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氨基磺酸盐镀液中,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Ni-Co合金镀层。通过阴极线性扫描和计时电流测试,研究了Ni-Co合金镀层电结晶初期的共沉积行为和电化学反应过程,探究了Ni-Co合金镀层的成核模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Ni-Co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通过退火后的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Ni-Co合金镀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Ni-Co合金镀层的沉积电位约为-0.73 V;Ni-Co合金镀层的形核/生长过程符合受扩散控制的瞬时成核模型;Ni-Co合金镀层表面均匀致密,晶粒细小,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进的瓦特型镀液,在模具钢(Cr12MoV钢)基体上电沉积Ni-Co合金镀层,并研究了电流密度对合金镀层的成分、表面形貌、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Co的质量分数降低,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发生明显变化,其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平均摩擦因数先降低后升高。当电流密度达到3A/dm~2时,合金镀层晶粒细化、组织致密,具有较高的硬度(4.57GPa)和良好的耐磨性(平均摩擦因数为0.3)。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波辅助电沉积方法,在氨基磺酸盐镀液中制备了Ni-Co合金镀层与Ni-Co/ZrO_2复合镀层。研究了电沉积两种镀层的电化学行为,并测试了两种镀层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ZrO_2微粒的加入,降低了电沉积体系的极化度,使电沉积更容易进行;与Ni-Co合金镀层相比,NiCo/ZrO_2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纳米压痕硬度、弹性模量、硬模比,以及更优异的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氨基磺酸盐镀液体系中,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纳米晶镍镀层和四种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采用FESEM、EDS和XRD表征了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镍镀层和四种Ni-Co镀层的晶体结构都是简单面心立方结构;与镍镀层相比,Ni-Co合金镀层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且当镀层钴含量为41.3%时,Ni-Co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最小为14.6 nm。在一定范围内,钴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改善Ni-Co合金镀层的表面质量以及实现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脉冲电源,在铜表面制备了复合镀层,研究了占空比、镀液中ZrO2纳米微粒添加量和脉冲频率对复合镀层的硬度、沉积速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脉冲占空比的增加,镀层硬度、沉积速率和耐蚀性能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ZrO2纳米微粒的增加使镀层硬度增加,而沉积速率和耐蚀性能为先增大后减小;随脉冲频率的增加,镀层硬度、沉积速率及耐蚀性能均增加。最佳工艺参数应控制占空比为50%、ZrO2纳米微粒质量浓度9g/L、脉冲频率2000Hz。  相似文献   

6.
《广东化工》2021,48(16)
为了减弱腐蚀,增强基体的使用寿命,以316L不锈钢片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Ni-Co合金镀层。使用扫描电镜对镀层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利用VersaSTAT3电化学工作站测试镀层在3.5%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研究了不同主盐浓度、镀液温度及电流密度对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镀液中镍盐质量浓度为128 g/L时,钴盐质量浓度为115 g/L,镀液温度为55℃,p H值为4.5,电流密度为1.0 A/dm~2,腐蚀电流密度为6.13×10~(-12)A/cm~2时,所得Ni-Co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采用复合脉冲电沉积法制备Ni-W-P-CeO2-Al2O3复合镀层,研究了该镀层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镀层的耐蚀性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得到提高,同时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镀层的腐蚀速率降低,耐蚀性能得到提高,升高到一定的程度后,耐蚀性反而降低。随着电沉积时间的延长,镀层的耐蚀性能明显提高,但时间延长到一定程度后,耐蚀性变化不明显。经热处理后,Ni-W-P-CeO2-Al2O3复合镀层耐蚀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Ni-W/SiO2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SiO2纳米微粒的添加量和电流密度对镀层中微粒含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Ni-W/SiO2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研究发现,纳米复合镀层的硬度随着镀层中SiO2纳米微粒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通过测量Ni-W/SiO2纳米复合镀层在NaCl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发现纳米复合镀层的耐蚀性能要优于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9.
Ni-Co-P非晶态合金的电沉积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沉积Ni-Co合金不能形成非晶态结构,引入P元素后,镀层结构可变为非晶态.Ni-Co-P合金镀层中P质量百分比含量低于5%时为晶态结构;在5%~19%范围内为非晶态结构;高于19%时为金属间化合物(晶态)的结构.非晶态Ni-Co-P合金硬度高,耐磨性好,且有优良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低碳钢表面成功制备了Ni-AlN纳米复合镀层,通过称量法计算出沉积速率,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测量技术探究了镀液中不同AlN浓度对镀层的组织结构、微观形貌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沉积过程中,沉积速率随镀液中AlN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镀液中AlN的加入,使镀层表面产生了米粒状的多晶单元,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能,随着镀液中AlN浓度的增加耐蚀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当镀液中纳米AlN质量浓度为1 g/L时,复合镀层中的AlN质量分数约为4.5%,表面致密性最好,与纯Ni镀层相比,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2个数量级,耐蚀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得到制备Ni-Co合金镀层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最佳工艺条件,在汽车缸套内表面电沉积Ni-Co合金镀层。对镀Ni-Co合金的汽车缸套的硬度及内表面的耐磨性进行测试,并与镀硬铬的汽车缸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镀Ni-Co合金的汽车缸套与镀硬铬的汽车缸套的硬度及内表面的耐磨性相近,Ni-Co合金镀层同样能够起到较好的抗磨减摩作用,可以替代硬铬镀层应用在汽车缸套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脉冲电镀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Ni-Cr-Mo合金镀层。研究了平均电流密度对镀层的成分、沉积速率、表面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平均电流密度的增大,镀层中镍的质量分数先减小后增大,铬的质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钼的质量分数增大;镀层的沉积速率先增大后减小;镀层表面颗粒尺寸增大;镀层的耐蚀性先增强后减弱。当平均电流密度为10A/dm2时,镀层具有最正的自腐蚀电位、最小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和最大的电荷转移电阻,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在硫酸盐镀液中加入纳米WC颗粒,通过电沉积在紫铜表面制备了Ni-Co/WC复合镀层.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考察了镀液中纳米颗粒浓度、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和搅拌速度对复合镀层硬度的影响,确定了电沉积Ni-Co/WC复合镀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镀液中纳米颗粒浓度11 g/L、温度60℃、阴极电流密度5 A/dm2、搅拌速度450 r...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镀技术,在汽车活塞销表面制备Ni-Co合金镀层实现表面改性。概述了活塞销表面改性的工艺过程,观察了表面改性后活塞销的形貌,检测了Ni-Co合金镀层与活塞销基体的结合强度以及表面改性后活塞销的硬度、抗拉强度及耐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Ni-Co合金镀层与活塞销基体结合牢固,表面改性后活塞销的表面平整均匀,硬度和抗拉强度均提高,表现出较好的耐摩擦磨损性能。Ni-Co合金镀层有效改善了活塞销的表面状况,使活塞销的硬度提高约17%,抗拉强度提高约7.2%,磨损量和磨损速率分别下降17.5%和17.9%。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刷镀镍-磷合金溶液中乳酸、柠檬酸对镍-磷合金沉积速率及其耐蚀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随乳酸的质量浓度增加,沉积速率先增加后降低;随柠檬酸的质量浓度增加,沉积速率降低.当乳酸的质量浓度一定时,柠檬酸为5~20 g/L时,刷镀层沉积速率变化不大.同时添加乳酸和柠檬酸两种配位剂,能明显提高刷镀层的沉积速率和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沉积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频脉冲电流,制备Ni-Co合金镀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重点考察了脉冲频率、占空比、平均电流密度、温度及CoSO4的浓度对镀层的沉积速率及镀层在15%H2SO4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从而遴选出最佳电镀工艺:脉冲频率120 kHz,占空比0.2,平均电流密度10 A/dm2,温度60℃,硫酸钴质量浓度40 g/L。并分析了最佳工艺得到的镀层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电流密度和温度对电沉积Ni-Co薄膜形貌、晶体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Ni-Co薄膜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200A/m2时达到最大值;电流密度对薄膜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均有影响;在较高温度下制备的薄膜表面较粗糙,这是由于温度的升高致使析氢加剧。  相似文献   

18.
在紫铜化学镀锡过程中引入超声波,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对锡镀层的沉积速率、形貌、相结构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超声波功率下制备的锡镀层物相都为Sn和Cu,无明显择优取向.随着超声波功率提高,锡镀层的沉积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形貌发生显著变化,容抗弧半径和|Z|0.01 Hz都先增大后减小,而腐蚀速率先降低后增加.适当提高超声波功率能促进化学镀锡反应的持续进行,同时提高形核率,实现结晶细化使锡镀层的致密性提高,耐蚀性能逐步提高.较佳的超声波功率为100 W,制备的锡镀层沉积速率达到5.3×10-2 mg/(mm2·h),其形貌质量较好,表面的颗粒大小均匀、紧密堆积,而且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其|Z|0.01 Hz是常规锡镀层的1.7倍,腐蚀速率较常规锡镀层降低了11.1%.  相似文献   

19.
Ni-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电沉积及其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卜路霞  石军  朱华玲  尉震 《电镀与精饰》2011,33(6):13-15,19
采用控电流电沉积技术以铜为基体制备了Ni-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通过改变镀液中SiO2纳米微粒的质量浓度,考察了其对镀层中SiO2微粒的质量分数、电沉积速率及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对纯镍镀层与Ni-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了阴极电流密度对复合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镀层形貌进...  相似文献   

20.
施加空气-磁力复合搅拌电沉积制备Ni-Al2O3复合镀层,并研究了电流密度对共沉积速率、电流效率及所得复合镀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搅拌状态下,共沉积速率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加快,而电流效率随电流密度的增加先升后降;采用适宜的电流密度,可制得形貌状况良好的Ni-Al2O3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