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卢生炜  田在望 《湖北电力》2005,29(Z2):109-110
运用事故树方法对触电事故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接地可靠与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是防止电气作业中触电事故的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电力安全工器具是指用于防止触电、灼伤、坠落、摔跌等事故,保障电力生产中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各种专用工具和器具。介绍了电力安全工器具的定义,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方法以及预防性试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动态化管理的内涵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动态的度量和预测,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乡电网改造的全面展开,加强配电安全管理、防止配电人身事故,至关重要。提出了配电人员标准化、规范化作业的程序和方法,科学地规范了作业人员的行为,对作业前准备工作、注意事项,尤其是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等提出了具体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城市电网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提出运用事故树分析法,梳理总结了可能导致城市电网大面积停电的原因,并给出预防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的措施。这对提高城市电网的整体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陆刚 《电器工业》2013,(10):66-70
常见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设置漏电保护装置,是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止因漏电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但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后并不等于绝对安全,运行中仍应以预防为主,并应同时采取其他防止触电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漏电断路保护器的应用范围及功用特点、选用、故障处理等方面,探究了漏电保护装置破解低压配电系统漏电的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中国低压电网的具体条件下,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为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后备保护措施,对防止人身触电伤亡事故、防止电气设备损坏事故和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效果是明显的,因此,是目前低压电网安全用电不可缺少的安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漏电保护器是防止间接接触触电的有效装置,兼有防止直接触电功用,是实现安全用电的保障措施。本文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特有的用电要求,分析了施工现场漏电保护器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减少建筑施工现场电气伤亡事故的发生,为正常的施工创造良好的供电条件。  相似文献   

9.
火力发电厂厂址选择对整个项目的建设和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厂址选择不当将会对整个项目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事故。从安全评价的角度阐明了火力发电厂厂址选择单元安全评价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并提出了相应的厂址选择单元安全对策措施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吴振 《电源技术应用》2012,(10):240-241
漏电保护一直是供电企业保证电网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部分,做好漏电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用电单位发生电气火灾、触电事故和设备故障等。采用附加直流电源检测的方法,可以解决漏电保护中的拒动和误判问题,进而提高电力发电厂和变电站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对B类电气装置接地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厚余 《电网技术》2001,25(9):5-7,20
对《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规范(DL/T621-1997)中B类电气装置的某些规定提出了意见。认为配电变电所的接地关系到低压用户的用电安全,低压网络的接地故障引起的低压用户人身电击和电气火灾事故的危险远多于变电所高压侧的接地故障引起的危险,应重视对低压网络接地故障危害的防范,为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应利用一些条件来尽量降低变电所的接地电阻。文中还建议中国电气人员应掌握和运用有关用电安全的国际电工标准IEC 60364。  相似文献   

12.
触电事故特征改进近似熵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减少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针对低压系统,给出一种基于近似熵的触电特征快速检测方法。利用滑动时间窗计算单通道测量所得总剩余电流的近似熵值。根据近似熵变化规律识别触电事故特征。并针对近似熵算法存在的计算冗余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近似熵算法,以此减少触电特征检测时间。对IEC人体电阻抗模型、实验用兔和小树枝进行低压实验,并利用数据验证该方法。结果证明,触电特征近似熵检测方法具有噪声鲁棒性、不受总剩余电流幅值和触电方式影响的特点,采用改进近似熵算法缩短了触电特征检测时间,能满足工程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3.
接地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电气安全技术。接地是否合理,不仅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也影响到人身安全。正确的接地方式和安全的接地装置,是保证电气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低压直流(LVDC)供电系统的电击风险需要合适的评估方法对其进行量化.首先,文中根据电气设备安全性要素组合,结合LVDC供电系统特点,分析了LVDC的电击风险点.然后,建立了综合考虑伤害严重程度、暴露在危险中的可能性和限制伤害可能性这3个要素的LVDC供电系统电气设备5级电击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模型将输入的3个参数组合映射为5级电击风险评估结果.最后,以实际系统中的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变电站中电气设备电场梯度信息检测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结合矢量电场多电极梯度信息,使用压缩感知贪婪重构算法对电场检测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对电场梯度信息进行有效识别,提高电压等级检测判断的准确率。该方法通过分析带电体周围电场信息,能够准确地计算出高电压导体周围的电场分布和电压等级。通过在110 k V变电站复杂工频电场环境中进行试验,获取带电载体一个间隔的场强分布。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带电载体电压等级的检测能力和对带电体周围电场信息的响应速度,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复杂工频电场环境下工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风电接入对继电保护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内外风电接入后对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类型风电机组的故障特征、短路电流特性以及影响风电场短路电流的因素。分别论述了风电接入对送出变压器、送出线路以及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基于风电接入系统继电保护的性能,总结了风电接入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不协调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建议后续研究应基于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特性加强风电系统故障特性研究,重视风电场自动控制系统和电网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配合,研究机组保护与风电场保护、系统保护之间的协调配合,全面解决风电系统继电保护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安措防误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作业出现二次安全措施错误或不到位,容易引起继电保护误动或拒动的电网事故。为了实现安措的预防错误、在线监视和防误告警,首先分析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安措的特征,然后从可视化、防误机制、模拟预演、遥控操作及在线监视等方面阐述了安措防误的关键技术。最后通过应用表明,这些关键技术不仅能预防安措问题,保证安全措施工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而且能对安措过程进行在线监视。并通过防误告警及时发现安措问题,增强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是大检修和大运行体系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汇集各类分布式能源,构建交直流混合超级电网,是世界各国应对当前能源危机的一大举措。然而缺乏稳定、可靠的故障保护技术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概述了交直流混合电网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欧洲、中国、美国、日本等多个地区及国家的超级电网构想及计划。进而对交直流混合配电方式的系统架构,系统特点及其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故障区域、故障特征、故障保护等方面总结了其在保护方面的特殊性及要求。最后对今后故障保护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利用IEC61850规约进行设备信息交互、比对故障特征波形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相对传统基于上下游低频波形的差异判别,通过对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特征分析,提取了配电系统特征频带。利用该频带提出基于EMD的改进算法,获得了有效滤除高频干扰的线路特征零模电流,对比线路各区段特征零模电流波形相似度与幅值差度最终确定故障位置。针对上述方法,结合IEC61850规约,所提出的故障定位实现仅需要设备间信息交互,减少主站通信压力,定位效率显著提高。基于Matlab/Simulink的配网小电流接地故障仿真验证了所提定位方法可应对多分布式电源接入、多点故障的复杂情况。设计的配电装置动模仿真也进一步说明了本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更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可更好地接纳分布式电源和直流负荷,缓解城市电网站点走廊有限与负荷密度高的矛盾,已成为现代城市配电网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接入柔性环网控制装置后,配网由单端电源供电网络变为多端电源供电网络,其可靠性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故障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接入柔性直流控制装置后柔直侧及系统侧的保护影响,提出基于时序配合的智能装置协同控制架构。利用柔性电力电子器件的快速响应特性,设计柔性直流控制装置与交流保护控制装置配合的保护控制策略。在GOOSE有向节点及快速通信机制的作用下,运用保护控制协同策略进行故障定位及隔离,有效地增强了含柔性互联装置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可靠性,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