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5种仓型的粮堆表层和中心部位小麦的发芽率、种子活力、呼吸强度、脂肪酸值、降落数值、面筋吸水率等品质的测定比较,表层小麦品质指标均差于粮堆中心部位低温状态的小麦品质,尤其是简陋仓储设施内的表层小麦品质更差;测定结果还表明,低温储藏条件下小麦储藏品质较为稳定,各品质指标变化缓慢,有利于保持小麦新鲜度.因此,低温储藏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储粮技术.  相似文献   

2.
不同储藏条件下糙米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在常温、冷低温、气调3种不同储藏方式下糙米与大米的降落和值、脂肪酸值、总淀粉含量和糙米发芽率的测定,研究糙米与大米的储藏稳定性和3种储藏方法的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糙米与大米的储藏品质变化因储藏方式不同有一定差异,同一品种准低温储藏优于气调储藏,气调储藏优于常规储藏;而相同储藏条件下的糙米与大米的陈化速度也存在差异,糙米储藏的各项品质指标均好于相同条件下的大米,特别是冷低温储藏对糙米的保鲜效果明显,准低温储藏是本课题所选3种储藏方法中最有利于糙米保鲜、延结品质陈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不同储藏方式对籼糙米储藏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温度下,对常规储藏和气调储藏的籼糙米各项储藏品质指标的研究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和储藏温度的升高,籼糙米的生活力、发芽率、过氧化氢酶活动度逐渐降低;脂肪酸值、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低温时,两种储藏方式对籼糙米品质影响区别不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除生活力和发芽率比常规储藏降低较快之外,充氮气调的其余指标均比常规储藏的变化缓慢.35℃下储藏120 d后,常规储藏糙米的电导率已由46.3 μS/cm增至97.6 μS/cm,而气调储藏仅增至88.4 μS/cm.因此,低温可较好地保持籼糙米的品质,充氮气调可以有效减缓高温对籼糙米品质的影响,但不适用于种子粮的储藏.  相似文献   

4.
充二氧化碳气调解除后大米储藏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中国典型储粮区域高温环境,并以常温储藏为对照,对大米的理化特性指标(水分、还原糖、脂肪酸值、降落数值、丙二醛、电导率)、酶和微生物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解除气调后大米在各模拟储藏条件下其脂肪酸值、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微生物活性都随储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常温(平均温度20℃)储藏75 d的大米品质变化相对缓慢,品质仍然新鲜.在35℃,80%RH和30℃,70%RH条件下变化较快,其中35℃,80%RH条件下储藏75 d后大米的脂肪酸值>25 mg/100g,已超出大米的安全储藏要求.  相似文献   

5.
充氮气调对大豆制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充氮气调储藏的大豆抽提制油,以常规储藏为对照,研究大豆制油品质的变化.试验表明:大豆油的色泽、碘值、皂化值、磷脂含量、脂肪酸组成变化不明显;气相色谱分析大豆油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2%以上,其中油酸为20.68%,亚油酸为54.56%,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含量达12%以上;酸值和过氧化值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上升趋势明显.在低温下储藏,大豆各制油品质指标变化缓慢,能够较好地保持大豆原有的制油品质;高温下储藏大豆酸败速度加快;气调组变化比对照组小.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对油葵籽各储藏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油葵籽的粗脂肪碘值没有明显变化,其酸值、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则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温度越高、水分越高,其变化趋势越明显.即低温、低水分是减少油葵籽储藏期间发生油脂氧化酸败的主要条件.储藏条件的最优组合为水分含量5%、储藏温度15℃、储藏方式为N2气调储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在常温、准低温、气调3种不同储藏方式下糙米与大米的降落值、脂肪酸值、总淀粉含量和糙米发芽率的测定,研究糙米与大米的储藏稳定性和3种储藏方法的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糙米与大米的储藏品质变化因储藏方式不同有一定差异,同一品种准低温储藏优于气调储藏,气调储藏优于常规储藏;而相同储藏条件下的糙米与大米的陈化速度也存在差异,糙米储藏的各项品质指标均好于相同条件下的大米,特别是准低温储藏对糙米的保鲜效果明显,准低温储藏是本课题所选3种储藏方法中最有利于糙米保鲜、延缓品质陈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充氮气调对小麦储藏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5℃、25℃和35℃条件下充氮气调储藏小麦,常规储藏为对照,储期为8个月,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小麦储藏品质各指标的影响较明显,如15℃时小麦发芽率稳定在89%左右,而35℃时则降至80%左右.充氮气调储藏对小麦的降落数值影响较大,在15℃时充氮组比常规组高15 s,25℃时基本一致,35℃时充氮组比常规组低14 s,对其他储藏品质指标影响不大.综合来看,低温条件下能较好地保持小麦储藏品质,而充氮气调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以周麦22和豫麦58两种中筋小麦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波灭活,分别调节活力为10%、40%和90%,在35℃下恒温储藏,研究其在储藏过程中的发芽率、水分含量、电导率、过氧化氢酶、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持水率的变化规律,探讨小麦储藏中品质变化与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储藏过程中中筋小麦的发芽率下降,其中生理活性为40%的小麦下降幅度最大;过氧化氢酶活动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持水率也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生理活性越高的小麦降低幅度越大;电导率随储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生理活性越小的小麦电导率升高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常规储藏和气调储藏对籼糙米加工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和储藏温度的升高,籼糙米的整精米率、黏度、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均逐渐降低,且温度越高其变化趋势越明显.低温时两种储藏方式对加工食用品质的影响基本相同,而在高温条件下,气调储藏对品质的影响则小于常规储藏.这说明与气体的环境成分影响相比,温度对籼糙米加工食用品质的影响更显著,即低温对保持糙米加工食用品质有明显效果,气调对延缓高温影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的配比将糯小麦粉加入到面粉中,测定一系列面粉指标和馒头指标,研究糯小麦配粉对面粉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糯小麦粉比例的增加,支链淀粉含量、支直比、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增加;直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及降落数值下降;面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与回升值都逐渐降低,而糊化温度变化不显著;添加5%-10%的糯性小麦粉,可使馒头的色泽和香味得分提高,弹韧性和外观形状也有适度改善,综合得分增加.糯小麦的加入可以增加馒头的保水性和降低馒头的硬度,使馒头的抗老化性能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的配比将糯小麦粉加入到面粉中,测定一系列面粉指标和馒头指标,研究糯小麦配粉对面粉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糯小麦粉比例的增加,支链淀粉含量、支直比、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增加;直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及降落数值下降;面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与回升值都逐渐降低,而糊化温度变化不显著;添加5%~10%的糯性小麦粉,可使馒头的色泽和香味得分提高,弹韧性和外观形状也有适度改善,综合得分增加.糯小麦的加入可以增加馒头的保水性和降低馒头的硬度,使馒头的抗老化性能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以常规储藏作对照,研究了充氮气调不同温度条件下花生仁储藏品质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充氮气调组的花生仁储藏品质劣变速率较对照组缓慢,充氮98%的储藏效果优于充氮90%,尤其对花生仁发芽率、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降低及脂肪酸值的升高起到明显的延缓作用.在35℃条件下,经过180 d储藏后花生仁发芽率:充氮98%组从99%下降到59%,充氮90%组下降到53%,而常规组下降到了50%;过氧化氢酶活性值下降量分别为:充氮98%组12.33mg/g,充氮90%组14.09 mg/g,常规组22.72 mg/g.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添加不同剂量(0,100 ,200 ,400 ,600 ,800 mg/kg) 的食品级白色矿物油的小麦在不同储存阶段内(76 ,106 ,136 天) 的研磨特性和面粉的质量指标的研究,发现在不同储存期内添加不同剂量小麦样品的出粉率和面粉的湿面筋含量差异不显著,面团特性( 揉和特性和拉伸特性) 变化亦不大,只是面粉的白度略有下降,灰分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15.
出于对成本的考虑,目前国内外淀粉、谷朊粉一般利用后路粉进行生产,虽然后路粉制备的淀粉、谷朊粉产量高,但是质量较差.基于这种现状,利用粉质仪、拉伸仪及流变仪对3种小麦粉的前、中、后路粉的品质及流变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各路粉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性.研究表明:各小麦粉由前路到后路,其灰分、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  相似文献   

16.
玉米象感染小麦程度与储藏相关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温度20~25℃和相对湿度为67%左右的条件下,不同密度和时间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感染小麦引起储藏品质变化的情况.在小麦样品都为200 g时玉米象成虫密度分别为4头、8头1、6头3、2头6、4头1、28头2、56头时,分别感染15 d3、0 d4、5 d、60 d.结果表明:害虫密度的增加和感染时间的延长,小麦干面筋与湿面筋含量、发芽率与发芽势均有所降低,而小麦的脂肪酸值呈升高趋势.同样玉米象成虫密度,30 d内的脂肪酸的变化率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负压对稻谷品质的影响,以优质粳稻--武运粳23为研究对象,模拟西南中温低湿储粮区、华中中温高湿储粮区、华南高温高湿储粮区,设定常压对照和低、中、高3种负压(-0.52、-0.84、-0.97 kg/cm^2),储藏6个月,定期检测其脂肪酸值、发芽率、出糙率及黄度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压相比,负压条件下优质稻发芽率较低,因此,负压不宜储藏种子粮;负压对脂肪酸值、出糙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各环境条件下,高负压储藏的优质稻品质最佳;负压对黄度指数无影响(P>0.05);环境温湿度对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华南高温高湿条件下优质稻品质变化最大;通过方差分析对比各品质指标的F值可知,环境温湿度对优质稻品质的影响远大于负压。因此,负压储藏稻谷过程中,应首先控制储藏温湿度,其次选择较高的负压。  相似文献   

18.
选择5种中筋小麦,固定润麦时间与温度,改变润麦加水量,探讨不同润麦水分对小麦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润麦水分的增加,出粉率、灰分、蛋白质呈下降趋势;损伤淀粉变化并无规律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润麦水分与面筋指数、面筋持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正相关,与面筋含量、吸水率、延伸度负相关;除延伸度外,其余拉伸指标均与润麦水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