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庄志豪  傅洪亮  陶华伟  杨静  谢跃  赵力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11):3279-3282,3348
针对不同语料库之间数据分布差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器子域自适应的跨库语音情感识别算法.首先,该算法采用两个深度自编码器分别获取源域和目标域表征性强的低维情感特征;然后,利用基于LMMD(local maximum mean discrepancy)的子域自适应模块,实现源域和目标域在不同低维情感类别空间中的特征分布对齐;最后,使用带标签的源域数据进行有监督地训练该模型.在eNTERFACE库为源域、Berlin库为目标域的跨库识别方案中,所提算法的跨库识别准确率相比于其他算法提升了5.26%~19.73%;在Berlin库为源域、eNTERFACE库为目标域的跨库识别方案中,所提算法的跨库识别准确率相比于其他算法提升了7.34%~8.18%.因此,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不同语料库的共有情感特征并提升了跨库语音情感识别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语音情感识别系统中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来自不同数据 库所引起的识别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特征迁移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通过引入稀疏编码获取情感特征在不同数据库条件下的共同稀疏表示;同时引入最大区分差异(Maximum mean discrepancy, MMD)来衡量不同数据库条件下稀疏表示分布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作为稀疏编码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从而获得较为鲁棒的稀疏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语音情感识别方法,基于稀疏特征迁移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显著提高了跨库条件下的情感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语音是人们传递信息内容的同时又表达情感态度的媒介,语音情感识别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语音情感识别的概念和历史发展进程入手,从6个角度逐步展开对语音情感识别研究体系进行综述。分析常用的情感描述模型,归纳常用的情感语音数据库和不同类型数据库的特点,研究语音情感特征的提取技术。通过比对3种语音情感识别方法的众多学者的多方面研究,得出语音情感识别方法可期望应用场景的态势,展望语音情感识别技术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陈师哲  王帅  金琴 《软件学报》2018,29(4):1060-1070
自动情感识别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并且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探讨了在多文化场景下的多模态情感识别问题.我们从语音声学和面部表情等模态分别提取了不同的情感特征,包括传统的手工定制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并通过多模态融合方法结合不同的模态,比较不同单模态特征和多模态特征融合的情感识别性能.我们在CHEAVD中文多模态情感数据集和AFEW英文多模态情感数据集进行实验,通过跨文化情感识别研究,我们验证了文化因素对于情感识别的重要影响,并提出3种训练策略提高在多文化场景下情感识别的性能,包括:分文化选择模型、多文化联合训练以及基于共同情感空间的多文化联合训练,其中基于共同情感空间的多文化联合训练通过将文化影响与情感特征分离,在语音和多模态情感识别中均取得最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利用语音情感词局部特征,提出了一种融合情感词局部特征与语音语句全局特征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该方法依赖于语音情感词典的声学特征库,提取出语音语句中是否包含情感词及情感词密度等局部特征,并与全局声学特征进行融合,再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建模和识别语音情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融合语音情感词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局部特征的引入能有效提高语音情感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在跨语料库语音情感识别中,由于目标域和源域样本不匹配,导致情感识别性能很差。为了提高跨语料库语音情感识别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域适应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决策树模型的跨语料库语音情感识别方法。首先构建基于联合约束深度域适应的局部特征迁移学习网络,通过最小化目标域和源域在特征空间和希尔伯特空间的联合差异,挖掘两个语料库之间的相关性,学习从目标域到源域的可迁移不变特征。然后,为了降低跨语料库背景下多种情感间的易混淆情感的分类误差,依据情感混淆度构建CNN决策树多级分类模型,对多种情感先粗分类再细分类。使用CASIA,EMO-DB和RAVDESS三个语料库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跨语料库语音情感识别方法比CNN基线方法平均识别率高19.32%~31.08%,系统性能得到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7.
为增强不同情感特征的融合程度和语音情感识别模型的鲁棒性,提出一种神经网络结构DBM-LSTM用于语音情感识别。利用深度受限玻尔兹曼机的特征重构原理将不同的情感特征进行融合;利用长短时记忆单元对短时特征进行长时建模,增强语音情感识别模型的鲁棒性;在柏林情感语音数据库上进行分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识别模型相比,DBM-LSTM网络结构更适用于多特征语音情感识别任务,最优识别结果提升11%。  相似文献   

8.
情感语音数据库是语音情感识别研究的数据基础,为语音情感识别模型的建立提供训练和测试数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们以各自的科研任务为背景,建立了若干面向语音情感识别研究的数据库.然而,由于情感的复杂性以及缺乏统一的数据库建立标准,只有少数的高质量的数据库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们的认可.通过文献调查与分析,对当前领域内极具代表性的一些情感语音数据库进行了综述,目的是为相关研究者们的数据库建立和选择工作提供可靠的对比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语音情感识别任务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往往来源于不同的数据库,二者特征空间存在明显差异,导致识别率很低。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新的构图方法表示源和目标数据库之间的拓扑结构,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跨语料库的情感识别。针对单一情感特征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特征融合方法。首先利用OpenSMILE提取浅层声学特征,然后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深层特征。随着卷积层的不断深入,节点的特征信息被传递给其他节点,使得深层特征包含更明确的节点特征信息和更详细的语义信息,然后将浅层特征和深层特征进行特征融合。采用两组实验进行验证,第1组用eNTERFACE库训练测试Berlin库,识别率为59.4%;第2组用Berlin库训练测试eNTERFACE库,识别率为36.1%。实验结果高于基线系统和文献中最优的研究成果,证明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语音情感识别研究体系进行综述。这一体系包括情感描述模型、情感语音数据库、特征提取与降维、情感分类与回归算法4个方面的内容。本文总结离散情感模型、维度情感模型和两模型间单向映射的情感描述方法;归纳出情感语音数据库选择的依据;细化了语音情感特征分类并列出了常用特征提取工具;最后对特征提取和情感分类与回归的常用算法特点进行凝练并总结深度学习研究进展,并提出情感语音识别领域需要解决的新问题、预测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语音情感识别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语音情感识别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未来语音情感识别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从5个角度逐步展开进行归纳总结,即情感描述模型、具有代表性的情感语音库、语音情感特征提取、语音情感识别算法研究和语音情感识别技术应用,旨在尽可能全面地对语音情感识别技术进行细致的介绍与分析,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学术参考;最后,立足于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把握,对当前语音情感识别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侧重于对语音情感识别研究的主流方法和前沿进展进行概括、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语音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传递与交流方式,人们经常使用语音作为交流信息的媒介,在语音的声学信号中包含大量的说话者信息、语义信息和丰富的情感信息,因此形成了解决语音学任务的3个不同方向,即声纹识别(Speaker Recognition,SR)、语音识别(Auto Speech Recognition,ASR)和情感识别(Speech Emotion Recognition,SER),3个任务均在各自的领域使用不同的技术与特定的方法进行信息提取与模型设计。文中首先综述了3个任务在国内外早期的发展历史路线,将语音任务的发展归纳为4个不同阶段,同时总结了3个语音学任务在特征提取时所采用的公共语音学特征,并针对每类特征的侧重点进行了说明。然后,随着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语音任务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文中针对目前流行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声学建模中的应用分别进行了分析,按照有监督、无监督的方式总结了针对3种不同语音任务的声学特征提取方式及技术路线,还总结了基于多通道并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模型,用于语音的特征提取。为了同时完成语音识别、声纹识别和情感识别任务,针对声学信号的个性化特征提出了一个基于多任务的Tandem模型;此外,提出了一个多通道协作网络模型,利用这种设计思路可以提升多任务特征提取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深度语音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首先对深度学习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就其在语音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增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语音识别方向主要介绍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语音声学建模、大数据下的模型训练和说话人自适应技术;语音合成方向主要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若干语音合成方法;语音增强方向主要介绍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若干典型语音增强方案。论文的最后我们对深度学习在语音信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15.

Speech emotion recognition (SER) systems identify emotions from the human voice in the areas of smart healthcare, driving a vehicle, call centers, automatic translation systems, and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In the classical SER process, discriminative acoustic feature extra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challenging step because discriminative features influence the classifier performance and decrease the computational time. Nonetheless, current handcrafted acoustic features suffer from limited capability and accuracy in constructing a SER system for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Therefore,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handcrafted features, in recent years, variety of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employed for automatic feature extraction in the field of emotion prediction from speech signals. However,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ere is no in-depth review study is available that critically appraises and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with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for SER. Hence, this study aims to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uniqueness, benefits and their limitations for SER. Moreover, this review study also presents speech processing techniques,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publicly available emotional speech databases. Furthermore, this review also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indings of the primary studies. Finally, it also presents open research issues and challenges that need significant research efforts and enhancements in the field of SER systems.

  相似文献   

16.
Facial expression and emotion recognition from thermal infrared image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features adopted in current work are either temperature statistical parameters extracted from the facial regions of interest or several hand-crafted feature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in visible spectrum. Till now there are no image featur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rmal infrared imag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using the deep Boltzmann machine to learn thermal features for emotion recognition from thermal infrared facial images. First, the face is located and normalized from the thermal infrared images. Then, a deep Boltzmann machine model composed of two layers is train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deep Boltzmann machine model are further fine-tuned for emotion recognition after pre-training of feature learning.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NVIE database demonstrate that our approach outperforms other approaches using temperature statistic features or hand-crafted features borrowed from visible domain. The learned features from the forehead, eye, and mouth are more effective for discriminating valence dimension of emotion than other facial areas. In addition, our study shows that adding unlabeled data from other database during training can also improve feature learning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域自适应算法被广泛应用于跨库语音情感识别中;然而,许多域自适应算法在追求减小域差异的同时,丧失了目标域样本的鉴别性,导致其以高密度的形式存在于模型决策边界处,降低了模型的性能。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决策边界优化域自适应(DBODA)的跨库语音情感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处理,随后将特征送入最大化核范数及均值差异(MNMD)模块,在减小域间差异的同时,最大化目标域情感预测概率矩阵的核范数,从而提升目标域样本的鉴别性并优化决策边界。在以Berlin、eNTERFACE和CASIA语音库为基准库设立的六组跨库实验中,所提方法的平均识别精度领先于其他算法1.68~11.01个百分点,说明所提模型有效降低了决策边界的样本密度,提升了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逐渐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重点。在情感识别领域,深度学习也有着极为强大的理论与技术优势,其能够显著提升情感识别的准确性。同时,深度学习下的情感识别对于智慧化学习环境的营造有着积极意义,所以将之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切实可行的。本文对深度学习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当前情感识别的研究进展,进而对深度学习支持下的情感识别构建和应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