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树丛 《治淮》2010,(10):11-14
<正>淮河干流全长1000公里,其中流经安徽430公里,境内流域面积6.7万平方公里。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淮河成为第一条有计划、全面治理的大河。转瞬一个甲子,在治淮的艰辛历程中,安徽始终是治淮建设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2.
安徽治淮二十五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地处淮河中游,历史上饱受洪涝灾害之苦。淮河水灾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使粮食减产,还会影响到全省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治淮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突出地位。始于1983年的安徽省新一轮治淮骨干工程建设,改善了防洪面貌,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展望未来,治淮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淮河治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1月3日,第三届青年治淮论坛在安徽蚌埠隆重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水利学会和淮委联合主办,淮河研究会承办,中国水利学会青委会、流域四省及青岛市水利学会共同协办,论坛围绕"创新驱动,推进生态淮河建设"的主题,立足治淮实践,展开了"流域水旱灾害综合防治、生态流域与民生水利、流域水资源优化管理、水利改革  相似文献   

4.
40多年来,安徽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认真贯彻政务院治淮决定,奋发图强,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大规模的治淮建设,从除害入手,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安徽实际情况的洪、涝、渍、旱综合治理和水资源开发的治淮路子。  相似文献   

5.
正千秋伟业,百年华诞。202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治淮事业走过了70多年波澜壮阔的征程。70多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淮河作为大江大河保护治理的重点,确定了"蓄泄兼筹"治淮方针。先后12次召开治淮会议,对淮河治理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领导编制了5轮淮河流域综合规划,擘画治淮发展蓝图;持续稳定加大投入,掀起了3次大规模治淮高潮,不断推进淮河保护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一代又一代治淮人,统筹淮河保护与治理,成功防御历次流域性大洪水,沿淮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王飞  郑朝纲 《水利发展研究》2011,(11):I0002-I0003
"十一五"时期是治淮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在水利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淮河水利委员会(简称淮委)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淮河治理的一系列重要部署,迎难而上,奋力攻坚,治淮建设、管理、改革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迎来了治淮事业  相似文献   

7.
<正>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对新一轮治淮工作作出部署。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确保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确保淮河防洪安全和沿淮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举措,是淮河两岸人民的福音,是有力有序推进新一轮治淮建设的动员令,开启了淮河治理的新征程。承前启后,开启淮河治理新征程。近60年来,党中央、国务  相似文献   

8.
钱敏 《治淮》2005,(11):3-6
一、科技与人才是治淮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上世纪50年代初,在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伟大号召的感召下,许多优秀专家和青年学子奔赴治淮第一线,投身到波澜壮阔的治淮洪流中.那时治淮像巨大磁场,吸引了全国工程界的精英,可谓风云际会,群贤毕至.他们满怀建设新中国的豪情壮志,战胜艰难困苦,奉献聪明才智,制订了治理淮河科学规划,建成了我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佛子岭水库等一大批工程.从此,治淮进入了以科技与人才为主导的历史新纪元,与此同时,治淮实践造就了大批水利技术人才,他们服从需要,转战全国各地,有的成为著名的水利专家,在新中国水利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1991年安徽淮河流域那场罕见的洪灾,也许记忆犹新。淮河不根治,安徽无宁日。饱受洪涝之苦的淮河人,对治淮有着热切的企盼。洪涝灾害刚刚过去,党中央、国务院就及时地作出了加快治理淮河的战略部署,调整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优先安排了治淮骨干工程——怀洪新河复建工程,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淮河流域人民的深切关怀。淮河人民迅速掀起了第二次治淮高潮。怀洪新河主要利用现有的河道、湖洼扩大浚深,河线自安徽省怀远县境内的涡河下游何巷起,沿符  相似文献   

10.
杜红志 《治淮》2012,(1):4-5
新年的曙光使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年,已经过去的2011年是治淮史上一个让人难忘的纪年,承载了新中国治淮60年厚重积淀的治淮人,在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精神,加快各项改革的步伐,全力推进治淮事业新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为进一步治理淮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面完成19项战略骨干工程后,淮河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千里淮河春潮涌动,新一轮治淮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1.
《治淮》1990,(2)
春节前夕,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同志在中共蚌埠市委书记杨道德和市长徐景仁等同志的陪同下,来到治淮委员会看望淮委的领导和同志。在看望中,卢荣景对淮委的领导同志说,江泽民同志十分关心治淮工作。在中央召开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期间,江泽民同志同安徽的代表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谈话。谈话中,江泽民同志首先就询问了治淮的情况。他说,建国初期,毛主席就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现在修得怎么样呢?当安徽的同志汇报了治淮的情况,并提出希望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能到淮河看一看时,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按毛主席的号召,进一步把淮河修好。  相似文献   

12.
1950年,淮河大水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为加强治淮的统一领导,贯彻治淮方针,中央决定在原淮河水利工程总局的基础上成立治淮委员会。11月,治淮委员会在安徽蚌埠市正式宣布成立。1951年5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治淮高潮在淮河流域迅速掀起。1958年7月,经中央书记处批准,治淮委员会被撤销,治淮工作交由流域四省各自办理。  相似文献   

13.
陶春 《治淮》2021,(3):56-57
一、淮南市治淮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治理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毛主席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治淮高潮.淮南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展开了以除害兴利、开河疏水、挖沟筑坝、修渠建站为主体的大规模治淮建设.治淮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不断增强,为淮南市工农业生...  相似文献   

14.
199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要求在2007年底基本完成骨干工程建设任务.水利部在2004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提出"把淮河作为近期全国大江大河治理的重点,抓紧灾后重建,加快治理步伐.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治淮建设总目标和<加快治淮工程建设规划>要求,做好年度治淮建设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15.
淮河是洪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流域,安徽位于淮河中游,省境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治淮成就,但从近几次淮河中等洪水的汛情来看,淮河仍远未实现"修好"的目标.本文从淮河变迁入手,分析流域洪涝成因,对淮河治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利》2008,(4):1-2
继1991年江淮大水后,2003年6~8月,淮河流域再次发生1954年以来流域性大水,河南、安徽、江苏3省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损失严重。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淮河治理问题,决定把治淮作为近期全国水利建设的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并明确提出了淮河治理的近期目标和任务。10月28—29日,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回良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全面部署和安排淮河灾后重建和加快治淮工程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在200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原定2010年完成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同年11月22日.水利部在合肥召开加快治淮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就贯彻落实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精神作了协调和部署,细化了加快治淮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治淮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治淮建设步伐。 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下,水利部狠抓治淮前期工作,不断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淮委全力以赴,流域四省不懈努力,治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截至2007年12月底,治淮19项骨干工程中已有13项全部完成(其中10项通过竣工验收),4项主体工程基本完成,2项正在抓紧实施,实物工程量完成85%以上。19项治淮骨干工程再次经受2007年全流域性大洪水的考验,为实施科学防控洪水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彰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刊特别组织本组“治淮专题”报道,旨在让关心关注淮河治理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一步推进淮河治理各项工作,为全面完成淮河治理目标任务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治淮》1984,(1)
为纪念毛主席诞辰九十周年,缅怀毛主席领导治淮事业的伟大业绩,水电部治淮委员会最近邀请了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省部分长期战斗在治淮战线的老工程技术干部、《淮河志》编委座谈治淮,回顾治淮走过的战斗历程,畅谈治淮取得的巨大成就,展望治淮美好的前景。这些年逾花甲或接近花甲之年的老同志,深感毛主席“根治淮河”决策的英明正确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的巨大威力,纷纷表示一定要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发扬当年治淮的革命精神,再接再厉,为开创治淮工作的新局面继续前进。在座谈会上——河南省水利学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徐  相似文献   

18.
纪冰 《中国水利》2013,(24):91-91
<正>2013年,是安徽水利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全省水利系统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治水方针,大力实施"水利安徽"战略,各项水利事业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完成水利建设投资再创新高,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抓项目,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加快。新一轮治淮全面提速,全省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淮干蚌埠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开工建设,淮河洼地治理外资项目稳步推进,南水北调东线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  相似文献   

19.
陈雷 《中国水利》2010,(21):1-3
淮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是新中国治淮60周年。在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伟大号召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60年治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日前,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新中国60年治淮取得的巨大成就,对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治淮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省蚌埠市隆重召开。大会全面总结了60年治淮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新时期治淮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明确了推进新时期治淮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新的治淮征程已经开启。本期特别刊出陈雷部长在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以及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钱敏主任的署名文章,以期对读者全面了解60年治淮成效和把握新时期治淮目标、努力方向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李贵鲜同志强调指出:治理淮河,一要采取工程措施,二要采取生物措施,而且要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治好淮河,是发展安徽经济的潜力所在,是沿淮人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对国家‘七五’期间安排的治淮项目和建设投资,要抓紧落实,早见成效,千万不能贻误良机。”这是安徽省委书记李贵鲜七月底考察淮河在听取治淮委员会负责同志和工程技术人员汇报时强调指出的。李贵鲜同志七月三十一日来蚌埠实地考察了淮河的蚌埠闸到茨淮新河的尾闾上桥闸一段,并同淮委负责同志及有关部门一起商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