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锅炉燃烧过程中生成NOx的机理,给出控制NOx生成的措施,如利用空气分级燃烧原理控制NOx的生成、采用双调风燃烧器控制NOx的生成、采用合适的控制方式降低NOx的生成等,达到有效降低NOx生成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说明了煤在燃烧中生成NOx的机理,NOx的生成主要分热力型、快速型及燃料型等3种,其中燃料型NOx占总量的70%~80%;对比了几种低NOx燃烧技术的优缺点;认为进行低NOx燃烧技术改造、采用低NOx燃烧器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可将NOx的排放量降低30%~60%。  相似文献   

3.
低氮燃烧器改造及运行调整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NOx生成机理及双尺度低NOx燃烧技术,指出低NOx燃烧器改造后运行的核心是控制炉内局部区域的空燃比和炉内燃烧的最高温度。介绍了1台300 MW机组锅炉进行双尺度低NOx燃烧器改造的方案,改造后NOx的排放值能大幅降低。探讨了低NOx燃烧器改造后锅炉的优化控制以及对锅炉经济性的影响。运行氧量降低能够有效降低NOx的生成,然而却会导致飞灰含碳量的增加。同样地,加大燃尽风量也能减少NOx,但飞灰含碳量也会相应增加。在不同的煤质、机组负荷、磨煤机组合的情况下,NOx的排放也会有所区别。本文可为国内燃煤锅炉低NOx燃烧器的改造及优化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电厂NOx排放过高的问题,通过对NOx的形成机制以及煤质分析,运用CFD软件模拟锅炉炉内燃烧状况,采用空间分布法分析600MW锅炉深度空气分级燃烧下NOx的生成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空间分布法能够详细的说明NOx生成特性;燃烧器喷口附近区域NOx的生成与还原最为剧烈;挥发分析出速率与焦炭燃尽速率对HCN生成有着重要的影响;HCN与一、二风的混合程度影响了主燃区燃烧器喷口下游燃料型NOx反应速率;燃料型NOx生成速率明显大于热力型NOx生成速率,控制NOx的产生最主要是控制燃料型NOx的生成与还原。分离燃尽风(separated over fired air,SOFA)投入使得主燃烧器区域缺氧程度严重,主燃区NOx整体浓度较低,后期未完全燃烧物质的补燃影响了出口截面NOx浓度;采用SOFA分级能够在保障NOx得到还原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焦炭的燃尽,降低出口烟温和飞灰含碳量。  相似文献   

5.
从NOx生成的机理出发,提出国内电厂降低NOx应从快速着火,高温燃烧,煤粉和空气适时混合,在火焰内完成NOx的出发。指出了国内电厂大容量煤粉锅炉降低NOx的有效措施。同时定量分析了几种因素对NOx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白光远  张伟伟  吴斌 《发电设备》2020,(3):184-187,195
为了解决单点取样测量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烟气NOx排放量及提高氨气喷射调节阀自动调节品质的问题,基于SCR脱硝基本原理,提出了烟气NOx多点取样测量方法,并结合现场实际应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Ox多点取样测量方法能够提高SCR脱硝系统出口NOx测量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并有效解决了锅炉烟气NOx测量倒挂问题(即脱硫系统出口烟气NOx质量浓度大于脱硝系统出口烟气NOx质量浓度),优化了SCR脱硝系统在锅炉变负荷时的跟踪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火焰图像处理技术监测炉膛出口NO_x的排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炉膛火焰图像处理技术为手段获取炉膛温度场。研究影响炉膛出口烟气中NOx含量的因素,建立针对煤粉锅炉炉膛出口NOx含量的监测模型,从而监测NOx排放量,寻求降低NOx排放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肖宝兰  李凤瑞 《发电设备》2004,18(6):350-352,367
阐述了NOx的危害以及控制燃煤NOx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然后综合分析了影响NOx形成的各种因素,并结合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优化减排NOx水平的有发展前景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河北省火电行业污染物NOx排放总量、河北省总发电量,得出NOx的排放绩效标准,提出利用NOx的排放绩效标准对企业进行奖罚。火电行业为了增加收益,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和企业改革,提高NOx的处理效率,从而实现火电行业NOx排放绩效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调度。  相似文献   

10.
氮氧化物(NOx)污染主要污染物是NO和NO2,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包括:NOx对人体有致毒作用,其中危害最大的是NO2;NOx对植物具有损害;NOx是形成酸雨酸雾的主要污染物;NOx与碳氢化合物可形成光化学烟雾;NOx参与臭氧层的破坏。因此,控制和治理大气中的NOx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5,他引:12  
研究煤种及运行工况对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特性的影响。在3台大型锅炉、2台实验炉上进行变煤种、变工况试验,研究发现煤中含氮量与NOx排放量具有一定相关性,运行工况变化对NOx排放量也有一定影响,在实验室卧室炉上进行分级燃烧实验,研究NOx排放特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锅炉负荷变化对NOx排放浓度有重要影响,分析了几台锅炉NOx排放浓度和负荷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影响NOx排放浓度的因素是燃料的挥发分、含氮量,炉膛温度水平,煤粉颗粒在还原区的停留时间以及燃烧器型式,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型电站锅炉混煤掺烧的NOx排放特性预测与运行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某700 MW四角切圆燃煤电站锅炉的NOx排放特性及锅炉效率多工况热态测试的基础上,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大型四角切圆电站锅炉NOx特性及锅炉效率模型并进行预测,检验样本NOx排放浓度和锅炉效率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63%和0.23%,证实模型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遗传算法对锅炉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NOx排放浓度为421.44、255.05和215.40 mg×m-3,分别降低了37.56%、29.43%和30.56%;锅炉效率为94.56%、94.13%和94.80%,分别提高了0.09%、0.42%和0.88%。该模型可在掺烧非设计煤种情况下寻找出最优运行参数,降低锅炉NOx排放浓度并提高锅炉效率;同时随掺混比的增大,NOx排放浓度降低;掺烧D磨和E磨有利于降低NOx。  相似文献   

14.
比较煤的挥发分和N含量对不同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表明,对于燃用高挥发分烟煤的锅炉,煤质特性对先进低NOx燃烧系统锅炉NOx排放影响并不显著.对于同1台先进低NOx燃烧系统锅炉的NOx排放质量浓度随N、挥发分含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煤质仍然是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燃烧调整降低锅炉NO_x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于现今已采用低NOx燃烧技术的电站锅炉,燃烧调整是降低NOx排放的主要方法。通过对某电厂1025t/h锅炉进行燃烧调整试验研究,分析了电站锅炉运行参数对NOx排放量的影响,确定了锅炉低NOx运行方式,为锅炉的低NOx运行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330 MW机组锅炉上进行了燃烧调整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试验研究,测试数据反映了煤种、锅炉运行工况和参数等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通过调整燃烧工况降低了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同时考虑锅炉各种损失随工况的变化及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氮氧化物是燃煤电站锅炉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在410 t/h锅炉上进行了NOx排放特性试验,试验得出锅炉过量空气系数、配风方式、制粉系统投运方式对NOx排放的影响,并对氧量与锅炉效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锅炉优化运行,降低NOx污染物排放提供参考依据。运行结果表明,低氧燃烧的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一座热输入量为0.2MW的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石化污泥与煤的混烧试验,重点考察了质量掺混比、空气过剩系数、二次风率、Ca/S摩尔比、床温等因素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质量掺混比的增大,NOx的排放浓度呈下降趋势;随着空气过剩系数的增加,NOx的排放浓度呈上升趋势;在空气过剩系数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NOx的排放浓度下降;脱硫剂石灰石的添加会促进NOx的生成,且NOx的排放浓度随着Ca/S摩尔比的增大而显著上升;随着床层温度的升高,NOx的排放浓度也呈增加趋势。由于循环流化床低温和分级燃烧对NOx的抑制作用,各试验工况NOx排放浓度均较低,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电厂燃煤锅炉NOx排放计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抛弃了传统的建立在湍流模型和气固两相流模型基础上的NOx排放质量浓度计算方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了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多元回归计算模型。模型的建立是从锅炉运行因素出发,通过分析各种运行因素对锅炉效率和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归纳出影响锅炉效率和NOx排放质量浓度的综合性影响因素——炉内风分配,并将其量化,从而建立起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多元回归计算模型。通过此模型可由各运行因素预测锅炉的NOx排放质量浓度。以此模型为基础可开发出应用于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NOx排放优化运行与在线监测软件”,在线指导运行人员优化燃烧,实现高效低NOx燃烧运行。该模型是针对某一特定锅炉建立的,但其建立方法对各种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某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双切圆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燃烧调整试验方法,进行了氧量、负荷、燃尽风量、主燃烧区燃烧器风量和配风方式、磨煤机运行组合方式、燃烧器摆角、煤质等因素对锅炉NOx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具有先进低NOx燃烧系统的锅炉,煤质因素是NOx排放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运行氧量变化是NOx排放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氧量增加,锅炉NOx排放浓度呈线性增加;负荷也是NOx排放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负荷和相应的运行氧量水平;而在保持大量燃尽风实现空气分级燃烧的条件下,主燃烧区燃烧器风量和配风方式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是微弱的。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该1 000 MW锅炉NOx排放浓度与主要运行因素的回归经验关系式,该经验关系式可用于该锅炉NOx排放浓度的在线运行控制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