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二硫化碳和水合肼为原料合成了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cT),并采用元素分析、Raman光谱和红外(IR)光谱对DMcT的结构进行了表征.DMcT的循环伏安曲线表明,在室温下DMcT的氧化还原反应速度很慢,且酸碱条件对DMcT氧化还原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加入三乙胺之后,DMcT的氧化反应更加容易,还原峰电流增大,但对还原峰电位的影响不大;相反,当甲磺酸存在时,DMcT的氧化反应更难进行,而还原反应变得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5-氨基-1,3,4-噻二唑-2-硫醇(AMT)对金属的络合性和巯基活性基团的双重特性,以氯乙酸作为桥接物,首先对勃姆石表面进行化学接枝改性,成功制备出具有缓蚀作用的纳米防锈填料,然后以在线红外表征作为缓蚀剂释放的研究手段,明确了制备的缓蚀勃姆石防锈填料的释放条件及释放规律,最后将缓蚀勃姆石与环氧树脂掺杂制得环氧涂层,用交流阻抗的电化学方法对其缓蚀性能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该缓蚀勃姆石在碱性条件下可成功释放出具有缓蚀作用的AMT,有效提高涂层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何俊 《硅谷》2015,(3):162-163
研究了2-巯基苯并咪唑和钼酸钠在武汉地区自来水中对黄铜的缓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咪唑和钼酸钠对黄铜都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两者之间具有强烈的协同作用。复配缓蚀剂是混合型控制缓蚀剂,但主要是阴极起作用,钼酸钠是预膜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韦文厂  刘峥  魏润芝  吕奕菊  韩佳星  张淑芬 《材料导报》2021,35(12):12196-12201
通过溶液法,以2-氨基芴、吡啶-2,6-二甲醛、溴代丙二醛为原料,成功合成出2,6-二氨基吡啶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A1)和溴代丙二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A2),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分析等对A1和A2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失重法、电化学测量技术、扫描电镜研究其在模拟循环冷却水中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并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初步探讨了A1和A2的缓蚀机理.失重结果表明,A1和A2在温度为25℃、浓度为1.0 mmol·L-1时,最能有效抑制模拟循环冷却水对低碳钢的腐蚀,其缓蚀效率分别为96.85%和93.46%.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结果均表明两种缓蚀剂有较好的缓蚀效率,且均为以阳极抑制为主的阳极型缓蚀剂.吸附研究表明A1和A2在低碳钢表面均遵循Langmiur吸附,ΔGadsθ值分别为-27.02 kJ·mol-1、-29.03 kJ·mol-1,为混合型吸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揭示了两种缓蚀剂分子结构中的吸附位点,且分子结构参数分析表明,A1的缓蚀效果优于A2.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2-苯并噻唑基-4-甲氧基苯腙,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液质联用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自组装技术在钢片表面形成了2-苯并噻唑基-4-甲氧基苯腙自组装膜,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并采用静态失重试验和电化学分析手段研究了2-苯并噻唑基-4-甲氧基苯腙自组装膜在1mol/L HCl中对45#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自组装溶液浓度的增加和自组装时间的延长,2-苯并噻唑基-4-甲氧基苯腙自组装膜的缓蚀效率逐渐增大.当自组装溶液浓度为0.1mol/L、时间为18h时,缓蚀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2-巯基苯骈噻唑、甲醛和正十二胺为原料在微波辐照下合成了N,N'-双(2-硫酮基苯骈噻唑基-3-甲基)-正十二胺(DTBMDA).采用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对合成的缓蚀剂进行了缓蚀性能测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腐蚀试样表面形貌,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DTBMDA能够有效抑制饱和CO2环境下N80钢的腐蚀,属于混合型缓蚀剂.DTBMDA能与金属发生多中心吸附,同时能形成致密的疏水性保护膜,从而起到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7.
铽与5-氨基间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有机配合物荧光材料是材料、化学、信息等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水溶液中合成了铽与5-氨基间苯二甲酸配合物,紫外灯辐照下,配合物能发出明亮的绿光。元素分析表明其组成为TbLCl.H2O(L=C6H3NH2(COO)22-),配合物的紫外吸收主要是配体的吸收,红外吸收光谱表明配合物中铽与羰基氧双齿螯合配位;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激发谱带很宽,最佳激发波长为359nm,与配体的吸收一致,发射光谱为Tb3+离子的特征光谱,发光强度最高的是波长为545.8nm的5D4→7F5跃迁。  相似文献   

8.
3-(苯胺基甲基)-苯并噻唑-2-硫酮的缓蚀性能及吸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缓蚀剂分子与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以2-巯基苯并噻唑、甲醛和苯胺为原料在微波辐照下合成了3-(苯胺基甲基)-苯并噻唑-2-硫酮(PAMMOA),利用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对合成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其在Fe表面的吸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缓蚀剂能够有效抑制饱和CO2环境下、模拟腐蚀介质中N80钢的腐蚀,属于混合型缓蚀剂;其分子中最高占据轨道(HOMO)的电荷主要分布在巯基苯并噻唑环上,同时分子中的苯胺基上也有一定的电荷分布,而其最低空轨道(LUMO)的电荷主要分布在巯基苯并噻唑环上,当其分子与Fe金属表面发生吸附时,分子中的巯基苯并噻唑环和苯胺基在同一平面上,并平行吸附于Fe表面。  相似文献   

9.
朱麟  杨文忠 《材料保护》2013,46(6):36-39,7
为研制一种高效且性能优异的铝合金用酸洗缓蚀剂,以苯甲醛和3-氨基-1,2,4-三氮唑为原料合成了席夫碱3-(4-苯亚甲基-)氨基-1,2,4-三氮唑。通过核磁共振表征了其结构;采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法、电化学阻抗法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了其在1 mol/L HCl溶液中对5052铝合金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3-(4-苯亚甲基-)氨基-1,2,4-三氮唑在1 mol/L HCl溶液中对5052铝合金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缓蚀效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缓蚀剂浓度为5 mmol/L时,缓蚀效率高达95.1%;该缓蚀剂为阴极抑制型缓蚀剂,在5052铝合金表面上的吸附符合Lagmuir吸附,且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TiO_2的光催化活性,利用原位氧化聚合法制备聚2-氨基苯磺酸改性TiO_2(P2ABSA/TiO_2)纳米颗粒,通过TEM、EDS、XRD、UV-Vis DRS和Photocurrent Test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优化纳米材料制备条件,考察初始pH值和P2ABSA/TiO_2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通过捕捉实验判定活性氧物种在光催化过程中的贡献。结果表明:P2ABSA/TiO_2纳米颗粒最优制备条件为P2ABSA、TiO_2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2∶1∶2、HCl浓度1.2mol/L;TiO_2表面存在一层P2ABSA膜,P2ABSA改性没有改变TiO_2的物相和晶粒尺寸;P2ABSA/TiO_2纳米颗粒对可见光的响应提高,光电流密度从18.3μA/cm2提高到28.7μA/cm2;溶液初始pH值由3.93升至11.36,亚甲基蓝脱色率由92.0%提高到99.0%,P2ABSA/TiO_2纳米颗粒浓度最佳值为1.5g/L;活性氧物种在光催化过程中的贡献大小顺序为·OHh+·O-2,P2ABSA对TiO_2的光敏化作用是P2ABSA/TiO_2纳米颗粒光催化活性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Y_2SiO_5:Eu~(3+)纳米荧光粉的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凝胶燃烧法制备Y2SiO5:Eu3+纳米荧光粉.X射线衍射实验发现,在1 100℃以下烧结得到X1型物相,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在1 300℃以上烧结得到X2型物相,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研究了各样品的红外光谱,发现同物相的校正面积和校正高度随颗粒增大而增大,在物相转型时发生突变,X2型吸收峰位发生蓝移;研究了室温下样品在395 nm紫外光激发下得到的发射光谱,发现纳米荧光粉的5D0→7F0峰相比体材料发生蓝移,5D0→7F2峰相比于体材料中心位置变化不大,而谱带明显加宽.随着烧结温度降低,荧光粉颗粒减小,5D0→7F2的跃迁峰强度回落,但5D0→7F1与5D0→7F4的跃迁峰强度变化不大.Eu3+在Y2SiO5基质中占有两个不同的格位,不同的能级产生两套光谱致使峰数比退简并的峰数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