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反应器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郑亚锋  赵阳  辛峰 《化工进展》2004,23(5):461-467
综合概括了微反应器(微通道反应器)的基本概念,把微反应器与其他微通道设备相区别;从化学反应工程的角度按气固相催化微反应器、液液相微反应器、气液相微反应器和气液固三相催化微反应器等类型对各种新型微反应器予以简略而突出的介绍;从其几何特性出发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微反应器具有的一系列超越传统反应器的独特优越性;简略介绍了微反应器的制作、研究现状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李新红 《陶瓷工程》1999,33(2):24-25
本文介绍用碳化硅纳主材料改进反应烧结碳化硅密封环机械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SiC微孔陶瓷过滤板的烧成温度、成型压力、烧成时间、成孔剂的加入量和玻璃相加入量对SiC微孔陶瓷过滤板孔隙率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烧成温度为1300℃、成型压力为40kN、烧成时间为4h,成孔剂和玻璃相加入量分别在16.5%、6%的条件下,制备出的SiC微孔陶瓷过滤板有着更为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微反应器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微化工系统是实现化工过程绿色、安全、高效的重要方法,微反应器作为微化工系统的核心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微尺度下"三传一反"研究的进展,微尺度流体的性能得到了深入揭示,微反应器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领域.本文以液相微反应器性能和应用为中心,重点讨论微反应器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刘润阳  颜婷珪  张婷  田蒙奎 《化工进展》2019,38(8):3508-3516
微反应器中亚毫米级的流体通道具有高效的传质传热效应,使其能够强化反应过程。随着微细加工技术的发展,制备出了耐高温耐腐蚀的陶瓷基微反应器,适用于更严苛的反应条件,然而陶瓷基微反应器的制备存在微结构成型工艺复杂、密封难度较大等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不同陶瓷材料微反应器的制备工艺,重点论述陶瓷基微反应器制备过程中常规微加工技术的优化和新型微加工技术的引入,对比这些技术对微结构成型的改善效果。列举常用的陶瓷微通道密封连接方法,概述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并提出在陶瓷基微反应器制备的后续研究过程中,应注重陶瓷基微反应器制备的成功率和新技术的开发,完善陶瓷基微反应器的性能,将陶瓷基微反应器引入到更广泛的应用体系中。  相似文献   

6.
多孔碳化硅陶瓷的抗热震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梅  靳正国 《陶瓷学报》1998,19(4):213-216
本文考察了多了孔碳化硅陶瓷的抗热震性,并探讨了不同制造工艺对多孔碳化硅陶瓷抗热震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SiC陶瓷在热处理过程中SiC颗粒表面氧化形成的SiO2在不同热处理温度的状态变化及其对试样抗热震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单晶SiC纳米线作为增强体,碳化硅-碳为陶瓷基体,在1550℃下,采用反应烧结制备碳化硅基陶瓷复合材料(SiCnf/SiC).结合X射线衍射、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等检测和分析,研究SiC纳米线对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未加入SiC纳米线的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相比,添加SiC纳米线的复合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都得到显著的提高,抗弯强度提高了52%,达到320 MPa(SiC纳米线含量为12wt%),断裂韧性提高了40.6%,达到4.5 MPa· m1/2(SiC纳米线含量为15wt%);反应后的SiC纳米线仍然可以保持原有的竹节状结构,且随着SiC纳米线的加入,复合陶瓷的断口可以观察到SiC纳米线拔出现象.但由于SiC纳米线“架桥”的现象,添加过量的纳米线会降低复合陶瓷的密度和限制复合陶瓷力学性能的提高.同时还讨论了SiCnf/SiC的增强机理.  相似文献   

8.
刘得利 《江苏陶瓷》2000,33(4):12-13
研究了碳化硅多孔陶瓷的性能与烧成温度、氧化铝引入量、混料粒度等因素的关系,评定了将其作为过滤件的过滤效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反应器的高速混合、高效传热等特点,采用碳化硅微反应器对环己烷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在不加任何引发剂或催化剂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即空白实验)的基础上,主要考察了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环己酮、环烷酸钴等引发剂、催化剂、纯氧条件下等对环己烷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实验时,采用较高的温度,如温度在180℃或190℃时,环己烷的转化率低,最高值为0.9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纯氧代替空气,由于反应较为剧烈,选择性普遍较低;在温度为180℃,压力为1.4 MPa,环己烷表观流速为15 mL/min,空气表观流速为640 mL/min,环烷酸钴的加入质量分数为0.03%,TBHP的加入质量分数为0.5%时,环己烷氧化反应效果最佳,转化率可以达到4.7%,选择性为89.1%。  相似文献   

10.
朱华清  陈云霞  刘媚 《陶瓷学报》2010,31(2):291-295
以多孔陶瓷板为固定化载体设计生物反应器,固定苔藓及其菌根菌处理微污染水.以高岭土、长石、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于1150℃烧制多孔陶瓷板,开口孔隙率在20~35%,微米和毫米级两种孔径分布,抗压强度20.3Mpa,敷设在坡度为0.05的长方形反应器中,固定化苔藓菌根菌后再在多孔陶瓷板上铺设苔藓,在气温低于10℃条件下处理微污染水,CODσ去除率达到89.6%;总氮的去除率达到45.8%.结果表明多孔陶瓷生物反应器能满足苔藓及其菌根菌生长需求,充分发挥苔藓-菌根菌共生体的抗寒能力,对微污染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微反应器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反应器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型的化学反应结构元件。本文对微反应器按液-液相、气-液相和气-液-固二相等反应体系对务种新型做反应器作了简要介绍;阐述了微反应器所具有的一系列超越传统反应器的优越性。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微反应器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反应器和微混合器作为实现高效混合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被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和商业领域青睐。介绍了微反应器的概念、特点和种类;从其几何特征出发阐述了微反应器内微混合机理。简略介绍了微反应器具有的独特优越性。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微反应器的研究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微反应器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斌 《精细化工》2006,23(1):1-7
近年来,微反应器技术已逐渐成为国际精细化工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介绍了微反应器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微反应器的内在结构特征,阐明了微反应器技术的特殊优势;分析了微反应器适合的化学反应类型;列举了大量微反应器技术应用的成功范例;通过微反应器技术和常规反应器技术的比较,说明了微反应器技术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巨大价值和动人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丁涛  王芳 《化学工程师》2010,(12):39-43
微化工系统已经成为解决许多高新技术领域的化工过程问题的关键,而微反应器作为微化工系统的核心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微反应器的概念、分类及其性能优势,总结出近年来国内外微反应器的研究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微反应器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钟平  黄南平 《化学试剂》2007,29(6):339-344
近年来微反应器技术这一新兴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国际精细化工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微反应器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列举了微反应器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应用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6.
马正中  宋春节  刘杰 《陶瓷》2013,(8):25-28
基于深井地温高、矿井涌水量大的特点,笔者采用高导热型碳化硅陶瓷管换热器对巷道进行冷却降温,并对换热器内部风流的流动和降温效果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换热器可较好的地改善巷道内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17.
马正中  宋春节  刘杰 《陶瓷》2013,(15):25-28
基于深井地温高、矿外涌水量大的特点。笔者采用高导热型碳化硅陶瓷管换热器对巷道进行冷却降温,并对换热器内部风流的流动和降温效果进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换热器可较好的地改善巷道内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18.
碳化硅泡沫陶瓷烧结温度和烧结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制备碳化硅泡沫陶瓷的浆料通过烘干、制粉、干压成型、烧结来探讨烧结温度对制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样品的最高抗弯强度出现在1400℃、保温2h的工艺条件下,而不是更高的烧结温度1450℃。主要原因在于过高的烧结温度导致碳化硅氧化严重,生成了大量的方石英,方石英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出现微裂纹所致。而碳化硅泡沫陶瓷的烧结机理主要是玻璃相对碳化硅颗粒的包覆、连接作用和新相莫来石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气液微反应器具有效率高,速度快,操作灵活,易于装卸和运输的特点,是作为实现过程强化、满足绿色化工生产的重要设备之一。对各种新型气液微反应器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气液微反应器内流动特性和传质特性,最后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微通道反应器特点及甲醇重整制氢微通道反应器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外开发的甲醇重整制氢微通道反应器及系统,简要分析了甲醇重整制氢微通道反应器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