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铅酸蓄电池循环寿命测试是一项既费时又费力的艰巨工作。一般情况下,很难获得为数众多的蓄电池循环寿命测试数据。然而,蓄电池循环寿命测试是蓄电池性能好坏的最终判据。所以,蓄电池循环寿命测试一直制约着高性能蓄电池的研究开发以及蓄电池生产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和产品性能的改善提高。本文作者设计了加速蓄电池循环寿命测试方法,即采用慢脉冲快速充电,且按相关的标准进行放电,研究发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铅酸蓄电池慢脉冲快速充电研究的突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坚  刘社章 《蓄电池》2009,46(2):72-76
总结了多年来铅酸蓄电池与快速充电研究的结果,发现蓄电池的性能除了与本身的品质有直接的关系外,还与蓄电池的充电方式有紧密的联系。在慢脉冲快速充电的条件下,铅酸蓄电池的许多性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长期以来形成的对铅酸蓄电池的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大电流快速充电对铅酸蓄电池是有利的,大电流充电使铅酸蓄电池的发热量少、温升低、析气量少,同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而且还能够实现快速充电。  相似文献   

3.
铅酸蓄电池充电技术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蓄电池的性能除了与本身的品质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外,还与蓄电池的充电方式有紧密的联系。本文总结了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因素,综述了至今为止应用在铅酸蓄电池上的各种充电技术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的铅酸蓄电池快速脉冲充电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静宏  张承宁  张旺 《电源技术》2006,30(6):504-506
在分析脉冲充电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脉宽调制技术,设计了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器。实验表明:与传统的恒流-恒压充电技术比较,脉冲充电技术具有充电时间短,充电效率高的优点。因此在电动汽车中采用脉冲充电方式能有效缓解铅酸蓄电池的极化现象,从而达到良好的充电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坚 《蓄电池》2007,44(2):60-63
总结了利用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记录存盘,以蓄电池不同DoD循环寿命进行的试验,分析了蓄电池不同DoD循环寿命的影响。大量的试验证实,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不仅能在不损坏电池的前提下,加速蓄电池循环寿命试验,而且使铅酸蓄电池真正实现快速充电,使用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6.
电动车铅酸蓄电池的脉冲快速充电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快速充电原理进行了阐述,针对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采用了分级定电流的脉冲快速充电方案,提出了充电器的硬件电路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方案。该充电方案对充分发挥蓄电池的功效,提高对蓄电池的充电速度,减少充电损耗,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移动式蓄电池智能放电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51单片机实现的移动式蓄电池智能放电测式装置的原理及设计.该装置不需外接电源,而是利用被测电池加备用电池提供系统电源,解决了由于放电阶段停电而引起的问题.系统具有手动/自动两种功能,且具有放电数据记录、存储、显示、打印等功能.另外,本装置具备自诊断功能,提高了测试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以铅酸电池为例介绍了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结合J.A.Mass提出的电池快速充电的基本规律,阐述了慢脉冲快速充电的基本原理,同时从电化学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慢脉冲快速充电双稳态非线性反馈消除电池极化的机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证实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消除和降低电池极化的有效性以及其原理的正确性,从而为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的科学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实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铅酸电池为例介绍了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结合J.A.Mass提出的电池快速充电的基本规律,阐述了慢脉冲快速充电的基本原理,同时从电化学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慢脉冲快速充电双稳态非线性反馈消除电池极化的机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证实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消除和降低电池极化的有效性以及其原理的正确性,从而为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的科学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实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铅酸电池为例介绍了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结合J.A.Mass贩电池快速以电的基本规律,阐述了慢脉冲快速充电的基本原理,同时从电化学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慢脉冲快速放电双稳态非线性反馈消除电池极化的机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证实慢脉快速充电方法消除和降低电池极化扔有效性以及其原理的正确性,从而为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的科学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实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采用PC和VB虚拟仪器编程技术的超长时间自动测试系统并应用于蓄电池电能测试中,阐述了测试原理,硬件结构设计及应用软件的编制方法。文中还给出了故障中断产生,智能充电和恒流放电电子负载等实用电路及设计虚拟仪器的VB主要控件。  相似文献   

12.
电池管理系统(BMS)是储能电池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为了保障储能电池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在BMS投入运行前进行系统测试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对于储能系统BMS的荷电状态(SOC)估计方法缺乏测试规范和标准。因此,文中针对储能电站BMS建立了入网测试平台,根据电池外特性信息建立Thevenin等效电路模型,电池开路电压曲线获取采用了电池倍率放电曲线外推的方法,结合双扩展卡尔曼滤波(DEKF)算法实现SOC的准确估计,并与EKF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DEKF方法在收敛速度和SOC估计精度上存在优势,分别在典型联邦城市运行工况(FUDS)和动态应力测试(DST)测试工况下,运用DEKF方法和EKF方法估计得到的SOC误差都低于1%,电池端电压误差分别在±10 mV和±20 mV以内,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7 mV和3.8 mV。  相似文献   

13.
针对ITER整流器测试平台监控系统的要求,提出一种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组态软件设计监控界面,并通过与PLC、反射内存卡及其他设备的通讯实现整流器实时可靠监控.方法使用VC++6.0和FIOSTM SDK开发驱动控件,实现了组态软件与各种非标设备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4.
多惯组同步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不同惯组设备生产厂家对多个惯组进行测量的需求,并且满足惯组多种信号输出测量需求,设计了一种对于多路脉冲及串口输出数据的多模式测量系统。该测试系统以VC++6.0为编译平台,通过USB总线上传到工控机,既能对8个产品输出的8路脉冲数据进行接收处理,也能对4个产品输出的48路脉冲数据进行接收处理。上位机程序进行实时的处理、保存、显示和标定。与传统的测试系统相比,该系统将被测试产品数增加了1倍,同时把数据接收和标定放在统一处理界面下,提高了测试的效率,降低了测试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研制了满足某种特殊要求的电池组.要准确了解该电池组的电性能就必须对电池组放电过程中的负载量实施精确控制,该负载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时间出现不规则变化.以前均是由多人手工扳动开关、密切配合来实现,其控制精度不高.本工作采用GP IB专用接口,运用Borland C+十语言编程,对整个放电过程实施程序控制.该操作系统可以对电池组放电过程的负载变化进行预置,然后系统自动按照预置进行电池组电性能检测的全过程控制,并对全过程实施监测,达到数据(或图形)的自动采集,实时显示,以及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最终形成按用户要求打印的性能测试表格.  相似文献   

16.
秦小英 《电源技术》2016,(7):1495-1497
锂离子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是业界一直面临的难题,也成为锂离子电池推广应用的阻碍。及时发现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短路、高温、针刺等极端使用条件,是改善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重点。重点研究了如何检测出锂离子所处的极端使用条件及其安全性的保证。并利用Java语言开发了相关的计算机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7.
储能电池系统的发展是推进“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伴随而来的却是储能电站的安全隐患,亟需对储能电池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准确评估。为此,提出考虑多维性能衰减的储能电池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高斯过程的储能电池性能衰减过程电压特征量分布计算方法,计算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电压特征量的概率分布,为刻画电池性能衰减提供了重要维度。然后,提出了基于多维通用生成函数的储能电池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电压特征量和容量的概率分布计算储能电池单体的可靠性。进而定义可考虑储能电池拓扑连接情况的串并联关系函数,计算储能电池系统整体的可靠性。最后,基于NASA储能电池数据的算例仿真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储能电池系统可靠性的精准评估。  相似文献   

18.
设计的汽车综合制动性能检测系统以现有的反力式滚筒试验台为基础,增加了制动踏板力、制动管路压力等测量装置,设计软件系统进行多通道数据测量、采集与处理,测量模拟车辆行驶时的实际地面制动力.该系统可以对测试车辆制动踏板采用手摇加载方式对制动管路进行加压,在制动器反应、制动力上升、持续制动和放松制动等制动过程中,实时、同步测量测试车辆的制动踏板力、制动管路压力和车轮制动力变化情况,进而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由于交通事故导致制动管路损坏而4个车轮及其制动器均完好的这一类事故车辆制动性能鉴定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陈新耀 《电池工业》2003,8(4):161-162
电网负荷有高峰和低谷特性。针对电力系统的负荷峰谷特性,探讨了如何用电池贮能系统调节电力负荷,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认为用蓄电池调节电网的峰谷负荷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还介绍了日本在这方面的概况。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面向蓄电池储能的双向AC-DC装置,给出了主电路的拓扑结构,该结构由AC-DC和DC-DC两部分组成,且有相互独立的控制环节,实现了电网侧与蓄电池侧控制系统的完全解耦。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双向变流原理,并给出系统在蓄电池充电模式和供电模式下的控制框图。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电网侧电流正弦化及实现单位功率因数整流,在蓄电池供电时,系统输出标准正弦电压,且动态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