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力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传统能源与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已经越来越普及。然而,电动汽车淘汰下来的剩余容量为80%左右的动力电池的回收以及梯次利用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综述了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回收与梯次利用研究进展,并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动力电池也进入蓬勃发展阶段。随后的几年内将会出现大量难以满足电动汽车要求的动力电池。因此,对动力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梯次利用关键技术与意义,最后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动汽车用锂电池的迅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动力电池将进入大量回收的阶段,因此需要考虑电池的梯次利用,分析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梯次利用的重要性,介绍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过程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萍  刘波  高二平  贺狄龙 《电池》2020,(3):280-283
概述德国、美国、日本及国内的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对我国现阶段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的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迎来大规模退役,为避免资源浪费,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此从梯次利用技术的现状出发,分析国内外梯次利用项目和相关政策,对梯次利用过程中的检测、筛选、重组和均衡技术以及电池梯次利用在多种储能场景下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中的性能检测做出重点总结。最后总结了梯次利用在电池状态评估和梯次电池筛选上的技术难点与未来的研究趋势,指出以卡尔曼滤波为代表的模型驱动方法和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数据驱动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状态评估与分选的效率,是重要的研究趋势;提出针对不同的电池工况和不同的梯次利用场景应具有多样性的检测和分选方法,并应制订具体标准;对梯次利用的级别、标准化程度以及退役电池回收体系几个方面的研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臻  董会超 《电源技术》2016,(8):1582-1584
借助电池内阻测试仪、电池充放电测试仪、热成像仪等仪器研究退役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可利用率达到60%,梯次利用价值巨大。电池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退役电池深循环寿命可达750次以上,高倍率放电及安全性能良好,但是低温放电性能稍差。  相似文献   

7.
周媛  信天  王鑫  刘亚 《电池》2021,51(5):534-537
动力电池退役后的梯次利用已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制订和完善相关标准,有利于动力电池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梳理归纳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相关标准,分析现有标准存在的不足,如缺少特定梯次利用应用场景的指导性操作手册或国家标准;模组设计缺乏标准化,再次成组难以保证一致性;筛选、分级和评估各环节的标准仍不完善等.提出改进措施建议,如尽快建立与完善特定应用场景的国家规划标准体系;将梯次利用融入动力电池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突破各类技术难题,健全梯次利用标准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谢英豪  余海军  张学梅  吴奔奔 《电池》2022,52(3):316-320
以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检索结果为分析样本,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专利的申请发展趋势、主要申请人、分布区域、技术领域和技术路线进行分析。梯次利用技术处于成长期,专利年申请量超100件,申请人以电力企业和高校院所为主;北京和广东的申请量较突出;技术领域以H01M10、H02J7和G01R31为主;技术路线侧重于研究应用场景,其中储能系统是研究热点。对我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的研发生产和专利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从电动汽车上淘汰下的动力电池将大量出现。车用动力电池直接进入材料回收模式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将淘汰的车用动力电池用于其他工况,实现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可以有效延长动力电池的全寿命周期,降低动力电池的使用成本,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循环和典型电网储能工况循环,分析动力电池放电容量、直流内阻、可用功率等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电网储能工况梯次利用的可行性。研究发现,不同工况下,动力电池放电容量衰减速率不同。常规循环衰减较快,电网储能工况衰减缓慢,但均遵循y=a+b×x的线性关系衰减。淘汰的车用动力电池用于电网储能工况,可有效增加约3年使用周期,大幅延长动力电池的寿命周期。  相似文献   

12.
梯次利用是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内提高应用价值、分摊造价、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退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特性出发,通过理论评估、技术评估、经济评估、回收市场评估等四个方面,分析其梯次利用的可行性及主要难点问题;此外,根据退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现有用途,挖掘其剩余价值,提出不同领域应用场景,为退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高效高值化利用提供潜在的市场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针对退运电池一致性差、无先验理论和梯次利用筛选难度大等问题,研究了退运锂离子电池特性,在实验获取退运电池关键性能参数的基础上,将电池筛选与模糊数学的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电池筛选聚类分析模型,选择欧式距离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然后通过截取阈值对电池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类符合电池的实际运行特性,满足梯次利用需求,同时证明了退运电池性能与箱体设计、成组拓扑有关,并且为成组电池整体性能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二次电池成组技术和电池管理系统技术两个方面来研究如何高效、稳定地梯次利用车用磷酸铁锂电池。首先从一种新的角度对退运车用磷酸铁锂电池成组技术进行了研究,使用电池箱各种采集参数,并结合相对应的各类离散数据对电池箱进行成组,而不是使用效率低的单电池配组方法,其可快速有效地保证梯次利用退运电池初期的一致性;其次主要研究了新型的电池管理均衡技术,该技术最多可同时对四节电池进行均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有效性,可保证成组后电池更好的运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使价值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工信部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2.4万辆和39.8万辆。按照规划,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0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国。由于动力电池平均报废年限为(5-8)年,据预测,到2020年左右,我国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可达到(12-17)万吨。一方面,随着大量动力电池的退役和报废,其对健康、环境的影响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将成倍放  相似文献   

16.
随着动力电池退役量的持续增长,动力电池退役后的梯次利用市场规模和应用场景的种类不断扩大,使得我国的梯次回收利用体系需要完善.针对退役动力电池在梯次回收利用的使用现状,首先梳理了国内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国家和地方政策以及标准,解析了政策和标准的意义,接着调研了国内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的典型示范企业、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第一个退役高峰期的来临,废旧动力电池的后续处理对环境和社会资源提出严峻挑战,储能电站是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有效途径,研究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针对梯次利用电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技术难点,首先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一些梯次储能示范工程,总结梳理了当前行业内存在的相关政策与标准。在此基础上,对退役电池梯次利用过程中的电池分类筛选、重组、热失控特征、均衡控制及电极材料回收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并着重分析不同方法及控制策略的优缺点。最后结合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趋势,对梯次利用电池的商业应用模式进行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异构兼容储能电站,阐述了不同类型、结构、时期退役动力电池分回路控制理念,基于"通信桥接器"实现了对退役电池包进行整包应用,通过"异构兼容控制器"来协调各回路的充放电功率以达到整个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均衡,依据电站运行数据的分析,说明了不同类型、结构、时期退役动力电池异构兼容在储能电站应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电动汽车充电站储能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一种考虑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充电站光储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针对退役动力电池考虑了电池充放电深度和循环次数对使用寿命的影响,建立了退役动力电池容量衰减和寿命损耗模型,基于容量衰减和寿命损耗模型建立退役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与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 SOH)耦合关系评价模型;其次,在SOC与SOH耦合关系评价模型的基础上,以充电站年净收益最优为目标函数建立充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最后,在满足一定能量交换策略的前提下,以某地区光伏储能电站为例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得出:基于退役电池SOC与SOH耦合关系评价模型进行梯次利用的储能容量优化配置能使整个储能系统的功率峰值降低,且相较于无评价模型系统的功率更加平滑,有利于延长储能系统的寿命周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电动车的发展由来已久,世界上已经有过三次研制高潮,近年来又一次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更广泛的开发高潮。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