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煤层的槽波赋存状况及其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德 《煤炭学报》1997,22(4):366-369
从理论和实际探测资料两个方面,对我国部分矿区主要可采煤层的槽波赋存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根据槽波的特性等将其分为4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大多数薄一中厚煤层,具有较好的槽波赋存条件,适合于使用槽波地震探测技术解决矿井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2.
太原西山矿区煤层瓦斯赋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勇 《山西焦煤科技》2010,34(1):34-36,41
选择太原西山矿区山西组2#煤和太原组8#煤为研究对象,对矿区瓦斯赋存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主要煤层对瓦斯的吸附能力强,瓦斯压力、瓦斯含量普遍较高,同一矿区太原组8#煤的瓦斯含量高于山西组2#煤,并随埋深增大而增高。煤层瓦斯含量与煤层的煤化程度,包括煤层埋深、围岩条件及透气性等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从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入手,对浅部1^-2,2^-2煤层赋存范围,可采特征,结合地质发育史及构造,第四纪地质,地貌等特征,论述了煤层赋存特征及原生,后生因素对煤层赋存的影响,进行了剥蚀期次的划分。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榆神矿区三期规划区煤层特征,开展了含煤地层特征、含煤岩系各段富煤区在平面上分布特征,以及沉积环境和煤层发育的简要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延安组第5段顶部遭受冲刷剥蚀,含煤性相对较差;第4段和第1段含煤性最好,第3段和第2段含煤性较好;该区煤层层位稳定,结构简单至较简单,个别煤层厚度虽然变化较大,但规律性明显; 2号和3号煤组为单一煤组,其余煤组均为多煤层组;规划区含煤系数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变小,规律性明显,变化趋势与煤层总厚度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煤层厚度变化主要取决于沉积因素、后期遭受剥蚀等影响。  相似文献   

5.
槽波勘探是煤矿井下勘探的重要手段,其借助槽波在煤层中传播具有能量强,传播距离远等优点,实现采煤工作面断层或其他地质异常体的探测。透射槽波勘探研究较为成熟,已在煤矿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反射槽波逐渐得到关注,利用反射槽波预测断层落差是今后槽波勘探的研究方向,其理论依据研究并不充分。为了明确反射槽波能量特征与断层落差间的关系,建立6个不同落差的断层模型(断层落差分别为煤层厚度的1/8、1/4、1/2、3/4、1倍、2倍),设计反射槽波勘探观测系统,基于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算法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提取6个不同模型的反射槽波振幅信息,分析反射槽波能量随偏移距以及断层落差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带通滤波对反射槽波能量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断层落差小于1倍煤厚,随着落差增加,反射槽波能量逐渐增加;断层落差继续增加,反射槽波能量逐渐降低;断层落差不同,其对应的反射槽波能量随偏移距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断层落差大于3/4煤厚时,远近偏移距反射能量出现显著差异; 100~150 Hz和150~200 Hz带通滤波分别对断层落差小于1/2煤厚和大于3/4倍煤厚的反射槽波能量影响显著。因此,基于反射槽波能量分布特征进行断层落差探测,理论依据充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杨伙盘井田技改后将达到240万t/a的生产能力。论述了该井田各煤层特征,认为该区煤层稳定,厚度大,开采技术条件好,适合建设大型煤矿。  相似文献   

7.
刘硕 《煤炭技术》2024,(3):91-95
为了研究煤层风氧化带的槽波响应特征,建立包含煤层风氧化带的工作面三维层状模型,对波场模拟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槽波速度和振幅衰减系数CT成像方法实现了对煤层风氧化带的探测,并在王洼二矿215041工作面开展现场实验。结果表明:煤层风氧化带的槽波响应特征为槽波速度与主频升高、振幅能量衰减,以速度和振幅衰减系数的槽波CT成像方法可以实现对煤层风氧化带的探测;现场实验中槽波振幅能量衰减系数CT成像方法准确率为93.3%,探测精度高于槽波速度CT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21,40(3):49-51
有效预防地质构造区域带来的危害,首先应查明井田内部隐伏地质构造赋存特征。通过建立断层数值模拟,利用地震波场正演模拟数据研究槽波传播特征和地质构造响应特征,证明煤层具有不连续特性时槽波勘探可有效探明构造赋存分布情况。采用槽波透射法对回采工作面进行探测,查明了区域内构造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回采过程中,揭露的隐伏构造与槽波成果分析相对应,说明槽波探测可作为一种探测地质隐伏构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王红冬 《煤》2005,14(4):17-19
详细叙述了古交矿区8#煤中黄铁矿硫的形态特征及分布,应用光电子能谱(XPS)对8#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测试,并采用带能谱和波谱的扫描电镜对8#煤中不同显微组分中的有机硫进行了测定,对煤中有机硫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该研究对进一步开发中—高硫煤中新的脱硫方案,以及煤炭产品的加工转化和洁净煤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阳泉矿区 3#煤层煤化变质程度、围岩组合特征、地质构造、盖层条件等主要地质因素出发 ,分析瓦斯富集、突出的内在因素及赋存特征 ,并针对不同地段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主要炼焦煤矿区的储量、产量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中国炼焦煤资源的地区和煤种的分布以及冶炼精煤的分配使用情况,发现中国的炼焦煤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其次是河北、安徽、山东、黑龙江和河南、贵州等省。冶炼精煤主要供国内钢铁厂及焦化厂配煤炼焦使用。  相似文献   

12.
王瑶 《陕西煤炭》2020,39(2):68-72
黄陵矿区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北部,主要开采2#煤层,矿井生产中对各含水层特征认识不一,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针对此问题,收集整理黄陵矿区历年来的勘查数据,对各地层含水性特征进行客观分析与研究,并对主要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详细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矿区煤层采掘的主要含水层为白垩系下统洛河组含水层和侏罗系中统直罗组含水层,其中,洛河组含水层对矿井采掘的影响较为突出。洛河组含水层富水性属于弱-中等,弱富水性区域位于矿区的东部,中等富水性区域位于矿区的中西部。今后矿井防治水工作中需高度重视矿区中西部洛河组含水层对煤矿采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焦坪矿区油气赋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焦坪矿区勘探钻孔油气资料及现场揭露情况,总结了油气在纵向和横向的分布规律。文章对焦坪矿区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淮南煤中氟元素的赋存形态以期为实际生产中煤炭洗选提供理论基础,采用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淮南地区9个矿区18个煤样进行煤中氟元素含量测定。通过数据统计软件SPSS 24.0对煤中氟元素与常量元素、灰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认为氟与灰分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且呈线性关系;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代表性煤样中氟元素的赋存形态,通过分析谱图可得出淮南矿区煤中氟元素以85%左右的无机氟为主,氟元素以钠的铝盐、碱金属硅盐等形式存在,同时还有约15%的有机氟存在,即淮南矿区煤中氟元素主要赋存于硅铝酸盐等无机矿物中。  相似文献   

15.
以彬长矿区北部的雅店勘查区为例,论述了该区域煤层赋存特征,并对该区域开发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条带开采的研究现状与主要问题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条带开采作为“三下”采煤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在我国煤矿区被广泛采用。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条带开采岩层与地表移动机理、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条带煤柱稳定性、条带开采设计研究等方面对我国条带开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目前我国条带开采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研究煤层煤质和共伴生矿产分布特征对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以及清洁能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样品测试数据,对圭山煤矿可采煤层煤质特征及其主要有用元素、有害元素、煤层气赋存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圭山煤矿主要可采煤层为特低水分、中灰分、中等挥发分、中硫分焦煤(JM24、JM25),是较为优质的炼焦主煤或配...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存在的缺油、少气、相对富煤的能源资源国情,指出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虽然煤炭的比重将逐步降低,但煤炭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同时指出,生态环境对煤炭开采和加工利用约束日益增大,绿色开采、清洁高效利用与开发西部煤炭是支撑煤炭主体地位、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从生态环境脆弱、采动损害严重等方面分析出西部煤炭开发和环境保护矛盾尖锐,通过对地表生态与地下水埋深关系、植被适生水位、采动隔水性变化与隔水岩组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维系地表生态系统的地质条件与采动损害机理,对支撑西部煤炭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开采技术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9.
大型水库库区下压煤开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现场测试、矿井涌水量统计、水质分析、理论计算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分析认为煤层开采有安全保障;地面塌陷范围有限,不会波及到大坝附近;煤层开采不会造成库区水体渗漏,不会对大坝附近的渗流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许鹏飞 《煤炭工程》2022,54(7):129-133
在统计2000—2021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基础上,得出如下事故特征:2002年以后,我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以年均18.4%、17.6%快速下降|重特大、较大和一般事故起数占比总体稳定在1∶4:45,这表明要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必须从化解一般事故做起|近五年顶板、运输、其他和瓦斯事故依然多发,瓦斯、顶板、水害、火灾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5月份事故多发,1月、11月、12月重特大事故多发|部分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管理滑坡、乡镇煤矿违法违规仍是诱发群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