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隧道常常需要在复杂环境下穿越既有隧道或城市生命线工程,针对地表沉降、已建隧道的沉降或隆起、桩基承载力下降等问题,优化盾构技术参数、注浆参数、实时监测反馈至关重要.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在复杂环境下近距离盾构施工过程遇到的施工技术难点为例,重点介绍五角场站~江湾体育场站盾构区间穿越五角场下沉广场,南京东路~豫园站盾构区间穿越延安东路隧道,陕西南路站~上海图书馆站盾构区间上穿越1号线,并提出解决方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邵国章 《建筑机械化》2012,33(Z1):101-104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一期13(1)GT-6标区间盾构隧道工程,在施工保护措施、安全保证技术、推进过程施工参数设计与优化、过程控制和监测控制等方面,介绍了盾构长距离穿越大口径管线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王瑾 《建筑施工》2024,(1):36-39
以上海北横通道盾构穿越运营中的轨道交通案例为背景,提出超大直径盾构近距离穿越运营中轨道交通施工技术,并采用轨交10号线隧道结构沉降监测数据验证穿越施工技术的可行性。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竖向位移原位监测数据表明,超大直径盾构近距离穿越运营中轨道交通的施工技术满足被穿越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要求,该穿越施工技术可为沿海软土地区相似工况条件下盾构近距离穿越运营中轨道交通线路提供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广州地铁4号线工程实例为背景,结合盾构法施工地层变形机理以及隧道施工的地表横纵向沉降监测结果,分析总结了盾构隧道施工地表变形规律,为今后类似近距离下穿越既有线路或建(构)筑物的盾构隧道工程的地表沉降控制提供技术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段创峰 《建筑施工》2012,34(7):725-727
以上海外滩隧道盾构施工为实例,对国内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超近距离上穿运营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前期穿越过程数值计算分析,给出穿越施工过程中轨交2号线位移定性趋势及定量参考;通过施工过程信息化监控及穿越段施工参数优化,保障了整个穿越施工过程顺利、安全。最终将轨交2号线隧道的最大变形控制在12 mm左右,小于设计允许值15 mm。  相似文献   

6.
盾构下穿越已运营隧道施工监测与技术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上海M4线张扬路至浦电路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越已运营M2线工程施工过程的监测,分析对比了盾构两次近距离下穿越施工的过程和特点,讨论了M2线周围地层土体的沉降变形和规律。同时,针对盾构近距离穿越施工技术难题,较系统探讨了近距离下穿越施工技术方案,分析了施工技术控制要领,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总结徐州地铁2号线1期工程04标段复杂环境影响下盾构施工经验,重点介绍盾构施工安全保障技术及措施,并提出区间隧道下穿桥梁施工技术。为解决盾构区间近距离穿越桥桩的难题,提出区间隧道下穿铁路施工技术及地表沉降控制技术方案,得到盾构机穿越黏土层与膨胀土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双圆盾构小曲线近距离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圆盾构穿越建筑物在国内外少有先例,无成熟的理论和施工实践可借鉴。通过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土建11标双圆盾构区间隧道工程实例,重点阐述了双圆盾构小曲线超近距离穿越多层建筑物的施工技术,为施工类似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盾构施工在地铁工程施工中运用广泛,而大直径盾构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近距离纵向穿越凤溪河,存在较大技术挑战及安全隐患.通过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黄石站至市五医院站区间盾构近距离纵向穿越凤溪河的工程实例,总结出盾构在纵向穿越凤溪河前的工作准备、穿越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对凤溪河基底的加固方式等,有效地保证了盾构安全快速穿越凤溪河.  相似文献   

10.
张锦栋 《建设监理》2024,(1):68-72+76
盾构法施工技术在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结构、小半径和大坡度接收方面仍存在较多施工难点。以南京地铁5号线大校场站—大校场车辆出入段线区间盾构施工为例,分析了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结构下的小半径、大坡度掘进接收施工风险,从浅覆土近距离上穿隧道结构,近距离穿越隧道结构,小半径、大坡度盾构接收,以及管片破损和盾尾漏浆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了施工风险,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盾构超近距离穿越地铁运营隧道的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上海地铁二号线隧道与地铁一号线隧道交叉段盾构。程的分析,得出后构趋近距离穿越地铁运营隧道的一些保护技术措施,包括盾构施工参数的优化匹配技术、信息化施工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盾构施工逐渐成为城市地铁隧道建设最常见的施工方式,由于盾构施工属于新型施工工艺,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高,因此必须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文章结合深圳地铁7号线施工经验,对区间隧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做了详细的介绍,着重讲解了前期地质勘察、穿越地下管线施工准备、人力培训、配套设施、盾构机型选择、孤石的处理和人材机的准备工作等七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为以后区间隧道盾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桥梁桩基础加固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天文 《山西建筑》2011,37(5):154-156
结合北京地铁九号线前矿山法隧道穿越既有人行天桥桩基的施工实例,介绍了天桥桩基础的加固措施和隧道内的加固措施,控制了隧道上方桥梁桩基沉降和位移,确保桥梁和隧道结构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4.
刘国宝 《山西建筑》2011,37(29):146-147
结合北京地铁4号线角门西站下穿既有地铁区间隧道工程,对穿越既有断面的浅埋暗挖隧道断面形式进行了比选,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合适断面形式下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地铁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并以数值分析和现场实测手段对辅助措施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亮亮 《土工基础》2012,26(2):31-34
考虑时空效应的盾构下穿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受力特征计算,对盾构工程风险控制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以南京地铁新建三号线区间盾构下穿既有一号线矿山法区间隧道为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按施工过程对既有一号线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特征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后,盾构下穿既有矿山法隧道施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广州市某道路快速化工程中箱涵所在场地的勘察资料及下方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设计情况,采用MIDAS—GTS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了该箱涵施工及使用对下方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影响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以及考虑实际荷载情况的隧道平面结构荷载法分析模型,分析评估了本箱涵开挖卸荷对下方既有地铁隧道变形和受力情况的影响。研究表明,该箱涵开挖施工及修筑回填期间,下方地铁区间隧道的最大水平及竖向位移均位于箱涵正下方的管片顶部,总体位移的最大值为4.74mm,小于地铁保护要求的总位移控制值。同时,下方盾构隧道结构的最大正弯矩值为11.8kN·m,最大负弯矩为-12.3kN·m,管片及接头的弯矩均远小于相应的弯矩控制值。由此可见,该箱涵施工及使用不会危及到下方地铁区间隧道的结构安全.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7.
赵承志  苏华友 《山西建筑》2010,36(30):314-315
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某标段穿越广深铁路区间工程实践,从地铁隧道下穿铁路时盾构施工及铁路运营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盾构机推进、地铁隧道加固措施等方面介绍了主要施工技术,以指导类似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18.
盾构施工扰动与地层移动及其智能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城市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掘进中对土体的施工扰动及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变形沉降的力学机理 ,概括了施工扰动影响的主导因素。结合上海市地铁 2号线的工程实践 ,采用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技术对地表沉降进行了预测 ,经与现场实测值作对比分析 ,论证了上述软科学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以广深港客运专线隧道盾构施工、下穿深圳地铁3号线既有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施工过程模拟。探讨了施工过程中新建隧道周边地层位移、既有隧道地面、底部沉降的分布性状以及新建与既有隧道的安全。结果表明,最大沉降点都位于新建与既有隧道的中心线上,沉降分布以各自中心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性状,在本地质条件和特定盾构推力情况下,地面沉降和隆起满足要求,既有隧道结构底板沉降满足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现有地铁隧道上部进行大开挖施工时如何确保隧道安全,是近年来城市建设中学术界和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需要垂直跨越地铁五号线建设的广州市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项目,借助ANSYS软件建立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地下空间施工过程中对原有地铁隧道的施工效应。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拟定的隧道结构保护措施和施工方案下,施工期间原有地铁隧道没有安全隐患,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建议,为该工程的实施和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