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选用河南产储藏2a的商用小麦,设定不同的虫口密度,检测不同感染时间的小麦水分和容重,分析水分、容重随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的变化及其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虫口密度增加和感染时间延长,样品水分增加,容重降低;80头/kg和160头/kg感染60 d时,样品水分和客重测定值呈极显著性差异;水分与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329,r=0.711),容重与感染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624).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温度30 ℃和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对新稻谷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象虫口密度的增加和感染时间的延长,稻谷中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降低;脂肪酸值、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玉米象的感染对稻谷的储藏品质尤其是脂肪酸值和电导率的影响显著.当虫口密度为4头/kg时对各储藏品质有显著的影响.当感染时间为2周时对稻谷储藏品质影响较为显著.说明玉米象取食对稻谷主要储藏品质指标的影响与玉米象的感染时间和虫口密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糙米储藏品质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糙米储藏过程中的劣变进行及时调控,选用2个粳糙米样品,测定不同储藏条件下的脂肪酸值、发芽率、生活力、电导率、降落数值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储藏品质敏感指标的筛选,并以各项敏感指标为自变量,以碾磨后的大米食味值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敏感指标与糙米最终食味值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脂肪酸值、电导率对粳糙米储藏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脂肪酸值对储藏品质敏感度最大,电导率次之;辽星糙米储藏品质评价的数学模型为y =92.57 +0.83X脂肪酸值-2.08X电导率,盐丰糙米储藏品质评价的数学模型为Y=-99.42+4.03X脂肪酸值-1.44X电导率.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地区粳型糙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储藏温度对真空包装的不同初始含水率的糙米在储藏期间理化特性、生理活性和品质特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个月的储藏期内,糙米的发芽率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电导率、脂肪酸值、丙二醛和直链淀粉含量则逐渐升高。储藏温度对糙米品质的影响极其显著(P<0.05),温度升高显著加速了糙米的品质劣化速度。4℃储藏条件下,18%含水率的糙米、储藏5个月时脂肪酸值为38.37,而30℃储藏条件下糙米的脂肪酸值则达到56.9。糙米初始含水率越高,糙米的品质劣化速度越快;4℃储藏条件下,含水率为18%的糙米的脂肪酸值比13.5%的增加了17.67。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糙米通过真空包装进行贮藏时,应严格控制其初始含水率,同时保持较低的储藏温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低虫口密度下蛀食性害虫生长多代对小麦质量和储藏品质的影响,基于GB/T29890—2013中对虫粮等级的划分,以感染了3种代表性蛀食性害虫(米象、玉米象和谷蠹)的小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密度(5头/kg、10头/kg、15头/kg)害虫侵染不同时间后,小麦水分含量、千粒重、虫蚀粒率、降落数值、脂肪酸值和面筋吸水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害虫后小麦的质量等级及储存品质均下降,其中感染害虫后的小麦水分含量、虫蚀粒率、降落数值和脂肪酸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千粒重和面筋吸水量呈下降趋势,而且在仅受成虫感染的情况下,不同虫口密度对各指标的影响相差不大,但是随害虫繁殖代数的增加,各指标上升和下降速率增大。同时,各指标数值间的差异性也表明,感染时间对小麦质量和储存品质指标的影响大于害虫虫口密度的影响。由此可见,要保证粮食的质量及储存品质,需要在害虫感染初期、开始繁殖后代前对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在常温、准低温、气调3种不同储藏方式下糙米与大米的降落值、脂肪酸值、总淀粉含量和糙米发芽率的测定,研究糙米与大米的储藏稳定性和3种储藏方法的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糙米与大米的储藏品质变化因储藏方式不同有一定差异,同一品种准低温储藏优于气调储藏,气调储藏优于常规储藏;而相同储藏条件下的糙米与大米的陈化速度也存在差异,糙米储藏的各项品质指标均好于相同条件下的大米,特别是准低温储藏对糙米的保鲜效果明显,准低温储藏是本课题所选3种储藏方法中最有利于糙米保鲜、延缓品质陈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不同储藏条件下糙米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在常温、冷低温、气调3种不同储藏方式下糙米与大米的降落和值、脂肪酸值、总淀粉含量和糙米发芽率的测定,研究糙米与大米的储藏稳定性和3种储藏方法的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糙米与大米的储藏品质变化因储藏方式不同有一定差异,同一品种准低温储藏优于气调储藏,气调储藏优于常规储藏;而相同储藏条件下的糙米与大米的陈化速度也存在差异,糙米储藏的各项品质指标均好于相同条件下的大米,特别是冷低温储藏对糙米的保鲜效果明显,准低温储藏是本课题所选3种储藏方法中最有利于糙米保鲜、延结品质陈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将中筋小麦粉在不同温度(15℃、25℃、35℃)、不同储藏条件(充N2、脱氧剂脱氧、真空、对照)下模拟储藏,研究了储藏期间脂肪酸值、降落数值、湿面筋、面筋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筋小麦粉的脂肪酸值、降落数值、湿面筋以及面筋指数都能较好地反映出中筋小麦粉的储藏品质变化.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脂肪酸值和降落数值升高,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下降.在储藏期间温度的变化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低温有延缓品质劣变的优点;其次为储藏方式,但相互之间差别不明显,同时发现在高温下气调储藏效果较好,所以中筋小麦粉应尽量保持在低温气调储藏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在不同气调储藏条件下,糙米的发芽率、降落数值、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表明:糙米含水量越高、储藏温度越高、储藏时间越长,糙米的发芽率越低,降落数值和还原糖含量升高越快.98%N2和40%CO2气调储藏维持了糙米发芽率的稳定性,延缓了降落数值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充二氧化碳气调解除后大米储藏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中国典型储粮区域高温环境,并以常温储藏为对照,对大米的理化特性指标(水分、还原糖、脂肪酸值、降落数值、丙二醛、电导率)、酶和微生物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解除气调后大米在各模拟储藏条件下其脂肪酸值、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微生物活性都随储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常温(平均温度20℃)储藏75 d的大米品质变化相对缓慢,品质仍然新鲜.在35℃,80%RH和30℃,70%RH条件下变化较快,其中35℃,80%RH条件下储藏75 d后大米的脂肪酸值>25 mg/100g,已超出大米的安全储藏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玉米象感染小麦程度与储藏相关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温度20~25℃和相对湿度为67%左右的条件下,不同密度和时间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感染小麦引起储藏品质变化的情况.在小麦样品都为200 g时玉米象成虫密度分别为4头、8头1、6头3、2头6、4头1、28头2、56头时,分别感染15 d3、0 d4、5 d、60 d.结果表明:害虫密度的增加和感染时间的延长,小麦干面筋与湿面筋含量、发芽率与发芽势均有所降低,而小麦的脂肪酸值呈升高趋势.同样玉米象成虫密度,30 d内的脂肪酸的变化率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负压对稻谷品质的影响,以优质粳稻--武运粳23为研究对象,模拟西南中温低湿储粮区、华中中温高湿储粮区、华南高温高湿储粮区,设定常压对照和低、中、高3种负压(-0.52、-0.84、-0.97 kg/cm^2),储藏6个月,定期检测其脂肪酸值、发芽率、出糙率及黄度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压相比,负压条件下优质稻发芽率较低,因此,负压不宜储藏种子粮;负压对脂肪酸值、出糙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各环境条件下,高负压储藏的优质稻品质最佳;负压对黄度指数无影响(P>0.05);环境温湿度对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华南高温高湿条件下优质稻品质变化最大;通过方差分析对比各品质指标的F值可知,环境温湿度对优质稻品质的影响远大于负压。因此,负压储藏稻谷过程中,应首先控制储藏温湿度,其次选择较高的负压。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果表明 ,磷化氢对谷蠹、玉米象成虫体内过氧化氢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试虫体内过氧化氢酶活力与一定范围内的磷化氢浓度或暴露时间或对数暴露时间之间具有线性回归关系 .试虫死亡率与过氧化氢酶活力抑制率之间有稳定的相关性 .磷化氢在高浓度下 ,时间是使过氧化氢酶活力降低的关键因素 (P≈ 0 ) .  相似文献   

14.
在模拟储存环境中研究了小麦感染不同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后不同时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试验环境温度分别为20℃和25℃,试验中设置的玉米象成虫密度分别为0头/kg、2头/kg、5头/kg、10头/kg.主要结果为:初始成虫密度为0头/kg的小麦样品中,20℃4个月内二氧化碳浓度从0.046%增长到了0.752%,25℃时二氧化碳浓度从0.44%增加到0.820%;2头/kg的样品中,20 ℃二氧化碳浓度增长到5.638%,25℃浓度增加到7.505%;5头/kg成虫密度的样品中,20C二氧化碳浓度增长到8.702%,25℃时浓度增加到10.474%;害虫密度为10头/kg的样品中,20℃二氧化碳浓度增长到17.381%,25℃时浓度增加到18.244%.主要结果显示:对于感染害虫的粮食环境,二氧化碳的累积浓度明显随时间增加而上升,且同比条件下,温度为25℃的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大于20℃时的环境.密闭无害虫感染的粮食中,粮食及微生物也能使二氧化碳浓度有很小变化.当小麦中有害虫感染后,密闭10 d后即可检测到明显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且增加速率与害虫密度、环境温度和储存时间呈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密闭的储粮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储粮害虫的发生状态.  相似文献   

15.
小麦品质指标与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安徽、河北、河南、江苏、山东5个省的小麦样品244份,测定了样品品质指标和粉质拉伸特性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硬度指数与面团吸水率、延伸度、拉伸面积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容重与面团吸水率极显著正相关,与弱化度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面团粉质和拉伸特性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降落数值与面团吸水率和形成时间极显著正相关;粗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与面团吸水率以及面团拉伸特性各指标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除面筋指数与延伸度相关性不显著外,沉降值和面筋指数与面团粉质特性以及拉伸特性各指标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苦皮藤素乳油对3种储粮害虫的触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滤纸药膜法研究了苦皮藤素乳油对玉米象、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触杀作用.结果表明,苦皮藤素乳油对玉米象、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2.739 20X+3.529 83、Y=2.471 12X+4.235 06和Y=2.555 55X+3.810 99.苦皮藤素对玉米象、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LD50值分别为3.441 25 mg/cm2、2.039 63 mg/cm2和2.919 22 mg/cm2,3种试虫对苦皮藤素的敏感性为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玉米象.  相似文献   

17.
小麦破损淀粉含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降落数值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破损淀粉含量的粉样分别做粉质曲线、拉伸曲线及降落数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破损淀粉含量与面团吸水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面团形成时间呈负相关,而对面团稳定时间并无规律性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破损淀粉与面团的抗延伸阻力及粉力呈正相关,而与面团的延伸性呈负相关;破损淀粉与面粉的降落数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