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开发技术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当前有很大一部分软件开发组织都构建起了软件开发信息库,软件开发产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重视。本文以软件开发信息库与数据挖掘的概述为研究基点,从软件开发信息库数据获取、关联修改、软件复用、软件发展、软件缺陷以及过程建模等六个角度,对软件开发信息库的数据挖掘进行综述,以期软件开发信息库可以在未来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件缺陷是软件产品预期属性的偏离现象.妥善处理软件中的缺陷关系软件质量以及软件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利用开发过程中收集的软件缺陷的相关数据,依据灰色预测理论的核心:GM(1,1)来建立预测模型,对后续软件开发中缺陷的存在情况作出相应预测.实验表明该预测结果能指导软件组织较好地把握软件质量、合理分配测试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软件组织度量软件过程.  相似文献   

3.
杜星海  侯红 《微机发展》2005,15(12):132-134
为了提高软件质量,控制和改汕软件开发过程,需要有效地度量软件开发过程和分析其过程各个阶段收集的度量数据。文中将模糊聚类算法应用到软件度量的数据分析中。先给出了数据挖掘相关知识和理论,再介绍了该算法在软件度量数据分析中应用的实验研究。由于较快地发现有严重缺陷的模块,进而提高了软件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软件质量,控制和改汕软件开发过程,需要有效地度量软件开发过程和分析其过程各个阶段收集的度量数据.文中将模糊聚类算法应用到软件度量的数据分析中.先给出了数据挖掘相关知识和理论,再介绍了该算法在软件度量数据分析中应用的实验研究.由于较快地发现有严重缺陷的模块,进而提高了软件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5.
静态软件缺陷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静态软件缺陷预测是软件工程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分析软件代码或开发过程,设计出与软件缺陷相关的度量元;随后,通过挖掘软件历史仓库来创建缺陷预测数据集,旨在构建出缺陷预测模型,以预测出被测项目内的潜在缺陷程序模块,最终达到优化测试资源分配和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的目的.对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该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首先,给出了研究框架并识别出了影响缺陷预测性能的3个重要影响因素:度量元的设定、缺陷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缺陷预测数据集的相关问题;接着,依次总结了这3个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成果;随后,总结了一类特殊的软件缺陷预测问题(即,基于代码修改的缺陷预测)的已有研究工作;最后,对未来研究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软件缺陷度量是提高软件质量,进行软件过程评估的重要手段。把软件度量的相关技术应用到软件缺陷管理中,根据CMMI的度量与分析框架,并结合GQIM度量方法,提出基于CMMI的软件缺陷度量模型。该模型可以指导软件企业实施软件缺陷度量,达到更高的软件能力成熟度等级。  相似文献   

7.
软件缺陷预测是改善软件开发质量,提高测试效率的重要途径.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软件度量元的集成k-NN软件缺陷预测方法.首先,该方法在不同的Bootstrap抽样数据集上迭代训练生成一个基本k-NN预测器集合.然后,这些基本预测器分别对软件模块进行独立预测,各基本预测值将被融合生成最终的预测结果.为判别新的软件模块是否为缺陷模块,设计分类阈值的自适应学习方法.集成预测结果大于该阈值的模块将被识别为缺陷模块,反之则为正常模块.NASAMDP及PROMISEAR标准软件缺陷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集成k-NN缺陷预测的性能较之广泛采用的对比缺陷预测方法有较明显的提高,同时也证明软件度量元在缺陷预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缺陷分析还是基于数据层面分析与预测,对软件测试工作的价值贡献受到局限。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三层知识模型的软件缺陷管理系统。通过把知识库的结构引入到软件缺陷管理中,把缺陷分析从数据管理层面提升为知识管理层面。通过事实知识层、中间层、策略层三层知识库结构对软件开发测试过程中产品产生的技术数据、管理过程数据进行采集沉淀,提取软件缺陷预测规则,并生成能指导软件测试工作的策略报告。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软件测试工作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软件缺陷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缺陷是导致软件不可靠的根本原因,提高软件可靠性的关键在于减少软件缺陷,那么如何利用积累的缺陷数据提高软件可靠性?结合软件缺陷和模式的概念提出了软件缺陷模式的定义。通过分析积累的软件缺陷数据对缺陷模式的所属分类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和编码各阶段的软件缺陷模式。最后阐述了在软件开发过程和测试过程中缺陷模式的应用,为如何利用缺陷数据来提高软件可靠性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软件度量是针对软件开发项目、过程及产品进行数据定义、收集和分析的持续度量化过程;持续集成工具上的的构建工程每天自动完成从版本库更新代码、静态检查、编译、出包、自动化用例测试等任务,在进行集成构建的过程中可以为软件度量提供多种相关的度量数据;结合工作实践,叙述了基于持续集成的软件度量的原理;软件度量管理涉及到的角色;软件度量实现过程;叙述了基于持续集成的两种类型的软件度量指标的定义以及提取方法;最后详细叙述了在软件度量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典型案例;工作实践表明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做好软件度量工作有助于软件开发部门控制、预测、和改进软件产品的质量与软件开发过程;从而提高软件质量和软件开发效率,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1.
软件缺陷是对软件产品预期属性的偏离现象.它是影响软件质量的重要和关键因素之一.发现与排除软件缺陷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每一个软件组织都知道必须妥善处理软件中的缺陷,这是关系到软件组织生存、发展的质量根本.针对软件缺陷预测方法中常用的前向反馈神经网络方法,结合Weka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参数设定的科学性方法,有效的运用于节点数设计、网络结构的设计上,不断改进神经网络预测软件缺陷的置信度,从而让预测的结果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近年来挖掘软件开发信息库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内容和采用的数据挖掘方法,最后讨论了软件开发信息库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半监督软件缺陷挖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件质量是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而软件缺陷是导致软件质量低下的重要诱因。软件缺陷挖掘技术凭借其能够通过对软件代码及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发现软件系统潜在的缺陷,已得到了软件质量保障领域的广泛关注。要准确发现软件模块中潜在的缺陷,需要利用大量带有缺陷情况标注的模块进行学习。然而,缺陷情况标注往往需要通过详细测试或人工代码检查获取,要消耗大量测试和人工资源,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满足,这严重制约了软件缺陷挖掘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半监督学习技术被引入软件 缺陷挖掘,通过对大量缺少标注的模块进行利用,辅助提升软件缺陷挖掘的性能。本文对半监督缺陷挖掘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首先综述了软件缺陷挖掘研究现状,然后简要介绍了半监督学习的4种学习范式;最后系统梳理了基于半监督学习进行软件缺陷挖掘的多种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4.
可靠性作为衡量软件质量的重要特性,其定量评估和预测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一个可用于软件测试之前的早期可靠性预测仿真模型。此仿真模型通过考查影响软件可靠性的过程因素,采用基准比对思想,利用软件过程度量数据,根据相似度比较,预测软件的残留缺陷数。由于该仿真模型仅需要静态历史数据,故可在软件测试之前,用于估计软件的残留缺陷数,从而预测软件的可靠性,为后期软件过程的改进以及软件测试计划的修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提出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方法(PSO-ISVM)的测控软件缺陷预测方法。通过引入代价惩罚系数,定义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利用最小化适应度函数值作为优化目标,排除大量的冗余干扰信息,提高对测控软件有缺陷模块的预测准确度,寻找支持向量机的最优参数。通过仿真实例分析测控软件有效性,并与常用缺陷预测方法进行比较,表明该模型能加快软件缺陷预测速度和提高对有缺陷模块的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软件缺陷严重程度的预测性能,通过充分考虑软件缺陷严重程度标签间的次序性,提出一种基于有序回归的软件缺陷严重程度预测方法ORESP.该方法首先使用基于Spearman的特征选择方法来识别并移除数据集内的冗余特征,随后使用基于比例优势模型的神经网络来构建预测模型.通过与五种经典分类方法的比较,所提的ORESP方法在四种不同类型的度量下均可取得更高的预测性能,其中基于平均0-1误差(MZE)评测指标,预测模型性能最大可提升10.3%;基于平均绝对误差(MAE)评测指标,预测模型性能最大可提升12.3%.除此之外,发现使用基于Spearman的特征选择方法可以有效提升ORESP方法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工智能工程化的实现工具,智能计算框架已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其可靠性对于人工智能的有效实现至关重要.然而,智能计算框架的可靠性保障具有挑战性,一方面,智能计算框架代码迭代迅速、测试困难;另一方面,与传统软件不同,智能计算框架涉及大量张量计算,其代码规范缺乏软件工程理论指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工作主要使用模糊测试手段实现缺陷定位,然而,这类方法只能实现特定类型缺陷的精准定位,却难以即时地在开发过程中引导开发者关注软件质量.因此,将国内外常见的智能计算框架(TensorFlow,百度飞桨等)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多种变更特征构建数据集,在代码提交级别对智能计算框架进行即时缺陷预测.另外,在此基础上使用LDA主题建模技术挖掘代码和代码提交信息作为新的特征,并使用随机森林进行预测.结果发现AUC-ROC平均值为0.77,且语义信息可以略微提升预测性能.最后,使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 SHAP分析各特征属性对模型预测输出的影响,发现:(1)基本特征对于模型的影响符合传统软件开发规律;(2)代码和提交信息中的语义特征对模型的预测结果有重要影响;(3)不同系统中的不同特征对模型预测输出的贡献度排...  相似文献   

18.
Rather than detecting defects at an early stage to reduce their impact, defect prevention means that defects are prevented from occurring in advance. Causal analysis is a common approach to discover the causes of defects and take corrective actions. However, selecting defects to analyze among large amounts of reported defects is time consuming, and requires significant effort.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this study proposes a defect prediction approach where the reported defects and performed actions are utilized to discover the patterns of actions which are likely to cause defects. The approach proposed in this study is adapted from the Action-Based Defect Prediction (ABDP), an approach uses the classification with decision tree technique to build a prediction model, and performs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on the records of actions and defects. An action is defined as a basic operation used to perform a software project, while a defect is defined as software flaws and can arise at any stage of the software process. The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finds the maximum rule set with specific minimum support and confidence and thus the discovered knowledge can be utilized to interpret the prediction models and software process behaviors. The discovered patterns then can be applied to predict the defects generated by the subsequent actions and take necessary corrective actions to avoid defects.The proposed defect prediction approach applies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to discover defect patterns, and multi-interval discretization to handle the continuous attributes of actions.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applied to a business project, giving excellent prediction results and reveal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main benefit of using this approach is that the discovered defect patterns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subsequent actions for in-process projects, and reduce variance of the reported data resulting from different projects. Additionally, the discovered patterns can be used in causal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causes of defects for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9.
张晓风  张德平 《计算机科学》2016,43(Z11):486-489, 494
软件缺陷预测是软件可靠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影响软件失效的因素有很多,相互之间关联关系复杂,在分析建模中常用联合分布函数来描述,而实际应用中难以确定,直接影响软件失效预测。基于拟似然估计提出一种软件失效预测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影响软件失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多因素软件失效预测模型,利用这些影响因素的数字特征(均值函数和方差函数)以及采用拟似然估计方法估计出模型参数,进而对软件失效进行预测分析。基于两个真实数据集Eclipse JDT和Eclipse PDE,与经典Logistic回归和Probit回归预测模型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拟似然估计对软件缺陷预测具有可行性,且预测精度均优于这两种经典回归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