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道岭钼矿床矿物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五道岭钼矿的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等进行研究,并结合光片鉴定分析,总结了五道岭钼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划分了成矿期次,探讨了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陵水县岭门钼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矿点,位于九所-陵水断裂带东侧,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结合区内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在系统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找矿前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岭门钼矿成矿作用与早三叠世中粗粒角闪黑云正长花岗岩关系密切.早三叠世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和富集的热源条件和驱动力;断裂构造及其次级裂隙系统控制了矿体的产状、形态和矿化强度,提供了成矿流体的聚集空间和沉淀场所,矿点具有高温热液脉型钼矿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3.
东秦岭单金属含氟斑岩型钼矿与Climax型钼矿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西向东分布的金堆城、雷门沟、鱼池岭及东沟钼矿为东秦岭单金属斑岩钼矿的典型代表,其成矿年龄间隔大约为l0Ma左右,且自西向东有成矿年龄逐渐变小趋势.这四个中、晚中生代形成的含氟钼矿床在矿化、热液蚀变及火成岩地球化学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共性.通过与科罗拉多成矿带中、晚第三纪形成的Climax型斑岩钼矿床对比,发现这两类型的矿床除了成矿年龄及品位的差异外,在成矿构造、岩浆热液环境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类似性.结合其相似及不同点,我们主张东秦岭单金属含氟斑岩钼矿床属于亚Climax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4.
高云扎拉格钼矿位于大兴岭中段古生代、中生代铁、锌、钨、金、铅、铬成矿带及突泉—林西晚古生代、中生代铁(锡)、铜、铅、锌、银成矿带结合部位,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早期工作主要围绕地表调查,仅开展了少量揭露验证,限制了本区的找矿突破。通过调查研究,论述了高云扎拉格钼矿的主要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其找矿标志,为本区开展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横跨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陆块三大主要构造单元,钨钼矿产于陕西南部的秦 岭造山带中,其构造位置独特,成矿条件优越,钼矿资源丰富,钨矿资源找矿潜力大。通过对陕西省钨钼多金属矿 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钨钼矿床(点)的形成与分布严格受印支—燕山期陆内构造岩浆 岩带控制,印支期近 EW 向与燕山期 NNE—近 SN 向两组构造组成的“格子状”交汇部位,即为最有利的钨钼成矿区 域,中酸性大岩体(基)旁侧的小岩体(岩脉群)是控制钨钼矿形成与分布的重要条件,具有“小岩体成(大)矿”特 点。钼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岩浆热液脉型和接触交代型为主,钨矿床类型以岩浆热液脉型和接触交代型为主。钼 矿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印支—燕山期及燕山期,而钨矿主要集中在燕山期与喜马拉雅期。在秦岭造山带内,沿 NE 向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形成了金堆城—黄龙铺、蟒岭西部和镇安西部—宁陕旬阳坝等 3 个重要的钨钼矿集区, 进一步划分出了蓝田—八里坡钼矿、蟒岭西部钼矿、杨斜钨矿、蔡家庄—杨木沟钨钼矿、大菜子沟—大西沟钨钼矿 等 5 个找矿远景区。建议灵活运用“小岩体成(大)矿”理论,并充分借鉴南岭地区先进、成熟的“上脉下体、上钨下 钼”、“五层楼”或“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式,在矿集区及周边的找矿远景区开展新一轮的钨钼找矿工作,有望取 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中国钼矿资源现状及国家级钼矿床实物地质资料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钼矿床的成矿类型、成矿规模、成矿时代和分布等特点,简述了我国钼矿资源现阶段状况,提出了我国钼矿床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需要考虑的条件。结果表明:我国钼矿床类型多,以斑岩型为主,矽卡岩型次之,热液脉型、沉积型、海相火山岩型较少;我国钼矿床规模大,现阶段勘探、开发的矿床以大型、超大型矿床为主;钼矿床的成矿时代以燕山期成矿为主,其次为喜山期、印支期和海西期;钼矿床资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在燕辽、东秦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大兴安岭4个钼矿矿集区。根据我国钼矿资源特点,结合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馆藏规划,提出了当前符合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收藏保管的34个钼矿床名录。  相似文献   

7.
秋树湾铜钼矿产于东秦岭钼矿带,其岩体年龄、地质及其地球化学特征与东秦岭的成矿岩体特征吻合.本区初始岩浆为挤压加厚过程中下地壳熔融形成的深熔岩浆,并在后造山阶段的拉张环境中沿深大断裂上升并定位于秋树湾向斜部位,以岩体为中心形成高温—中温—低温矿化组合.根据秋树湾铜钼矿的成矿模式,认为雁来岭矿区、北山铜矿下部以及岩体内部的捕虏体中均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1∶50 000官道口矿产地质调查和河南省卢氏县大阳沟矿区钼矿预查成果,分析了大阳沟钼矿地质特征,并对其矿床成因、找矿意义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1大阳沟钼矿及邻区找矿成果对比分析表明,燕山期为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重要的钼钨矿成矿期;2大阳沟钼矿是与岩体有关的热液型矿床,可能为岩浆期后气化-热液期产物,矿体主要产于蟒岭岩体与宽坪岩群接触带(凸凹转折)部位,次为蟒岭岩体内部的断裂带或附近,矿体总体呈脉状产出,矿体产状主要受接触带及与岩浆活动有关的裂隙控制;3矿石自然类型为浸染状矿石、细脉浸染状矿石、网脉状矿石,花岗伟晶岩脉型钼矿石、石英脉型钼矿石为区内的主要矿石类型,石英脉型钼矿石、片岩型钼矿石的品位相对较高,其工业类型为脉状钼矿。上述分析对于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内寻找同类型矿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枣北部处在东秦岭钼矿聚集区和西大别钼矿聚集区之间的桐柏造山带,具有良好的钼矿成矿环境条件及找成矿前景。随枣北部钼矿流体包裹体类型、均一温度及盐度、密度反映成矿流体属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混合的产物,发生过沸腾和分离作用,钼的富集与流体的沸腾作用关系密切,主要成矿温度在290~390℃之间,属高温成矿环境,成矿压力为9. 06~72 MPa,成矿深度为0. 91~6. 83 km,属浅成环境。  相似文献   

10.
借鉴国内外对斑岩性钼(铜)矿床的前沿性研究成果,介绍了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理论及钼矿评价标志,并与浙西南区的钼矿进行钼矿成矿理论的适用性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浙西南区的钼资源潜力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剖析我国钼资源分布特征与钼矿床研究现状,对我国钼资源的国际地位、矿床分布特征、矿床类型、成矿温度、成矿时代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钼资源量和产量均居全球首位,但并未成为钼业强国;②钼矿床主要成因类型为斑岩型、矽卡岩型和脉型,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钼矿属中-高温成矿,脉型钼矿属中-低温成矿;③钼矿床成矿年龄相对较晚,主要集中于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有关钼矿资源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出以下结论:①我国钼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复杂,既有壳源、幔源,也有壳幔混源;②成矿流体来源以岩浆热液为主,大气降水在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③钼同位素特征是未来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有效手段;④鉴于利用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研究成矿流体来源存在许多问题,认为有必要运用多种示踪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相互补充和验证,是准确推断成矿流体来源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赵德伟  崔栋梁 《采矿技术》2006,6(3):270-271
介绍了五道岭钼矿浅孔留矿采矿方法底部结构的设计原理,分析了出矿结构中电耙道的施工管理,提出了五道岭钼矿电耙道塌落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东沟斑岩钼矿的成矿流体早期具有高温、高盐度,晚期温度及盐度均降低的特征。主成矿阶段石英-辉钼矿阶段的形成压力为18M~95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0.7~3.7km。东沟钼矿的成矿流体含有CH4、C6H6等还原性气体,且流体的氧逸度及pH值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具有依次降低的趋势,表明东沟钼矿的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处于一种相对还原的环境,且流体的沸腾作用是导致钼矿沉淀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纳日贡玛斑岩铜钼矿成矿元素沉淀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日贡玛铜钼矿是青海南部发现的一个最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床。通过分析成矿元素铜和钼的迁移形式,对成矿元素的沉淀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中,温度降低、pH值增大,是本矿床中黄铜矿、辉钼矿等硫化物沉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中国钼都”栾川的钨钼资源总体情况进行可靠的预测评价,利用栾川矿集区核心区域的冷水—赤土店地区以往勘查资料和近年来在该区施工的深孔资料,对区内的钨钼矿体重新进行了圈定,对基 于高精度重磁资料推断的成矿期岩体顶界面进行了校正,总结了钨钼主矿体的分布特征和找矿标志,统计了钨钼矿体在成矿期岩体顶界面的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以校正后的成矿期岩体顶界面为基础,结合区内钼 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开展了三维定量预测。研究表明:栾川矿集区钨钼矿属岩浆—热液成矿系统,钨钼矿体在空间上受晚侏罗世中酸性岩体控制,矿体主要分布在成矿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其成矿地质体在2 000 m深度连 为一体。预测栾川矿集区内钼金属资源量1 448万t,WO3 425万t,并指出了开展进一步深部勘查工作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栾川黑家庄钼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川县黑家庄钼矿为一个在开采铅锌矿过程中发现的矽卡岩型钼矿,通过对该矿区域成矿条件及成矿地质特征分析,对目前地质找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对成矿规律研究欠深入、不敢大胆投入工程验证是目前找矿工作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中国钼都”栾川的钨钼资源总体情况进行可靠的预测评价,利用栾川矿集区核心区域的冷水—赤土店地区以往勘查资料和近年来在该区施工的深孔资料,对区内的钨钼矿体重新进行了圈定,对基 于高精度重磁资料推断的成矿期岩体顶界面进行了校正,总结了钨钼主矿体的分布特征和找矿标志,统计了钨钼矿体在成矿期岩体顶界面的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以校正后的成矿期岩体顶界面为基础,结合区内钼 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开展了三维定量预测。研究表明:栾川矿集区钨钼矿属岩浆—热液成矿系统,钨钼矿体在空间上受晚侏罗世中酸性岩体控制,矿体主要分布在成矿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其成矿地质体在2 000 m深度连 为一体。预测栾川矿集区内钼金属资源量1 448万t,WO3 425万t,并指出了开展进一步深部勘查工作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栾川县大清沟钼矿成矿特征及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省栾川县大清沟钼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与南泥湖、三道庄及东沟超大型钼矿的综合对比、分析、研究,总结归纳矿区NWW向构造带、小岩体、围岩蚀变、地球化学异常与钼矿成矿关系,并根据大清沟钼矿的成矿特征,初步指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毛磊 《矿业快报》2009,(7):90-91
介绍了河南省钼矿主要位于中朝准地台和秦岭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齐全,变质岩和岩浆岩十分发育,具有良好的钼矿成矿条件。区内钼矿主要为燕山期成矿期,绝大部分钼矿床(点)的分布受燕山期花岗岩制约,且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其成矿规律明显而又复杂。  相似文献   

20.
河南钼矿成矿规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磊 《现代矿业》2009,25(7):90-91
介绍了河南省钼矿主要位于中朝准地台和秦岭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齐全,变质岩和岩浆岩十分发育,具有良好的钼矿成矿条件。区内钼矿主要为燕山期成矿期,绝大部分钼矿床(点)的分布受燕山期花岗岩制约,且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其成矿规律明显而又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