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用时序驱动光敏元构成匀速扫描坐标系的方法,实现了将被测物体空间位移的测量转换为对时间差的测量。根据时栅相对运动双坐标系的转换原理,将线阵CCD的光敏元视为匀速扫描坐标系,两个空间上并排,时序上互相错开的线阵CCD为静止坐标系,则同一被测对象在两个CCD上输出电信号的时间差的变化量与扫描速度的乘积,即为所测位移的大小,并可以判断位移的方向。用雷尼绍激光干涉仪对所研制的CCD时栅传感器进行校准,在有效测量范围(600.05 mm)内,经过修正后的测量误差控制在±2 μm以内,实现了在光学领域应用时间测量空间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时栅激励信号质量直接影响时栅磁场运动匀速性,进而决定时栅位移测量精度,因而研究高精度时栅激励信号源对于提高时栅传感器测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直线时栅传感器对正交激励信号高质量的要求,采用直接频率合成技术设计满足要求的正交激励信号源。并且设计了一种有源带通滤波器用来消除干扰,提高信号质量。设计的正交激励信号具有幅值和频率可任意调节,并且具有精度较高,设计简单方便的特点。通过FPGA芯片将时栅传感器激励信号源与信号处理电路的一体化设计,最大限度地缩小时栅信号处理电路体积,并提高工作可靠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设计的有效性。这种设计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许多需要高质量激励信号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对普通铣床的数控化改造,采用时栅传感器作为位置反馈传感器,通过以ARM为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实现对铣床的运动轴进行闭环控制.并为铣床的工作台增加了一个内部安装有圆时栅的数控转台.论文介绍了改造过程以及利用数控转台加工直线、圆弧和椭圆的方法,并对其加工误差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改造后的铣床数控系统不仅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而且还提高了加工的灵活性.新型的时栅传感器为企业技术改造和数控加工系统的生产提供了一种高精度、低成本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时栅位移传感器主要采用线切割加工的工艺手段实现产品定子和转子的齿槽加工.线切割加工的精度受限于机床自身精度、钼丝实时补偿能力和切削液纯净度等诸多因素,齿槽等分性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感器的最终精度.提出采用精密插齿工艺制备时栅位移传感器,以克服线切割加工齿槽等分性差的问题,并通过开展齿槽等分性对比试验和精度实验进行了齿槽等分性对时栅位移传感器精度影响的分析.实验表明采用插齿工艺的传感器其误差曲线对极间一致性更好,而且误差较同等参数线切割下的减小20%左右. 相似文献
5.
6.
光栅位移传感器在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光栅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及其在闭环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对于位置伺服系统的系统误差作了理论分析.利用光栅位移传感器对位置伺服系统进行了动态测量和控制.结果表明,光栅位移传感器精度高,稳定性好,不接触、无磨损、抗干扰能力强,输出信号大.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开发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标定系统以及利用相对测量原理设计的测量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实现过程.实验表明:采用经过标定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和虚拟仪器技术,可使测量系统精度大大提高.同时使测量系统的开发周期缩短、且开发成本低、易维护. 相似文献
8.
传统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存在机械结构加工效率低和线圈绕线一致性差的缺点,且无法满足一些应用场合在厚度方面的需求,因而文章结合电磁感应式直线时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开展了一种薄型化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的研究。该传感器通过结合PCB工艺技术将传感单元印制在电路板上对传统结构进行改进,实现薄型化的设计。通过传感器模型设计、仿真验证和精度实验,验证了传感器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0~280mm的测量范围内,传感器样机的原始测量误差在±30μm之间。该传感器的实现,可以为直线时栅传感器在薄型化方向的研究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的机床主轴热变形实时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研究了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在数控机床主轴热变形测量中的应用。考虑到数控机床主轴热变形在热误差研究中的重要性,文中利用基恩士公司生产的高精度CCD激光位移传感器和涡电流位移传感器,对数控机床主轴的热变形进行了实时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测立式铣床主轴热变形沿Y轴方向最大,在主轴转速5000r/min的条件下,约为41μm。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为实现对导轨型面的快速自动化测量,研究一种基于激光三角位移传感器测距的检测方法,提出离散性测量滚动直线导轨副导轨型面精度的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激光三角位移传感器扫描直线导轨各个截面轮廓,设计相应算法对截面轮廓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补偿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计算导轨截面轮廓滚道的圆心坐标和半径,以此取得直线导轨滚道半径、滚道中心轴线间的距离及滚道中心轴线相对导轨基准面的平行度。最后设计了标准圆棒的测量试验和直线导轨横截面测量试验,对比分析测量结果,验证直线导轨型面精度检测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16.
根据磁电转换和相位差原理,利用JZ型转矩转速传感器将齿轮蜗杆减速机的转矩、转速机械量转换成两路有一定相位差的电压信号,进一步通过微机处理计算后,得出齿轮蜗杆减速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托盘提升装置在工作中受到砝码冲击载荷以及气缸气压不稳等影响,使得托盘与传感器连接部位被频繁破坏的问题。利用三维软件PROE对托盘提升装置进行建模,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托盘提升装置进行模态分析,研究了砝码不同加载位置对托盘提升装置固有频率的关系;进行谐响应分析,研究了砝码不同加载方式对托盘与传感器连接部位幅值频率曲线的影响,通过固有频率折线图推断出了容易发生共振的模态阶次,通过幅值频率曲线确定了托盘提升装置可能发生的共振频率。研究结果为避免托盘提升装置在实际工作中发生共振现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