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伍贤方  姚永平 《广东化工》2013,(21):56-57,80
以不同结构的三元醇为骨架,合成了一系列高性能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PUA),探讨了合成线路对PUA固化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以聚己内酯三元醇作骨架,采用预封端法合成的PUA,具有黏度低,相对固化速度快,拉伸性能高、硬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比较了4种不同合成工艺对PUA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单体中和合成工艺的PUA复合乳液的贮存稳定性、机械性能和耐水性好,具有工艺简单、污染小、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张旭东  陈焕钦 《化工进展》2004,23(4):380-384
综述了聚氨酯一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乳液的稳定性、流变性.胶粒的粒径、结构形态、胶膜的表面结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耐化学品性能等;讨论了PUA复合乳液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因素,指出PUA复合乳液的优异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粒的核壳结构,深入研究结构与配方、合成工艺,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会大力促进PUA复合乳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影响PUA复合乳液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预聚、中和分散、乳液聚合三个独立而连贯的步骤合成PUA复合乳液,以实验手段研究了影响PUA复合乳液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通过调节亲水基团和丙烯酸酯的含量合成的PUA复合乳液均一稳定,固体分含最量高,成膜性好。  相似文献   

5.
HEMA封端对PUA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对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封端,合成含有双键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并制备了核壳接枝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通过对PUA复合乳液和涂膜性能测定,讨论了HEMA用量对PUA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EMA用量增加,PUA复合乳液的稳定性和涂膜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当HEMA用量为75%时,PUA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6.
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叙述了由含羟基的丙烯酸酯预聚物与二异氰酸酯聚合生成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PUA)的合成路线、条件及影响因素,并对PUA涂料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明志  许戈文 《聚氨酯》2005,(11):74-78
本文综述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的合成方法,以及国内外为提高PUA复合乳液的性能所采取的措施,并指出了PUA复合乳液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MA)为交联单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工艺合成具有高消光效率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PUA)分散体并制成水性亚光涂料。通过红外光谱确定了PUA分散体的合成。研究了AMA单体用量对PUA分散体和涂膜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AMA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二乙烯基苯(DVB)、双丙酮丙烯酰胺/己二酰肼(DAAM/ADH)交联体系对PUA分散体的粒径、粒径分布以及PUA涂膜消光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AMA单体用量的增加,PUA分散体的pH值逐渐下降,粒径增大,黏度逐渐降低。由于交联密度的增加,PUA涂膜的摆杆硬度升高,耐碱和耐醇性能也得到提高。采用AMA交联获得的PUA分散体粒径分布更窄,消光效率更高,制备的水性亚光涂料的光泽最低。  相似文献   

9.
以丙烯酸羟乙酯(HE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己内酯二醇(PCL)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物,加入光固化助剂,用紫外光固化成膜.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和合成温度对合成PUA预聚物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对固化涂膜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UA封端反应温度为5...  相似文献   

10.
乔勇  卢秀萍  郭平胜 《弹性体》2008,18(6):9-12
通过外加交联剂[二缩三丙二醇双丙烯酸酯(TPGDA)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合成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通过测定PUA乳液和涂膜性能,研究了交联剂用量对PUA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交联剂TPGDA和TMPTA质量分数分别为0.6%和0.9%时,乳液涂膜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聚醚二元醇、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丙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重要的紫外光固化用基础材料-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PUA)。详细介绍了合成原理及合成方法。讨论了合成过程中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反应进程的影响因素,并简要介绍了其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结果表明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第1步反应在60-70℃下进行,反应约4h,第2步反应控制在80-85℃下进行,反应3h,催化剂用量占总质量的0.2%。该预聚体在涂料、油墨、胶黏剂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合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聚氨酯预聚物分散制各水性聚氨酯的方法,讨论了丙烯酸酯改性对水性聚氨酯涂膜的性能影响。分析了亲水性物质、交联剂、扩链剂、引发剂、中和剂、有机溶剂等对水性聚氨酯涂膜外观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丁酸(DMBA)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等为主要原料,制得聚氨酯(PU)预聚体;然后将其与丙烯酸羟乙酯(HEA)反应,制得HEA封端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体;最后在PUA预聚体中加入中和剂等助剂,制备出阴离子改性PUA紫外光(UV)固化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当w(DMBA中-COOH)=1.2%(相对于PU预聚体质量而言)、中和度=n(中和剂)∶n(DMBA)=80%、以PTMG为多元醇且偶联剂采用预处理法加入时,相应的阴离子改性PUA型UV固化胶粘剂的耐水性、粘接强度和耐久性俱佳。  相似文献   

14.
丙烯酸酯改性聚酯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封端的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与丙烯酸酯发生聚合,制备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分散体稳定性及成膜物性能的影响。同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讨论了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成膜物的结构特征,用热分析仪分析了膜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PEG)。丙烯酸为原料,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带有双键的PU预聚体。用此预聚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共聚,通过测定乳液的粘度、粒径分布、胶膜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等方法,讨论了此预聚体用量对乳液和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预聚体用量的增加,共聚乳液的稳定性、粘度逐渐下降、乳液粒径有较大的变化;PUA共聚乳液胶膜的光泽度、附着力在预聚体用量为4%时最好,其胶膜的抗冲击强度及硬度均好于相应的PA乳液胶膜。  相似文献   

16.
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丁紫外光(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UV固化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光固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水性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和UV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  相似文献   

17.
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威  黄洪  傅和青 《化工进展》2011,30(6):1341-1346
介绍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分类和合成方法。综述了水性聚氨酯的改性方法,包括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改性、有机氟改性、有机硅改性、纳米材料改性、复合改性和超支化预聚体改性。比较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优势和缺陷,提出了每种方法改性的胶黏剂的适用领域,指出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The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acrylate coatings are smart option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hazards. To evaluate th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polyurethane acrylate coating dispersions were synthesized with aromatic and aliphatic hard segments. Furthermore,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dispersions were used to finish the cotton fabric. The dispersions were prepared by prepolymer method follow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n aqueous medium.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dispersions was perform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In general, aliphatic hard segment has shown more appreciable results. But, thermal stability of aromatic polyurethane acrylate was more pronounced as inherent rigidity of aromatic diisocyanate dominates.  相似文献   

19.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PEG400)、2,2-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为主要原料,合成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以三乙醇胺中和后,原位引入经浓硝酸处理过的碳纳米管(CNTs),制备了光固化水性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乳液(WPU/CNTs),加入光引发剂后交联固...  相似文献   

20.
黄萍  叶代勇 《涂料工业》2011,41(10):48-53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酯二元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环氧改性的、固体分约为50%的水性紫外光固化聚氨酯分散体(PUD)。通过预聚物中聚氨酯分子末端的—NCO基团与丙烯酸羟丙酯(HPA)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上的羟基发生反应,从而引入碳碳双键,使PUD具备紫外光固化的性能。研究了水性UV分散体的碳碳双键对水性聚氨酯的拉伸强度、硬度、粒径等性能方面的影响,同时对涂膜进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和断面结构表征(SEM)。结果表明:双键含量增加,UV涂料的拉伸强度和硬度增大,分散体和涂料的其他性能基本不变;DMA测试表明随着双键含量的减小,软段的T_g(s)移向低温,硬段的T_g(h)移向高温,相分离趋于完全;SEM测试表明树脂的交联程度越大,抵抗断裂的程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