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鑫  陈洪凯 《人民长江》2017,48(21):74-79
针对矿区地质环境保护问题,通过分析大量有关文献并结合实践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矿山开采制度、矿区环境评价与监测技术、矿区地灾防控与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发现:国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着眼微观层面对土壤、水质等方面的修复,而我国矿山地质保护绝大多数尚停留在工程治理层面,法律保障、矿山恢复保证金、矿区绿色复垦技术是现有研究的薄弱环节。因此建议矿区地质灾害保护研究中应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政策、矿山灾变机理、矿山防灾与生态修复技术、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应急方法、系统与设备等方面,并解读了各研究方向主要思路。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减灾理论研究与防治工程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 GIS 和 RS 的黄石市矿山地质环境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 GIS 和 RS 技术,以黄石市(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为研究对象,利用 2009 年 1 月 27 日和 2008 年 12 月 16 日 SPOT5 遥感数据,结合研究区的地形图及采矿登记权等相关资料,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针对各指标,提出与之相适应的 GIS 和 RS 提取方法,得到单因子分级图。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各指标因子赋权重。再根据评价指标分级体系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模型,运用 GIS 的栅格运算功能,对各指标因子进行栅格计算、空间叠加,最终得到黄石市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分区图。该研究结果为黄石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并为矿山地质环境定量评价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三门峡沿黄矿山为例,综述了因矿山过度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地形地貌破坏、含水层破坏、地表水污染及土地资源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统筹推进地质灾害、湿地、小流域、土地、乡镇生态系统的治理的规划思想及治理对策,对黄河流域三门峡沿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浅谈双鸭山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鸭山市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矿山废渣排放和煤矿采空区的地面塌陷。针对双鸭山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制定了大范围、综合型、环保型、可持续利用型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深入了解河南红旗三矿的矿山地质环境情况,利用定量-半定量评估方法对其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利用叠加法划分了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区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保护和恢复治理的技术措施,工程设计人员从事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白浪铝土矿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北东方向,隶属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陈村乡。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和生产环境,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的原则。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扰动和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矿产开发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张二庄里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治理的新思路与生态保护修复措施。通过地形测量、野外调查与测绘、勘探、槽探及室内试验等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及生态环境问题。针对研究区内存在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水源涵养性降低、保水性差等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主要采用对高陡采面上发育的危岩进行清除、对不稳定边坡坡面渣石进行清理,坡脚修建挡渣墙,同时将矿渣就近清运至凹陷型采坑或高陡采面坡脚进行压脚,对清理后的场地及平台等进行挖填平整,保证地形稳定,满足覆土绿化条件,且对场区进行覆土、植树、种草,恢复生态环境。研究成果可为南太行山地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类似治理项目提供借鉴,以期为全国类似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供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8.
固体矿产资源为不可再生性资源,盲目的开采既浪费了矿产资源又破坏了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地质环境条件逐渐恶化。以某铜溪褐铁矿为例,主要介绍了该矿山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和现状,并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治理恢复方式,提出保护措施、工程治理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等,可有效降低或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减少土地资源破坏,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根据某矿区现场踏勘,结合工程地质条件,针对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总结了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研究边坡变形机理,推测矿区边坡未来变形范围。通过调查矿区内博物馆—速凝剂厂范围内塌陷区和博物馆西侧的滑坡,阐述了引起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因素,即内在因素是边坡自身问题,外在因素是长期震动和堆载。并结合矿区地质环境问题和影响因素,分析了边坡变形机理,将边坡变形分为4个阶段,即孕育阶段、张拉阶段、剪切阶段和滑移阶段。且基于边坡变形机理,推测了滑坡变形范围,大范围的边坡滑移还不存在,仍处于前2阶段。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措施,使边坡稳定问题得以解决。因此,研究采空区上覆岩质高边坡变形机理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地区地面塌陷类型均为矿山开发形成的采空区地面塌陷,崩落采矿法及顶板全陷管理方式是我区形成地面塌陷的重要诱因。通过对我区矿区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以及对全区矿山环境问题调查成果的分析与研究,简要阐述了内蒙古地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危害及发展趋势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张发旺、陈立、张胜等撰写编著的《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互馈效应研究》一书,已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不仅是针对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的专著,也是一部集作者多年研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成果总结、精选而成的力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东鞍山矿山为例,分析了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探讨了矿山企业应如何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水电勘测规程规范中只明确兴建工程产生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评价方法,忽视已建工程所处地质环境、后期人类活动、环境改变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其运行产生的不良影响的现状,对防洪工程、水库工程中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详细阐述了湖北省寺坪水电站导流隧洞进口洞脸边坡变形破坏的地质条件、特征及成因。从地质角度对预应力锚索加固与削坡减载两种治理方案进行比较后,认为对该边坡进行治理适宜采用削坡减载方案,而不宜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方案;并从实践中验证了采用削坡减载方案进行治理是成功的。该边坡为志留系页岩组成的隧洞洞脸边坡,位于特殊的地质环境及特殊的工程场所,其治理方案的地质论证对其它边坡的治理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水电勘测规程规范中只明确兴建工程建工程产生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评价方法,忽视已建工程所处地质环境、后期人类活动、环境改变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其运行产生的不良影响的现状,对防洪工程、水库工程中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与监测 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 第五章 地质遗迹保护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利益,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采矿弃渣为主要物源的矿山泥石流对资源枯竭型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潼关典型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整理和地质调查发现,区内暴雨频发,干沟地形陡峻、沟谷顺直,稳定性差,具备形成矿山泥石流的条件。通过容重测量和颗粒分选试验,确定出金矿弃渣的工程力学特点。提出建立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在泥石流形成区采用透水柔性的铅丝笼稳渣;在流通区修筑分级拦挡坝;并综合考虑疏通河道、废渣利用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内蒙古矿山尾矿库建设情况,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引起了环境方面的负作用--工程地质环境改变,新增加的水土流失不可低估。本文以商洛地区为例,研究分析区域内基本建设与工程环境的平衡点,在既搞好基本建设又不破坏当地工程地质环境的前提下,研究及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法、对策,统筹规划,综合治理,避免由于基本建设而引起的区域内工程地质环境恶化与水土流失加剧。  相似文献   

20.
矿山地质灾害及潜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种类比较齐全,开采历史比较悠久的地区来说,由于长期的无节制开采,致使一些矿种濒危,资源枯竭,加之一些地区的无序开采(私挖乱采),矿产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一系列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应运而生。目前,由于矿山开采而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边坡失稳、瓦斯爆炸、矿坑突水等。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开采形成的尾矿、废渣、废污水的不合理堆排放,水资源的污染以及对地表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