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残缺互补判断矩阵的排序方法。在积型一致性残缺互补判断矩阵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残缺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两种非线性规划模型方法:权重向量最小偏差法和权重向量最小平方法,为解决残缺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算例说明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残缺互补判断矩阵的交互式群决策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徐泽水 《控制与决策》2005,20(8):913-916
研究基于残缺互补判断矩阵的群决策问题.首先利用残缺互补判断矩阵的积型一致性,将每个残缺互补判断矩阵拓展为完整的互补判断矩阵(简称拓展互补判断矩阵),并将所有个体拓展互补判断矩阵集成为群体互补判断矩阵;然后基于群体互补判断矩阵与个体拓展互补判断矩阵之间的偏离阈值同决策者进行交互,使得决策者的意见尽可能协调一致;最后给出一种基于残缺互补判断矩阵的交互式群决策方法,并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定义了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完全一致性、强一致性、一致性和满意一致性的概念;讨论了定义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强一致性判别方法以及3种一致性和满意一致性的判别方法.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区间粗糙数判断矩阵具有在不确定判断中保留部分确定判断的双重特性,然而目前对其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其一致性的相关研究。为此该文提出了区间粗糙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完全一致性和强一致性的概念以及判断其是否具有完全一致性和强一致性的相关定理。通过算例讨论了内外一致性对于整体一致性的影响,并给出区间粗糙数判断矩阵的完全一致性和强一致性的关系,为区间粗糙数判断矩阵的应用提供一致性理论基础作出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满意一致性和方案的排序.首先,给出区间数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的一种新的定义;然后,利用区间数判断矩阵的0-1型中心值排列矩阵是否为标准0-1型排列矩阵来判断区间数判断矩阵是否为满意一致性矩阵,若具有满意一致性,则可以直接从0-1型中心值排列矩阵中得出方案的优劣顺序,此种方法适用于对存在等价方案的区间数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的判定;最后给出两个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对区间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可接受一致性定义,将不满足可接受一致性的矩阵较容易地修正为可接受一致性矩阵.基于凸组合方法,一族明晰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可被用来求取可接受一致性区间互补判断矩阵的区间权重,并提出了求取可接受一致性区间互补判断矩阵区间权重向量的算法.数值例子显示了所提出的可接受一致性定义以及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首先对现有文献中有关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定义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定义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给出区间数判断矩阵的完全一致性、强一致性、一致性和满意一致性定义,讨论这些定义和现有文献中相关定义的关系,论证了一致性等定义的合理性,并给出了一致性判别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判别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偏好信息为残缺语言判断矩阵的群决策问题。通过创建一个转换公式,将加性语言判断矩阵转化为互补判断矩阵,探讨了判断矩阵转换的一致性;应用转换公式将专家个体的加性残缺语言判断矩阵转化为残缺互补判断矩阵,并利用残缺互补判断矩阵排序向量的和行归一法,求出专家个体的排序向量;根据专家个体的排序向量,通过建立并求解一个非线性规划模型,得到专家群组的排序向量,从而实现备选方案的排序和择优。通过算例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定义区间互反判断矩阵的区间一致性指标,计算 n 维的平均随机区间一致性指标的值。提出区间互反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的新定义,给出一种新的区间互反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的检验方法,用算例验证新的满意一致性定义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及其排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性质和排序问题.建立了三角模糊数互反判断矩阵与互补判断矩阵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给出了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完全一致性、严格强传递性以及弱传递性的概念,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完全一致性等定义的合理性,构建了基于最小二乘的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方法.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由于区间灰数运算体系不完善,灰数间的代数运算将导致结果灰度增加,难以有效构建基于"区间灰数"的灰色预测模型.对此,通过将区间灰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分解成基于实数形式的"白部"和"灰部"两个部分;然后分别对"白部"和"灰部"建立模型,再推导并还原得到区间灰数预测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城市外来工数量的预测,预测效果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最小方差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偏好信息为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形式给出的方案排序方法.根据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完全一致性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基于最小方差的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到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并利用三角模糊数排序公式对决策方案进行排序.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了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10 个区间数排序的可能度公式, 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从可能度的含义和保序性两个角度指出, 基于可能度矩阵的区间数排序方法有时会导出不合理的排序结果. 通过分析可能度矩阵与模糊判断矩阵的关系, 剖 析了导致这种不合理排序结果的原因. 最后, 利用可能度矩阵构造一个布尔矩阵, 基于布尔矩阵给出一个改进的区间 数排序算法, 并从理论上证明了所提出的排序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属性评价值为三参数区间灰数的不完备信息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θ]-灰色优势关系的信息系统属性约简方法。根据三参数区间灰数的定义,给出两个三参数区间灰数基于可能度的大小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方案属性值之间的一种[θ]-灰色优势关系,并结合可辨识矩阵,给出了这类不完备信息系统属性约简方法。应用实例表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准则权重不完全的犹豫模糊多准则决策问题,提出基于区间梯形二型犹豫模糊数的决策方法.首先,给出区间梯形二型犹豫模糊数,根据几何面积法定义区间梯形二型犹豫模糊数的可能度和差异度;然后,利用差异度和离差最大化模型得到各准则权重,基于TOPSIS思想得到各方案的综合贴近度,并对方案进行排序;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息还原算子的多指标区间灰数关联决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区间灰数加减逆运算结果存在偏差这一问题,通过对加减逆运算等式两边区间灰数模之间关系的分析,设计了区间灰数加减逆运算的信息还原算子,并证明了该算子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根据灰色关联度的理论,提出了基于信息还原算子的区间灰数序列关联度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具有区间灰数的多指标决策问题,建立了多指标区间灰数关联决策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Verhulst模型的建模对象仅局限于实数序列这一缺陷,对Verhulst模型进行了拓展.首先,对“灰度不减”公理进行延伸,得到了“信息域不减”的推论;然后,构建核序列的Verhulst模型,并以信息域不减推论为依据、以核为中心推导区间灰数上(下)界的时间响应式;最后,通过实例演示了模型的计算步骤.所进行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灰色预测模型理论体系、拓展灰色预测模型的应用范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网络安全风险评估问题,结合区间数理论和联系数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联系数理论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定量方法模型。区间联系数是一种处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能降低对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中人为因素或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并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具体应用及其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属性值为区间灰数且部分权重信息已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区间灰数的核和灰度的决策方法. 根据专家评价值的取值范围设置区间灰数的取值论域, 给出了区间灰数的基于核和灰度的简化形式, 建立了普通区间灰数到标准区间灰数的转化方法, 分别基于标准灰数的核和灰度分别求取属性的权重, 进而得到属性的综合权重, 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区间灰数相对核的排序方法对方案进行排序. 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与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多模型建模方法:较单一支持向量机软测量模型而言,可以有效解决复杂工业对象的强非线性和大工况范围的问题。但是传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必须依赖先验知识预先确定聚类个数。本文通过建立样本间的相似矩阵,利用模糊聚类最大矩阵元法确定FCM最佳聚类个数,再由FCM对训练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并用SVM构建组合软测量模型,得到多模型软测量系统。在对双酚A结晶单元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将该方法:应用于结晶单元苯酚含量的软测量建模,仿真结果:证明该建模方法:提高了模型的估计精度,具有更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