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通信的数据链在信息传输与信息加密过程中速度较慢,为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设计电子通信数据链加密方法。首先,构造电子通信数据链编码矩阵,以递增加密矩阵的格式设计加密矩阵;其次,对多源数据包进行加密封装处理,比较两种流量传递的方式,以源数据的获取完整性为核心,设计数据链加密与解密算法;最后,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加密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通信技术也实现了技术上的创新.而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和市场占有率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技术创新成为了电子通信企业密切关注的问题.如果不在技术上进行革新,势必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局面.所以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电子通信技术的现状,并分析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意义和措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1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各种通信设备的普及,现在生活的很多方面涉及到法律事实,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电子鉴定中的电子数据信息来认定,那么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程序、文本、图像、声音、视频。那么这些电子数据作为证据使用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由于大数据的发展,电子数据取证对象的变化给电子数据取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大数据架构的电子数据取证技术研究。通过对目前电子数据取证面临海量数据、数据多样性、取证准确度、数据存储安全性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运用Hadoop、可视化、层次化等基于大数据架构的方法进行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并与传统电子取证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基于大数据架构的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取证效率高,安全性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5.
胡小溪 《电子制作.电脑维护与应用》2015,(7)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信息的普及,促进了我国电子通信快速蓬勃发展,但我国电子通信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不够成熟完善。影响通信的因素众多,只有合理的去分析才能找到解决方法。本文通过对电子通信进行简述,分析常见干扰因素,并针对这些干扰因素制定相应的干扰控制措施,望能为我国通信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电子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但在双频干扰预测工作方面仍然存在部分不足。文章研究电子通信双频干扰预测方法,通过预处理双频干扰预测环境,结合预设机制设定有效值双频敏感预测目标,调整干扰敏感参数,构建重叠通信耦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设备(Equipment Under Test,EUT)变化通信处理的方式完成双频干扰预测。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最终得出的变异系数均控制在0.5以下,可靠性相对较强,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复杂调节。 相似文献
7.
8.
9.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担任着重要角色,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支撑,在多年建设中,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体制改革逐渐推进,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也面临着产业调整、国际化竞争、技术与市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重视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研究.该文主要就电子通信设备...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中的保密通信问题是实现安全电子交易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常见电子支付网络通信与认证方式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智能卡和公开密钥体系的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保密通信方案,并详细论述了该方案相对于传统方案而言在解决电子支付网络系统保密通信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种通信电子类产品频频出现,通信电子类产品的功能是越来越多元化,这无疑使通信电子类产品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本文根据我国通信电子类产品开发的现状分析出目前我国通信类电子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解决之策,以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14.
传统谱聚类算法存在聚类效果差的缺陷,为此提出基于小波分析的网络通信大数据谱聚类算法研究。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采集到的电网通信网络大数据的相异性进行度量,将得到的相异性度量结果转换为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并对网络通信大数据相似性关系进行构建,得到网络通信大数据的相似度矩阵,以上述得到的网络通信大数据相似度矩阵为基础,采用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实现了网络通信大数据的谱聚类。通过实验可得,提出的谱聚类算法的准确率与纯度分别高出传统算法34%与21.2%,说明提出的基于小波分析的谱聚类算法具备极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大数据的应用背景,分析大数据应用在技术难度和融合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发展难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然后对大数据移动通信与交通融合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玉春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8,(1):51-54
在NetBeans5,0环境下实现了通用的串行通信类,可以方便地发送和读取任何字节,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和测试效果。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基于Java的嵌入式设备的二次开发中。 相似文献
17.
电子数据证据收集系统的研究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犯罪的不断增加,电子数据取证技术(digital forensic technology)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子数据证据不同于传统的犯罪证据,它们更加容易消失和被破坏,为了获得完整可信的电子数据证据,提出应在敏感主机中预先安装设置电子数据证据收集系统(digital evidence collecting system.DECS),用来收集系统中的相关证据.由于DECS的某些模块往往存在于被攻击系统之中,提出使用安全隔离环境是保护电子数据证据收集机制有效的方法,并设计了一个安全保护机制——I-LOMAC.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电子数据取证的发展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电子数据取证有效性理念及其体系进行了研究。给出电子数据取证的流程,并就这一流程中的有效性规则处理模块和取证有效性证明模块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取证方法有效性和所取数据有效性进行一定的定义和推导,研究了电子数据取证有效性的形式化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传感器节点的资源是有限的,高的通信开销会消耗大量的电量。为了减小分布式流数据分类算法的通信开销,提出一种高效的分布式流数据聚类算法。该算法包含在线局部聚类和离线全局协同聚类两个阶段。在线局部聚类算法将每个流数据源进行局部聚类,并将聚类后的结果通过序列化技术发往协同节点;协同节点得到来自不同流数据源的局部聚类信息后进行全局聚类。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当不断增加窗口的大小时,算法用于数据发送的时间恒定不变,算法的聚类时间和总的时间呈线性增长,即所提出算法的执行时间不受滑动窗口宽度和聚类个数的影响;同时该算法与集中式算法的准确性接近,并且通信开销远远小于相关的分布式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可应用于对大规模分布式流数据源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