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流被旗岭渡槽5号槽墩的压缩和阻碍,使槽墩周边流场发生较大变化,从而造成槽墩周边冲刷,结合《东莞市运河综合整治石马河流域干流旗岭水闸改扩建工程水工整体模型试验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报告》),经旗岭渡槽槽墩防护原方案与优化方案流态及流速分布分析对比,椭圆形围护方案条件下旗岭水闸扩建闸段过流条件相对更加均匀,且5号墩周边防冲刷效果较好。以石马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旗岭渡槽5号墩围护方案为研究对象,总结出类似槽墩保护工程优化围护方案形式。  相似文献   

2.
介绍散装大块钢模板及超短振动棒在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旗岭渡槽和金湖渡槽薄壁渡槽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旗岭渡槽施工测量工作,重点讨论旗岭渡槽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施工放样方法及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并对其精度进行分析,以期对从事本行业的人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旗岭渡槽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工作 ,针对工程本身的特点 ,重点论述了旗岭渡槽拱式部分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 ,并介绍了监理质量控制的重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东深供水工程B—I标旗岭渡槽是东改工程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工程采用大跨度拱肋,现浇预应力混凝土U型薄壳结构槽身,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是东改供水改造工程重大技术课题之一,为国内首创。文章介绍了旗岭渡槽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6.
旗岭现浇混凝土拱式渡槽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丽 《人民珠江》2004,(3):44-46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B—I标旗岭渡槽是东改工程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采用大跨度拱肋支承、现浇预应力混凝土U型薄壳槽身,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为国内首创,着重介绍旗岭渡槽拱肋和槽身的施工质量方法和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7.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旗岭拱构式渡槽施工技术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旗岭拱构式渡槽是东深供水改造工程的重难点项目,其结构复杂、施工工序繁多,而且施工工期短。施工中对分期布置、基坑围护、承重排架、渡槽模板等多项施工技术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罗红东 《四川水利》2005,26(4):12-14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主要改造现有天然水道输水的方式,建设封闭式专用输水管道,以保障东江源水在输水过程中不受污染,为香港、深圳和东莞等地提供更优质水源。整个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包括渡槽、涵管、明渠、隧洞等多种类型水工建筑物。其中,旗岭渡槽为大型U形薄壁预应力结构,其混凝土工程采用大量钢模板施工。本文根据工程特点,将拱助模板施工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减轻渡槽在大流量运行时出现的水位波动较大、紊流和涡流等复杂流态问题,选取典型双孔渡槽模型进行水力学模型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应用物理模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渡槽出口的卡门涡街在被边界约束时对其上游产生的波浪回涌现象,通过机理解析提出“纺锤型”导流墩方案。研究发现,卡门涡街脱落频率与上游回涌波浪频率一致。边界约束下卡门涡街对上游流态影响机理为:涡街交替脱落产生横向的交变作用力,在边界约束下局部阻水进而形成波动并向上游传递,随着涡街的交替脱落,上游形成波浪交替回涌现象。施加“纺锤型”导流墩后,进出口流态得到改善,能大幅减轻涡街强度和对上游流态的影响,槽身最大波幅消减度达到80%以上。对比不同长度导流墩组合试验后,提出进、出口导流墩纵横比分别为1.5、2.0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0.
钟砥宁 《中国水利》2003,(10):66-67
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是为香港、深圳以及工程沿线东莞城镇提供饮用水源及农田灌溉用水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全长51.7km,设计过水流量为100m3/s,总供水量为24.23亿m3/a。总工期为3年,即2000年8月28日至2003年8月28日。工程建设总投资为49亿元。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莲湖、旗岭和金湖3座供水泵站,水泵采用了同类型世界最大液压式全调节立轴抽芯式斜流泵的技术;兴建走马岗、观音山、笔架山、石山、窑坑、凤岗和沙湾7条城门形无压隧洞,共长15km;兴建莲湖、旗岭、樟洋和金湖4座渡槽,共长5.8km,其中,旗岭、樟洋、金湖渡槽为…  相似文献   

11.
钟焕权  刘红宇 《水利水电》2003,(2):50-53,35
介绍东深供水改造工程莲湖、旗岭、金湖三级供水泵站机组辅助系统的设计原则及特点  相似文献   

12.
程瓦  潘登宇 《人民长江》2008,39(24):38-40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兴建旗岭、樟洋、金湖3座大型渡槽,其中樟洋和金湖两座渡槽采用大型双向预应力混凝土“U”型薄壳渡槽,设计流量为90 m3/s,纵坡1/1 000,跨度24 m,渡槽槽身结构外形尺寸大,槽壁结构薄,具有高强度、高抗裂性的特点,技术难度高。渡槽的双向预应力技术在国内尚无先例,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1〖DK(〗∶〖DK)〗1的原型试验,保证了渡槽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渡槽伸缩缝新型止水结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是一宗大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旗岭、樟洋和金湖三座渡槽是该工程的主要输水建筑物,其伸缩缝止水结构设计采用了U型GB复合橡胶止水带、聚乙烯嵌缝板和聚硫密封胶,外加丙乳砂浆保护的新型压板式止水,既满足了渡槽承受水压和接缝位移要求,又提高了止水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能,可资其它类似工程伸缩缝止水结构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东深供水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向香港及工程沿线提供饮用水源及工农业用水。该工程北起东江中游东莞太园抽水泵站,途径莲湖、旗岭和金湖三个泵站将水位提升46m后注入深圳水库,再通过涵管进入香港的供水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供水水量最大的全封闭专用输水系统工程。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是对供水  相似文献   

15.
石马河旗岭闸是东深供水工程第一级拦河闸,闸宽170米;其中溢流坝段74米,闸孔段13孔共96米。闸的挡土墙、闸墩、消力池等均采用预制空心形构件作模板,现场浇筑混凝土。水上部分则全部采用大型预制构件装配。  相似文献   

16.
改善大型泵站前池水流流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东深供水塘厦金湖泵站和莲湖泵站的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对大型泵站前池水流运动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改善前池水流流态的整流墩工程措施。消除了前池中的回流,使水流平稳、均匀、缓慢进入吸水流道,满足机组各种组合工况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陈斯俊  赖秋映 《人民珠江》1999,(4):36-37,42
为了在东深供水工程实行自动化调控,以便向香港提供长期稳定的供水服务,有关单位对石马河的旗马滩,塘夏和竹塘等4个梯级闸堰进行了泄流量的现场比测率定工作,以求得各闸堰在不同流态时的流量参数值,在各流态之中,主要讨论了自由式闸孔出流,有水跃的淹没式闸孔出流,淹没式堰流等3种情况,分别计算其流量系数m,并进行了方差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省东深供水工程始建于1964年,1965年建成,主要是为解决香港用水需要而建设的跨流域引水工程。随着香港及深圳和沿线地区用水需要的增加,先后进行了三次扩建,供水量由原来的6820万m3/年增加到17.43亿m3/年。但近年来,由于开放式输水河道沿岸污染源的增多,造成供水水质严重下降,为了解决东深供水系统的水质,广东省供水工程管理总局拟对东深供水实施改造工程,因涉及造成水土流失问题,根据《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他们委托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甲级资格证书持证单位)和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甲级工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系统的物理模型并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越过矩形墩的水流流态及墩上游自由水面特性。应用动量方程推导了墩前水跃旋滚与急流飞越而过流态之间的界限流态下上游控制断面佛氏数量论公式,它与实验数据吻合。证明了当水流飞越而过时,墩上游自由水面与佛低数无关,仅是相对墩高和收缩比的函数。通过资料分析得到墩上游自由水面受墩高比,收缩比的影响范围变化规律;无因次水深受墩高比,收缩比的变化规律以及不考虑墩前水面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大型U型薄壳渡槽的结构形式,针对大型U形薄壳渡槽方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应力进行分析研究,为槽身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