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嵇佳伟  江建斌  宁银中 《广州化工》2020,48(5):82-84,114
以上海某化工厂区石油烃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小试实验,以碱性激发剂氢氧化钠强化过硫酸盐为氧化剂,开展异位化学氧化修复小试研究,确定了过硫酸盐异位修复实施的关键参数。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激发剂NaOH投加量为0. 6%(ω)、Na_2S_2O_8投加量为2%(ω)、水土比为1∶1,反应时间为40 h。经验证,在此条件下实验结果 TPH去除率57. 6%,该结果可为实际的污染场地异位化学氧化修复工程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东化工》2021,48(18)
本文采用芬顿体系作为降解修复的氧化体系,对模拟胜利孤岛油区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探究了土壤介质pH、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芬顿氧化最优条件为pH=3、n(H_2O_2/Fe~(2+))=6,对模拟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去除率最高可达46%,对实际污染土壤石油烃去除率为27%。氧化后的油土中,有机大分子得到有效降解,沥青质、胶质含量明显减少;氢碳原子比增大,不饱和程度降低,支化度降低,芳碳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范宇 《广州化工》2021,49(13):68-71
以某石油烃污染地块内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氧化药剂在不同浓度以及不同激活剂条件下对石油烃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选用过硫酸钠作为氧化剂,氧化钙的激活效果优于硫酸亚铁,且当激活剂投加质量比为1%,占比氧化药剂30%时,较为适宜;过碳酸钠作为氧化剂对石油烃去除效果相较于过硫酸钠要更为明显,当过碳酸钠的投加量为5% ~7....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过硫酸盐氧化技术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首先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氧化剂投加量、投加方式及碱活化强化方式对地下水中石油烃污染物(PHC)的降解效果,进而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氧化剂投加量、PHC初始浓度、溶液pH和反应时间对PHC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湿投加方式比干投加方式对PHC的去除效果更好,碱活化相比单一投加过硫酸钠对PHC的去除率提高了12.6%。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氧化剂投加量10%,PHC浓度5.23 mg/L,pH值10,反应时间5 h时,PHC去除率可达到89.7%。PHC去除率受氧化剂投加量和污染物初始浓度影响较大,增大氧化剂浓度或降低污染物初始浓度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处理效果,但过量投加氧化剂,PHC去除率不再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5):1014-1018
针对典型场地石油烃的污染和危害问题,系统介绍了当今具有工程实践应用的几种石油烃污染修复技术的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其优劣,提出化学修复技术仍是今后国内石油烃污染修复的主体技术,但化学与生物的联合修复技术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活性剂可促进石油烃从非水相液体或固相向水相迁移和溶解,已被广泛用于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增效修复.阐述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综述了非离子、阴离子、生物和混合表面活性剂等的特点及其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河道或湖泊底泥磷污染的来源及危害,综述了底泥磷污染的修复技术。通过对底泥磷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与异位修复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各类修复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为底泥磷污染修复技术的实际选择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热修复技术处理石油烃污染土壤,考察微波功率、作用时间、含水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添加活性炭、铁粉、氧化铝、二氧化钛和过硫酸钠5种敏化剂进行微波增强热修复研究。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700 W,微波辐照时间10 min,土壤含水率10%,石油烃去除率最高可达31.90%;添加5种敏化剂后,石油烃去除效果显著提高,在最佳投加量10%氧化铝、15%铁粉、2.5%二氧化钛和20%过硫酸钠,石油烃去除率分别为78.1%,65.7%,50.4%和90.8%;活性炭为最优敏化剂,在5%投加量下,石油烃去除率可以达到91.4%,温度可达566.1℃。微波热修复去除石油烃主要机制为:敏化剂的添加可增大土壤的介电常数和损耗系数,增强污染土壤体系对微波的吸收和传热能力,依靠土壤中水分的微波蒸汽蒸馏和蒸发作用,使得石油烃在微波辐照场中受热挥发、分解。  相似文献   

9.
生物修复一直是石油烃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已经取得了很多实验和理论认知。但是,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中高温环境下,而在实地修复中,生物修复往往要跨越中低温期,此时,无论是土著还是外源微生物的生理特性都将发生改变;由于细胞活力低,这一时期经常在修复过程中被忽视,或是采用缺乏针对性的常规工艺而事倍功半。本文围绕低温生物修复技术,概述了低温石油烃降解微生物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长链烷烃、苯及其同系物、多环芳烃三大类典型石油烃的低温代谢机制和主要代谢途径;在此基础上,从脂肪酸的组成、蛋白的低温表达、特殊蛋白的合成以及酶的结构适应性等4个方面,进一步剖析了低温环境下细胞生理生化特性的微观变化,这种低温微生物独有的适冷机制决定了其特有的低温降解特性,并成为低温修复的核心。分析表明,低温期生物修复应该得到足够重视:一方面,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漫长的低温期,针对性实施低温期受控修复,提高营养盐利用率,可以有效提高生物修复效率;另一方面,深入研究细胞低温代谢和适冷机制有助于指导低温修复手段的实施,将成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重金属、石油烃及重金属-石油烃复合污染的危害,分析总结了土壤重金属-石油烃复合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应用,旨在为重金属-石油烃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石油污染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微生物降解法治理石油污染是一种有效控制污染的理想方法。综述了石油烃降解菌的种类,降解机理及筛选鉴定方法,介绍了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影响因素,并对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石油污染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微生物降解法治理石油污染是一种有效控制污染的理想方法。综述了石油烃降解菌的种类,降解机理及筛选鉴定方法,介绍了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影响因素,并对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云飞  唐正  彭欣怡  高品 《化工进展》2021,40(8):4562-4572
土壤石油烃污染已引起广泛关注,石油烃具有高毒性和持久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危害。本文综述了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论述了微生物技术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了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过程机制和应用前景,包括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电动-微生物联合修复、表面活性剂强化微生物修复、化学氧化-微生物联合修复及动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等,并对未来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宁校平 《四川化工》2021,24(1):51-54
以广东省某工业场地石油烃污染土壤为试验土样,探究了过硫酸盐(Na2S2O8)在不同投加梯度下的单独作用效果,以及经(FeSO4·7H2O)Fe2+、Fe2+/柠檬酸(CA)、生石灰(CaO)活化后对初始石油烃(TPH)浓度为4470mg/kg的污染土壤的氧化降解效果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过硫酸钠降解作用下效果较温和,...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水域中石油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对策,对石油烃的微生物摄取、降解机制、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及强化途径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石油污染水体生物修复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王璇  杜明俊  邱亮亮  邵艳波  杨全毅 《当代化工》2021,50(11):2631-2635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是未来最具前景的低成本环保治理技术.结合异位生物堆修复关键控制指标,基于土壤多孔介质特性,建立了生物堆通风及灌溉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强制通风及灌溉过程生物堆内氧气和水的分布规律,给出了通风筛管及注水筛管最优布置方案,分析了通风速度及注水时间对生物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物堆建造尺寸确定的情况下,存在最佳的通风筛管及注水筛管布置方案,短时间歇通风对生物堆内温度影响较小,注水灌溉对生物堆内温度有一定影响,堆内温度变化前缘滞后于水相流动前缘.  相似文献   

18.
黄攀攀  王静  张峰 《广州化工》2022,50(1):97-99
本研究针对上海某石油烃污染地块(石油烃(C10~C40)初始浓度为10400 mg/kg),探究过碳酸钠在不同投加量下,氧化降解土壤中石油烃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过碳酸钠和硫酸亚铁投加比(药剂与土壤的质量比)分别为5%和2.5%时,石油烃的降解率达57%,满足国标中石油烃(C10-C40)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4500...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石油开采、加工、运输过程中因为技术、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日益严重的土壤石油污染问题,概述了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以及植物-微生物复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几种能够有效修复石油污染的植物、微生物品种,并针对现有的生物修复技术,提出了4项丞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22,(11):2227-2231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关系着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原位生物修复作为一种高效、生态友好型技术,是当前地下水石油烃修复的理想方法。总结了现有地下水石油烃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归纳了影响石油烃原位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介绍了模型在石油烃原位生物修复潜力预测方面的前景,以期为地下水石油烃生物修复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