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环境温暖化的危机,因此,21世纪"环境、都市与建筑的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国际永续建筑发展历程和世界永续建筑的发展潮流看台湾永续建筑的未来,从台湾永续建筑的发展现况及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来观察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谢英俊简介:台湾"第三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永续建筑、协力造屋"倡导者,1999年台湾9·21地震后,参与灾后重建,提出"永续建筑与协力造屋"的理念。就地取材,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组织和执导农民/原住民自己动手盖房,建起品质还不错又省下施工费用和购买大量原材料费用的房子,是其一直所坚持的建筑实践。所获奖项:2002年获第三届远东杰出建筑设计佳作奖,2004年入围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代表作品台湾省高雄市桃园区动和避难屋,四川省茂县太平乡杨柳村1.四川省茂县太平乡杨柳村2  相似文献   

3.
梁贵堡 《山西建筑》2009,35(24):10-11
从二战后台湾经济的奠基、快速发展、泡沫,观察社会环境、建筑潮流的改变,探讨了重要建筑师的贡献及经济、空间、建筑、文化良性循环的可能性,从而总结出台湾建筑师的探索经验,为大陆建筑的多样发展提供借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绿色建筑——政府、企业、用户共筑的三方共赢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建筑》2010,(1):149-149
近年来,绿色建筑正成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社会民生需求的新兴建筑形式。绿色建筑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及资源,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与建筑和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三个方面谈图书馆设计:1,永续,2,公共图书馆,3,北投图书馆北投图书馆除了担负起一个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外,亦架构在永续的议题上,得到了台湾绿建筑标章最高的等级。它除了达成生态、节能。减费、健康的绿建筑目标外,更重要的是透过一连串的空间安排,追求人,空间、环境的共生共荣。同时在网络时代,除了拥有图书馆对知识服务的功能外,并在有限资源下,提供更大弹性与更多的服务,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如今环保、健康、节能、减废、低碳等也成为21 世纪的热门话题,面对未来地球资源枯竭和限制以及节能环保的全球化潮流,各国纷纷将绿色建筑列入重点研究的对象,借以永续发展的目标对大自然采取保护,把人对大自然的损害降到最低.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和永续发展相关研究,揭示两者的共通性,阐述其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揭示21世纪将是绿色的世纪,并为我国建设低碳、绿色、生态和宜居的永续城市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嘉庚建筑、台湾建筑以及闽南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台湾建筑风格来源于闽南建筑,是闽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嘉庚楼群建筑形成和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嘉庚楼群是闽南建筑的升华。综上所述,台湾传统建筑和嘉庚建筑均来源于闽南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建筑均在闽南建筑的基础上均有着各自的细节发展变化,呈现出你中我,我中有你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8.
获得台湾"2006年最佳优良绿色建筑大奖",以及"2009年钻石级绿色建筑标章"认证的台达电子公司南部科学园区厂房办公大楼,落成后3年连续完成节能34.5%的成效,员工问卷调查的满意度高于95.0%。它并不是昂贵的绿色建筑,而以最普通、廉价的一般绿色建筑技术(建造费只有一般水平),达到美丽、生态的永续建筑水平。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佛教建筑的形式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台湾当代佛教建筑的发展变化也是与台湾社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本文通过分析台湾的两大佛教道场——慈济功德会与佛光山它们各自的建筑形式来体现经济因素对台湾当代佛教建筑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姚小洁 《浙江建筑》2011,28(2):8-11
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在城市不断发展、新建筑不断涌现的同时,旧建筑在不可能全部拆除重建的情况下,势必需要一种手段来对其进行翻新整治。"表皮"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旧建筑改造中不动结构或者小动结构的特点,通过包裹、融合等手段使得旧建筑改换容颜,重新融入城市新环境。以下试图从"表皮"的概念入手,通过国内几个旧建筑改造的实例,来探讨"表皮"在当代旧建筑改造中的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依据台湾地区国家公园相关规划建设和发展的理论资料,结合游憩机会谱(ROS)以及绿色建筑、永续设计相关理论,从分区准入、永续设计、环境检视三个方面总结汇编了台湾地区国家公园建筑设施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以及台湾营建部门所制定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完整展现了台湾地区国家公园建筑设施设计体系,对中国大陆风景名胜区建筑设施设计具有较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钢结构产业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结构的主要发展方向,有关专家称"21世纪,建筑结构将是钢结构的世纪"。钢结构在抗震方面的性能优越,材料可回收利用节能环保,十分符合当前社会低碳节能的需要,是必成为我国建筑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云南建工集团正清晰的认识到当前发展形势,将钢结构列为重点打造的五大业务板块之一,正由于这种重视,云  相似文献   

13.
在"建筑是什么"的追问中思考"建筑该怎样":建筑是"容器",在给人便利舒适使人乐在其中时要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建筑是"综合体",可从产业联结、功能转换、追随技术等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建筑是"具体化的时代相",当从经济、面向平民、强韧等角度来反思当代建筑。  相似文献   

14.
张怡洁 《建筑施工》2011,33(12):1131-1132,1134
从中国古代建筑出发,解析其几大基本文化特征即儒家的"中庸"、"礼制"思想与儒道结合的反映。再通过实例来看古代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相关体现,以说明现代建筑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筑创作》2008,(3):18-18
由台湾建筑报导杂志社举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空间设计竞赛以“容器”为主题,期望从环保、生态及永续观念作为发想,构思出具创意与有前瞻性之原创作品。竞赛共征得221件作品(台湾为163件.大陆为58件)。经过评审.共选出18件作品入围。第一名空缺;张文婷(苏州河之心/台湾)获得第二名;  相似文献   

16.
《城市建筑》2013,(21):6-15
本次沙龙关注当代建筑展览,尤其是当代中国的建筑展览发展现状及其具有哪些特征,与国际的建筑展览领域有着怎样的差异和差距,建筑展览的体制和机构设置的状态如何,建筑展览和理论、批评、建筑实践的关系如何,它是否能够为建筑实践总结经验和指明方向,策展人的机制和目前建筑策展人的学术水准如何,未来中国建筑展览的前景如何,如何建立建筑文化的机构如博物馆、文化中心、基金会,从而推动中国建立自己的建筑文化历史,理论、批评、出版体系。沙龙邀请了上海的一组学者,策展人和执业建筑师围绕以上的话题展开讨论,他们将结合自身策展或参与国内外重要建筑展览的经验,为我们呈现建筑师和策展人眼中的当代中国建筑展览的"现实"和"未来"。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建筑与环境"是一个业界关注度很高的命题,专业人员与社会各界都热衷于讨论这一命题,纷纷将自己的学术领域、工作事业纳入其中,似乎能沾上它就是前沿的、时髦的,或许还可以得到些许利益。然而,又有多少人理解什么是"可持续性"?什么是"绿色建筑"?本期专栏近20篇文章,从不同视角、不同专业背景,或探讨,或反思,对此作出了观点鲜明的回答。可持续建筑,或者说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是对"环境"的贡献。正如有些发达国家在评  相似文献   

18.
张欣 《上海建材》2012,(4):36-38
人类最初发明的建筑,仅是为了遮风避雨并且躲避野兽的袭击,所以最初只是一些简陋的树木、泥土粘成的茅屋。在漫漫的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渐渐成为了艺术品,不仅追求简单而实用,更要求好看并具有功能的多样性。伴随着建筑的发展,建筑幕墙在建筑领域的发展也是山鸣谷应,风起云涌。建筑本身并不是目的,由建筑形成的"空间"才是建筑最终的目的,所以这个"空间"的安全性、适宜性和耐久性才是最终的追求。建筑幕墙的通风是影响建筑品质绿色特性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对建筑物使用环境的健康、建筑的能耗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周贤钦 《山西建筑》2009,35(19):22-23
对何谓台湾本土建筑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台湾本土文化的母体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数据汇整与理论分析的方法,解决了台湾的本土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从而促进台湾建筑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优美、环保等意识的提高,生态节能建筑走上了人类建筑舞台,它提倡绿色生态、环保节能、节约资源的设计和运用理念,以此为人们提供更为安全、优美、舒适、环保的生活环境,这将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长远目标。根据现代建筑及社会的发展,从生态节能建筑方面来探讨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