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掌握综放面工艺参数对顶煤回收效果的影响规律,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2D对阳泉二矿数值模拟正交试验进行研究,得到了合理的综放面工艺参数,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宣鹏云 《煤》2020,29(7)
以三元煤业4301综放工作面开采工艺选择为背景,通过引入模糊评价函数对顶煤冒放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工作面顶煤冒放性属于Ⅱ类;分析了工作面回采工艺主要参数对放顶煤回采的影响,并确定了各参数具体数值,保证了矿井的高产高效,为类似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回采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长春兴煤矿301综放工作面在末采阶段继续按照正常推进方向回采,会滞留部分三角煤无法采出。针对该情况,首先进行了转采方案的设计及转采割煤参数的确定,并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转采区矿压显现特征进行了模拟,现场矿压显现特征实测分析表明,转采方案增加了该工作面的服务年限,提高了原煤的回采率,可为综放工作面旋转开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冲击危险性厚煤层综放开采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冲击地压对深部综放开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的严重影响性,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研究采煤方法(包括大采高开采)对冲击地压形成的不同影响作用,分析综放开采的合理采放比及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研究表明对于冲击危险性特厚煤层采用综放开采是有利于冲击地压防治。支承压力集中程度仍然超过塑性区煤体强度极限和采空区以暂时稳定梁或者其它形式积聚了大量的弹性能量的瞬间释放是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时有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郎志俊  牛建鹏 《河北煤炭》2009,(6):16-17,22
文章介绍了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煤业有限公司1105综放工作面应用马丽散、罗克休进行化学加固处理构造影响区极破碎厚煤层片帮冒顶技术工艺,并对综放工作面化学注浆工艺和参数进行了优化.开采实践证明,这种工艺能将构造对回采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综放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综放开采工艺参数与顶煤回收率的关系,以公务素煤矿1604综放工作面为背景,进行了顶煤回收率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综放工作面顶煤采放比在1:2.5左右、放煤高度在6 m左右、放煤工艺采用一采一放时,顶煤回收率最好.将该工艺参数应用于工作面后顶煤混矸率有所降低,顶煤回收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大倾角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工艺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开滦赵各庄矿3237深部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的工艺参数选择,进行了全面的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和工作面的对比实测研究,通过多种试验和观测手段与研究方法,获得了大量、丰富的模拟试验数据和研究成果,从而为赵各庄矿3237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的工艺参数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经工作面开采的实践表明,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的工艺研究结论是正确可靠的,该方法完全可以作为综放工作面工艺参数选择的重要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8.
孟凡和 《煤矿安全》2006,37(3):28-30
通过对山东龙口矿业集团北皂煤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温度变化规律与气体成分变化规律测定,确定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煤炭氧化自燃“三带”,从而合理确定各种防灭火工艺的具体参数,全面掌握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  相似文献   

9.
对综放工作面放煤支架的架型、工作阻力、控顶距、采放比和放煤步距等开采工艺参数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它们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结合王庄煤矿6102综放工作面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结构复杂厚煤层工作面年产200万t综放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海波  李伟  康健  孙广义 《煤炭学报》2009,34(2):159-162
通过现场工艺试验,对综放工作面含夹矸结构复杂段合理综放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围绕该工作面主要综放工艺参数的确定,进行了大量的现场实测研究,确认在结构复杂条件下的顶煤的冒放性不仅受放煤参数、顶煤及直接顶的垮落特征的影响,而且还主要受夹矸层的岩性及厚度的影响,确定选择两刀一放单轮间隔放煤方式对提高煤炭采出率,降低原煤含矸率有利.  相似文献   

11.
提高顶煤回收率是综放开采技术的关键,而顶煤的破碎程度及破碎后的充分放出对顶煤回收率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破坏机理、破碎程度及放出规律,对于实现综放开采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以王家岭煤矿2#煤层12309综放开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计算与相似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合理的放煤步距为0.865m,并在合理机采高度和放煤步距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放煤方式,得出一采一放为最合理的放煤工艺;最后,基于研究得出的放煤工艺参数对王家岭煤矿2#煤层12309综放开采工作面放煤进行数值模拟,其顶煤回收率和含矸率分别为90.6%、7.2%,考虑到现场放煤控制难易程度及工作面生产效率,确定出合理的放煤方式为单轮间隔放煤。  相似文献   

12.
毕远志  左秀峰 《煤炭学报》2000,25(3):243-247
为了预测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生产效果 ,优化采煤工艺方式 ,根据目前综采放顶煤的工艺过程 ,研制开发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生产效果计算机模拟模型 ,并在生产实际中进行了应用 ,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超长综放工作面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指导矿井生产,在兴隆庄煤矿4326超长综放工作面上方设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获得了该区条件下超长综放工作面开采时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和有关参数,给出了煤柱上方的概率积分法预计结果修正公式,并与普通综放面岩移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综放工作面端头顶煤的放出率,进行了软厚直接顶(顶煤)条件下综放工作面端头区放煤的现场试验。实测研究了综放面端头区放煤条件下的矿压显现特征,优化了端头区放煤参数,并对放煤效果进行了实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软厚直接顶及顶煤具有较好的随动性和充填程度,利于端头放煤的安全高效实施。综放面端头区顶板压力很小,是工作面中部的6.54%。由于端头放煤后端头区顶板活动加剧,顶板压力增大了26.64%。综放面端头区放煤的顶板控制关键是"护"和"稳",改善端头支护系统的稳定性是端头区安全放煤的保障。根据综放面端头顶板的稳定性程度,合理确定了端头区的可放煤区域和双轮或三轮顺序不等量控制放煤工艺。  相似文献   

15.
综放工作面为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设备与放煤工艺参数的选择及工作面回采率的预测是复杂的非线性问题,用传统的数学方法难于解决。应用MATLAB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综放工作面采出率的预测模型,并实现了采煤机、液压支架选型和放煤方式、放煤步距的优化。应用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具有非线性动态处理能力,能真实反映各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计算精度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大采高综放开采及其应用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毛德兵  康立军 《煤矿开采》2003,8(1):11-14,21
根据当前综放开采技术发展水平,通过分析影响综放工作面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大采高综放开采的概念并指出该方法是综放工作面实现年产1000万t的重要途径。按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实现年产1000万t的要求,主要从设备配套的角度分析了大采高综放开采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发展,综采放顶煤设备的体积和自重日益增加,使综采放顶煤设备的安装、拆除、运输和移动都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回采过程中,转载机的前移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如何使转载机随着工作面回采方向和速度准确、快速的前移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设计与改造方案,并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进行了配套与使用,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煤矿受地质条件、埋藏深等影响,综放工作面多为不规则布置,为提高工作面的单产水平和资源回收率,在推采过程中需要进行工作面合茬。综放工作面支架、运输机等设备吨位重、尺寸大,给合茬工作增加难度。通过合理优化采煤工艺、设备布置、加强顶板管理等措施,确保合茬工作安全有序完成,确保了综放工作面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9.
在复杂难采煤层地质条件下,如何提高综放工作面产量和工效是综放开采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某矿综放面生产系统建立各子系统模拟模型,运用正交优化设计技术,综合研究综放工作面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并对影响综放工作面产量和工效的各种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0.
放顶煤开采顶煤初次垮落是一个复杂的动力过程,在综放面循环向前推进时,煤体瓦斯渗流场结构发生变化。为探索综放面前方煤体瓦斯压力的分布变化规律,进一步对瓦斯内能进行分析,研究初放期煤岩发生动力灾害的可能性,有效的进行瓦斯综合治理,本文运用AN-SYS10.0的瞬态分析模块对综放面采场附近瓦斯压力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综放面在推进过程中前方卸压区瓦斯压力变化梯度大,在应力集中区瓦斯压力较高,压力梯度变化小;初放期在工作面前方附近首轮循环放顶煤形成的瓦斯压力梯度比第二轮循环形成的瓦斯压力梯度大;瓦斯膨胀做功有利于突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