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对实现装配式建筑使用过程的节能至关重要,从外墙、屋面、外窗类型及窗墙比对装配式住宅负荷的影响进行研究。以西安市某装配式住宅为例,建立基础模型,得出建筑各朝向合理的窗墙比和外围护结构适宜的保温层厚度,并优化住宅模型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研究能否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要求,为寒冷地区装配式住宅的节能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废弃工业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差,不能满足现行国家节能标准的要求,在再利用改造过程中必须同时对其进行节能改造。首先,提出热工性能限值和经济性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外窗、外墙和屋面热工性能的相互影响,建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设计模型,确定合理的外窗热工性能以及屋面和外墙保温层厚度的方法,以实现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整体优化。最后,以徐州地区某废弃供热锅炉房为例,验证废弃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既有混合结构住宅的建筑能耗,在典型住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实测的基础上,利用动态能耗模拟分析软件DeST-h建立简化的计算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传统能耗计算方法较大地估计了建筑能耗;改进外墙的热工性能是降低采暖能耗最有效的办法;围护结构的保温层厚度宜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对拥有较大窗墙比的现代建筑,改善外窗热工性能是经济有效的;合理的建筑体型及朝向是降低采暖能耗的关键;减少室内外换气次数对降低采暖能耗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内蒙古地区,窗墙比和窗户的热工性能对围护结构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围护结构等效传热系数限值,计算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并将朝向、窗墙比、窗户的热工性能等因素考虑在外墙保温中,建立外墙外保温厚度计算模型和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优化模型。结合呼和浩特市某居住建筑,确定围护结构的优化方案,证明优化方案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目前河南省农村建筑的节能发展现状,对河南省农村现有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了调研和总结。结果表明,既有农村建筑的墙体、屋面和门窗等的热工性能整体较差,导致供暖和制冷能耗很大。选取典型河南省农村建筑进行了围护结构改造设计,利用PKPM软件对改造前后的建筑能效提升率和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出可依据屋面、外墙、外门窗的优先顺序来确定既有农村建筑能效提升路线。其中:对屋面进行改造,其能效提升率相对较高、成本较低,保温层厚度可选取大于50 mm;对外墙进行改造,保温层厚度可选取大于40 mm,当有多面外墙需要改造时,优先改造北面墙。该改造方案可为既有农村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参考,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王倩  金梧凤 《山西建筑》2015,(2):176-177
以天津市某住宅楼为研究对象,用e-QUEST能耗模拟软件对该建筑的全年能耗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不同朝向上窗墙比、围护结构保温层厚度对建筑物全年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向窗墙比的变化对建筑物全年耗能量的影响最大,且增加围护结构保温层的厚度有利于减少建筑能耗。  相似文献   

7.
我国寒冷地区的既有住宅建筑多属砖混结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墙体不保温,造成了全年采暖空调能耗居高不下。改进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是节能改造的关键,而外墙节能在建筑节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采用DeST-h软件对天津市某小区的一栋住宅建筑进行能耗模拟,通过比较几组具有不同厚度保温层的外保温墙体和未保温墙体的负荷指标,分析了保温墙体对建筑负荷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经济保温层厚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海南地区既有公共建筑年代、类型,建筑窗墙比,外墙、外窗、屋顶构造等方面的详细调研,得出了海南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现状。利用DeST-h软件对海南地区典型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诊断及改造效果分析,海南地区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差,建筑能耗较高。建筑节能改造的潜力和重点在于降低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和屋顶、外墙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经改造,办公建筑可较参照建筑节能4.28%~5.71%,酒店建筑可较参照建筑节能1.38%~15.21%。  相似文献   

9.
根据佛山地区的气候和建筑特点,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了围护结构的各种热工参数及窗墙比对空调冷负荷的影响,认为减小窗墙比和加强外窗性能应是佛山市建筑节能的重点,而加强外窗性能的关键在于提高外窗的遮阳系数,且一般建筑应以南北朝向为宜.与采用目前普通围护结构材料相比,窗墙比0.5的公共建筑,如果按节能标准限值设计,其围护结构冷负荷可以减少50%.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建筑围护结构属性对同一热工分区不同城市节能建筑负荷影响的敏感性,以同属于寒冷地区的兰州和郑州为研究目标所在城市,在节能65%的前提下将4种外墙、3种外窗和4种窗墙比进行组合得到了48个可能的办公建筑围护结构计算房间。分别计算了这些房间的冷负荷、热负荷和全年总负荷并分析了各热工参数对负荷的影响。通过与基准房间负荷对比,获得了具有不同热工性能的计算房间的节能率及最优的办公建筑围护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二方面的能耗数据,分析了中国建筑能源消费水平低、能源浪费严重、用能效率不高、能耗增长潜力大的总体形势,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周清桥 《山西建筑》2011,37(31):13-14
论述了高层建筑的发展和问题以及对目前高层建筑存在的结构、材料、工艺方面的创新与技术的现况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并在今后建筑的发展上进一步提出了智能建筑、节能建筑、安全建筑等方向,给出了每种方向发展的概况和前景分析,以促进我国建筑划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海洋  陈维 《山西建筑》2010,36(10):41-42
介绍了某污水处理厂的建筑设计,阐述了该污水厂的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和生产辅助区的布置,分析了污水处理工艺对建筑的影响,探讨了该厂区的规划建筑特色,积累了污水处理厂的建筑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4.
绿色智能建筑新技术发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概念、特点、以及国内外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现状和研究成果,从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等方面探索绿色智能建筑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旨在推进全社会关注并支持绿色智能建筑的应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香港地少人多,城市趋向高层高密度发展所带来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概述了香港《可持续建筑设计指引》各个条文推出的目的,并论述了这些条文在香港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可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卓 《重庆建筑》2006,(2):21-24
重庆是西南地区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1840年以后,重庆市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逐渐重要,重庆近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其近代建筑的繁荣。至今,重庆地区依然保留了相当数量的有重庆地方特色的近代建筑,其中更以居住建筑居多。本文针对重庆地区现存的几座有代表性的近代居住建筑实例展开分析,使读者对重庆近代居住建筑的情况有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孔维钢 《山西建筑》2011,37(32):1-2
通过对山大附中教学主楼的创作过程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教育建筑类型创作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强调了教育建筑的时代性、文化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为教育建筑指明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安置点临时教育设施应具备结构坚固、功能合理、形式美观等特点,教授知识的同时,为其提供足够的安全庇护。结合中国现行教育类建筑相关规范及文献,对临时安置点内幼儿园及中小学功能流线、平面布局和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构建适宜的围合式建筑模型与参数,为完善灾民临时安置点的整体功能配置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9.
当代建筑实践对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结构形态与建筑形态的相互促进与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传统的面向建筑学专业的力学和结构课程体系却落后于建筑实践的发展,内容相互隔离而陈旧。针对这一局面,重新构建了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建筑结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建筑力学、结构选型、建筑中的结构艺术等三个层次的课程,密切结合了建筑学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全面改革了课时设置、配套教材、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极大促进了学生对结构性能、结构与建筑关系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沈婷 《城市建筑》2014,(21):205-205
当今社会,为了解决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这两大问题,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是新时代建筑应该具备的能力。本文浅议了绿色建筑概念、内涵,并例举了一些绿色建筑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