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对当前存储安全研究现状以及我国可信存储的整体架构进行分析,阐述了可信存储中双向认证的必要性,并结合可信计算中可信链的传递机制,详细阐述了双向认证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以及可信存储中双向认证技术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前,关于分布式存储因果一致性的研究领域中鲜有考虑安全风险的成熟方案.在混合逻辑时钟和HashGraph的基础上,结合可信云平台中的可信云联盟技术,提出了具有可信约束的分布式存储因果一致性模型(CCT模型).CCT模型在客户端、服务端分别设计了身份认证和一致性数据可信校验机制,并对云存储集群中数据副本之间同步数据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量子密钥分发是一种重要的量子通信方式.为了提高量子密钥分发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粒子态的具有双向认证功能的多方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在协议中,量子网络中的任意两个用户均可在半可信第三方的帮助下进行双向认证并共享一个安全的会话密钥;协议中作为量子信息载体的粒子不需要存储,这在当前技术下更容易实现.安全性分析表明所提出协议在理论上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2016,(6):40-44
针对无线Mesh网络开放性和多跳通信导致易受外部和内部攻击以及节点失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安全的可信节点间认证方案。该方案针对无线Mesh网络的特点,首先通过基于Beta分布的节点行为信誉的管理计算其信任度,利用信任度识别节点是否可信;其次采用CPK标识认证算法结合挑战随机数,一次性完成入网节点的双向身份认证、网络认证和通信密钥的建立等问题。提高了节点认证效率,简化了认证的流程,减少了认证时延。最后通过安全性分析说明认证的安全性,通过性能分析说明认证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艾俊  吴秋新 《通信技术》2010,43(7):114-117
基于TCM标准的可信计算平台,借鉴可信计算组织(TCG)的可信网络连接技术(TNC)规范,提出了一种可信网络接入认证模型,该模型在TNC三层模型上增加了一层系统恢复层,采用先评估再接入认证的方法,即客户端首先对自己进行评估,只有在认为自己可信的情形下才向策略决定点申请接入请求,提高了接入认证效率,同时对于TNC模型中拒绝接入的客户端采取了更柔性的策略,提高了网络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6.
当前可信计算机研究大多是基于国外TCG的TPM技术,使用国产关键软硬件研制自主可信计算机成为必要.提出基于国产可信芯片、采用龙芯处理器、支持中标麒麟操作系统的可信计算机的设计,并从软件、硬件和BIOS设计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设计方法.IC卡密钥加载、基于USB-Key的用户身份认证以及系统的完整性度量,共同保证了系统资源的安全可信.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信息安全认证中存在的终端可信问题,提出基于TPM的CPK信息安全认证技术,从而实现从终端平台到上层应用的环境可信。首先介绍TPM及其功能和CPK认证技术,然后为基于TPM的CPK认证技术体系构建了总体技术架构,通过对TPM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功能得到了增强和封装,并为该认证技术设计了相应的认证流程,最后以飞行器应用程序的升级为例,对该认证技术的认证过程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可信密码系统作为提供可信服务的基础,受到工业界与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可信密码系统的重要性,阐述了可信密码系统的研究现状,针对可信计算、密钥管理技术、可信密码系统工程设计方法学、可信启动以及可信密码系统可靠性和优化设计等可信密码系统包含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对可信密码系统和可信计算进行比较和研究,最后阐述了研究和发展可信密码系统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可信密码系统下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数字版权管理存在跨域认证问题上仍有些技术难题,针对现有的问题设计了更为合理的模型,以提升数字版权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现有的跨域认证模型中未考虑用户平台环境因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等级的跨域认证模型。通过给定平台可信等级、用户可信等级和域可信等级,并依据可信等级评估值动态地建立域间信任关系。安全性分析表明,使用该认证方法进行跨域认证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及平台环境的隐私。  相似文献   

10.
文中首先分析出了传统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介绍了与传统网络不同的可信网络平台认证模型,给出了可信平台模块TPM在平台认证中的作用,提出了用可信网络模块TNM来加强接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以可信计算技术为基础,针对可信云平台构建过程中可信节点动态管理存在的性能瓶颈问题,提出了基于TPM联盟的可信云平台体系结构及管理模型。针对TPM自身能力的局限性,提出了宏TPM和根TPM的概念。针对可信云中节点管理时间开销大的问题,引入时间树的概念组织TPM联盟,利用TPM和认证加密技术解决数据在TPM联盟内节点间的可信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树的TPM联盟管理策略,包括节点配置协议、注册协议、注销协议、实时监控协议、网络管理修复协议和节点更新协议,阐述了时间树的生成算法,分析了建立可信节点管理网络的时间开销和节点状态监控的有效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说明了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可信终端动态运行环境的可信证据收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良  陈菊  周明天 《电子学报》2013,41(1):77-85
可信计算的链式度量机制不容易扩展到终端所有应用程序,因而可信终端要始终保证其动态运行环境的可信仍然困难.为了提供可信终端动态运行环境客观、真实、全面的可信证据,提出了可信终端动态运行环境的可信证据收集机制.首先,在可信终端的应用层引入一个可信证据收集代理,并将该代理作为可信平台模块(trusted platform module,简称TPM)链式度量机制的重要一环,利用TPM提供的度量功能保证该代理可信;然后通过该代理收集可信终端的内存、CPU、网络端口、磁盘文件、策略配置数据和进程等的运行时状态信息,并利用TPM提供的可信存储功能,保存这些状态信息作为终端运行环境的可信证据,并保障可信证据本身的可信性.该可信证据收集机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为支持面向不同应用的信任评估模型提供基础.在Windows平台中实现了一个可信证据收集代理的原型,并以一个开放的局域网为实验环境来分析可信证据收集代理所获取的终端动态运行环境可信证据以及可信证据收集代理在该应用实例中的性能开销.该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全球公共云服务市场增长较快,但市场规模仍较小。各国将公共云服务认证作为培育市场、规范市场的有力手段。我国根据国内云服务市场的发展情况,借鉴国外云服务评估认证的方法,提出了面向市场的可信云服务认证。本文从可信云服务认证的目的、对象、评估方法和评估机制等方面对可信云服务认证进行了介绍,并提出进一步发展认证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利用可信控制中心以及可信量子中继服务器进行量子密钥中继传输的实现方案。在设计可信中继点协议上采用了量子密钥一次一密的加密算法,在组建可信中继网络时,利用可信控制中心来保证接入中继的可信性与安全性,并把用户地址隐藏于已加密的量子信息数据中,只有合法的可信用户才能解密并进行信息传输。实验结果表明,用户之间即使没有量子信道直接相连,仍然可以利用可信中继网络进行量子密钥长距离的安全传输,该量子密钥中继方案是可行的。安全性分析表明,在传输过程中,攻击者无法获取到真正有用的量子密钥信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与现实社会生活的不断融合,由互联网虚拟性导致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网络参与者身份的虚拟性导致了网络欺诈、网络谣言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安全和稳定。文章从实现网络可信身份认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建立和完善网络认证体系,从而打造可信网络空间,促进互联网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针对无线网络中的大量用户和大量WAP网站的安全可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和业务的双向安全可信框架.在双向安全可信框架下,网络可以对用户和业务进行分级评价,进而决定是否允许用户访问业务或业务内容通过网络进行发布.  相似文献   

17.
王效武  刘英  闫石 《通信技术》2020,(4):993-997
基于对目前可信计算信任链及度量基准值采集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软件源的可信管控模型,实现软件的安全认定、度量基准值统一计算采集以及可信第三方的集中管控,为软件的可信运行奠定了基础,降低了可信度量值采集工作的复杂度,对软件源的可信管控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进行了软件可信表征格式和基于可信表征的可信度量流程设计,将软件源的可信延伸至软件加载的可信和软件运行的可信,较大程度地提升了软件全生命周期的可信证明强度。  相似文献   

18.
周江  李贺武 《电信科学》2019,35(12):8-14
随着网络规模的增长,对网络进行精细化管控变得尤为重要。在下一代互联网中将用户可信身份嵌入 IPv6 地址后缀形成可信地址,能够进一步提高网络行为的可追溯性。目前已有研究基于 Portal 认证配合DHCPv6将用户的身份信息嵌入用户终端的IPv6地址中,但是为了分配可信地址而改动的DHCPv6过程造成了机制对用户终端不透明,无法大规模部署。提出了一种面向Portal认证的IPv6可信地址分配机制,通过服务器信令交互配合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实现IPv6可信地址的间接分配,而且与地址分配方式无关。最后,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并在江苏南京电信现网机房评估了其可行性和性能,结果表明此机制在对终端透明的情况下仅带来很少的额外开销。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可信的物联网存在终端用户的不可靠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扁平的代理服务认证机制。该方案在保证数据传输安全性的同时,也实现了认证服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云计算服务环境中用户和云服务器之间的双向认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信平台模块的云计算平台双向认证方案。将可信计算技术和传统的智能卡口令认证方法相结合应用于云计算服务平台,实现云计算中双方身份的认证,协商生成会话密钥,同时对云服务器的平台可信状况进行了验证。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案可以抵抗常见的各种攻击,安全性较高。计算时间复杂度在云计算服务中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