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某软土地基上倾斜建筑物的纠倾与加固实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某住宅由于建在深厚软土层上 ,引起不均匀沉降 ,造成严重倾斜。针对该房屋具体情况 ,采用锚杆静压桩加固地基、沉井冲水掏土法进行纠倾 ,在施工期间及竣工后一年半内进行倾斜和沉降监测。观测结果表明 :锚杆静压桩能稳定房屋的沉降 ,控制新的不均匀沉降 ,加固效果可靠。但压桩时房屋产生较明显的附加沉降 ,应引起重视 ;沉井冲水掏土法纠倾速度快 ,通过控制冲水时间和方向能有效地控制纠倾速率。冲水掏土引起的沉降存在滞后效应 ,停止冲水封桩后 ,沉降能迅速稳定。该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上基础底板薄、上部结构整体刚度差的建筑物纠倾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住宅楼引起不均匀沉降,造成严重倾斜这一实例,本文针对该房屋具体情况,采用锚杆静压机加固地基、沉井冲水掏土法进行纠倾,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筏板基础建筑物采用沉井冲水掏土法纠倾的全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采用开挖应力释放沟的方法减小纠倾过程中基础墙所受压力以保护建筑物的安全.通过对纠倾过程的模拟,以及对开挖应力释放沟与否的比较可知,冲水纠倾是一种有效的纠倾方法,适当选择冲水深度、冲水量即可达到柔性纠倾效果.同时,在纠倾中,随着建筑物的沉降调整,基础墙所受压力逐渐增加,有可能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如果纠倾前在基础原沉降较少一侧外一定距离处开挖释放应力沟,则可以大幅度降低基础墙所受压力,有效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建筑物为一层配电房,采用粉煤灰回填进行地基处理,由于设计和施工等多种因素,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从而造成建筑物的倾斜,后期处理采用倾斜钻孔掏土法纠倾,并辅以静压桩托换基础,达到使建筑物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高层建筑发生倾斜的特点,对采用辐射井射水取土法纠倾机理进行综合分析,论述了高层建筑地基土应力变化,取土孔破坏的发生、发展过程,论述了纠倾过程中的沉降组成为纠倾机理的特征,并通过工程实践证明了射水取土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带桩高层建筑纠倾工程实例,通过上部结构、桩基础、地基土体三方面对产生倾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建筑结构和下部土体,对建筑物采用桩筏止倾加固,采用桩底掏土法对该建筑物进行迫降纠倾施工。工程实践表明:桩底掏土法能使建筑物安全、平稳、线性地回倾,对高层建筑物纠倾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山西某高层住宅楼发生倾斜,最大倾斜率1/215,采用掏土纠倾法与锚杆静压桩止沉控沉联合纠倾加固方案对该住宅楼进行纠倾加固.为限制住宅楼继续沉降,首先在沉降较大一侧施工锚杆静压桩作为止沉桩.为预防住宅楼过度纠倾,在沉降较小、掏土纠倾一侧施工锚杆静压桩作为控沉桩.在住宅楼地下室外墙和南侧地下车库外墙之间施工掏土辐射井,对基础筏板下的褥垫层进行掏土纠倾.纠倾加固后住宅楼最大倾斜值为1/407,满足国家规范对于建筑地基变形允许值的要求.该高层住宅楼纠倾加固的成功实施表明,采用多种技术方法联合纠倾,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本工程的纠倾加固方案及施工经验对于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余晓喻 《住宅科技》2011,31(Z1):332-333
比较分析深掏法与浅掏法两种纠倾施工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工程实例,对一栋粉喷桩复合地基倾斜超限的房屋采用浅掏截桩法纠倾施工。其工艺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对于类似的房屋纠倾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较详细地介绍了建筑物采用浅层水平掏土纠倾法纠倾的设计施工要点,初步总结了在天津地区的应用经验。介绍了采用浅层水平掏土法进行迫降纠倾工程的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建筑形式所采用的纠倾方法也不一样,通过应用力学原理对浅层掏土问题的分析以及CFG桩复合地基沉降机理的研究,得出浅层掏土法在CFG桩复合地基中的应用理论。对浅层掏土法在CFG桩复合地基中具体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对本项目纠倾过程中所采用的监测手段与方法以及建筑纠倾过程中的监测内容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塘沽网球馆室内地面不均匀沉陷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在不损坏原场地地面的前提下对地面进行纠偏的方法,该方法综合运用了压载法、掏土法和射水取土法,成功地实施了纠偏,使该场馆地面基本满足了使用要求。通过本例说明地面纠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纠偏的过程中不断修改方案、实施方案、调整方案直至达到目标的过程。该工程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今后大面积室内地面不均匀沉陷的纠偏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谢永健  陈洋 《工业建筑》2007,37(5):110-113
对位于上海软土地区某6层砖混住宅采用压桩掏土法纠偏。常规压桩纠偏,先在建筑物较大一侧压桩、封桩;再在建筑物沉降较小一侧掏土纠偏,并在掏土一侧设置少量保护桩,提高建筑物回倾后的稳定性。在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将沉降较大一侧的压桩和沉降较小一侧的掏土纠偏同时进行,并推迟沉降较大一侧的封桩,既缩短了工期,又减小了桩顶的附加应力,同时房屋的附加沉降也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纠偏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新波  徐雅芳 《建筑技术》2000,31(6):390-391
应力解除法不同于一般的掏土纠偏法,它是在沉降较小一侧布置应力解除孔排,从中取土并辅以其他促沉措施,解除局部范围内的地基应力。为获得良好的偏效果,该法须在基础整体性及上部结构刚度良好的前提下进行,且设计、施工中均应遵循一定要求,尤其是各阶段的监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海口市海甸岛作为海口市文化、教育、医疗、居住、休闲娱乐的新兴商业中心区域,近年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建设,因该区域存在有巨厚的软弱可震陷和可液化土层,地基基础方案普遍采用复合地基浅基础或桩基础,前者加固深度或后者桩端均应达到非液化和非震陷的硬土层中一定深度。文中试图从该区域大量岩土工程勘察钻孔中找出硬土层的分布规律,进而去了解场地类别划分特点,对本区域岩土工程勘察在场地类别划分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该区域地基基础初步设计中场地类别确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建国  蒋德稳 《建筑技术》2007,38(6):457-458
某住宅由于多种原因引起不均匀沉降,造成严重倾斜。针对该建筑物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法加固地基、高压射水法进行纠倾,在施工期间及竣工后一年半内进行倾斜和沉降监测,观测结果表明,综合法加固能稳定房屋的沉降,控制新的不均匀沉降,加固效果可靠。但采用高压射水法进行纠倾时,对射水纠偏的有关参数应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6.
在静力压桩工程中,由于静压桩对坚硬土层和厚砂层中穿透能力差,经常遇到桩长达不到理想持力层的状态,对桩基础工程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通过采用介绍取土引孔厂房静力压桩的实践中取得成功,对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田利民 《山西建筑》2011,37(5):67-68
介绍了四种辅助沉桩的方法,即水冲法、掏土法、同步注浆静压预制桩沉桩方法和静压沉管扩底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方法,并对四种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情况作了阐述,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克服静压桩沉桩困难的缺点,扩大静压桩使用范围,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8.
周园  何国平  邢爱国 《工业建筑》2007,37(12):119-121
结合上海市某教学楼纠偏工程,通过现场检测评估,分析该建筑物发生倾斜的原因,采用锚杆静压桩掏土纠偏同时对建筑物基础进行扩基的加固方案,简单介绍了整个方案的施工过程,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加固效果进行分析,在纠倾过程中,整幢房屋均匀回倾,未影响到上部结构的安全,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context, we applied the radial water jet drilling (RJD) technology to drill five horizontal holes into a quarry wall of the Gildehaus quarry close to Bad Bentheim, Germany. For testing the state-of-the-art jetting technology, a jetting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geological heterogeneity on the jetting performance and the hole geometry, the influence of nozzle geometry and jetting pressure on the rate of penetr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localising the jetting nozzle utilizing acoustic activity.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jetted holes can intersect fractures under varying angles, and the jetted holes do not follow a straight path when jetting at ambient surface condition. Cuttings from the jetting process retrieved from the holes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reservoir rock permeability. Within the quarry, we did not observe a change in the rate of penetration due to jetting pressure variations. Acoustic monitoring was partially successful in estimating the nozzle location. Although th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t ambient surface conditions, the results can give recommendations for a downhole application in deep w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