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离辐射对HelaS3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电离辐射对HelaS3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关系,为肿瘤放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采用PI、Hoechst33342双梁和PI单梁,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表明,给予0.5-4.0Gy X射线照射后8h细胞凋亡开始增加,12h达最大值,12-24h有下降趋势,但24h开始又逐渐增加,到72h时又接近12h水平。S期和G2/M期细胞均明显增加,并呈剂理依赖性,Go/G1期细胞则呈剂量依赖性减少,且这种变化在受照射后24h最明显。说明一定剂量电离辐射可以诱导明显的G2/M阻滞和S期阻滞,并可诱导HelaS3细胞凋亡的产生,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电离辐射对NK细胞活性及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胸腺细胞游离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Fura-2Am荧光探针研究了低剂量X射线照射后24h昆明鼠胸腺细胞游离钱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75mGy全身胸腺细胞「Ca^2+」i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加入次佳浓度的ConA则使「Ca^2+」i较单纯照射更增高。提示低剂量辐射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信号传递  相似文献   

4.
实验成功地从鸡肫中提纯了肌动蛋白并制备了相应的抗肌动蛋白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了照射前后细胞浆微丝分布模式的变化。未经辐照的细胞可见到明亮的膜下荧光,部分呈连续的环状,部分为不连续的“C”形荧光。辐照后细胞膜下荧光消失。如果照后经一段时间培养后再进行观察,则这种变化可以得到恢复。此外,我们还应用DNA酶抑制法,定量地测定了辐照前后细胞内肌动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辐照前后细胞胞浆肌动蛋白的含量及G/F肌动蛋白含量比值均未见到明显的变化。因而提示,电离辐射造成细胞运动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离辐射破坏了膜下微丝的网状结构,使肌动蛋白在细胞内分布异常的缘故。  相似文献   

5.
实验成功地从鸡吨小提纯了肌动蛋白并制备了相应的抗肌动蛋白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了照射前后细胞浆微丝分布模式的变化。未经辐照的细胞司见到明亮的膜下荧光,部分呈连续分1环状,部分为不连续的“C” 形荧光。辐照后细胞膜下荧光消失。如果照后经一段时间培养后再进行观察,则这种变化司以得到恢复。此外,我们还应用**A酶抑制法,定量地测定了辐照前后细胞内肌动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辐照前后细胞胞茶肌动蛋白的含量及qF肌动蛋白含量比值均未见到明显的变化。因而提示,电离辐射造成细胞运动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离辐射破坏IM下微丝的网状结构,阿肌动蛋白在细胞内分布异常的缘故。  相似文献   

6.
揭示了电离辐射对成骨细胞系MC3T3细胞的增殖及其对Notch1和Jagged1基因表达的影响.成骨细胞系MC3T3细胞,经过0、2和4Gy 137Cs γ射线照射,运用MTT、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电离辐射对与MC3T3细胞的增殖和增殖分化相关基因Notch1和Jagged1表达的影响.照射剂量为2和4 Gy时,细...  相似文献   

7.
采用PI和Hoechst33342双染、流式细胞术 (FCM)和图像分析术 (ICM)检测了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对HeLaS3 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 ,HeLaS3 细胞在分别受到 0 .5 - 4 .0GyX射线照射后 8h ,其细胞凋亡呈增高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照射后 12h ,细胞凋亡显著增加 (p <0 .0 1) ,并达峰值。随后 ,细胞凋亡率迅速下降 ,4 8h ,又有所回升。且流式细胞术与图像分析术所得结果数据相近 ,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8.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松果腺细胞cGM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剂量辐射免疫兴奋效应的动物模型,进一步探讨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松果腺细胞cGMP的影响。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75mGyX射线全自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松果腺cGMP的时程变化。照射后4hcGMP含量开始下降,12h、18h显著下降(p<0.01),24h后开始增高,7h显著增高(p<0.05)。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促进小鼠松果腺细胞信息传导功能激活。  相似文献   

9.
刘光伟  王春燕  吕哲  刘淑春  龚守良 《辐射防护》2003,23(6):344-348,354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睾丸组织不同类型生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生精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表明,0.025~0.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睾丸组织生精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细胞种类规律性。在较低剂量(0.025和0.05y)时,以精原细胞凋亡为主,随剂量增加(0.075—0.2Gy)逐渐累及精母细胞,并且前者凋亡率明显高于后者,很少累及精子细胞和精子。Bax蛋白表达主要见于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前者阳性率高于后者,并且随照射剂量增加,阳性率逐渐升高,而精子细胞和精子阳性率较低;Bcl-2蛋白表达主要见于精子细胞和精子,而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阳性率较低。提示,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相互调节是低剂量电离辐射选择性诱导生精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为深入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生精细胞适应性反应的凋亡机制,提供了更深层次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以顺铂为对照,使用具有叶酸靶向基团的聚乙二醇枝接聚天冬氨酸聚合物胶束顺铂载体FA-PEG-g-PAsp-CDDP和无叶酸靶向基团的mPEG-g-PAsp-CDDP,通过比较这3种药物对肺癌细胞SPC-A-1体外的细胞毒性以及单独用药和同步放疗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验证FA-PEG-g-PAsp-CDDP的肿瘤抑制和辐射增敏效果。在体外CCK-8实验中比较顺铂、FA-PEG-g-PAsp-CDDP和mPEG-g-PAsp-CDDP对过表达叶酸受体的肺癌细胞株SPC-A-1的细胞毒性作用,在体内试验中比较顺铂、FA-PEG-g-PAsp-CDDP和mPEG-g-PAsp-CDDP单独用药和同步放疗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及放射增敏作用,并观察对裸鼠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含过量叶酸的普通培养基中FA-PEG-g-PAsp-CDDP和mPEG-g-PAsp-CDDP的细胞毒性作用相似,而在不含叶酸培养基中FA-PEG-g-PAsp-CDDP的细胞毒性高于mPEG-g-PAsp-CDDP,IC50约为后者的1/(3p<0.05)。单独用药实验中FA-PEG-g-PAsp-CDDP和CDDP体内抑瘤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高于mPEG-g-PAsp-CDDP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同步放化疗实验中FA-PEG-g-PAsp-CDDP的抑瘤效果优于CDDP(p<0.05),并且两者均优于mPEG-g-PAsp-CDDP组和单独放疗组(p<0.05)。裸鼠CDDP给药后体重下降明显,最多下降约10%,而FA-PEG-g-PAsp-CDDP和mPEG-g-PAsp-CDDP组裸鼠体重无明显下降。FA-PEG-g-PAsp-CDDP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叶酸靶向基团增强了其对过表达叶酸受体肿瘤的抑制作用,并且较CDDP有更强的放射增敏效果和更低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电离辐射对胃腺癌细胞中STAT3活性及定位的影响,首先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60Coγ射线照射后胃癌BGC-823细胞内STAT3蛋白含量及活性变化,随后提取60Coγ辐射前后BGC-823细胞核蛋白,检测细胞核内STAT3水平,最后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验证辐射前后STAT3在BGC-823细胞...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电离辐射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对神经干细胞进行培养,在传代后将神经干细胞分为4组,分别用0Gy、0.5Gy、1Gy、2Gyγ射线进行照射,在不撤除EGF、bFGF条件下对细胞进行培养,7d后用免疫荧光方法对细胞进行巢蛋白(Nestin)检测。用同样的方法对神经干细胞进行照射,在培养基撤除EGF和bFGF后,用免疫荧光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进行检测。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在经一定剂量射线照射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estin阳性细胞较未经照射的细胞阳性率降低;经过照射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的比例较未经照射的细胞增加。结果表明,电离辐射具有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电离辐射使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研究不同LET射线辐照对HepG2肝癌细胞辐射敏感性、周期进程和凋亡的影响,为重离子治疗癌症的临床应用积累基础数据.以0、0.5、1、2、4、8Gy剂量的12C6 离子及X射线分别照射处于指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用克隆形成率测定细胞辐射敏感性,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DNA含量以确定各时相细胞的比例及细胞凋亡情况.实验结果显示,12C6 离子辐照所致的HepG2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X射线.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和修复时间的延长,12C6 离子能导致更显著的细胞S期阻滞、G2/M期阻滞延迟和细胞凋亡.说明与X射线相比,12C6 离子辐照能更有效地杀伤HepG2肝癌细胞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4.
通过搜索有关文献,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后,以放射组和对照组心电图检查总人数、心电图异常人数为基本数据,研究其异质性检验,用OR(OR即比值比,表示暴露者的疾病危险性与非暴露者疾病危险性的比值)作为效应值,然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15篇;放射组与对照组之间异常率有统计学意义[OR=1.63,95%CI(1.32,2.02),p0.000 01]。结果提示,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环境下会对工作人员心电图异常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电离辐射诱导体外DNA链断裂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电离辐射诱导体外DNA单链断裂(SSB)和双链断裂(DSB)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DNA链断裂产额与DNA浓度和自由基清除剂的清除有力有关。并受DNA超螺旋度的影响。DNAαDSBB除可由直接作用形成外,还可分别由单自由基传递机制和LMDS机制产生;对LET辐射,αDSB主要由LMDS机制产生,而硫醇类化合物对DNA的辐射保护作用则随其电荷态的增加而增加;由于次级自由基反应,体外DNA链断裂具有反向氧效应;非均一动力学的柱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OH等自由基与DNA反应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放射治疗在肺癌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提高肺癌的治愈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MDM2基因在肿瘤的形成和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靶基因。本研究自行设计了针对MDM2的反义核酸药物,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抑制效率,然后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转染细胞受5Gy照射后的细胞死亡情况,MTT观察细胞照射后的增殖能力。结果发现通过反义治疗的策略成功降低了MDM2在肺癌细胞中A549中的表达,这导致了A549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增加。表明MDM2参与了A549的辐射抗性的形成,靶向MDM2的反义寡核苷酸可以增强肺癌细胞A549的辐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Alterations of mitochondria DNA (mtDNA) 4977 bp common deletion (CD) and mtDNA copy number induced by ionizing radiation were observed in human different cell lines and total body irradiation patients. However, only few experiments have evaluated the levels of the CD and mtDNA copy number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exposed to ionizing radiation till now.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mtDNA alterations in irradiated human peripheral blood from healthy donors as well as to explore their feasibility as biomarkers for constructing new biodosimeter.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ix healthy donors, and exposed to 6~Co gamma ray with the doses of 0 Gy, 1 Gy, 2 Gy, 3 Gy, 4 Gy and 5 Gy. Levels of the CD and mtDNA copy number in irradiated samples after 2h or 24h incubation were detected using TaqMan real-time PCR, and the CD ratio wa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of the CD ratio and the CD copy number exhibited a dose-dependent increase 2 h in the dose range from 0-5 Gy, and of the mtDNA copy numbe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24 h in irradiated groups compared with 0 Gy group after irradiation. It indicates that the parameters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ay be considered as molecular biomarkers to applying construction of new biodosimeter.  相似文献   

18.
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表达及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原位端粒酶-凋亡双染色法检测A549细胞和L02细胞hTERT和凋亡双表达,端粒序列扩增检测(TRAP)方法检测群体细胞端粒酶活性,研究γ射线照射人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后端粒酶的表达变化与凋亡-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SGy照射后24—72h,A549细胞和L02细胞内hTERT表达增强,端粒酶和凋亡双染色阳性细胞随照射剂量的提高而增多;在凋亡发生的过程中,群体细胞端粒酶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增强,提示放射线诱导人肿瘤和正常细胞凋亡可能不是通过直接抑制端粒酶活性的机制;而辐射诱导端粒酶活性增高可能是细胞修复辐射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小鼠辐射诱导肺损伤后凝溶胶蛋白(Gelsolin,GSN)在血浆和肺组织中的表达,分别采用4Gy和20Gy剂量的X射线对C57BL/6小鼠进行全身及胸部单次照射。且在照射后取不同时间点ELISAKit检测小鼠血浆型Gelsolin(Plasma GSN,pGSN)蛋白含量和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胞浆型Gelsolin(Cytoplasmic GSN,cGSN)蛋白含量。同时,检测20GyX射线胸部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小鼠右肺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的细胞总数和总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全身照射组小鼠在照射后24h时,pGSN水平降低,而胸部照射组pGSN水平在24—48h持续降低,下降速度慢于全身照射组,之后两组pGSN均逐渐上升。在照射后24h时小鼠肺组织cGSN含量低于正常水平,照射后48h时则高于正常水平,48-96h持续下降。但在照射后96h时全身照射组cGSN含量恢复到正常,胸部照射组仍高于正常水平。小鼠胸部照射后在24h时,右肺BALF中细胞总数和总蛋白浓度显著高于正常水平,约达正常值的16倍,24—96h持续下降,与肺组织cGSN含量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推测GSN可能促进急性放射肺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Northern blot杂交检测了X射线照射后EL-4细胞中p53蛋白及其下游基因MDM2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探讨X射线照射诱导EL-4细胞G1期阻滞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经4GyX射线照射后的EL-4细胞,p53蛋白表达在照射后2h增高,4h达峰值,持续至照射后24h(p〈0.05~0.001);MDM2蛋白的表达在照射后4~24h明显升高(p〈0.05~0.01)。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