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婧怡  杨振  张国梁  侯娟 《广东化工》2022,(11):193-196
以葡萄糖作为碳源,硼酸作为硼掺杂的硼源,采用微波辅助法在几分钟内制备硼掺杂的固体荧光碳点,经离心、过滤对其进行提纯。该制备方法快速简单,经济环保。结合透射电镜、XRD、红外、紫外和荧光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碳点的尺寸、形貌及光学性质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碳点尺寸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其荧光猝灭程度与Cr6+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可用于Cr6+浓度的快速灵敏测定,线性检测范围为0~90μmol/L。  相似文献   

2.
3.
以乳酸为碳前驱体,聚乙二醇为表面修饰剂,经一步微波法制备了碳量子点(CDs),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及紫外初步考察了该量子点的结构与性质。研究了12种物质分子对量子点荧光猝灭效应,建立了对硝基苯胺猝灭CDs荧光分析新方法,浓度范围在6×10-6~1×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76×10-6 mol/L。应用于染发膏中对硝基苯胺的检测,3种染发膏中均含有对硝基苯胺,分别为栗棕89.7 mg/g,枣红129.2 mg/g,亚麻44.4 mg/g。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荧光碳点,分别以尿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柠檬酸、尿素与柠檬酸混合物为碳源,聚乙二醇(分子量400)作稳定剂,以不同的碳源浓度和微波加热时间,制备了一系列荧光碳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谱与荧光光谱对制备的碳纳米粒子的形貌、尺寸、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尿素与柠檬酸混合物为碳源制得的碳点单分散性良好,并具有良好的抗盐能力,其平均粒径在2.2 nm左右,在380 nm激发下获得最大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5.
以百香果壳为原材料,采用水热法合成荧光碳量子点(CQDs),考察了碳量子点(CQDs)对Fe3+的检测效果。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等对碳量子点(CQDs)的形貌、结构、基团、光谱特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碳量子点形貌和分散性良好,尺寸约为7 nm。在435 nm的激发波长下,其发射峰位于512 nm处。在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2 h时,所得到的碳量子点的性能最好。Fe3+对CQDs荧光有明显的猝灭现象,而其他金属离子的加入不会改变CQDs的荧光强度及发射峰位置,说明合成的CQDs可以实现对Fe3+的特异性检测。  相似文献   

6.
异质元素掺杂可以有效改善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碳量子点的改性。选取昭通褐煤为碳源,氯化钠溶液为电解液,硫脲为助剂,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完成N、S共掺杂碳量子点(N,S-CQD)的制备,荧光量子产率为1.60%。采用多种表征方法研究了N,S-CQD的结构、组成和光学特性。首先在结构组成方面,N,S-CQD是一类球形颗粒,尺寸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66nm,其中主要存在C、O元素,还存在部分N和S元素;其次在光学性质方面,N,S-CQD在紫外光区吸收明显,荧光分析显示其最佳激发波长为280nm,最佳发射波长为313nm。最后基于Fe3+对N,S-CQD的荧光猝灭效应,将N,S-CQD应用于痕量Fe3+的检测,N,S-CQD对15~150μmol/L浓度范围内Fe3+的检测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通过计算得出最低检出限L=1.22μmol/L,表明N,S-CQD可应用于痕量Fe3+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8.
以柠檬酸为碳源、乙二胺为氮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氮掺杂的荧光碳量子点。通过选择性实验发现Hg2+可诱导碳量子点荧光猝灭(off),而同型半胱氨酸分子中的巯基,对于Hg2+具有更强的配位能力,竞争性结合使Hg2+由碳量子点表面解离,进而导致荧光恢复(on),基于Hg2+介导的关-开机理建立了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的新方法。实验表明,c(同型半胱氨酸)=3~20μmol/L,碳量子点的荧光恢复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7.059 4x-19.647,相关系数为r=0.998 5,检测限为0.06μmol/L。该方法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有望用于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10.
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一步制备水溶性的荧光碳量子点(CQDs),考察反应条件(壳聚糖质量浓度、温度和时间)对CQDs产物表面官能团和产率的影响,采用TEM、FTIR、XRD、UV-Vis和PL等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探究其在防伪领域的应用。结果表明,当壳聚糖质量浓度为10 g/L,温度为180 ℃,时间为12 h时,制得的CQDs结构完整且产率较高;微观表现为球状纳米颗粒,直径约为36.2 nm,表面伴有羟基和氨基官能团;制得的CQDs在293和330 nm处均有吸收峰,表现为蓝色荧光,荧光量子产率约为39.8%。将其配制成墨水后,结合喷墨印刷,在自然光和紫外光下可有效实现加密信息的“显”和“隐”,具有较好的防伪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碳量子点(CQDs)和铕离子(Eu3+)为荧光基团,构建比率荧光探针(CQDs/Eu3+),用于四环素(TC)的可视化检测.在380 nm波长激发下,CQDs/Eu3+在439 nm处存在较强的蓝色荧光峰,在616 nm处存在较弱的红色荧光峰,当TC存在时,基于内滤效应439 nm处CQDs的荧光峰强度降低;基于天线...  相似文献   

12.
利用柠檬酸(CA)为碳源,乙二胺(EDA)为氮源通过微波加热法合成柠檬酸/乙二胺碳点(CA/EDA-CQDs)。采用静电结合法,将CA/EDA-CQDs固定在毛细管内表面,制备了一种荧光传感器。考察了CA/EDA-CQDs与聚丙烯酸(PAA)溶液浓度、pH对固定化影响。优化的固定化条件为:CA/EDA-CQDs浓度为15 mg/L,pH为3,PAA浓度为6 mg/L,pH为3。制备的传感器对Fe(3+)有特异性响应。  相似文献   

13.
张语嫣  李永生 《应用化工》2021,(1):87-89,93
利用柠檬酸(CA)为碳源,乙二胺(EDA)为氮源通过微波加热法合成柠檬酸/乙二胺碳点(CA/EDA-CQDs).采用静电结合法,将CA/EDA-CQDs固定在毛细管内表面,制备了一种荧光传感器.考察了CA/EDA-CQDs与聚丙烯酸(PAA)溶液浓度、pH对固定化影响.优化的固定化条件为:CA/EDA-CQDs浓度为1...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一步制备水溶性的荧光碳量子点(CQDs),考察反应条件(壳聚糖质量浓度、温度和时间)对CQDs产物表面官能团和产率的影响,采用TEM、FTIR、XRD、UV-Vis和PL等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探究其在防伪领域的应用.结果表明,当壳聚糖质量浓度为10 g/L,温度为180℃,时...  相似文献   

17.
以脱脂棉为碳源,采用水热合成法来制备了荧光碳量子点。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漫反射光谱、红外光谱对样品的表面形貌、粒径大小、表面基团情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是规则的球形单晶结构,粒径为2.7 nm。  相似文献   

18.
利用微波法以柠檬酸三钠、11-氨基十一烷酸、聚乙二醇400为碳源制备碳量子点,用荧光光谱进行表征。在pH=6. 37的三酸缓冲介质中,芦丁能猝灭碳量子点在445 nm处的荧光,其猝灭程度与芦丁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探究了温度、时间、缓冲溶液及p H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建立了碳量子点荧光猝灭法测定芦丁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3~40μmol/L,相关系数为0. 9948,检出限为2. 3μmol/L。方法用于苦荞麦、藜麦中芦丁含量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4. 0%~107. 8%。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尿素、氨水、二乙烯三胺、多乙烯多胺为氮源,绿色廉价的白菜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合成氮掺杂的蓝色荧光碳量子点,结果表明多乙烯多胺氮掺杂碳量子点(NCDs)荧光量子产率最高为53.3%。然后将NCDs作为荧光探针应用于荧光微球制备和Fe3+检测方面,以三聚氰胺甲醛(MF)为载体,合成了氨基化MF荧光微球;基于Fe3+对NCDs良好的荧光猝灭效应,建立了一种荧光测定Fe3+的方法,并对NCDs和MF荧光微球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CDs的荧光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MF荧光微球单分散性好、荧光性能好且稳定,在生物医学领域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NCDs对Fe3+具有单一选择性,Fe3+浓度在0~2μmol/L内与NCDs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5),检出限为0.035μmol/L。将该体系应用于实际水样中Fe3+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1.42%~3.02%内,加标回收率在98.7%~104.5%之间。该体系对Fe3+检测灵敏性好、选择性高以及抗干扰性强,在离子分析检测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一步热解香蕉皮并优化反应条件,合成了一种具有蓝色荧光发射的碳量子点(CDs),其荧光量子产率约为8.9%。该碳量子点的最佳激发波长为270 nm,最佳发射波长为423.4 nm。利用TEM、XRD、XPS、FTIR、紫外及荧光光谱仪等手段表征了其形貌和结构。通过离子选择性测试发现Fe3+能较好的猝灭其荧光强度,在0~160μmol·L-1的浓度范围内,碳点的荧光猝灭效率F/F0与Fe3+浓度c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F0=-0.00113c+1.00151,相关系数R2为0.99833,检出限为12.6μmol·L-1。对广州市花都区天马河河水进行Fe3+加标检测,回收率达到102.84%~112.11%,相对标准偏差RSD约为2.5%~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