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进行了概括,从就地冷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厂拌热再生四方面,简要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再生方法,有助于实现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谈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明智 《山西建筑》2007,33(27):304-305
介绍了沥青路面的三种再生技术: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和就地冷再生,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详细地阐述了水泥就地冷再生用于基层的施工工艺,以推广应用旧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沥青路面旧料再生技术的应用现状,根据再生方式的选择原则,对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四种再生方式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各种方式的优缺点,以选择出适合的再生方式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5)
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的施工质量进行深入研究,以再生后的沥青路面平整度、路面摩擦系数、构造深度、渗水系数四个参数,作为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质量控制的目标,从RAP旧料的质量、再生剂添加量的控制、拌和温度、混合料拌和均匀性、路面压实度六个方面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AHP层次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RAP旧料变异性对厂拌热再生质量影响最大,在厂拌热再生质量控制过程中须严格控制旧料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产品     
《工程机械》2004,35(9):68-69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通过国家验收由辽宁鞍山森远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近日通过国家专家组验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是沥青砼路面就地再生重铺机组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作用是对路基完好、路面破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大面积的连续加热,使表层路面温度快速达到再生重铺施工的要求,以供机组中的复拌重铺机对路面进行热铣削、翻松、复拌及重铺;冬季可用于机场、桥梁、道路化雪融冰作业。该机加热能力为240万kcal/h,加热宽度2.6~4.3m,无级调节,加热深度0~60mm,工作速度0~20m/min自动可…  相似文献   

6.
武国平 《山西建筑》2007,33(21):309-310
结合具体工程,本着方便施工节省造价的原则,介绍了路面改造的具体方案和基层、底基层材料组成设计,详细阐述了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和厂拌冷再生施工的工艺流程,通过水稳冷再生在高速公路改造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大量的路面进入养护和大修期,每年数百万吨的旧沥青回收路面材料需要循环再利用,近10年来,伴随中国市场需求,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应用和发展。按照再生混合料拌制和施工温度的不同,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可分为热再生和冷再生;按照施工场合和工艺不同,又可分为厂拌再生和就地再生。目前国内发展较快、应用较广的是厂拌热再生技术,它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的概念及分类,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和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使用范围、优缺点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指出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对高等级路面的病害处治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评价了不同再生技术对沥青混凝土生命周期中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就地热再生对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的环境负荷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厂拌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但综合考虑不同再生技术生产的沥青混凝土所铺筑路面的使用寿命,按年平均环境负荷影响计算,则厂拌热再生的影响最小,其次为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就地热再生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7)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就地热再生技术将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循环应用于道路建设和养护中,产生了一定的环保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就地热再生路面养护技术应用情况的分析,阐述了影响就地热再生路面性能的因素,提出了就地热再生路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免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中由于级配设计不良导致的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松散、粘接性能不佳和路 用性能等问题。通过对原路面材料进行调查,掌握原材料级配及老化程度,根据调查结果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材料进行 级配优化设计,控制再生剂用量、级配和最佳油石比,得到室内配合比。在此基础上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水稳定性和高 温稳定性能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原有沥青路面情况调查和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可以得到路用性 能优良的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  相似文献   

12.
汪敏丽 《山西建筑》2014,(17):160-161
以临长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工程为依托,简述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施工流程,阐述了原沥青路面混合料试验、沥青掺加再生剂试验要点,并通过再生混合料施工配合比设计,总结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再生利用试验分析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 ,在国内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经过多次反复试验 ,成功开发出了新型再生剂。以旧路改造工程为依托 ,对高等级沥青路面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大量的试验证明再生混合料的性能与旧料的掺配率和再生剂的用量有很大关系。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 ,为控制设计出的混合料的品质而增加了一些验证性试验  相似文献   

14.
Hot-in-place recycling was used to rehabilitate a section of roadway in State highway. A 25-mm overlay was placed over the recycled layer. Shortly after construction, moderate to severe bleeding was observed in isolated areas throughout the recycled section.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causes of the bleeding of the pavement. The field observ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s were conducted. The laboratory tests were performed using core samples taken from the bleeding and non-bleeding areas of the pavement.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leeding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surface layer and tack coa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hot-in-place recycling is viable method for correcting distress asphalt pavement.  相似文献   

15.
Central plant hot mix recycling is one of the popular techniques adopted for recycling of asphalt pavement materials. Literature review reports varied levels of performances (laboratory as well as field) of recycled mix compared to the performances of corresponding virgin mixes. Thus, there is a need for conducting performance-related tests before finalizing any recycled mix design. 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laboratory study conducted on recycled mix design of two different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RAP) samples, and subsequently develops an integrated mix-design-structural-design approach for hot recycled mix. The total cost of the asphalt layer construction is estimated considering the constituent proportion and the pavement design thickness so that the designer can choose the best option.  相似文献   

16.
依托青银高速靖边至王圈梁段路面大修工程,研究了靖王高速公路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的性能,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及其路用性能。结果表明:路面回收沥青的25℃针入度为43.3(0.1 mm),软化点为62.2℃,RAP具备再生条件;经筛分0~10 mmRAP掺配10%,10~20 mmRAP掺配15%,再生混合料中新沥青用量为3%时,路用性能良好,其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为93.43%、冻融劈裂强度比86.5%、车辙试验动稳定度(5 cm厚)为7250次/mm。且经济效益明显,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7.
何彬 《山西建筑》2008,34(10):283-284
介绍了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的质量通病,从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两方面结合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的控制要点,探讨了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沥青路面的工程质量,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巩立清 《山西建筑》2007,33(33):237-238
以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M3000型沥青拌合设备为例,从冷料控制、热料控制和搅拌控制三个环节对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提高公路沥青路面质量。  相似文献   

19.
就地冷再生技术在佛山官西线维修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侯昭光 《施工技术》2012,41(11):44-48
结合广东佛山官西线沥青路面维修改造工程,阐述了就地冷再生基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对成型后的再生层进行了质量检测,分析了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经济效益,并对试验路后期跟踪观测成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试验路冷再生工程各项性能都能满足规范要求,再生效果良好,使旧路功能和结构承载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凝结时间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路面废旧混合料,加入乳化沥青和新集料重新拌和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已被国人所知和接受,但不同类型的乳化剂对冷再生混合料性能有何影响研究较少,通过对比慢裂慢凝型、慢裂中凝型、慢裂快凝型三种不同凝结速度的慢裂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和劈裂强度,结果表明,慢裂中凝型乳化沥青体积指标和劈裂强度试验结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