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丽 《化学试剂》2022,44(3):385-392
绿色环保、高效等特点是吸附剂发展的趋势。以溶胶-溶剂热法合成了SiO2,再与聚噻吩反应合成了SiO2/聚噻吩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Zeta电位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SiO2/聚噻吩是表面粗糙的球形,且表面带有负电荷。SiO2/聚噻吩复合材料用于吸附Pb2+和Cd2+离子,改变吸附过程中的变量来研究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通过探讨动力学和等温线模型来研究其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pH通过改变SiO2/聚噻吩表面的电荷数来影响吸附性能,吸附容量与吸附剂的量不呈正相关。同时得知,SiO2/聚噻吩吸附剂吸附Pb2+和Cd2+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等温线模型。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吸附机理:SiO2/聚噻吩表面的负电荷吸引带有正电荷的重金属离子,以单分层的化学吸附为主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
陆艳  刘钦  罗中秋  周新涛  赵晓腾  兰雄 《硅酸盐通报》2022,41(12):4378-4388
以镍铁渣为原料,加入硝酸和表面活性剂对其矿物相改性,制备改性镍铁渣吸附剂,考察表面活性剂种类、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掺量、吸附剂掺量、溶液初始pH值、Cr(VI)浓度对Cr(VI)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镍铁渣经改性后可制得结构疏松、比表面积高达180.6 m2/g的无定形SiO2;改性镍铁渣对Cr(VI)的吸附率在10 min内可达到90%,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理论吸附容量为42.55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改性镍铁渣吸附剂对Cr(VI)的吸附机理主要是物理吸附和氧化还原,即吸附剂表面范德华力将HCrO -4吸附至吸附剂表面,CTAB提供的电子对将Cr(VI)还原为Cr(III)。对镍铁渣改性获得的高比表面积无定形SiO2不仅可以有效吸附净化Cr(VI),同时可以实现镍铁渣资源化利用,达到以废治污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在不添加任何还原剂的情况下,通过水热法简易制备SiO2/还原氧化石墨烯(SiO2/RGO)复合材料。采用TEM、FTIR、XRD、TG-DSC、N2-吸附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表明:负载量为76.60%(质量分数)的SiO2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RGO表面上,且部分以Si-O-C键进行配位;具有多级孔结构的SiO2/RGO复合材料孔径主要分布在1~7nm,比表面积高达676m2/g。以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pH、投入量、温度和接触时间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2、35℃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吸附效果,吸附量为127.8mg/g。动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参数揭示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4.
将二氧化硅(SiO2)引入氧化石墨烯(GO)表面,得到接枝改性GO(SiO2@GO)。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Raman光谱、热失重测试(TGA)和透射电镜(TEM)对SiO2@GO的化学结构、形貌和粒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SiO2@GO的成功制备。与未改性GO相比,SiO2@GO的表面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缺陷更加明显,表面变粗糙并均匀附有SiO2颗粒物,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液更加均匀。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SiO2@GO对EP/GO的非等温固化动力学行为,加入未改性GO和SiO2@GO分别使固化温度下降了3℃和7℃左右,说明SiO2@GO对EP的固化过程有更显著的催化作用。Kissinger方法研究发现,与纯EP相比,加入未改性GO和SiO2@GO分别使固化活化能(Ea)分别降低...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MnOx助剂对Fe/SiO2催化剂经由费-托反应(Fischer-Tropsch)制备低碳烯烃(FTO)的影响。通过浸渍法制备了Fe20/SiO2和Fe20-Mn1.0/SiO2催化剂,结果表明MnOx助剂显著提升了CO转化率和C2~C4烯烃的时空收率。程序升温吸附实验表明MnOx助剂增加了Fe基催化剂表面碱性,促进了CO的解离吸附。运用幂指数模型,研究了Fe20/SiO2和Fe20-Mn1.0/SiO2催化剂上FTO反应动力学,得到了各产物生成活化能与H2/CO反应级数。最后,结合动力学研究与程序升温表征结果,对Fe基催化剂FTO反应机理,尤其是MnOx助剂提高Fe20/SiO2催化剂上低碳烯烃选择性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吕伯昇  秦磊  茹瑞  徐泽海  张国亮 《化工进展》2020,39(12):5095-5103
SiO2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多孔网络结构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低热导率及低折射率等优异性能,在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纯SiO2气凝胶存在力学强度低、质脆易裂等缺陷,严重制约了其规模化应用。因此,如何提升气凝胶的力学性能成为突破其产业化瓶颈的重点。目前,通过引入功能性增强相是改善SiO2气凝胶多孔骨架强度和柔韧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本综述首先介绍了SiO2气凝胶制备及复合改性方法;然后对功能纳米颗粒/SiO2复合气凝胶合成进行探讨,分析了不同维度纳米材料如0D金属氧化物颗粒、1D纳米管/纳米纤维、2D氧化石墨烯纳米片(GO)以及3D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对气凝胶孔道结构和表面物化特性的影响,最后,论述了SiO2复合气凝胶在环境吸附催化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氧化法和正硅酸乙酯水解法制备了Mn3O4@SiO2核壳结构磁性纳米材料,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Mo(VI)离子的吸附效果。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仪(IR)及磁强计(VSM) 等多种手段对Mn3O4@SiO2核壳磁性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溶液的初始pH、Mo(VI)离子初始浓度和温度对Mo(VI)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98 K条件下Mn3O4@SiO2核壳结构磁性复合材料对Mo (VI)的饱和吸附量为145.35 mg/g; Mn3O4@SiO2对Mo (VI)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分析表明Mn3O4@SiO2复合材料对Mo (VI) 的吸附行为是自发的、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交联淀粉和MgSO4·7H2O为原料,NaOH为碱化剂,制备了交联淀粉负载氢氧化镁复合材料IStMg(OH)2,采用FTIR、SEM、EDS、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对模拟废水中Cu2+的吸附去除,考察了IStMg(OH)2投加量、pH、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ISt-Mg(OH)2吸附Cu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质量浓度为20mg/L,pH=5.32,ISt-Mg(OH)2投加量为300 mg/L,吸附温度为25 ℃时,Cu2+的去除率可达91.7%。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ISt-Mg(OH)2对水中Cu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umir吸附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过程,在25 ℃时,拟合饱和吸附量为82.78 mg/g。吸附动力学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属于...  相似文献   

9.
于强  鹿院卫  张晓盼  吴玉庭 《化工学报》2019,70(Z1):217-225
为了得到SiO2纳米粒子含量对SiO2/NaNO3-KNO3/EG复合蓄热材料比热容和热导率的影响,通过机械分散法,采用NaNO3-KNO3和不同质量分数(0.1%,0.5%,1%,2%,3%)的SiO2纳米粒子所形成的熔盐纳米材料作为蓄热材料,膨胀石墨(EG)作为基体材料,制备出纳米SiO2/NaNO3-KNO3/EG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比热容和热导率进行了测量,同时用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O2纳米粒子的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材料的平均比热容和热导率分别为3.92 J/(g·K)和8.47 W/(m·K),与其他纳米SiO2添加比例相比,其比热容和热导率分别提高了1.37~2.17倍和1.7~3.2倍。这是由于复合材料表面会形成高密度的网状结构,这种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高表面能的特殊纳米结构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比热容和热导率。  相似文献   

10.
以水玻璃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超疏水二氧化硅(SiO2)气凝胶,将超疏水SiO2气凝胶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均匀混合,并引入蔗糖和葡萄糖作为模板制备了超疏水SiO2/PDMS海绵。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其微观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利用接触角测量仪表征其润湿性能。同时,以油水混合物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SiO2气凝胶掺量及糖的比例对海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SiO2/PDMS海绵具有超疏水亲油性,水接触角(WCA)高达152.1°,且在模拟油水吸附实验中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对植物油和泵油的去除率分别为98%和95%,且经过20次的重复油水分离实验后,SiO2/PDMS海绵的吸附容量和接触角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仍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11.
SiO2皮克林粒子在微胶囊中被广泛使用,但多采用单一改性SiO2粒子稳定O/W型乳液。本文采用两种硅烷偶联剂,γ-缩水甘油醚氧丙酯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修饰亲水SiO2粒子表面,得到复合改性的SiO2皮克林粒子(KH560-KH570-SiO2)。研究表明,相较于单一改性的KH560-SiO2,KH570-SiO2和复合改性的KH560-KH570-SiO2都具有很好的乳化稳定性,但复合改性的SiO2皮克林粒子具有的环氧基团能够赋予微胶囊功能化。  相似文献   

12.
唐志民  马新宾 《化工进展》2016,35(4):1162-1166
以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MPS)为硅胶表面改性剂,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罗红霉素(ROX)为模板分子,制备得到罗红霉素分子印迹硅胶材料(ROX-MIP-PMAA/SiO2),采用红外、扫描电镜和粒径测定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ROX-MIP-PMAA/SiO2对罗红霉素的吸附性能,并以红霉素为竞争底物,研究其选择吸附性能.结果显示,ROX-MIP-PMAA/SiO2对罗红霉素的吸附能力明显大于非印迹硅胶(NIP-PMAA/SiO2),其对罗红霉素和红霉素的分离因子为1.21,说明其对罗红霉素具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Ce(NO3)3·6H2O和Zn(NO3)2·6H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e-Zn复合吸附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对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和热力学拟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吸附除磷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吸附剂进行再生处理,研究其可循环利用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表面生成了水合氧化铈和氧化锌颗粒,表面粗糙,呈多孔结构;磷酸盐离子取代复合吸附剂表面的金属羟基是吸附除磷的主要原因。除磷最佳工艺条件:磷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pH为4,Ce-Zn复合吸附剂投加量为0.07 g、反应时间为240 min;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反应自发进行,且为吸热反应;利用碱液对吸附剂进行3次循环脱附再生,对磷的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证明该吸附剂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沉淀聚合法由纳米SiO2、三聚氰胺、甲醛共聚制备了纳米SiO2/三聚氰胺甲醛(MF)复合微球,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以及热重分析和上清液中SiO2的含量测定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以及纳米SiO2粒径对复合微球外观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80℃,采用硝酸为催化剂。随着纳米SiO2粒径的增大,纳米SiO2/MF复合微球的粒径逐渐变小。纳米SiO2可显著增强MF微球的热稳定性,扩大其在木材复合材料和其他行业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热法合成TiO2/GO复合纳米材料,在Q235碳钢表面制备了一系列TiO2/GO/EP复合涂层,并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探究不同含量GO对复合涂层光电化学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GO纳米复合材料在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域吸收强度有明显提升;不同配比的TiO2/GO/EP复合涂层都具有光电响应和光致阴极保护效果,其中,TiO2/GO/EP-3复合涂层的光电响应最明显,光电流密度为0.003 8 A/cm2,光电压降至-681 mV。在环氧树脂中添加纳米复合粒子后涂层的耐水性、耐碱性更优,耐酸性有所改善,硬度和附着力明显增大,可对Q235碳钢基体提供良好的涂层屏蔽保护和半导体光生阴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制备了偕胺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AO/GO),利用SEM、FT-IR对AO/GO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溶液的p H值、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温度对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材料吸附铀(VI)的影响,采用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进一步探讨吸附机理。研究表明:AO/GO对铀(VI)吸附的最佳p H值为5.0,3h达到吸附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主要是受化学作用控制,吸附行为能被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较好的描述,吸附是吸热和自发的,单层吸附量为285.71mg·g~(-1)。  相似文献   

17.
以Stöber法制备出的二氧化硅(SiO2)微球和三聚氰胺为原料,两者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后得到前驱体,通过煅烧该前驱体可成功获得SiO2/g-C3N4复合粉体。利用XRD、SEM、UV-Vis和BET等表征手段对获得的复合粉体进行物相组成、形貌、可见光吸收性能以及比表面积大小等进行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Stöber法制备出的球形SiO2平均粒径约为200 nm,具有良好的分散性。SiO2/g-C3N4复合粉体中SiO2含量约为75%(质量分数)时,其比表面积最大,约为23.7 m2/g。同时,以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在可见光照射下,探究了不同g-C3N4负载量SiO2/g-C3N4复合粉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复合粉体中g-C3N4含量的降低,复合粉体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反而逐渐升高,g-C3N4含量约为25%(质量分数)时复合粉体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效果最好。原因可归结为,复合粉体的强吸附增强了可见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柠檬酸钠二水合物(Sodium citrate,简写SC)为改性剂,通过与Ti2CTx液体充分搅拌复合制备了混合胶体溶液(SC-Ti2CTx)型吸附剂,用于处理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简称MB)废水。考察了SC的添加量、吸附时间和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SC-Ti2CTx对于MB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在温度297 K、MB废水初始浓度为200 mg/L时,SC-Ti2CTx对MB吸附量可达到578.5 mg/g,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吸附速度极快,30 s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能够用Langmuir等温模型进行拟合。吸附性能的提升与SC的抗氧化性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吸附剂是减轻真菌毒素污染不良影响的有效途径。为了制备饲料黄曲霉毒素B1(AFB1)高效脱毒剂,采用固相分散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金属离子复合改性沸石,通过研究其在模拟胃环境(pH=2)和肠环境(pH=6.8)下对花生粕中AFB1的体外吸附率,筛选出最优复合改性沸石,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及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钙离子复合改性沸石(GO-Ca-Z)对花生粕中AFB1的吸附率最高;其具有丰富的孔隙;在pH为2和6.8的环境下,GO-Ca-Z(2∶1)(GO与Ca-Z的质量比为2∶1)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046 mg/g和0.036 mg/g,与未改性的沸石相比,吸附量分别提高了2.42和3倍;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模型,说明化学吸附在吸附体系中起到主要作用;经过酸浸泡后GO-Ca-Z(2∶1)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显著增加,说明酸处理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以磁性纳米Fe3O4为基底材料,通过对其进行硅烷化包裹及聚乙烯亚胺(PEI)表面交联修饰,制备了一种复合磁性纳米吸附剂(PEI@SiO2@Fe3O4)。考察了Cu2+初始浓度、pH值、吸附时间、温度对PEI@SiO2@Fe3O4吸附Cu2+效果影响,构建了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模型,并考察了PEI@SiO2@Fe3O4重复利用性能。结果表明,在25℃、pH=6.0、吸附反应20 min的条件下,PEI@SiO2@Fe3O4对Cu2+具有最佳吸附效果,最大吸附容量为71.94 mg/g;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PEI@SiO2@Fe3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