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集肤效应的影响,大截面高压电缆导体的交流电阻远大于直流电阻,不仅会导致电缆线路的载流能力降低,还会产生更大的线路损耗。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分析电缆导体集肤效应的产生原理和影响因素,探索降低导体交流电阻的措施,试制了不同设计结构的导体样品,并采用电压电流相位差法对样品进行交流电阻测量研究。结果表明:截面积为800 mm2的电缆分割导体的交流电阻比紧压圆形结构降低了约7.5%;截面积≤1 600 mm2的瓦楞形分割导体与扇形分割导体的交流电阻相差不大;采用单线绝缘可以有效降低交流电阻,其中漆包单线比氧化单线对交流电阻的降低效果更明显,但前者的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更高;对于紧压圆形和分割导体,同向绞合均比异向绞合结构更能有效降低交流电阻,适当提高紧压系数和增加单线根数也均能降低交流电阻。  相似文献   

2.
由于集肤效应的影响,大截面高压电缆导体的交流电阻远大于直流电阻,不仅会导致电缆线路的载流能力降低,还会产生更大的线路损耗。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分析电缆导体集肤效应的产生原理和影响因素,探索降低导体交流电阻的措施,试制了不同设计结构的导体样品,并采用电压电流相位差法对样品进行交流电阻测量研究。结果表明:截面积为800 mm2的电缆分割导体的交流电阻比紧压圆形结构降低了约7.5%;截面积≤1 600 mm2的瓦楞形分割导体与扇形分割导体的交流电阻相差不大;采用单线绝缘可以有效降低交流电阻,其中漆包单线比氧化单线对交流电阻的降低效果更明显,但前者的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更高;对于紧压圆形和分割导体,同向绞合均比异向绞合结构更能有效降低交流电阻,适当提高紧压系数和增加单线根数也均能降低交流电阻。  相似文献   

3.
《电线电缆》2016,(2):26-28
主要对采用常规的侧面电流输入法测试大截面分割导体直流电阻易产生测试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发现了一种导体直流电阻端面电流输入测试新技术。对新旧两种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端面电流输入法对大截面分割导体直流电阻的测试数据更稳定,结果更真实。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不同干扰源对线路参数测量误差的影响程度与规律,通过理论计算与软件结果作对比,确认线路参数的参考值;建模仿真模拟无干扰时直流线路参数测试过程;最后探讨交流线路运行状态、交直流线路相对位置对测试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流线路耦合对参数测试造成的影响为电阻偏小,自感偏大,互感偏大,自电容偏大,互电容偏小;平行交流线路电流不影响电容参数的测试,交流线路电压不影响电阻电感参数的测试;交直流线路并行位置改变不影响参数测试误差。  相似文献   

5.
《电线电缆》2017,(5):24-27
测量不确定度表述的是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或是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征。由于铝导体材质的特殊性,特别是大截面铝导体,导体电阻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显得非常重要。建立了大截面铝导体电阻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评价模型,并结合实测案例,给出了长、短样大截面铝导体QJ36型直流电阻测试系统的合成不确定度,并对影响其测量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测量的一些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6.
电缆大截面导体交流电阻测试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文林 《电气技术》2017,(12):19-23
IEC 60287-1-1(2006)中推荐的交流电阻计算方法适用于最大截面仅为1600mm~2的四分割导体。本文介绍了CIGRE相关报告中推荐的导体交流电阻测试方法,并采用功率计法对1600mm~2五分割导体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导体交流电阻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值间的误差最大为3.7%。CIGRE报告中已建议在例行试验中增加导体交流电阻测试,建议国内尽快开展相关测试技术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中大截面积铝芯导体直流电阻的测量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对大截面积铝芯导体直流电阻测量方法的技术改进做了详尽的介绍.文章从测量电缆导体直流电阻原理、测量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所使用的检测设备和环境条件要求、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方法的创新改进及测量过程、影响测量正确性的因素分析和测量结果及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大截面积铝芯导体直流电阻测量方法的技术改进对提高大截面电缆导体尤其是铝芯导体直流电阻测量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电缆导体采用绞合线芯,主要是从机械柔软性考虑的。为了提高其柔软性,需要增加绞合层数,以减小每根单线的直径。为了获得良好的圆整性,需进行紧压。从电气性能考虑,绞合会使导线长度增加,绞合线芯的直流和交流电阻都比不绞合时略大一些。但交直流电阻比会比不绞合线芯或同截面实心导体的交直流电阻比减小。其原因是:假设备根单线之间没有电导,电流全部沿单线长度  相似文献   

9.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能损耗约占整个供电网总损耗的50%以上。现有低压配电系统多为单端树干形供电方式,线路各段电流相差悬殊,使线路等效电阻增大,线损随之增大。若靠加大导线截面来减小线路电阻,以降低线路损耗,对于量大面广,错纵复杂的低压配电系统,不但要耗量大量资金和有色金属,而且实施起来决非易事。采用负载中心供电,即将电源进网点移至负载中心处,就能大大改善线路上的电流分布,相当于加大导线截面及缩短线路长度,从而减小线路的等效电阻,达到降耗节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输电线路无线电噪声产生机理的分析,阐明了常用的表示噪声干扰水平的各类统计值的含义.提出基于模态分析法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噪声的预测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分裂导线数目大于4的线路的干扰计算问题.利用建立的预测模型评估了我国1000 kV级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线路的无线电噪声水平,评估结果表明:我国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初设结构合理,能够满足环境标准的要求;当导线截面一定时,导体布置方式对无线电及电视干扰的影响较大,设计新线路选择导体布置方式时应考虑三角布置有利于减小无线电噪声;当导体布置方式一定时,导线截面对无线电及电视干扰也会产生较大影响,适当选择导线截面,可使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与现有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噪声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11.
导体的集肤效应会影响导体的交流电阻,最终影响交流电缆的载流量,基于此,大截面导体通常采用分割导体的结构来降低交流电阻从而提高电缆的载流量。在此基础上对导体单丝表面进行绝缘处理也是降低导体交流电阻的手段之一,但IEC 60287标准中并未给出此类导体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方法。分别对220 kV电压等级导体单丝表面未处理的分割导体电缆和导体单丝表面绝缘处理过的分割导体电缆进行了空气中载流量测试,并参照IEC 60287考虑皱纹铝护套两侧空气间隙的影响,建立了220 kV电缆载流量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载流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偏差为0.74%,结果较为吻合。基于该方法对导体单丝表面处理后的分割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进行了计算,文中所用导体单丝表面处理后分割导体的集肤效应计算所用因数ks为0.3。  相似文献   

12.
3/12相双绕组发电机交直流同时突然短路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根据3/12相双绕组发电机的基本磁链和电压方程以及等效电路,该文用解析分析和电路模型仿真两种方法详细研究了交直流同时突然短路的过渡过程,得出了定转子短路时间常数和交流侧短路电流的完整表达式,通过适当的近似,进一步给出了适合工程应用的交流侧短路电流的近似和简明表达式以及直流侧最大短路电流的估算公式。另外,还研究了线路电阻对短路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析和测试交直流同时突然短路时,线路电阻,尤其是直流侧线路电阻必须考虑,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文所得数学模型及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分布式能源量小面多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交直流同线输电技术的能源传输方式。通过分析交直流同线输电线路的原理,在满足现有的输电线路传输规则下,对叠加的直流电能的电压与电流进行分析与设计,并对交直流同线输电方式下的线路损耗与输送容量进行分析,得出交直流同线输电可以比现有的增容方式输送更大的容量。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交直流增容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Morgan公式中计算钢芯铝绞线磁滞和涡流损耗时,电流在导体中均匀分布的假设进行了改进,引入导体电流集肤效应的分布公式,设计了涡流和磁滞损耗试验方法,测量了抽取钢芯后的间隙型钢芯铝合金绞线的交直流电阻,与未抽钢芯时绞线的交直流电阻进行了对比,得到绞线的磁滞和涡流损耗,对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算法在计算磁滞和涡流损耗时优于Morgan公式和JCS 0374算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流输出型分布式电源不断接入不同等级配电系统,伴随着交直流敏感负荷数量的显著增加,急需研究一种满足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分析方法。针对具有多端点结构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通过分析VSC(电压源变换器)损耗和直流、交流线路损耗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并考虑因换流站数量增加所导致的不可忽略的换流站损耗,提出混合交直流配电网连续潮流计算方法,建立混合交直流配电网模型,设计2种不同的混合交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考虑网络损耗和网络内换流器数量较多的变换器损耗,特别是考虑到交流或直流母线占主导地位的网络,会导致网络间的潮流解和功率转移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采用PSCAD/EMTDC建立了±800 k V/500 k V交直流混联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水平仿真模型,讨论了杆塔接地电阻、绝缘子片数、雷电流波形、杆塔高度、避雷器变化对耐雷水平的影响,着重从分流系数的角度分析了接地电阻影响反击耐雷水平的原因,比较了±800 k V/500 k V交直流混联输电线路和500 k V同塔双回线路、±800 k V直流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理论分析表明:在交直流混联线路中,±800 k V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是其交流500 k V线路的2倍以上;反击耐雷水平在接地电阻为某一定值时急剧降低;交直流混联线路中,交流线路和直流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分别大于单独500 k V同塔双回线路、±800 k V直流线路。  相似文献   

17.
线路绝缘电阻测试是线路常规开展的作业,安全、高效的开展线路绝缘电阻测试工作对提高作业效率和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现有常规线路绝缘电阻测试风险,结合现场作业的技术特点,研制了一种线路绝缘测试试验用接地线、试验用操作杆,并对测试流程进行了优化,不增加投入情况下提高了线路绝缘电阻测试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架空导线作为输送电力的载体,其交流电阻对导线输送容量及线路损耗有直接影响。文中对巴雷特(Barrett)提出的关于导线交流电阻计算的等效电路模型做了改进并称之为磁特性分析法,计及复合磁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和线芯导电性,考虑不同层铝绞线之间的温差,以及采用与磁通量计算区域边界吻合的圆弧形电流微元。分别以该法、摩根法(Morgan)和日本JCS 0374算法对一种铝包钢芯铝绞线计算了交直流电阻比,结果显示磁特性分析法计算值相对另外两种方法偏小,理论分析认为该法计算结果更为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9.
导体直流电阻是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检测中的重要项目,直接影响电线电缆产品的载流量和线路损耗。对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介绍了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交直流电阻及载流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现行国家准标GB1179—83《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中各种结构不同载面导线的交直流电阻和载流量的计算与分析。求出了不同温度不同截面的交直流电阻比及与载流量的相互关系。对输电线路导线的选择和技术经济分析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