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杰  刘经伟  王修文  汪洋  管国锋 《现代化工》2022,(5):197-201+205
以凹凸棒土为原料,采用原位晶化法制备Al-SBA-15分子筛,负载Mn制备出一系列Mn/Al-SBA-15催化剂,利用XRD、SEM、TEM、H2-TPR等表征催化剂物化性质,并考察了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性能。结果表明,Al的掺杂能够使Mn活性物种在Al-SBA-15分子筛表面与孔道中高度分散,进一步提升催化剂氧化还原能力。Mn元素质量分数为8%时,催化剂活性最佳,当甲苯浓度为2 000 ppm、空速为60 000 mL/(g·h)时,8%Mn/Al-SBA-15能够将甲苯的T50和T90分别降至201℃和278℃;8%Mn/SBA-15能够将甲苯的T50和T90分别降至223℃和298℃。  相似文献   

2.
选取3台某主流品牌发生型臭氧传递标准设备(分别为2010年、2013年、2015年生产的,依次以T2010、T2013、T2015表达),分别设定5000mL/min和7000mL/min两种常用零气流量条件,开展连续6d的臭氧量值传递浓度响应性能监测,探讨不同零气流量对臭氧量值传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零气流量分别为5000mL/min和7000mL/min时,3台发生型臭氧传递标准的6组校准斜率和截距均能满足臭氧二级校准指标的要求范围(0.95≤斜率a≤1.05,-5nmol/mol≤截距b≤5 nmol/mol)。3台设备6组校准曲线斜率的相对标准偏差Sm分别为T2010:0.94%、0.71%,T2013:0.60%、0.62%,T2015:0.25%、0.52%;相应截距的标准偏差SI分别为T2010:0.53nmol/mol、0.61nmol/mol,T2013  相似文献   

3.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油相NaYF4∶Yb3+,Tm3+,经“超声去油”后得到水相NaYF4∶Yb3+,Tm3+,并对稀土离子掺杂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油酸体积分数进行条件优化,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分子荧光光谱仪(MFS)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稀土离子掺杂比例为NaYF4∶25%Yb3+,0.3%Tm3+,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300℃,油酸体积分数为20.6%时,合成的水相NaYF4∶Yb3+,Tm3+为六方晶型结构,六边形两平面间的平均粒径大小约为50 nm,形貌均匀、尺寸均一、分散性良好,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在452和478 nm处荧光强度最大,且发出明亮的蓝色荧光。水相NaYF4∶Yb3+,Tm...  相似文献   

4.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用于处理含盐溶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作为膜材料,利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法处理质量分数分别为5%、15%和25%的NaCl溶液;使用正交实验方法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当料液侧入口温度T1为80℃,渗透液侧入口温度T3为20℃,流量100 L/h时膜通量最大,可达12.599 kg/(m2·h);当料液侧入口温度T1为80℃,渗透液侧入口温度T3为35℃,流量Q为40 L/h时造水比最高,可达13.775,截留率均可达到99.9%以上;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膜通量随着T1和Q的增大而增加,随着T3的升高而降低;造水比随着T1、T3的升高而增加,随着Q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表明膜蒸馏技术处理含盐溶液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选择一种半刚性吡啶鎓两性离子型羧酸配体1,1’-(1,3-亚苯基双(亚甲基))双(4-羧基吡啶-1-鎓)氯化物(H2LCl2),在水热条件下与Zn(Ⅱ)离子成功构筑出一例两性离子型配合物,即[ZnL2(ClO4)2(H2O)4]·3H2O。X-单晶衍射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在配合物中,Zn(Ⅱ)中心以六配位的模式形成一个稍微扭曲的八面体[ZnO6]单元结构。除此之外,有机配体中的—CH2—基团旋转使得配体展现出类似于“凹”字型的结构,这使得配体间的π-π堆积和氢键作用将配合物从零维向三维延展,形成一个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3La1.96(BO3)4:0.04Pr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样品的晶体结构,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样品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已经成相。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449 nm、473 nm和485 nm光的激发下,样品的发射谱峰位于607 nm附近,这归因于Pr3+1D23H4跃迁。监测607 nm时,样品的激发谱由位于320~400 nm的宽激发带和分别位于449 nm、473 nm和485 nm处的窄激发峰组成。位于449 nm、473 nm和485 nm处的激发峰分别归因于Pr3+3H43P23H43P1...  相似文献   

7.
通过硅烷偶联剂对氧化钆(Gd2O3)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制备了改性氧化钆(M-Gd2O3);采用水热法合成了Gd-MOF[Gd4(1,2,4,5-BTEC)3];将聚酰亚胺(PI)分别与Gd2O3、M-Gd2O3、Gd-MOF耦合制备了Gd2O3/PI、M-Gd2O3/PI、Gd-MOF/PI 3种复合屏蔽材料。通过SEM、EDS、FT-IR、TGA对复合屏蔽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实现了M-Gd2O3与Gd-MOF的合成;在钆质量分数为4%时,3种复合屏蔽材料的T5%均在500℃以上;随着钆质量分数的进一步提高,3种复合屏蔽材料的热稳定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钆质量分数为4%时,3种复合屏蔽材料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PbWO4/WO3异质结,利用XRD、SEM、BET、UV-Vis DRS、XPS、EIS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以工业含油废水为目标污染物,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b WO4和WO3能带结构符合“Z”型异质结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在光催化降解含油废水实验中,PbWO4/WO3异质结样品的COD去除率达到了94.9%,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9725h-1,是WO3和PbWO4样品反应速率常数的7.77倍和13.20倍。循环实验表明,PbWO4/WO3异质结样品稳定性良好。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h+、·O2-和·OH均为降解过程中的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9.
以天然产物咖啡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可快速识别水合肼(N2H4)的咖啡酸乙酯荧光探针(ED)。通过1HNMR、13CNMR和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针ED对N2H4具有高选择和高灵敏性识别,检测极限为0.31μmol/L,最适pH范围为3~8,响应时间为48 s。采用HRMS和1HNMR确定探针与N2H4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探针ED与N2H4作用后不饱和酮结构与N2H4反应后生成吡唑环。此外,探针ED与N2H4作用后,溶液颜色从无色变为黄色,可实现N2H4的“裸眼检测”,并成功用于水样中N2H4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首先采用两步法设计制备磁性纳米复合材料MnOx@Fe3O4,然后测量其粒度的分布状态,再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3种方法表征其结构形态;初步研究了纳米复合物分子MnOx@Fe3O4结构与组成,深入分析了该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添加量和改变苯酚的初始浓度对该复合材料活化PMS分解苯酚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MnOx@Fe3O4循环使用的效果。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MnOx@Fe3O4是α-MnO2表面负载四氧化铁(Fe3O4)的复合材料,平均粒径为247.3 nm,磁分离性好;纳米复合材料MnOx@Fe3O4有较好的活化PMS分解苯酚的效果,在处理初始浓度...  相似文献   

11.
以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为还原剂,用水热氧化还原反应制备了层状δ-二氧化锰和隧道型α-二氧化锰纳米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氮气吸-脱附技术对产物的晶型、形貌及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δ-二氧化锰呈花状微球形貌,具有介孔结构(平均孔径为3.4 nm),BET比表面积为219 m2/g;α-二氧化锰呈纳米线束形貌,具有部分介孔结构(平均孔径为35.7 nm和154.6 nm),BET比表面积为26 m2/g。研究了不同晶型纳米二氧化锰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α-二氧化锰的吸附性能优于δ-二氧化锰,且在碱性环境下吸附效果较好。当反应时间达到120 min时,α-二氧化锰和δ-二氧化锰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分别为84.4%和82.9%。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5~2020年“乌昌石”区域PM2.5逐时监测数据及气象资料,分析了区域内PM2.5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2020年“乌昌石”区域PM2.5年均浓度介于53.61~65.31μg/m3之间,2017年后区域PM2.5污染得以明显改善,但2020年仍高于国家标准限值,4城市PM2.5年均浓度呈西低东高的分布特征。6年4城市PM2.5日均浓度总污染天数比例为24.40%,以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天数为主,不同城市PM2.5污染等级天数比例差异较大,且主要出现在秋冬季,五家渠和石河子的污染较乌鲁木齐和昌吉更严重。“乌昌石”区域风速、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与PM2.5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湿度和气压与其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显示,“乌昌石”区域PM2.5污染改善显著,但重度污染尚未消除,构建PM2.5污染发生时的气象要素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杨华  杨幸川  徐丽  曹春梅  刘国际 《现代化工》2023,(3):98-105+111
采用水热法在泡沫镍基底上成功合成了3种A位取代的钴基尖晶石纳米线阵列催化剂(MCo-NW,M为Mn、Fe和Ni)用于催化消除碳烟。泡沫镍的三维大孔和纳米线之间的交叉大孔不仅降低了气体传质阻力,而且提高了催化剂和碳烟之间的接触效率。此外,Mn、Fe和Ni对Co3O4中A位的取代不仅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而且加快了表面氧空位的生成和表面吸附氧的活化。因此,MCo-NW比Co-NW的催化碳烟性能更高,其中MnCo-NW因具有最多的高活性吸附氧物种和最高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表现出最高的碳烟催化活性。在NO/O2/N2气氛中,MnCo-NW的T10为290℃,T50为379℃,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14.
郭军  卢林  张太文  张丹  冯潇 《广州化工》2023,(17):13-16+35
以H3PMo12O40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例结构新颖且罕见的单缺位Keggin型杂多酸基有机-无机杂化物,经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表征表明:化合物结构式为(C7H11N2)2(PMo11O39NiC7H11N2)[简称为L2(PMo11NiL),其中PMo11为单缺位Keggin型磷钼杂多酸阴离子(PMo11O39)7-、L=2-(2-氨基乙基)吡啶],属于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29 08(4) nm,b=1.838 84(6) nm,c=2.273 00(7) nm,α=γ=90°,β=96.731 0(10)°, V=5.516 8(3...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套餐肥对花生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在2个试验点A、B开展了大田试验。试验共设高产套餐肥(T1)、营养套餐肥(T2)、经济套餐肥(T3)和常规用肥(T4)等4个处理,测定了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片SPAD值、株高、分枝数,以及下针数、结果数和成熟期荚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施用套餐肥能够增大试验点A在开花下针期和膨果期及试验点B在开花下针期花生叶片的SPAD值;施用套餐肥能够提高试验点B的花生株高以及2个试验点的花生分枝数、下针数、结果数和荚果产量;相关性分析表明,下针数与荚果产量达显著正相关,2个试验点T1处理的下针数比T4处理的分别提高18.97%、5.66%,荚果产量分别提高41.33%、42.68%。在2个试验点推广高产套餐肥可提高下针数,达到花生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制备具有高效可见光催化性能的BiVO4/Bi2Fe4O9复合光催化剂,通过SEM、XRD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形貌和结构的表征。最后通过在一定的条件下降解目标污染物亚甲基蓝(MB)溶液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BiVO4以100~500 nm颗粒状形态均匀的修饰在片状Bi2Fe4O9的表面。当BiVO4的修饰量为15%时,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对MB溶液的降解效率最高,高达51.92%。通过对照实验发现BiVO4/Bi2Fe4O9的催化效率比Bi2Fe4O9单体高了4.45倍,比BiVO4单体高了1.29倍。另外,根据实验结果对BiVO4/Bi2F...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旋涂法制备了Eu3+掺杂的SnO2薄膜,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电流-电压测试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样品的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在200nm~380nm的波长范围内,掺杂15at%Eu3+的SnO2薄膜光吸收率最高;在380nm~700nm的可见光范围内,掺杂15at%Eu3+的SnO2薄膜光透射率较强,掺杂20at%Eu3+的SnO2薄膜光吸收率最强。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加,SnO2薄膜的电阻增加,表面的平均粗糙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Mn4+激活的La2MgTi1-xO6:xMn4+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荧光粉的物相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n4+成功进入到La2MgTiO6的晶体结构;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在250~550 nm范围内存在较强的吸收,在650~750 nm的范围内有较强烈的红光发射,归属于Mn4+离子的2Eg4A2g能级跃迁,在Mn4+浓度为0.008时,发光强度最大;La2MgTi1-xO6:xMn4+红光荧光粉可以作为一种有潜力的红色荧光粉应用于植物照明LED中。  相似文献   

19.
雷超  李克峰  王健  毛新华  邹黎明  谢焕文 《化工学报》2018,69(10):4471-4478
提出了一种以LDH (水滑石类化合物)为催化剂,纳米硅粉为原料,在N2-H2混合气氛下制备单晶a-Si3N4纳米线的CVD (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H2含量小于0.5%时,所制备的Fe/Mg/Al LDH催化剂具有优良的高温热稳定性,在1250℃下煅烧与还原后仍可保持自身结构完整与催化活性。通过降低还原温度与LDH中Fe含量、在LDH中引入Mo元素等手段,有效地降低金属Fe纳米晶粒直径、增大成核密度,所制备单晶a-Si3N4纳米线面密度可达5×1014~9×1014 m-2,直径为30~50 nm,长度达20~80 μm (长径比>1000)。进一步研究表明本实验中纳米线为VLS (气液固)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20.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出了硫元素掺杂的具有473 nm和525 nm双发射的UCr4C4型Rb Na3(Li12Si4O16–ySy):Eu2+窄带蓝光荧光粉,并在UCr4C4结构中实现零热猝灭发光性能,其发光积分强度在250℃下提升至室温的107%。Eu2+离子的格位占据分析及缺陷表征揭示了对应的发光调控和零热猝灭机理。采用阳离子取代策略(Ti4+部分取代Si4+)成功消除了荧光粉位于525 nm的肩带峰,将蓝光色纯度从61.1%提升至83.7%,使Rb Na3(Li12Si3Ti O16–ySy):Eu2+荧光粉有望成为应用于液晶显示背光的蓝色发光候选材料,为U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