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VRLA蓄电池开路故障,基于Thevenin电池模型,结合蓄电池内部结构,建立一种新的蓄电池分解模型。通过对电池金属部件做破坏性实验,研究蓄电池开路现象与模型参数之间关系。实验表明:电池极柱腐蚀、极耳腐蚀断裂造成蓄电池内阻明显增大;欧姆内阻、极化内阻、极化电容可用作为诊断蓄电池开路的标志参数。  相似文献   

2.
宋波  衣守忠 《蓄电池》2005,42(2):72-75
国内许多VRLA电池生产厂家公布的产品放电数据,常与实际测量的性能有较大差异。数据不准确会导致用户电池选型错误。利用Peukert经验公式,结合专用的电脑软件将数据转换为曲线图,可以对放电数据进行合理化分析。另一方面,通过专用程序对VRLA电池产品放电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实现由已测量的典型数据自动推算未测量的放电数据。其中数据曲线图对UPS等电源设备生产厂家在电池选型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岳超华  史鹏飞  王常波 《蓄电池》2009,46(4):156-157
对VRLA电池用不同的充电方法进行充电,做深循环寿命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各种充电制度对深循环VRLA电池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1、充电制度对深循环VRLA电池的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2、恒压(限流)充电方法容易导致电池长期充电不足,从而发生硫酸盐化;3、恒流充电的电池失效原因是正极板铅膏发生软化、脱落;4、脉冲充电的方法可使深循环VRLA电池寿命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电动汽车VRLA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在电流范围(21~400A)和温度范围(-10~60℃)内的放电试验数据,对电池特性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建模,对Peukert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型铅蓄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在0~45℃之间,在该温度范围内适用Peukert模型且具有优秀的倍率放电特性;随着温度降低,Peukert常数增大,放电能力逐渐降低;温度低于-10℃且电流大于300 A的放电过程不再符合Peukert模型;铅蓄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不宜超过45 ℃,否则电池的可用电量和效率都会降低,Peukert模型在高温放电工况下也不再适用.  相似文献   

5.
对VRLA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进行估算是蓄电池能量管理的前提。考虑蓄电池充放电电流、工作温度和充放电循环次数等因素影响估算电池SOC的准确度,对传统的能量法进行了修正;通过在电池电压恢复特性曲线基础上建立开路电压预测模型,提取电池E-SOC关系曲线,用于电动势法在线估算;分析两种估算SOC方法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能量-电动势法SOC在线估算的改进方法,从而达到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能量-电动势法SOC估算方法简单实用、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双电层结构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建立可准确描述锂离子电池特性的电化学模型。以A123-26650型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分析电极中的固相扩散和液相传输过程。通过倍率性能实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发现建立的电化学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均值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在2%以下。  相似文献   

7.
胡杰 《蓄电池》2005,42(1):26-27
介绍了VRLA12V-10Ah电动车电池的设计方案。从设计理念、方案实施两个方面作了简单介绍,并对在实际生产操作中得到的一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及总结。  相似文献   

8.
介绍VRLA电池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的主要区别,安装时应注意的事项,容量的监测以及在运行中一些技术以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磊  魏晓斌  张光  谢楠 《蓄电池》2007,44(4):170-173
快速充电方法的研究可以缩短蓄电池电池补充充电的时间,在分析极化产生的基础上,介绍了脉冲快速充电方法,列出了充电实例。  相似文献   

10.
提高小型VRLA电池充电接受能力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军 《蓄电池》2001,(4):22-24
目前对使用中的小型VRLA电池提出了具备适应快速充电能力的要求 ,因此 ,对能够提高该类电池充电接受能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实践。这些方法是基于改变正负极活性物质添加剂和电解液添加剂的组分及配比来实现的。某些方法有实际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勇  胡信国  郭洪飞  刘颖  郑伟 《电池》2003,33(6):398-400
尽管有关VRLA电池内部氧循环问题已有不少研究 ,但对于备用VRLA电池中的各种化学反应及平衡状态 ,特别是关于正极板栅腐蚀和负极自放电两种主要副反应的平衡状态研究较少 ,这种平衡态会影响到VRLA电池失水 ,而失水又是电池使用寿命终止的主要原因。详细分析了这种平衡状态 ,并指出了达到这种平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VRLA电池正极失效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包有富  尹鸽平  林道勇 《电池》2003,33(2):96-98
通过对循环失效电池的解剖研究,发现造成电池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正极活性物质软化与脱落。通过对失效电池正极板的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①随着循环的进行,β PbO2的颗粒尺寸逐渐变大,隔板失去弹性,正极板厚度逐渐增加,活性物质颗粒间的接触效果变差,电阻增加,最终导致电池容量的衰减和寿命终结;②大电流充电有利于形成更紧凑的正极活性物质骨架,对正极活性物质表面的结构有影响,有利于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13.
阀控式铅酸(VRLA)蓄电池组作为配电终端的后备电源,在保障配电可靠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运行在恶劣环境、缺乏必要的维护,蓄电池性能下降迅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线监测蓄电池组的健康度(SOH)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电池电化学非线性和动态特性,要准确评估电池SOH一直以来都是相当困难的事。本文根据蓄电池组放电曲线特性,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在线评估蓄电池组健康情况的方法,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蓄电池》2017,(2)
针对多参量蓄电池的SOC估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hevenin电池模型,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的SOC估计优化算法。在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基于Thevenin电路模型的各参数,对蓄电池E-SOC关系做多阶段处理,利用卡尔曼滤波对SOC做出最优估计。实验仿真表明,这种方法能实现更小的SOC估算误差。  相似文献   

15.
林振飞 《电源世界》2006,(12):24-26
本文讨论阀控铅酸蓄电池失效的主要原因,包括板栅腐蚀、板栅生长、水损失、电解液层化、热失控、单体电池不均衡、内阻增大、酸密度、气体复合效率等。为了延长使用寿命,文中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荷电状态(SOC)的准确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当前,基于模型的方法是实现锂离子电池SOC估计最常用的解决方案.相比于等效电路模型(ECM),由于电化学模型(EM)能够实现耦合电化学机理的SOC估计,逐渐成为下一代高级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重点.然而,现有基于模型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方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ECM上...  相似文献   

17.
《蓄电池》2017,(3)
依据国家标准GB/T 28535—2012的描述,对AGM隔板的定量、最大孔径、弹性能力、吸液能力等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AGM隔板的抗刺破性和循环耐久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不同型号AGM隔板的微观结构与叩解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GM隔板中含有一定含量的粗纤维可以明显地改善隔板的弹性能力,使隔板具有良好的循环耐久性,隔板在经历200次连续压缩—回弹测试之后,干态压力与湿态压力保留率分别达到了62%与36%左右,有利于电池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维持较高的装配压力,可以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VRLA电池用催化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型催化栓的设计,以及几种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其中化学镀的方法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VRLA电池实际生产工艺中与电池装配压力相关各因素的分析和实验,提出了实际生产中装配压力的控制区间,研究表明,此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性能及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蓄电池》2001,(3):41
*D.Pavlov(巴甫洛夫教授,保加利亚科学研究院化学电源中心实验室)认为VRLA电池仍处于发展过程中.这种电池内发生的一些物理化学过程还未完全揭示出来,电池有待进一步优化,其中所用的吸液式隔板(AGM)的改进应以提高闭合氧循环效率为目的.目前已经解决和仍在解决过程中的问题是:热失控、PCL(早期容量损失)的影响,水损耗,对温度及充电方法的敏感、负极板的硫酸盐化、负极极耳的腐蚀、自放电率高、正极板的腐蚀、循环过程中容量的衰减以及AGM的失效等.将AGM引用于富液式电池中,预期将会出现一种具有更高能量的、维护工作量大为减少的中间产品,这种产品经过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后是大有发展前途的,因为这种电池几乎不存在热失控问题.在未来10年内,VRLA电池继续改进的目标仍然是提高可靠性和降低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