂准则;反映了裂纹几何尺寸,分布规律,裂纹面物理力学性质,岩石材料断裂韧度,以及围压效应对岩石压剪断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岩石类材料中压剪裂纹的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将一种多裂纹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推广到类岩石材料的压剪裂纹相互作用分析中,并作为特例讨论了两共线压剪裂纹及两偏置平行压剪裂纹。结果表明:两压剪裂纹桥联区几何特征对其相互作用有决定性影响,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压剪裂纹的扩展和聚合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岩体贯通机制和破坏强度准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简述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岩体的破坏机制及其贯通强度依赖于节理和岩桥的特性,阐述现有的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岩体的强度准则及其不足。研究直剪应力状态下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的受力特点,提出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岩体破坏机制,引入起裂角,在此基础上建立含起裂角的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岩体贯通破坏强度准则。通过与前人的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破坏机制能较好地解释试验现象,理论计算的峰值强度与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剪应力作用下岩体裂隙渗流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通过对规则、均匀、粗糙裂隙的渗流剪切实验,结合裂隙面受剪时的力学机理,研究了岩体裂隙在剪切荷载作用下的渗流特性,并对裂隙剪缩阶段过流能力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剪切荷载作用下,裂隙在剪动前渗透性随剪应力的增加而降低,且渗透系数与剪应力有十分明显的线件关系。  相似文献   

13.
岩体断裂的破坏机理与计算模拟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受压岩体中的裂纹问题,可以归结为压剪裂拉剪纹两种类型,具体讨论了受压岩体中的斜裂纹问题和翼形裂纹问题,对两种不同理解纹类型的扩展机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最的一以受单向压缩的裂纹扩展为例,说明了具体了计算模拟过程。  相似文献   

14.
根据滑移型裂纹模型,基于裂纹扩展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三轴压缩情况下岩石材料的变形模型,并模拟了围压为20,50,80 MPa时花岗岩的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为通过裂纹模型定量研究岩石材料在三轴压缩情况下的变形特征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运用非线性分形理论,通过对自然含水状态泥试样品的变角剪切压模试验,研究泥岩压剪破坏裂隙演化规律和破裂块体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 使用变角剪切压模试验数据绘制莫尔强度包络线可获得满意的岩石材料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参数;(2) 压剪破坏的载荷–加载点位移曲线形状类似于岩石的全程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压密阶段、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等4个阶段,可真实反映压剪耦合作用下岩块的变形破裂过程;(3) 压剪破坏是能量耗散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破裂块体分布具有明显的自相似性,可用分形维数值表征破裂块体的块度分布特征;(4) 受破裂类型由张性破裂为主转变为剪切破裂为主的影响,随剪切角的增大,破裂块体分布的分形维数值呈对数关系递减。  相似文献   

16.
 首先,考虑不同法向应力,建立岩石裂隙剪切应力和剪切变形的关系,其中对裂隙的弹性矩阵进行修正,并用三段函数关系分别描述岩石裂隙剪应力与剪切变形的3个阶段:剪缩阶段,剪胀至峰值阶段以及残余抗剪强度阶段。然后,结合三阶段裂隙剪切变形与其开度的关系,应用复合单元法,建立剪切过程中岩石裂隙渗流与应力–应变的耦合机制,研究裂隙的剪切变形、开度、导水系数、渗流场和应力场的变化与相互关系。算例分析表明:当裂隙中“充填介质”的力学参数保持不变时,通过裂隙的流速也基本保持不变,不随剪切变形以及法向应力的变化而改变,但由于裂隙开度的变化,故通过裂隙的单宽流量也随之改变;法向应力越小,裂隙的剪胀效应越大,且岩石裂隙的剪切变形对通过裂隙的单宽流量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反平面冲剪和反平面剪切盒实验研究反平面剪切(III型)加载下脆性岩石断裂特征。反平面冲剪试样的断裂轨迹是一空间螺旋面,断口微观特征表现为沿晶断裂,晶体大部分有3个陡峭的台阶面,晶面出现较多的河流状和鱼骨状张拉条纹,试件破坏以张拉断裂(I型)为主。反平面压剪试样的断裂轨迹基本上沿原裂纹面,断口微观特征表现为穿晶断裂,晶面上多而密的平行线条纹和较多的岩屑表现出强烈的剪切破坏特征,试件破坏以剪切断裂(III型)为主。增加侧压可抑制裂纹尖端的拉应力,导致岩石产生沿原裂纹面扩展的反平面剪切(III型)断裂。反平面压剪实验是实现岩石III型断裂和测定岩石III型断裂韧度KIIIC的一种有效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岩石剪切裂隙渗流特性试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在三轴应力条件下对丹江口库区辉绿岩进行剪切破坏得到剪切裂隙,然后对剪切裂隙进行不同围压和裂隙水压力(渗透压差)作用下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岩样在剪切破坏后会形成单条贯穿剪切裂隙,这种剪切裂隙的渗透系数与净围压的关系符合指数函数特征,且受环向应变影响很大,但受轴向应变影响较小;裂隙水压力对裂隙渗透系数影响明显,在相同净围压下,裂隙水压力越大,渗透系数越大,其主要原因是较大的裂隙水压力使裂隙两侧基岩产生附加变形,导致隙宽增加。基于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根据三维应力下的裂隙–岩块位移模型推导考虑裂隙水压力的渗透系数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以较好地描述不同围压和裂隙水压力下实测渗透系数的变化趋势,并且公式中的参数均可根据简单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